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87章

作者:她与灯 标签: 穿越重生

  杨菁垂下头,“是我进退无度,惹了张次辅不悦。好在有殿下替我说情。”

  杨婉道:“能跟我说说原由吗?”

  杨菁点了点头,“《五贤传》的内府本,想必姐姐已经看过了。”

  他说的内府本,即是皇家刻本,经由经厂刻版翻印,是所谓的官方书籍。

  杨婉没有打断他,靠在高柱前,认真地听他往下说。

  杨菁叹续道:

  “宁娘娘患疾不久,我本不想执笔这本书,所以几次向张次辅请辞,希望,能让国子监或者翰林院代差,最终被次辅斥责。我只好动笔,但所写之文非出自我本心,文辞刻意,行文凝滞,虽已送经厂刻印,但仍是令次辅不悦。”

  杨婉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很在意吗?”

  “是。”

  杨菁又叹了一口气,“这是官印的书册,张次辅让我执笔,实为抬举。但我内心不平……”

  他说着抿住了唇,半晌方松开,“既对不起姐姐,也辜负文墨。”

  杨婉听他说完,淡淡地笑了笑,“小小年纪,就思虑这么多。”

  杨菁道:“姐姐,我不小了。”

  “好,不小。那如果……你会因为这一册书受些苦……”

  杨菁怔了怔,“姐姐何意。”

  他将说完这句话,便见一个内侍从阶下奔来道:“杨侍读,锦衣卫的人话要问你。”

  杨菁与杨婉一道低头朝月台下看去。

  张洛身着玄色常服,带着数十个锦衣卫,立在离御道十步之外的地方。

  文华殿是皇子读书的地方,即便是锦衣卫,无皇帝明诏,也不能随意闯禁冒犯。

  “又是这些幽鬼。”

  杨菁说着对杨婉拱手:“姐姐稍候,我去去就回。”

  说完便撩袍朝阶下走,杨婉忙撑开伞跟上他,“撑伞,别淋着。”

  张洛看并没有看杨婉,直接对身后的校尉道:“把杨菁带走。”

  “等一下。”

  张洛转身面向杨婉,“你如果多说一句话,我连你一起带走。”

  杨婉朝张洛走近几步,“你要带我弟弟走,我连问都不能问?”

  张洛抬手一挥,两个校尉立即一左一右架住了杨菁。

  “你们把他带回去,先不审,等我回来。”

  “是。”

  “等等。”

  杨菁挣开锦衣卫的手,“我把伞留给姐姐,我自己会走。”

  他说着,把伞递向杨婉。

  杨婉接过伞柄,轻声对杨菁道:“说实话就好,不要害怕。”

  张洛待杨菁走后,方示意众人退后,低头看向杨婉。

  “想问什么,现在问吧。”

  杨婉笑笑,“我骗你的。”

  “什么。”

  “我什么都不想问,我甚至知道,你为什么要带走我弟弟。”

  “你说什么。”

  杨婉抬起头,“清波馆的东家,是不是去北镇抚司找过你?”

  张洛一怔,随即一把摁住了杨婉的手腕,“你怎么知道?”

  杨婉吃痛声颤,却并没有畏惧他,“因为是我想让你查,你现在手上的这个案子。”

  “是你在清波馆冒充锦衣卫?”

  “是。”

  “拿下她。”

  他冷漠地下了一道令,几个校尉立即上前,押住了杨婉的肩膀,将她摁跪在地上,膝盖接触到地面那一刻,痛得她几乎红眼,但她却没有挣扎,反而低头笑了一声。抬头看着张洛的眼睛道:“你还想再对我用一次刑吗?什么理由呢,冒充锦衣卫?然后呢?我攫取了钱财吗?还是荼毒了人命?你怎么判我的罪?再有,你还有人证吗?”

  张洛打断杨婉的话:“你到底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

  杨婉平声应道:“让你做你想做的事。张大人,你手上现在应该已经拿到了姐姐写的那一篇《序》了吧,也应该上奏了陛下。接下来,就是顺着这一篇序言往下查。张大人,我一直都记得,你对我说过,你不会让陛下受任何的蒙蔽。所以你会查到底。我只愿大人,触及真相时,还能像当初对待我那样,对待有罪之人。”

  张洛寒声道:“就凭你这一番话,我就可以从你查起。”

  杨婉摇头笑道:“从前我是尚仪局女官,你要带我走,不必知会任何人,如今我虽仍为奴婢,但却担着照抚皇子之责,理一宫事务,你带我走之前,需向陛下请旨。无凭无证收押我,你至殿下于何处?”

  她说完这句话,月台上忽然传来易琅的声音。

  “张副使。”

  张洛抬头,易琅扶着栏杆立在台边,他并没有走下来,低头居高临下地扫了一眼月台下的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到张洛身上。“为何这样对待我姨母。”

  张洛行过礼刚要回禀,却又听他道:“你是欺我年幼,姨母柔弱,才在文华殿前如此狂妄。”

  张洛听完这句话,改行跪礼道:“臣不敢。”

  “你不敢就放开我姨母,否则我立即禀告君父,治你狂喧文华殿之罪。”

  张洛不能起身,只能抬手示意身后的人退下。

  杨婉撑着地面站起身,抬头看向易琅。

  易琅面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姨母到我这里来。”

  他说完指着张洛道:“在我禀明父皇之前,你不得起身。”

  张洛跪在地上没有应答。

  易琅望着他的又添了一句:“君父立镇抚司是用来震慑奸佞的。你对我姨母这般,我很是不齿。”

第79章 蒿里清风(六) 让那个人活着。……

  杨婉是第一次看着易琅独自走在她的前面。

  少年人的个子一旦开始抽长,就像雨后的竹笋一样。

  杨婉一直在他身边,尚觉不明显,但回想起自己刚刚入宫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搂着她大腿嚷着要看变纸人的孩子,如今抽瘦了身形,舒展开肩膀和背脊,那晃眼之间的成长,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着实令人惊异。

  “姨母。”

  “嗯?”

  “你将才是不是磕着了?”

  她说着看向杨婉的膝盖,对身旁的内侍道:“扶着她走。”

  说完自己也退回来几步,与杨婉并行。

  杨婉看着易琅被雨水淋湿的肩膀,心中怅然。

  如果他不是皇子,或者说他不是后来的靖和帝,他这样的孩子,是让人喜欢的。

  早熟,独立,有不合年纪的担当,不屑被养于釵裙之下。

  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也绝不会有杨婉所希求的那一份仁慈。

  “真的要去禀奏陛下吗?”

  “是。”

  易琅抬起头看向杨婉,“北镇抚司带走了我的侍读,欺辱姨母,其中如有缘由,我必无话,若因由不当,我要奏请父皇惩戒张副使。”

  杨婉低下头,“为什么要帮姨母。殿下不是觉得,姨母做错过很多事吗?”

  易琅顿了一步,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停下来。

  雨水打在伞面上噼啪作响,满地的流水如同秋海潮生。

  易琅抬起头看着杨婉的眼睛,“姨母,你是做错了事,但是我不想看你太难过,所以我不会明斥邓瑛。但是姨母,我只能对你一个人这样。”

  “我明白。”

  杨婉不想他再往下说,低头笑了笑:“谢殿下。”

  ——

  养心殿前,这一日的票拟才刚刚送进来。

  雨势有些大,内阁过来的内侍,为了护着票拟和折子,个顶个的狼狈。

  胡襄盘着檀珠,站在邓瑛身旁冷道:“今儿都该打死,时辰慢了不说,还湿了陛下的东西。”

  送票拟的内侍们不敢在养心殿外喧哗求饶,听了这话,只得跪着给胡襄磕头。

  有一两个吓得厉害的,知道胡襄是个不会施恩的人,转而跪到了邓瑛面前。

  邓瑛举了一盏烛,掀开遮罩奏折和票拟的黄油布,翻看了几层道:“都先起来。”

  说完便朝内殿走去。

  胡襄在他背后喝道:“邓瑛,今儿这些人都要打,这是我说的。”

  邓瑛站住脚步,“是司礼监掌刑,还是东厂掌刑。”

  跪在地上的内侍听到这句话,忙道:“奴婢们求督主垂怜。”

  邓瑛低头道:“那你们便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