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36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锦绣坊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虽说不是林婉一个人有功劳,林婉却也付出了许多心血,锦绣坊就像是她的孩子,当娘的人就算孩子再没出息,也不会舍得放弃,更何况还是如此赚钱的锦绣。

  但是锦绣坊到底不是孩子,该舍就人舍个彻底!

  若是别的人,林婉也许不会推心置腹,但是齐俊和春草夫妻在林婉心里是不同的,故而她乐意与他们细细说明自己退出锦绣坊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就算林婉不做任何解释,其中的道理齐俊和春草心里也都明白。

  可是一想到以后再不能与林婉并肩战斗,春草心里便很不是滋味:“那些事以前一直都有,并没有影响大人什么啊,夫人又何必退出?没有夫人的锦绣坊算什么锦绣坊!”

  齐俊则一脸的若有所思,片刻之后看看林婉再看看叶深道:“已经有接棒人了吗?”

  这话落地便召来春草一记怒目。

  说好要一起劝夫人放弃退出,这么快便被说服了,能不能有点坚持!

  齐俊则对着春草摇了摇头,尔后静静地等待林婉的答复。

  林婉摇了摇头:“并没有预定的接棒人。先看看内部可有人接手,若是内部没人接再看看该如何处理。”

  内部有人接棒是最简便同时对锦绣坊的影响也最小,若是内部没人接,便有些麻烦。

  不管哪种情况,林婉这里都已经有了方案,将事先做好的方案递给齐俊。

  林婉连方案都做好了,可见林婉对退出锦绣坊的决心。

  几个人正说着话,同样接到消息的林文卿和林鸿轩也赶到了墨香街,接着便是其他几位股东。

  相比起齐俊和春草,其他股东对林婉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就算是林婉娘家的震南侯府,对林婉这一拨连番的操作也是颇多不满。

  林文卿到底是长辈,在确定林婉退出锦绣坊并非只是戏言便皱着眉不再说话。

  林鸿轩可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质问道:“三妹,锦绣坊是因你而起,可是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大家可都是使了力花了钱的,你怎能如何任性?!”

  “是啊是啊,当初夫人说献设计便献设计,那机子是咱们锦绣坊发展的根本!如今朝廷将设计交给了江南织造坊,咱们锦绣坊还拿什么与朝廷的织造坊拼江南的生意?”

  “机子的设计图纸都已经献出去,多说无益。好在朝廷只是将图纸给了江南织造坊,失了江南对咱们锦绣坊的影响也不算太大,但是夫人在这个时候退出锦绣坊,让外人怎么看咱们锦绣坊?!”

  “……”

  面对此起彼伏毫不客气的指责,叶深沉下了脸,林婉却一脸坦然,甚至伸手拉了拉叶深的手,不让他开口。

  待厅里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林婉这才淡淡一笑道:“若大家不说,我真不知道我对锦绣坊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除了齐俊和春草,其他人的脸色齐齐一变。

  林婉至于锦绣坊,在外人眼里真的其他股东没有差别。

  因为这些年林婉给人的印象便是一个安于内宅相夫教子的普通女子,平日里偶尔会应邀参加一些聚会,也多半只与相熟的几个夫人说说话,还有便是每年果子成熟的季节会去南郊小住些时日。

  只是锦绣坊股东才清楚林婉是锦绣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无论是花楼木织机的改造,还是丝线染色定色,花样的绘制,甚至技师的培养都与林婉息息相关。

  虽说最近一两年林婉基本已经放手将锦绣坊交给齐俊伯锦绣坊自主培养出来的技师,可是林婉在锦绣坊依然起着定海神针一般的作用。

  没有林婉的锦绣坊,还能继续赚钱吗?

  “这是为我退出锦绣坊做的方案,既然大家都来了,那便一起讨论吧。”林婉将自己事先做好的方案递给林文卿。

  林文卿对于林婉退出锦绣坊,心里也是有不满的,只是倘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在细细看过林婉的方案之后,便确定了由震南候府接棒的想法,当然在接棒之前还需要与林婉进行一些适当的沟通。

  能接下林婉手中股份的人也很乐意接手的人在京城大有人在,但是在原股东中却只有震南侯府有这样的能力。

  得知震南侯府有意接下锦绣坊,股东们瞬间便像打了鸡血,震南侯府成了锦绣坊的最大股东,那么他们还担心个啥!

  林婉出身震南侯府,锦绣坊需要林婉帮忙的话,她还能真的甩手不管?

  叶深虽说听了林婉的话一直没有开腔,却将每个人的神情看了个清清楚楚,这都是些什么人哪,顿觉林婉从锦绣坊退出是个再英明不过的决定。

第691章

  震南侯府以市价接收了林婉在锦绣坊的股份,林婉从锦绣坊退出。

  京城的锦绣坊是林婉的嫁妆铺子,经过协商将蜀锦织造部分从中剥离交给震南侯府,只留下绣品和成衣制作,随即铺子也改名为云裳,继续由春草掌管。

  震南侯府自有自己的管事体系,交结完毕之后,齐俊从锦绣坊退出。

  “没了锦绣坊,咱们家还需要俊哥儿吗?”这日,吴氏与林婉闲话时说起齐俊,便带着些许疑惑问林婉。

  倒不是吴氏舍不得请齐俊的那点工钱,实在是齐俊并非叶家下人,却已经在叶家干了二十年。

  再说如今齐家也已经小有家资,不但在城里买了宅子,还在京郊置办了果园和庄子,完全不必要再为叶家卖命。

  林婉抿嘴笑了笑:“咱们家是从锦绣坊退出来了,可是咱们家在北地的青州府、蜀地的渝州府还有江南的暨州府都有果园和酒坊,总得有个懂种植又懂酿酒还要懂些生意经会看账盘账的人掌控全局,夫君和婉婉都觉得这个人非俊哥莫属。娘,您觉得呢?”

  吴氏知道自家除了京城置了产业,还在其他地方置了产业,只是锦绣坊发展得更令人瞩目,叶家的果园和酒坊反倒没以前那么惹眼了。

  此刻被林婉这么一提醒,吴氏不由心生感叹:“这些年还真是多亏俊哥儿帮着咱们家东奔西跑!对了,齐家那个小胖墩十三还是十四了,不知今年可有打算下场一试?”

  “娘,可不能再喊人家小胖墩了!小心策哥儿听说了与您急!”想起齐家那个曾经的小胖墩,林婉便噗哧笑了起来。

  刚从蜀地回到京城的时候,小胖墩还不觉得这个小名有什么不好,但是进叶家家学跟着叶礼和砚台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之后,因为叶礼总爱人前人后地拿他的这个小名开玩笑,便不爱别人喊他小胖墩了,为此没少与叶礼翻脸。

  林婉得知情况之后,分别与几个孩子进行了一次交谈,又与先生进行了沟通,在家学的规章中临时添加了一条规定,在家学读书的孩子们在学里必须以大名互称。

  至此小胖墩也好,砚台也好,便成了私下难得一用的称呼。

  说起几个孩子读书的事,叶礼、叶祺还有齐策、齐大宝这几个孩子已经不在家学读书了。

  去年国子监扩招,稽康亲自往叶家送信,让叶家挑几个读书好的孩子参加国子监招新考试。

  家学先生们经过商量,从中挑了七个孩子,其中便有一直赖在家学读书的叶礼叶祺齐策和齐大宝这四个活宝。

  既然报了名,便不能给叶家家学丢脸,叶深还特地抽出时间为这些孩子进行了考前强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考试的几个孩子居然全都榜上有名。

  叶家家学再次引起了轰动,再一次迎来了附学的高潮。

  林婉和叶深都知道,叶老爹心里一直有着将家学办成族学的想法,索性趁此机会将叶老爹的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要将家学变成族学,左侧院便显得有些狭小了,林婉便将两年前捡漏买下的一个二进院子拿了出来。

  这个二进的院子就在槐树胡同东端,从叶宅的左侧院出去,往东走几十步便能到。

  因为叶氏族亲这些年为了让孩子们进叶家的家学读书,纷纷花了重金在槐树胡同这一带买房定居,用这个二进宅子办族学是件再合适不过的事了。

  林婉本打算将这所宅子无偿捐献出来,却被叶老爹严辞拒绝。

  理由很简单,办族学是族中大事,不能总由某一家人付出,免得族人习以为常。

  林婉一想也对,若真的让族人习以为常,对氏族的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让所有的族人参与其中还能增加氏族的凝聚力。

  叶老爹一直都是个睿智而又有前瞻性的人。

  为了办好族学,叶大民特地如今了族中长老进行了数次商讨,也带着族人看了好几处房产,最后看中的便是林婉之前打算捐出来的那个二进宅子。

  叶氏这一支虽说立宗尚不足二十年,却在叶老爹的苦心经营下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族中资产,叶家庄上千良田和果园便是族中资产。

  最终族里以当时的市价买下了林婉的那座二进宅子,经过一番收拾,很快便挂上了“叶氏族学”的牌子,至此叶宅左侧院的叶家家学也就完成了使命。

  叶家家学虽说办学时间不算长,却也是有些成绩的。

  最先从家学考入英华书院读书的叶祐已经有了秀才功名。

  除了叶礼、叶祺、齐策和齐大宝等七个孩子考入国子监,另外还有三个孩子考上了英华书院。

  这些都是叶氏族学的底气。

  叶老爹如今的身子还算硬朗,虽说家里儿孙不再答应他往南郊或者往叶家庄跑,但是就在附近的族学走走看看却没人拦他,只是要求金旺带着个机灵的小厮时时跟在身边。

  每次叶老爹从族学回来,林婉总觉得叶老爹脸上泛着光,可见他对叶氏族学目前的状况还是比较的满意。

  当然如果孩子们有更好的前程,叶老爹应该更满意。

  正如吴氏此刻突然提的下场考试。

  虽说问的是齐策,事实上她更想问的是叶礼叶祺。

  只是叶礼一向比较调皮好动,就算这几年收敛了许多,功课也渐渐跟了上来,可是与极有读书天赋的叶祺无法比,甚至与齐策和齐大宝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叶礼要下场只怕还得再读几年。

  至于叶祺,满打满算也才十岁,吴氏知道林婉和叶深都不想他太早下场,也只能不提。

  那便只有齐策和齐大宝了。

  这两个孩子的家人都在替叶家干活,他们若要走上仕途并要走得稳,必得依附于叶家,也算是叶祺以后在官场上的助力。

  这些年吴氏在林婉的熏陶下,对官场多了不少了解,故而对齐策和齐大宝还是比较关心的。

  “齐策和齐大宝今年都会下场,希望他们能像祐哥儿那样顺顺利利地从县试一直考到院试,拿到秀才的功名。”这不但是林婉的愿望,也是京城齐家和南竹齐家共同的愿望。

第692章

  因为齐大宝是国子监四方馆的学子,虽说户籍在南竹,依律可以在京城参加考试。

  京城各县这一年的县试在春风拂面的三月开考,齐策和齐大宝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晋级。

  一个月之后的府试,齐策居然考了个案首,齐大宝也以中等的排名榜上有名。

  为了让两个孩子都能顺利通过接下来的院试,叶深与稽康进行了一番商议,便让两人回了叶氏族学,由林博士为他们二人进行院试前的强化。

  原本叶深打算由他自己抽空给两个孩子进行考前强化,只是事与愿违,江南大旱,叶深被皇帝陛下委以重任前往江南赈灾,只能将两个孩子托付给林博士。

  “昨日刚刚收到俊哥从江南送来的急信,说是江南已现乱象,夫君此去一定要让注意自身安全,记住命是自己的,你还有阿爷爹娘还有我和孩子们。”得知叶深被皇帝陛下亲点去江南赈灾,林婉的心里扑通乱跳,挺着肚子拉着叶深絮叨起来。

  没错,林婉怀孕了。

  自出了陈氏的三年孝,吴氏时不时总会与林婉提一提生育之事,希望林婉再怀一胎,最好能添个孙女。

  叶家三兄弟,生的个个都是儿子。

  钱霏霏一年前又怀了一胎,满心都想生了个女儿,结果生下来的又是个儿子。

  毛艳霞倒是没再怀。

  如此一来,吴氏身下已经有了九个孩子,独独没有孙女,吴氏想孙女都快想疯了。

  林婉明白家里长辈们的心情,她自己也很想再生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