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003章

作者:花柒迟迟 标签: 长篇言情

末了,他又嘱咐林老爷子,“爱卿,他们以后进了学院,同普通学子一般对待。”

“是,陛下。学院有风纪部,就是专管学子的品行规矩,若是犯错,自有惩罚。风纪部的人手都是王爷选出的老兵,上过两次战场的,铁面无私,绝对不会讲情面。”

“这就好,”明德帝点了头。

这时候,包教授也是上前跪倒,恳求进学院做个先生。

这倒是让明德帝心下欢喜,他担着前进学院院长的名头,自然要放一个信任的人手在学院,总不能林家人怎么说怎么是。但这个人选若是选不好,兴许坏了他和林家人的情分。说不定,还会间接影响他和夜岚这个防身利器的关系。

而包教授同林家交好,平日在太学不过是个教授,不算如何重要,他为人方正又不尖锐,世代书香门第出身,也能胜任这个纽带的差事。

这么一说,到真是哪里都合适,绝对的好人选。

林老爷子也是欢喜,当初他们一家被押解进京,城门受辱的时候,包教授就层仗义直言,后来更是一直有来往。就是如今包家本族的老嫂子一家还住在村里,小孙子在学堂读书呢。

若是他做皇帝的副手进驻学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般两方都愿意的情形下,自然就是一拍即合。

林老爷子当即就指了山上的十几座小楼,笑道,“包教授,以后就是我们学院的副院长了,自然不好每日城里书院两处跑。这些小楼,教授只管选一栋落脚,若是喜欢,把家眷带来也好。一应吃喝用度,都由学院供给。”

“好,那老夫可不客气了,就选山下近水那栋楼好了,方才老夫就看中了,以后取名得月楼,老夫就再次落脚了。”

包教授也没客气,笑着就点了一座。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名字倒也贴切。

众人见此都是羡慕,朝堂纷争厉害,谁人不曾生出过远离隐居的心思。这般每日赏景,钓鱼,白日教授学子,晚上临水读书,何等的惬意啊。

但为了家族,为了多年的经营,为了太多东西,他们也就是想想罢了。

于是,众人都是酸溜溜说恭喜,反倒惹得包教授笑的更是得意。

暮色降临之时,明德帝一行才坐车回了京都。林家这边自然是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白日之事,然后就各自歇息去了。招待客人,真是最累的事情了。周到了是应该,有一个错处就要被人挑剔。

更何况这客人还身份尊贵,一个不好就容易被治罪。

这一晚,上到老爷子,下到小厮丫鬟,都是睡的打起了呼噜。

幸好,这一日没有白忙,学院该要的庇护和实惠都拿到了。

但京都了很多人家这一晚却不安宁了,白日里在林家看了一日好光景,又吃了新粮,撸了烤串,喝了麦饮的官员们。

同儿孙们吃了晚饭,想起白日答应要送去学院一个的学子,于是就把事情说了。

原本还兴致勃勃的儿孙们,听说学院的学子不入仕,立刻都缩了脖子。

他们自小锦衣玉食长大,处处高人一等,可全都是凭借家族长辈的官身。自然他们以后也是要做官的,读书好的,要科考。读书不好的也可以捐官或者承继。

但进了前进学院,学的是杂七杂八的工匠活计就罢了,以后还不能入仕。也就是说一辈子不能当官,当然是人人都不愿意了。

官员见此,对子孙很是失望,难得多说了几句,“林家的学院虽然说学子不可入仕,但天下的规矩哪有最后不被破坏的。即便十年如此,二十年如此,那三十年后呢。谁能看到那么远的天地是何等模样?那学院见得同所有大越所有书院都不同,林家又自来就有几分神秘之处。入了林家的学院,只要有耐心,定然能学到几分本事。”

可惜,众多子孙们依旧低着头,一副鹌鹑样子,偶尔有抬头的,也是一脸不屑,显见是不明白学个工匠本事,怎么可能有出头之日。

最后,到底还是一个自小患了腿疾,不良于行的幼孙慢慢出列,跪倒主动接了这“差事”。

“祖父,孙儿因为残缺,读书不能入仕,不能习武,平白受家族供养多年,心里有愧。这次愿意听从祖父安排进学院学一份本事,以后即便只够孙儿糊口,也省了家里人为孙儿拖累。”

这话说完,这幼孙的父母第一个红了眼圈儿,好好的孩儿,就因为小时候一场意外成了瘸子,被外人耻笑就罢了,就是家里兄弟也多有嘲讽。以至于整日关在房里,摆弄一些小木器机关之类打发空闲。

这次若是进了林家学院,学不学本事不重要,只要这孩子能走出去,有同窗相处,有人说话,活的像个普通人就好。

这般想着,他的父母也起身跪倒求肯。

于是,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就这般接过了所有兄弟都嫌弃的“差事”。

第1123章 兄弟

而同样,因为不能入仕这一条,其余十几家的子孙也是人人避之不及,最后都是落到了庶子庶孙的头上。

这些庶子庶孙,或者因为喜好玩乐,不思进取,或者性情鲁莽,或者读死书无成果。

总之,前进学院的预备学子们,都是世人眼里的歪瓜裂枣…

时日慢慢往前走着,即便大越最北的北茅,这会儿也进入了盛夏,乡亲们难得享受到一次被太阳晒得脸红脖子粗的待遇。

北茅县城里,有道不起眼儿的小街,因为开满了铁器铺子,农具铺子之类,街角又常常蹲着等待招揽的木匠瓦工之类短工,所以这一片区域,就是北茅公认的匠人区。

这会儿因为天热,路上没什么人,铺子里的人纷纷坐在路边树下吹风乘凉。

一个老汉吧嗒着烟袋锅儿,不时扫一眼铺子里忙碌的儿孙们,不知在盘算些什么。有个老友同样拎了烟袋锅儿上前,笑嘻嘻讨了一捏烟丝,待得烟袋锅儿冒烟,美美的抽了一口,末了问道,“李老哥,你真要送二小子进京啊?”

李老汉点点头,憨厚应道,“倒是有这个打算。”

老友羡慕的咋舌,叹气道,“你家二小子自小就聪明,又在学堂里读过书,能写会算。这如今城楼里人买铁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们铺子呢。若是二小子走了,你不怕耽误铺子里的生意啊。”

李老汉眯了眼睛,显见也是有些舍不得,但还是说道,“铺子里还有我和他爹叔叔呢,不差他一个。倒是国公爷在京都办了学院,这太难得了。国公爷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这么多年,一桩桩一件件,哪样不是对咱们乡亲们好的?把二小子送去京都,就算学不到本事,也能开开眼界。退一万步说,即便什么都不成,帮国公爷干几日活计也好。”

那老友也是点头,应道,“这话可是没错,国公爷给咱们修了水泥路,来往商贾都够县城里热闹了。马上又要开始建羊绒作坊了,以后家里的小子丫头都能赚一份工钱。就是这样,今年的税又降了半成,大伙儿这心里啊,真是恨不得被国公爷揉碎了,见面不磕头都对不起国公爷待大伙儿的这份心意。”

说罢,他又看向自家铺子里捧着大碗吃东西的儿子,恼道,“我家就这一个傻儿子,送去京都,纯粹是浪费国公爷的粮食去了,否则,我早把他撵走了。”

李老汉听得笑了起来,“不能这么说,虎子一身的力气,不多吃饭怎么能干活儿。前几日修水渠,他一个可是顶别人家俩个。”

“罢了,也就这点儿本事了。以后二小子出息了,能带一带虎子,我就感激不尽了。”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有好事自然要互相搭把手儿,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