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44章

作者:花柒迟迟 标签: 长篇言情

整个老宅大院儿,免不得一直沉浸在离别的不舍之中。

就这般,二月二吃了猪头肉,啃过了猪手,很快就溜到了三月。

田间地头的残雪早就融化干净了,露出了黑黝黝的土地,枯黄里泛着浅绿的壕沟,慢慢退去灰黄的山林。偶尔有早归的鸟雀欢叫着,低低飞过,一切都在慢慢复苏,迎接春的来临。

若是往日,这个时候,田里怕是早就人来人往了。但这几日却是安静,各个村子难得偷了懒儿。

因为…孩子们要进城县考了!

林家村里一口气就送了七个小子,林家大院的林护、林礼、林安和林贵,村里的是林富、林威和林德。

赵家屯只有赵三生,但赵三爷同村里的里正和族老都来了。特别是赵三爷,当初可是他把狗子的名额给了赵三生,这孩子也争气,如今不但要县考,还被周山长预定带回书院去继续读书。虽然所有读书费用,都是林家供给,就是涂氏都要跟着去兴州。但赵三生只要姓赵一日,就是赵氏族人。

他出息人了,光耀的是赵氏的门楣。

所以,赵家屯待赵三生是分外的爱护。即便他们母子俩很少回屯里去住,他家的破院子,也被修葺一新,都是族人们动手出力。

众人虽然不知道亡羊补牢的典故,却是在弥补当初对他们母子的忽视。

赵三生也领情,待赵三爷和村里人很是恭敬有礼。

小王庄那边参加县考的是王合,一个贪吃的小胖子,但写算却都好,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在师兄弟里也很有人缘儿。他家中兄弟姐妹很多,父母原本待他没那么偏爱,但偏偏这个傻儿子就出息人了,如今也要考童生了。家里恨不得激动的几日几夜没睡觉,一早就送了儿子来汇合。

王合打着哈欠,见了赵三生等伙伴,还抱怨着,“我娘说吃太饱,怕我考试的时候去茅厕,早饭只给我吃了两个肉包子。”

这话听得赵三生几个都是笑起来,他们虽然心里有数,自觉考童生不难,但免不得都有些紧张,而王合居然还在纠结早饭少吃了肉包子。不得不说,他真是体胖“心宽”。

林护塞给王合一个油纸包,里面包了几块褐色的巧克力,嘱咐道,“这是娇娇给准备的,肚子饿或者困倦了,记得吃一块应急,据说脑子也会变灵光。”

“啊,还有这个好东西,我先尝一块!”

王合说着话就要往嘴里塞一块,被林护几个赶紧抢了下来。这么一闹,师兄弟们倒去了几分紧张。

很快,三里河的单通也带了父母和村人赶来了。

小子们去给姚先生父子和周山长行了礼,认真听了几句吩咐。姚先生父子虽然被赦免了苦工,但身份特殊,不好在人前露面,周山长更是如此,怕是外人误会京华堂的小子们都是沾了他的光儿才被录取。

小子们跪地,郑重谢了三位老先生这些时日的教导,然后就被送上了马车。其余众人里,年长的坐车,年轻力壮的走路。七辆马车,百十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出发了。

县考的考场设在县学之内,这会儿别说门口,就是整条街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童生是功名里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也是科考仕途这条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是没有这一步,就不能有之后的所有步。

所以,县城内外的十几个私塾,都有孩子报考,听说加一起足有七八十个孩子。

这还是在学风不盛的北地,若是南边那几个州府,崇尚诗书传家,怕是人数还要翻几倍。

好在,童生试也是最简单考试。谁也没指望读了两三年书的孩子们,能写出什么好文章,论证经义疑难。不过是能写会算,验看一下是不是有读书科考的资质。

这也是为了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好,若是没有资质,就赶紧去学门手艺,或者另想他法寻出路,不要在科考这棵树上吊死了。

楼县令亲自坐镇,但却按照规矩没有参与考试,完全由两个教谕和四个训导先生把控整个县考。

试卷是今早就出好的,由书吏们抄写,无论是教谕训导还是书吏,都没人出县衙一步,保证了试题的公正。

孩子被全都带进县学,关了大门,隔断外边众人的张望。

然后,孩子们分了三个房间做试题,卷子交上去之后,教训和训导们挑拣出色的孩子,再进行面试,简单提问,最后才定了童生的名单。

第499章 京华十子

楼县令自然是第一个看到名单的,眼见京华堂送来的九个学童,居然都是榜上有名,他就皱了眉头。

倒不是他对林家和京华堂有什么不喜,而是这般公布出去,怕是外人要诟病他讨好周山长和姚先生父子,寻了私情

师爷是个精明的,眼见如此,猜到县令的心思,就道,“老爷,小人好奇,想看看京华堂这些学童的卷子,都说京华堂教导严格,小人看看到底如何严格。”

这话正中楼县令心思,赶紧让人寻了卷子过来。

结果卷子一一打开,别说县令和师爷,就是县丞和诸多抻脖子探看的衙役都服气了。

默写一篇,京华堂的几个学童都是字迹工整,半点儿没有涂抹的模样,字体不见得如何漂亮,但书写的行云流水一般。

算题五十道,千以内加减法,更是没有半点儿错误,数字落下毫不犹豫。

五道对子也是应的工整,有的甚至很出彩。

两个教谕眼见众人验看卷子,许是觉得这是不信任他们,微微带了几分不喜,这会儿就道,“卷面儿还罢了,当面应对时候,这几个学童更出色。算题都不必纸笔和算筹,就是倍数题都是信口拈来,别说我们几人,积年老吏和账房 怕是都不如。大人若是不信,只管把这几个学童唤来再考问就是了。”

“咳咳,”楼县令干咳两声,赶紧笑着转圜,“教谕误会了,师爷也是好奇京华堂的孩子如何出色,这才多看两眼罢了。本官想着,怕是整个县城的百姓也都在好奇,不如让人把所有录取童生的卷子都送去外边展示半日,这样也激励所有学童们,继续努力读书。各位觉得如何?”

县令开口,又给足了教谕们脸面,自然是无人反对。

于是,县学大门打开后,不只贴出了大红的录取名单,还有衙役拿了新出炉小童生们的卷子认人评说观看,当然只能看,不能摸,这些卷子还要存档,报备到州府去的。

娇娇站在马车车辕上,眼见黑压压的人群,很是感慨。

后世那般经济发达,社会安稳的时代,每次小学升初中,也是人山人海,各家万般重视。

而大越这个阶级分明的封建国度,这次县试,就如同鲤鱼跳龙门,关乎很多孩子的人生,很多家庭的改变。

林家虽然如今不愁吃穿,但她依旧盼望哥哥们能顺利越过这个小小的龙门,有功名傍身,以后也就有了更多选择。

林护跟着刘师傅学了一年多的功夫,身体壮的跟小牛犊子一样,他看过大榜,第一个就穿过人群,挤回了自家马车前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