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18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为了长子的前程,钱霏霏应该打算将长子留在京城读书。

  只是有些为难该将叶祐托给谁看顾。

  娘家婆家都在京城,虽说分家了,钱霏霏依然不好将叶祐托给娘家。

  当初之所以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去蜀地,便是没有一个放心的可托之人。

  如今既然林婉不得不留在京城,便成了钱霏霏最好的托付之人。

  因为叶家以前发生的一些事让林婉对钱霏霏有所疏远,不过钱霏霏到底也算是聪明人,林婉又是个大度能容之人,在蜀地这一年多的相处,两人的关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再加上这次长途奔波,钱霏霏对林婉和砚台的贴心照顾,那些曾经存在的嫌隙也得到了很好的弥补。

  “祐哥儿都快十岁了,时间果然过得很快!上次夫君与我提起祐哥儿,直道祐哥儿的基础打得扎实,大嫂会教孩子。”当然在钱霏霏将话说明之前,林婉自不会抢着接这个担子,倒是借叶深的口将叶祐和钱霏霏都夸了一番。

  钱霏霏到底是了解林婉的,虽说有些不太好意思,还是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大嫂若是放心,便将祐哥儿留下,虽说分了家祐哥儿到底是叶家长孙,自有叶家来照看。”既然钱霏霏和盘托出,林婉也不含糊。

  叶祐留在京城读书的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钱霏霏带都会两个小的返回蜀地,林婉则一边安心养胎一边替叶祐还有砚台齐大宝寻找合适的先生。

  京城的书院都是春季招收新生,当然秋季也会进行增招,只是林婉一行回京城的时候已是七月中旬,再加上陈氏的丧事, 一来二去便已进了八月,这个时候早过了秋季增招。

  虽说也可以找到学堂让叶祐当个插班生,林婉却不想如此敷衍,索性决定找个先生回来教几个孩子读书。

  不知稽康是如何得知林婉正在替家中孩子们找先生,这日带了个二十出头的读书人来叶家,见到林婉便很不开心地瞪了林婉一眼道:“你不会忘了京城还有我吧!难道在你眼里我就那么没用,连帮孩子们找个先生的能力都没有?”

  林婉不由抚额,她怎么可能忘记稽康呢?!

  只是如今的稽康虽是国子监祭酒,却不知为何得了圣上的青眼,除了忙国子监的事,隔三差五地被圣上招进宫去,林婉回京城有一个多月了,也不过只见过稽康两次,哪里好意思去麻烦稽康。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明着说出口,只得含糊了事。

  稽康又哪里会不知道林婉的心思,自然不会揪着林婉不放,今日过来既是帮林婉解决难题,也是帮带来的读书人解决难题,若双方都有意,那便是皆大欢喜。

第655章

  稽康带来的读书人姓陈,是青州府来京城赶考的举子,只是上次会试没中。

  陈举人家境一般,却又想继续接着考,就没有回青州府,而是寄住在皇觉寺。

  平日里除了读书便是给书肆抄书,虽艰难却勉强能过日子。

  稽康是在陪圣上去皇觉寺的时候偶遇陈举人的。

  见陈举人谈吐不俗,便与其有了一番交流,方得知陈举人也来自青州府,便多了些亲近。

  稽康倒是想给予陈举人一些资助,让其能安心读书,却被陈举人以无功不受禄拒之。

  得知林婉正在替孩子们找先生,在问过陈举人的意思之后,便将陈举人带了来。

  林婉相信能让稽康亲自举荐,陈举人的学识肯定是不错的,教几个孩子读书更是绰绰有余,不过林婉还是与陈举人隔着屏风进行了一番交流。

  经过观察和交流,林婉对陈举人的学识以及言谈举止都十分满意。

  陈举人之前没有教学的经验,虽说来叶府之前,稽康教了他一些有关教学、有关与孩子相处的经验,陈举人的心里依然有些忐忑。

  于是便提出先试教一日,看看孩子们能否接受他这个先生。

  经过试教,虽说陈举人是新手,在最开初的时候,显得有些生涩,却因谈吐风趣,又不像一些老夫人那般总爱拽文,倒是博得了孩子们一致的好感。

  就这样陈举人便成了墨香街叶家孩子们的先生。

  既然陈举人成了孩子们的先生,自然要在叶家住下。

  若只是这样,就算叶家没有分家,经过两次扩建的叶宅也能安排下来。

  只是族里和陈家都有人带着孩子求到吴氏面前想让各自的孩子借光跟着叶祐和砚台读书。

  偏这些孩子都不曾开蒙,别说与已经开始读四书五经的叶祐无法同步,就是与只有四岁的砚台也无法同步。

  吴氏颇感无奈,作为叶氏宗妇又不能拒绝族人上进,陈家那边更不能一拒了之,以更落人口舌,给几个儿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吴氏只能找了个借口让人先回去听消息,又叮嘱金旺千万盯紧了正房的门户,绝不能让这些人吵到叶老爹面前去,免得影响叶老爹休养。

  只不过吴氏终究还是低估了族人和陈家人的能耐,就算正房那里有金旺盯着,总归还是让这些人找到机会直接闹到了正房,最终这些人也没能见到叶老爹,全被金旺挡在正房门外。

  正与林婉商量此事的吴氏,听到这个消息真正是又惊又怒,站起来便要往正院去,却林婉拉住了。

  虽说此时此刻的吴氏怒火冲天,到底记得林婉正怀着孩子,林婉轻轻一拉也就将她住了。

  吴氏心里不明白人都吵到正房去了,林婉为何不让她去前面解决问题,反而要拉住她,为何林婉不担心叶老爹呢?

  虽说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和调理,叶老爹的身子已无大碍,到底是伤了身子,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得好生静养才行,否则吴氏也不会不让人往叶老爹面前去。

  只是吴氏怎么也没想到,她千防万防再三叮嘱的结果,依然还是让人吵到了叶老爹面前,她如何能不着急如何能光火!

  对于自己的管家能力,吴氏心里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她连三个儿媳中最不能干的毛艳霞都比不上,更不可能有林婉那样明明人不在叶宅却还是将右侧院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可她也没想到如今的叶宅已经快成了筛子。

  林婉倒是看碟得很清楚,回来不过一个月,对于叶宅内院管理的松懈程度早已了然。

  只是如今吴氏才是当家主母,除非出现实在看不过眼的事,林婉自然不会伸手,只管将自己住的这个侧院继续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如今见吴氏气得脸色发青,不由轻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吴氏的手劝道:“娘放心便是,他们吵不到阿爷!”

  已经有些气急败坏的吴氏哪里听得出林婉的话外之音,只是紧拧着眉极度焦躁着:“人都冲到老爷子门前了,怎会吵不到!偏你爹有事去了庄子,这是欺我叶家没顶事的男人!”

  说着吴氏掩面哭了起来。

  林婉叹了口气,便不再瞒着吴氏,在吴氏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吴氏顿时睁大了眼睛,又惊又喜地看着林婉:“真的!你什么时候将你阿爷接来右侧院的?”

  这个时候林婉也不再瞒着吴氏,将自己之前所做的安排一一告知吴氏。

  原来叶氏族人和陈家人带着孩子刚到叶宅,林婉就得到了消息。

  虽说林婉没少吐槽自己又要一孕傻三年,到底是个聪明人,不过一瞬便明白了这些人带着孩子前来的目的,便提前做了安排。

  此刻叶老爹正由叶祐和砚台陪着,其乐融融地在右侧院的后面的小花园里赏花呢!

  正院正房门前的金旺不过就是林婉让他在那里做个样子罢了。

  不过事情总需解决,族人想上进必须支持,陈家那边该提挈的也还得提挈,总不能让人觉得人走茶凉,叶家不做这种事!

  将叶老爹接来右侧院之时,林婉就此事与叶老爹进行过一些交流,叶老爹十分放心地将此事交给林婉。

  林婉也义无反顾地将这事接了下来。

  这会儿便与吴氏商量该如何做,才能满足叶祐和砚台读书进度,又能让族人和陈家满意。

  一个陈举人自然是不够了,而且给孩子开蒙也实在用着举人。

  不过这也好解决,反正叶氏族人和陈家的孩子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八个,再办个蒙学请个秀才回来教孩子们便是。

  在京城想请个学识好人品正的举人给孩子们教学也许有些难,但是想请个学识好人品正会教学的秀才却并不难。

  在稽康将陈举人带来叶宅之前,林婉也接触过几位秀才。

  若是让这些秀才来教叶祐和砚台,林婉自是不太中意的。

  若只是找来给孩子们开蒙,其中有位姓方的秀才,林婉觉得十分合适。

  虽说这位方秀才貌似快有五十岁了,开口说话时总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最主要的是这位方秀才不会不懂装懂,在被砚台的问题难住的时候,不是恼羞成怒,而是与小砚台展开讨论,是个很有耐心和爱心的人,这样的人肯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蒙师。

第656章

  既然连蒙师的人选也有了,林婉对叶家办学之事心里自然就已经有了一个通盘的考虑。

  陈举人是专门为叶祐和砚台请的,若是没有族人和陈家从中插这么一脚,林婉也没想过要在叶宅办个家学。

  如今这事却不得不办了,不过林婉对这种小规模的办学有着足够的经验,毕竟在南竹有个小学堂,在渝州也同样有个小学堂,而且那两个小学堂都出自林婉之手。

  林婉心里既然有了通盘的考虑,与吴氏所谓的商量,便成了林婉提议,吴氏只管点头。

  林婉最担心的还是学舍和两位先生居住的问题。

  虽说前院也有空房,可以腾出来办学,可是前来学堂读书的到底不只是自家的孩子,就算来的只是族里和陈家的孩子,可是人来人往到底不太方便。

  林婉便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空关着的左侧院。

  左侧院便是叶湛和毛艳霞成亲之后居住的那个侧院,小院的结构与林婉目前所住的这个或侧院大同小异,既有与正院相通的月亮门,也有直接开在槐树胡同的门。

  因为出了通房下药导致毛艳霞流产之事,这个左侧院基本便成了空院。

  叶湛去西山基地那半年,毛艳霞一直住在娘家养身子。

  叶湛从西山基地回来之后,便搬去了圣上赐下的宅子,之后就算回叶宅为叶老爹和陈氏侍疾甚至在为陈氏治丧期间也没开过左侧院的门,说起来左侧院已经闲置了四年多。

  既然如此,林婉便提议索性将左侧院收拾出来办个正正规规的家学。

  听说要开左侧院,吴氏却变了脸色,只是想拒绝却又觉得开不了口。

  按理叶家已经分了家,从分家的契约来说,林婉是有权处理墨香街叶宅的角角落落。

  不过林婉并不是那种强势不讲理的人,也能体晾吴氏的心情。

  若家中长辈一致反对,林婉自然不会一意孤行。

  就在婆媳二人相对无言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了叶老爹的声音:“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做什么?!分家契约上写得再明白不过,墨香街的这个宅子归深哥儿,如何处置自然由深哥儿和婉婉说了算。若是给湛哥儿留着那侧院,那清哥儿他们住过的屋子是不是也要给他们留着?!”

  叶老爹的语气还算温和,却说得吴氏面红耳赤,很是有些无地自容。

  若真如之前她所想的,那还真是太对不起叶深和林婉了!

  吴氏红着脸站起来扶着叶老爹在上首坐下,又亲自为叶老爹倒了茶,这才带些着歉疚讷讷地道:“是媳妇考虑不周,这便让人开了那个侧院,收拾起来。”

  待之前婆媳二人商量的事得到叶老爹的认可,又确定在正房那边闹腾的人已经被金旺一一劝走,林婉这才让人将叶老爹送了回去。

  办学的事不能拖,不过在开左侧院之前,林婉还是向吴氏提了个建议,让吴氏派人往叶湛家里送个信。

  吴氏心里本就有这样的想法,得了林婉的这个建议,当着林婉的面便让金嬷嬷往叶湛家跑了一趟。

  “办学的事得抓紧,我这便让人先去木匠铺订书桌椅。”吴氏说着便离开了右侧院。

  的确得抓紧了!

  虽说林婉每日里都会抽出时间盯着叶祐和砚台读书练字,到底不是正规的先生,能给孩子们帮助并不大。

  让吴氏和林婉深感意外的是,每次给陈氏做七才来墨香街露个脸的毛艳霞得了消息居然跟着金嬷嬷一起来了墨香街。

  吴氏走后,林婉按与吴氏商量的结果将办学的事好好理了一遍,这会儿刚歪在榻上与白嬷嬷说着话,司琴匆匆进来:“老夫人跟前的赵娘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