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605章

作者:花柒迟迟 标签: 长篇言情

林安没有介意,转向林大山和姚长路,说道,“长路先生,营地里,还需要您和秦将军一起同心合力坐诊了。还有四叔,程大夫已经检查过了,那些幸存的百姓没有大碍,也喝了药汤,可以开始重新开始组织耕种之类,为恢复生计做准备了,农时不好耽误。”

“好,营地这里你放心。”姚长路点头应下,林大山早就心急了,但百姓们都在疫情中挣扎,他就是想行动,也没有人手。这两日,他一直在调查附近多少人遭难,多少田地无主,多少有主,做足了准备,这会儿就道,“知道了,明日就开始城里临时县衙,组织各村百姓灾后重建。”

第二日一早,林安就带了郭大人出发了,这次水生和林园都没有随行。他们需要带着剑手们,继续去检查附近所有村庄的水井和水源,特别是发病人数多的村子。

郭大人为人虽然有些刻板,去不是蠢货。

一整日,他同林安奔波在外,午饭都没有吃,所到之处,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发病之人,大半是老弱病残更容易显现症状,年轻力壮肯定要好一些。

还有那些临近山林的村子,依靠山泉涌出溪流饮水,就会好很多。

但临近受污染那条小河两侧的村子,或者人口比较多的村子,发病的百姓就多。

这么两日加起来,足足探查出去一百多里,再扩大范围就要临近府城了。

不必说,地下水脉绝对受了污染。

若是不能彻底净化,就要立刻马上帮助百姓寻到干净水源,分辨受污染水源,还要推行一些新政策,比如饮用水必须烧沸,受污染的水连洗衣服都不成,所有村人的排泄要选定一处,随时掩埋…

这些新政策,同百姓之前生活习惯有太多不同,可以想象,推行起来会是何等的困难。

晚上回到营地,两人都是筋疲力尽,然而林园和水生带回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

几个大的村子,也有水井里,发现了腐肉的包裹。有些山林间比较大的水源处也同样,虽然没有这附近水潭那般严重,但也足以影响很多百姓了。

“写奏折上报吧!”

郭大人下了决心,他刚到疫区就病倒,说实话挺丢人,所以,一直想着拖一拖。如今,他的脸面和湖州安危比起来,真是算不了什么了。

“好,我们分别写奏折,若是有些遗漏,还可以互补。”

林安主动提出,化解了郭平的尴尬。出京都时候,郭平定然是接了明德帝的什么秘令,如今他的随从都病了,他怕是要想方设法把密折带回经。这般,林平提出分开写,他就太省心了。

郭平拱手行礼,算是道谢,心里对于林家人的这份通透更是佩服了。

他突然就想见见林家那位老太爷,林安一个孙儿都如此,作为林家顶梁柱的老太爷,也难怪人人都喜欢了。

当即,两人都是回去准备,一个时辰后,五名护卫,外加五个剑手,一起骑马踏上了归程。

剑手是林安特意拜托水生安排的,既然如今已经知道疫情是因为水源污染,就是有人故意在背后使坏。难保同朝中通信,不会被拦截。

万剑山庄的剑手,江湖经验丰富,路上遇到什么算计,也能防备一二。

侍卫们当面厮杀,战力还不错,但是阴险手段,却不擅长啊。

避开郭大人,程大夫同林家人又开了一个小会。程大夫皱着眉头,问道,“安少爷,您另外给家里去信了吗,一定要多备‘补药’,否则这疫情一定控制不住。而且,五六日内,补药不到,就要失控。”

五六日?

众人都是为难,毕竟相隔千里,就是最快的马来回也要十日。

再说补药,一直是家里的绝密,珍贵非常,这次出来带了几瓶子,兴许都是娇娇能拿出的全部了。万一娇娇那里再也拿不出,到底要怎么办。

“难道非要补药不可吗,药汤不见效?”

林大山护着侄女,不想侄女为难。

程大夫叹气,应道,“不是我想偷懒,四老爷,实在是这病症太刁钻,坏的是五脏六腑的根基元气。药汤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病人服了补药,再喝药汤,三日就基本可以痊愈。若是没有补药,只喝药汤,要八日才能见效,病情严重的,许是还会听不过来。主要是没有补药打底,需要的药材太多了。眼前一千多病人,还算勉强,若是扩散到整个州府,怕是整个大越都不见得能支撑下来。”

林家众人对视一眼,都是为难。

程大夫说的话,他们不是不明白。但一边是数万等待活命的百姓,一边是暴露娇娇的神奇之处,给娇娇带去未知的巨大危险,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也不能选择。

“我已经写信给家里了,这事自有长辈决定。如今我们只能竭尽全力,若是能把疫情在严重之前压制下来,就能省去太多麻烦。”

林安应声,众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是点头…

京都里,并没有因为少了几百人的南下赈灾队伍,就如何冷清。

百姓们忙于生计,富贵闲人忙于取乐。大街小巷,依旧热闹如故。

甚至因为春日马上就要来临,文人墨客们耐不住去学院后山赏花,已经开始呼朋唤友,采买酒水用物,等待去尽情挥洒他们肚子里不多的墨水了。

第1761章 难以置信

但粮囤村里却不同于京都,当真有些冷清了。

学院的学子,除了两三个重要课题,其余都走了。不止如此,侍卫和管事也走了大半,如今校园里真是小猫两三,走很远才能遇到一个人。

索性,孙举人把剩下的学子和管事都挪到了试验楼那边。吃住都在试验区,这样不用折腾,倒是省了不少力气,后勤和防护方面都减轻了压力。

包教授趁这个机会也搬回京都的老宅小住,他平日负责学院同京都的联系,总有些人情要走,要经常联络。

为此,老爷子还给他带了二十坛子的好酒,借了两个厨娘。他当真是奉公吃喝玩乐了!

姚老先生家里遭难之前,也是著作等身的文坛半圣。这两年一直在潜心琢磨新算法和各学科,累积了这么久,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出一套注释全集。

不同于很多古板的大学士对“奇技淫巧”的偏见,老先生是清楚的知道,大越未来的发展,出奇出新才是必然。

就如同那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不是说传统学科有何不好,但论起实际效用,帮助百姓致富,为大越强盛出力,还要依靠新科学。

倒是老爷子不用写书,不用交际,很是清闲。

幸好,马上要春播了,稻苗和地瓜苗都已经下了苗圃。

田里开始深耕,平整,预备过些时日就灌水泡田。后山的果树也要打理,猪舍和鸡架都要准备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