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299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那商人在挨了张氏一顿不带一个脏字的臭骂之后,只弄清楚了一件事,那便是陈娇并非他想像中的奴籍,而是好人家的姑娘,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几个臭钱便能没名分跟人走的姑娘。

  直到那商人被灰溜溜地赶出杨柳镇,才终于明白过来,陈娇的身份并不简单,她的出身应该不差,只是商人已经没有机会再回杨柳镇打听陈娇这个人到底出自什么样的人家了。

第619章

  因为这件事,张氏对陈娇的亲事便更上了心,当日便与陈大林很是商量了一番。

  虽说老家那边的镇子上还有个陈二林,只是如今的陈二林几乎已经把他自己当成了上门女婿,他们自是不可能将这事再托交给陈二林。

  陈娇的亲事只能由他们夫妻来操持。

  既然当初决定将陈娇从老家带出来,绝无可能再将陈娇送回老家,故而那家那边就不做考虑。

  在南竹本地给陈娇找个人家,似乎还是不妥,谁知道陈大林能在南竹待多久呢?

  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将目光集中在跟着叶深和林婉来南竹的二十个林的身上。

  之前张氏曾经对那二十个林悄悄地摸过底,虽然不能说对二十个林了如指掌,不过其中谁成过亲,谁已经有了中意的对象,谁至今还是光杆一个,倒是被张氏了解的八九不离十。

  “你看林十八怎么样?”陈大林手拿着张氏临时写出来的名单,指着林十八的名字问道。

  张氏在沉吟良久,摇了摇头:“林十八是不错,却不是咱们小妹喜欢的那种类型。”

  林十八热情开朗,长得也是眉清目秀,可是将他与陈娇放在一处过日子,怎么看都觉得有些违合,倒是林婉身边的那个叫丝竹的丫鬟与林十八十分相配。

  这个念头一起,张氏还真是越想越觉得有那么一种可能性。

  张氏不是那种爱说是非的人,这种没影的事自然不会拿出来说道,即便陈大林是自己的男人。

  陈大林听了张氏的话,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神色间添了诸多不愉和烦躁:“婚姻之事向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爹娘不在了那便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自是由咱们来操持,哪里由得小妹自己做主!她年轻不知事,你难道也不知事?”

  面对陈大林的指责,张氏只是微微抬起眉静静地看着陈大林,甚至连脸上的笑容都不曾有一丝的改变。

  半晌没听到张氏的回音,低头看着名单的陈大林抬起头皱眉看向张氏。

  在对上张氏的目光那刹那,陈大林自觉心口微微一窒,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说得有些过了,轻咳一声放缓语气道:“我不是不知道你的难处,只是不能什么都依着小妹的性子来。”

  “夫君说得对!只是关系到小妹终身幸福的事,总还是要多考虑考虑小妹自个儿的喜好。咱们看着再好,也不如小妹自己喜欢,与自己喜欢的人成亲,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下去。”张氏笑盈盈地看着陈大林道。

  陈大林与张氏成亲已有七、八个年头,陈大林自然能听出张氏话里隐含的意思,难得地凑近张氏压低声音小声道:“不知我可是慧娘心里喜欢的那个人。”

  张氏的脸腾地红了。

  陈大林本就不是那种开朗活泼的性子,也算不得能说会道。

  当然刚成亲两年,夫妻俩还是有过一些甜蜜的日子,偶尔也能从陈大林嘴里听到甜言蜜语。

  可是自爹娘先后去世,陈大林就变得尤其沉默寡言。

  张氏还真是许久没听陈大林对着她说甜言蜜语!

  陈大林的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并不算什么甜言蜜语,但是听在张氏耳里却足够甜蜜。

  夫妻俩商量的结果,决定这事先不去麻烦林婉,毕竟林婉还在坐月子里,总得让人家先把月子做好。

  等林婉出月子的那几日,张氏也没闲着,没少找机会接触活泼的林十八,从林十八那里问到了许多有关二十个林的趣事。

  从这些趣事中,张氏筛选出了三个比较适合陈娇的后生,找机会很是相看了一番,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年龄同样都是二十出头的林九和林十七身上。

  好不容易等到喝了满月酒,却惊闻林婉还要再做半个月的月子。

  虽说此时林婉已经出了月子,可是既然林婉还没被允许出房门,张氏自然不好意思拿自家的事去烦扰林婉。

  如此一等再等便到了八月。

  八月里桂花香,也是石榴成熟的季节。

  往年石榴村的石榴多数烂在地里,今年石榴村的石榴却早早便被齐俊的酒坊预订了。

  林婉被允许出房门的那日,便是开秤收购石榴的日子,同时也是酒坊开酿的日子。

  不但叶深、陈大林等县衙的官员都会亲临现场,刚被允许出门的林婉也会去凑个热闹。

  早已有些按捺不停的张氏索性带上小闺女也跟着一起去石榴村凑了个热闹。

  不过女眷们并没有与官员们同行,她们甚至比官员们更早一步抵达酒坊。

  酒坊就建离石榴村不远的一座山坡下,齐俊刚过南竹不久便将这座山坡买了下来。

  如今这座山坡便是所谓的葡萄园。

  因为从京城运来南竹的葡萄扦插枝有限,这座葡萄园目前的种植面积并不大,但是葡萄的长势却十分喜人。

  林婉打粗扫了一眼,心里便有了个大概的数目,冬剪下来的扦插枝到底能将葡萄园扩大多少。

  只靠这点葡萄树冬剪留枝显然还是不够的,所幸早早与叶老爹做过沟通,京城还会继续向南竹提供扦插枝。

  虽说从京城运扦插枝来南竹的成本是高了些,只是时不我待,想要通过葡萄种植和果酒酿制来带动南竹经济,该下的本钱还是得下。

  得知林婉来了,正为开秤收购石榴做最后准备的齐俊父子连忙迎了出来。

  “你怎么也不劝着些姑娘!”齐俊出来便瞪了春草一眼道。

  林婉嗔了齐俊一眼:“我还不能来看看?”

  “姑娘!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姑娘刚出月子,要是招了风可如何得了!”虽说明知林婉不会生气,可是齐俊还是连忙开口为自己辩解。

  本还有句话要说,看了看四周还是咽了回来,心里却难免嘀咕。

  齐俊夫妻作为叶深和林婉的贴心人,自是知道林婉亲自给砚台喂奶,那奶娘基本只是摆设。

  既然林婉亲自喂奶,那么林婉这样出门来,砚台岂不得饿着?

  转眼又想到县衙后院的那个奶娘,虽说平日里那奶娘还真没有多少用处,像今日这种情况可不正是给了奶娘用武之地,当然不会让砚台饿着!

第620章

  女眷们来南竹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机会品尝过石榴村的石榴。

  齐俊将人迎进酒坊,少不得要上些石榴村的石榴。

  只要看一眼端上来的石榴便知石榴村的石榴品种还是十分丰富的,只是不知道这些石榴是酸还是甜。

  看着端上来的石榴一个个是完整的,正带着丫鬟们煮茶的春草不由睨了齐俊一眼。

  这男人还真是不会办事!

  齐俊被春草看得有些莫名奇妙,左右看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以为春草是在嫌他一个大男人戳在女人堆里,便挠了挠头与大家团团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正好开秤的时辰也快差不多了,要忙的事还多着呢,这些夫人太太交给春草便是。

  春草倒也没说什么,只让他办事细心些,便回头让守在外面的小厮去找了把小刀来,将桌上的石榴一一打开。

  因为这些石榴要用来酿酒,林婉少不得要将每个石榴都品尝一二。

  “姑娘,虽说已经出了月子,还是要尽量少食生冷的东西。”张嬷嬷先也没太在意,可是随着林婉手上的动作,张嬷嬷心里便添了些担忧,便上前来劝诫道。

  林婉笑了笑:“嬷嬷只管放心,不过只是品一品味,并不多食。”

  待品过桌上的石榴,林婉的心里对石榴村的石榴品种也就有了一些底,对于如何用这些不同品种的石榴酿出美味的石榴酒心里也就有了方案。

  石榴酿酒的工序,林婉在见识过石榴村遍地可见的石榴树之后,便已经书写成文交给齐俊。

  当然酿酒时需要添加的糖的分量,需要根据石榴的酸度甜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点只需再与齐俊确定一下便可。

  齐俊跟着叶老爹种植酿酒十年有余,就算这是第一次采用石榴来酿酒,也只需稍加提点便可。

  在酒坊品尝过石榴之后,林婉见开秤的时辰已到,便站起来率先往外走去。

  站在酒坊门前便能看到不远处热热闹闹的石榴村。

  今日的石榴村比过年还要热闹和喜气,老老少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石榴村按祖上风俗种了近千棵石榴树,如今终于可以凭这个祖上传下的风俗赚钱了!

  林婉一行来到石榴村的时候,县衙的官员们正好也是刚到。

  虽然被热情的乡亲们围着,叶深还是一眼便看到了从酒坊方向过来的林婉。

  林婉今日会来,叶深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她会来得比自己还要早,远远地对着林婉挑了挑眉算是打了招呼。

  林婉不由抿嘴笑了笑,随即又对着叶深微微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月里林婉曾经随叶深来过一次石榴村,那次来石榴村就是听了齐俊和叶深对石榴村描述,特地来见识一下石榴村,看看石榴村的石榴树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多。

  那时候林婉正怀着孩子,看过石榴树之后并没有在石榴村多做停留,没想到大半年之后再来石榴村居然还有人认得她。

  “夫人也来了!快,你们几个赶紧地给夫人……们搬椅子来!”村长眼尖,不待林婉等人走近便将林婉认了出来,再见林婉身边的几位,便猜到了这几位必是衙门其他几位老爷的夫人太太,忙不迭地吩咐村里的小子们去搬椅子。

  林婉也不推辞,与女眷们在椅子上坐下。

  石榴村的石榴之前虽说也能卖几个钱,可是更多的成了掉在地里的烂果,如今却变废为宝,可不仅仅只是石榴村的大事,也是整个南竹的大事,得到消息前来看热闹的乡亲并不在少数。

  得知县里官员都会来石榴村参加开秤仪式,南竹县辖下的村长里正们几乎全赶来了。

  石榴村的乡亲更是肩挑手提将自家成熟的石榴提前采摘下来送到设在宗祠前的收购点,排起了长队,喜气洋洋地等着开秤吉时的到来。

  林婉打眼看了一下乡亲们箩筐中的石榴,应该个个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没有虫眼,个儿也大,红扑扑的看着便甚是喜人。

  待吉时一到,震天的鞭炮声之后,叶深宣布开秤。

  这第一秤由齐俊和齐安和亲自开秤,排在最前头的是石榴村年龄最大的刘老根。

  刘老根如今快九十岁了,头发胡子全白了,虽已经不能做什么体力活,身子骨却还算硬朗,这会儿也没让孙子扶着,硬是自己站在队前亲自看着落秤。

  齐老根家人丁兴旺,又是四世同堂,家里种的石榴树在石榴村也是最多的,今日送来的石榴最不是全部邮展有足足五百六十八斤。

  林婉与齐俊商量的收购价为每斤五个铜钱,如此一来,刘老根家第一批石榴的收入便有便是两千八百四十个铜钱,也就是近三两银子的收成,这可是比以前十年的石榴收入还要多!

  喜得刘老根先是对着齐俊直作揖,待他被两孙子扶着从队伍出退出来,便看到县里的几位官员正站在附近与来看热闹的其他村的村长里正们说话。

  刘老根便让孙子扶着他过去,待到了叶深等人面前,肌开两个孙子的搀扶便要对着叶深等人跪下去叩拜。

  叶深哪里会让刘老根跪下去给他们叩头,上前一步便稳稳托住刘老根,好一番劝说才将喜泪纵横的刘老根给劝了回去。

  虽说家里有奶娘,怎么也不可能饿着砚台,不过林婉心里还是记挂得很,待齐俊将收购诸事安排妥当,一行人便重新回到酒坊。

  这时石榴已经源源不断地送进酒坊,只待完成开酿仪式便可按预订的程序酿酒。

  酒坊的开酿仪式就没有开秤仪式那么热闹的,连鞭炮都没放,郑重其事地拜过酒神娘娘,这仪式便算完成了。

  酒坊的管理制度在京城酒坊的基础上按南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适当的修改,依然分了数个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