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14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偏有那么些官员总爱期上瞒下,而叶深作为知府也不可能总往下面跑,直到有那么一日,林婉坐车外出遇到有人昏倒在街头这件事才曝光出来。

  没想到自己辖下还有没饭吃饿昏在街头的乡亲,叶深自是大为光火,带着知府衙门的一众官员直奔该乡亲所在村庄。

  进了村看到的无不都是面黄肌瘦的张亲,叶深自是极为自责。

  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又下地实在研究了一番,叶深很快发现了原委。

  这个村的土质与南竹县的寒山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极为适合种植药材,可是这个镇的地理位置却与寒山镇有着天壤之别。

  寒山镇处于深山之中,海拔较高,极适合种植川贝、天麻这类药材。

  而这里却地处相对平缓的小平原地带,虽说也有山甚至土质也与寒山镇极为相似,若是药材的种类选得好,当然也能通过种植药材致福。

  可是当地在挑选药材的时候就出现偏差,只看到了药材种植出来之后的价值,却疏忽了种植药材需要的地理环境,更没考虑这些药材种植成材需要的年限,于是便让那些家中本就没有什么存粮余银的百姓在这第一年便陷入了无粮饱肚无银添衣的困境。

第647章

  经过实在察看和研究,叶深便联系了寒山镇药材种植的领头人,看看能不能将这些地里的药材移种到寒山镇,尽可能为这些村民挽回损失。

  毕竟渝州知府衙门也不富裕,就算叶深带了些赈济粮过来按人头发放下去也只能让这些村民暂时有口饭吃,想让这些村民走出困境便要帮他们从根子解决难题。

  叶清居中调停到底有所收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这些不适合在当地种植的药材被寒山镇的乡亲收购移种到寒山镇。

  当地的村民虽说没有从种植药材中得到收效,甚至可算是白忙活了一年,不过能在叶清的帮助下收回投资在药材苗上的资金,叶清带的专家还另外帮他们选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乡亲们对叶清自是万般感谢。

  这家从地里拨了个大萝卜,那家从快见底的缸里抓了把豆子,几乎家家都往叶深这里送了东西来。

  东西都不瞪起眼件件都是乡亲们的心意,叶清也没有拒绝含笑收了下来。

  只是在离开村庄回渝州的时候,示意戚大宝给村长留了些钱,让村长代为分发。

  经过这件事,叶深便增加了下乡的次数,而且每次都是直接去地头进行实地察看,如此一来那些惯于欺上瞒下的官员便纷纷现了行。

  那种聪明机灵的便忙不迭地进行整改,当然也有那么少数几个自恃上面有人依然不知悔改的,自然没有什么好结果。

  上面有人便了不起吗?

  就连陈大林这样的出身,不也可以说是上面有人。

  叶深这个震南侯府正经女婿,上面还能没人。

  事实上除了震南侯府这个靠山,叶深还有座更大的靠山呢!

  虽说叶深被点探花已经过了九年之久,可是作为圣上亲点的最年轻的探花郎,圣上又怎么会轻易忘却。

  叶深外放的这几年,只要看到林文博,圣上便会想起叶深,少不得要问上一句。

  林文博不仅仅只是吏部尚书,也是叶深的岳父。

  于是就算叶深远在蜀地,他在南竹在渝州的一举一动依然能直达天听。

  想通过上面人来压制叶深,别说门没有,连窗都没有!

  稽康当作渝州知府那三年,渝州府的官场本就进行过多番整顿,只不过稽康的手段到底还是温柔了些,留给叶深的渝州官场虽说还算清明,却依然有不少沉疴。

  叶深抓住这次机遇对渝州官场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整顿,因为有吏部以及圣上的大力支持,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给渝州官场带来了一股清风。

  坐在衙门的当官僚不作为的官员少了,贪腐的官员得到了严惩,不过一年时间,渝州各地的百姓基本摆脱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

  叶深本人更是经常身着便衣下乡巡察,一旦发现问题便在村头田间解决问题,他种种亲民举动赢得了渝州百姓的交口称赞。

  “今日还要下乡吗?”这日,一家三口用过早餐,林婉接过司琴手中的帕子一边给砚台擦手一边问叶深道。

  叶深执掌渝州已经一年半了,如今正是盛夏时节,原本雨水偏多的渝州府,今年雨水极少,总不见下雨气温便有些偏高,让人觉得有些难熬。

  这样的天气在外面跑,当然十分辛苦。

  看着叶深清瘦的脸黑了好几个度,林婉心里有说不出的心疼。

  她是了解叶深,故而就算再心疼也从来不曾阻止过叶深,像今日这样问还是第一次。

  叶深垂眸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穿着。

  今日他穿着一身极为轻便的衣裳,几乎与下地干活的百姓没什么两样,穿着这样的一身自然不可能坐衙门。

  面对林婉的明知故问,叶深不由有些惊讶,抬眉看向林婉,见林婉微低着眉,认真地给砚台擦着手指,好像刚才那句话并非出自她的口。

  叶深暗自叹了口气,并没有马上接话,直到砚台被张嬷嬷带出去,这才搂过林婉道:“今年雨水少,渝州又多旱地,虽说在选择种植品种之时便有所考虑,到底还是考虑得不够全面。就是寒山镇那边,今年的收成只怕也得减二成。前日林九他们进山探得一处山泉,据说水量相当不错,我得进山看看,若是能将这处山泉引下山来,应能缓解一二。”

  林婉虽身在内宅,对于林九他们进山寻找水源的事自然还是知道的。

  听了叶深的话,她还能说些什么呢,回身替叶深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叮嘱叶深多加小心,又亲手给叶深挂上自己做好的驱虫药包,想了想又交待司琴备上了一些应急药膏交给随行的戚大宝。

  待叶深匆匆离去,林婉不由长叹了口气。

  叶深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辛苦了,希望这次任期满了之后便能回京。

  虽说回到京城也会有种种难处,却不会有上山下乡的辛劳。

  事实上对于回京,林婉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抗拒的。

  她喜欢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若是回了京城,只怕再不会有现在这种想出门便出门轻松快意的日子了。

  可是抗拒之后再想想已经年近八旬的林修武和蔡氏,看过七十的叶老爹和陈氏,林婉又觉得自己只想到自己快活实在有些不孝。

  长辈的年龄越来越大,说得不好听一些,便是活一日少一日了,林婉也实在做不出不管长辈只顾自己逍遥快活的事情,也是时候回京城尽一尽孝心了。

  林婉心里清楚得很,叶深之所以如此拼命,除了想多为渝州的百姓做些实事,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为回京任职铺路。

  林婉能做的便是管理好内宅后院,教导好孩子,当然还有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辅助的事情。

  比如扩大绣坊规模,让更多的女性能够依靠自己的本事赚钱贴补家用。

  比如自筹资金开办学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

  林婉甚至说服钱霏霏与自己一起在巫源县开了家医馆,医馆开张之后不但解决了巫源县百姓求医问药的难题,还因为操作得当这家医馆便成了叶清的政绩之一。

第648章

  不管叶家兄弟之间因为分家心里有什么样的嫌隙,既然叶清来了渝州成了自己的辖下县的县令,叶深与林婉之间是有过共识的,那便是能帮得一定要帮,该托的的时候也要伸手托。

  这便是林婉就算对钱霏霏不再如以前那般的亲昵,依然愿意想办法带一带钱霏霏。

  正在兄弟为了前程努力拼搏,妯娌俩尽自己所能辅助男人的时候,京城的叶家又出事了!

  这日京城方面通过震南侯府的特殊通信渠道送来了一个十分紧急的消息。

  陈氏和叶老爹出事了,偏叶深今日不在衙门!

  昨日渝州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虽说雨势不大,却也让久旱的渝州稍稍解了解渴。

  叶深一早便带着人下乡去了,这封急信便直接送到了林婉的手中。

  与京城之间的通信,若非特别的急事很少走震南侯府的这个通信渠道。

  当林婉接过林十八急匆匆送来的信,心里顿时便突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腾腾升起。

  深深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定下神来,林婉这才将信打开。

  信中所书顿时便让林婉大惊失色。

  “怎么会这样!”林婉紧了紧手中的信,愣了半晌只说出这样一句话。

  “夫人,出什么事了吗?”正在起居间里给砚台做衣裳的张嬷嬷从来没见过如此失魂落魄的林婉,放下手中的针线忧心忡忡地看着林婉问道。

  “阿爷阿奶出事了!不行,我得尽快回京城!”林婉很快便从失魂落魄中缓了过来,心里已有了决定。

  林婉虽人在渝州,京城叶家的情况她还是清楚的。

  自分家之后,叶老爹便将陈氏带去了南郊的庄子里。

  也许是南郊更像曾经在乡下的生活,陈氏去了南郊以后,日子便过得如鱼得水,神志也清醒了许多,甚至将跟着去庄子里住的吴氏赶回京城。

  虽说三个儿子外放的外放,搬离的搬离,吴氏心里却是看不得墨香街的叶宅成为空宅。

  如今既然陈氏言谈举止都正常了起来,又总是赶她回城,吴氏便与叶大民商量了一番,又征得叶老爹同意,便回了京城守在墨香街。

  虽说陈氏正常了起来,吴氏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于是隔个几日便会去南郊看看,陈氏一如既往地正常。

  如此几个月下来,大家既为陈氏正常起来而庆幸,同时也为没能早些将陈氏接到庄子而懊恼。

  若是早早便接了陈氏在庄子里住着,叶家还会发生那样的事,还会分家吗?

  从信中可以看出,陈氏又犯病了,这次犯病还带上了叶老爹!

  每年盛夏秋初葡萄陆续成熟,便是酒坊最忙的时节。

  虽说叶老爹又带了几个徒弟出来,到底不如齐俊那般让他安心,只要酒坊开酿,每日一早叶老爹必是要去酒坊看一看的。

  出事那日叶老爹在去酒坊之前回屋看过一眼,见陈氏尚在沉睡之中便没打扰她,交待金嬷嬷几句便去了酒坊。

  可是叶老爹到了酒坊没多久,外面便闹了起来,让人出来一问才知道陈氏不见了!

  金嬷嬷求了人满庄子寻找就是没找到陈氏的人,陈氏就像空气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金嬷嬷自责极了,哭着直打自己耳光,她不过去厨房端了个早餐便失了陈氏的行踪。

  叶老爹心里虽说有不满,却知道这事也不能只怪金嬷嬷,更何况这个时候也不是责备的时候,赶紧将人找到才是正理。

  得知陈氏不见的消息,一直跟在叶老爹身边的大管家金旺急得头都要抓秃了,今日叶大民不在庄子,叶老爹年龄又大了,找人的事便只能由他来安排。

  金旺心里是慌乱的,毕竟叶老爹去酒坊之前与金嬷嬷有过交待,而金嬷嬷便是金旺的妻子。

  发生这样的事,金旺怎么能不急不慌。

  可是只急没用,慌更无济于事,金旺到底在叶家当了多年管家,就算心里又慌又急,还是将找人的事安排了下去。

  分几组往多处寻找,又留了人在庄子里等消息,自己由跟着叶老爹搜寻陈氏。

  叶老爹将平日里陈氏最爱去的几个地方都找遍,却没有发现一处有陈氏到过的痕迹,眉头紧锁,快速巴搭着含在嘴里的烟枪,脑子里想的都是陈氏曾经说过的话,许久脸色一整,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腿便往山上去。

  “老太爷,山路难行,您且在山下等着,咱们上去寻便是!”金旺哪里敢让叶老爹亲自上山,一把拉住叶老爹,示意身后跟着的人赶紧往山上去找。

  叶老爹仰头沉默地对着山看了片刻,总有那么一种感觉若自己不亲自去山上,只怕再也见不到那老婆子了,于是甩开了金旺便进了山。

  这边山略有些险,平常少有人往这边上山。

  叶老爹之所以要从这里进山寻找陈氏,只因为之前陈氏曾经要从这里上山,是他硬拉住才得以阻止。

  一行人往山里走了没多久,前面开路的小子便有了发现,这条平日里极少有人走的山路今日的确有人来过,也许这人便是他们正在寻找的陈氏。

  虽说山路难行,为了尽快找到陈氏,大家便加快了进山的脚步。

  他们的确找到了陈氏,但是陈氏的情况却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