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71章

作者:文苑舒兰 标签: 穿越重生

  圆球一怔,“嗯好像少了,对了,自从那几个和尚来了之后,好像少了,那几个和尚和他说了很多佛啊法啊的,小球都记录下来了,主人你要听吗?小球”

  “不必了。”冯殃呼了口气,“滚!”

  圆球立马滚了,以它的速度一来一回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回到的时候小娃娃还没睡,点着灯在干活呢,它算算时辰,好像也挺晚了,难道又失眠了?它才跟主人他好多了,他又来事了?存心和它过不去是不是?“喂”一开口便连忙停下。

  殷承祉手里的笔也停下了,也没回应更没抬头看。

  谁也没继续。

  过了许久,外面传来了子时的报更声。

  殷承祉放下了笔,起身走进了后面的寝室,脱衣上榻,盖上了被子闭上眼睛,睡觉了。

  “呼”圆球瞧瞧地呼了身,“睡了睡了能睡就好”

  殷承祉的眼皮动了动,尔后,唇角弯了一下。

  夜深人静。

  正是安眠时。

  而此时,西北的夜晚却没有这份安宁了,从狼王攻破雄关之后,西北六州便陷入了恐慌中,哪怕狼王大军不屠戮百姓,可破城之民安能有好日子过?京城内的武大臣也都没有好日子过,在西北战报传来之后,皇帝便大发雷霆,一下子处置了好些个兵部吏部官员,连礼部的官员也都牵连了,大殷与西北狼王历来都有邦交往来,不久之前才相互送过礼物,怎么礼部就没半点察觉对方不对?兵部和吏部那就更该死了,西北雄关的将领、官府的各级官员,都是他们敲定的,雄关被破,诸城被夺,他们难辞其咎。

  但这些都不能阻止狼王大军。

  召集临近驻军前去拦截的旨意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皇帝在发落人的同时也没有真的被安皇后给糊弄的晕了头,各道旨意都很明确清醒,吵吵嚷嚷的朝臣也没让他怒极之下跑去御驾亲征,对了,御驾亲征这事便是安国公府那位世子爷提出的,一经提出,便成了朝堂每日吵闹的焦点,各地驻军赶往前线,拦住狼王大军是应该没问题,可问题是如何收服丢失的城池,将狼王赶回雄关之外!

  锦东闾州八郡别屠,已经让大殷颜面无存了,好在最后崔温重创了蛮族主力,挽回了一些面子,可到底还是丢了颜面,此次狼王突然撕毁盟约,多多少少也与锦东一战有关,所以,大殷务必要收回失地,将狼王赶回去!

  而这时候,最能鼓舞大军的,自然便是皇帝御驾亲征了。

  可皇帝亲政非同小可,哪里能轻易便去?

  反安氏一派认为安氏狼子野心,欲借此事谋害陛下,扶植六皇子为帝,然后挟天子以令天下!安贵妃荣登皇后之位后,朝中提出立六皇子为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多便是最好的证明!安氏是要窃取大殷的江山!

  安氏一派自然不认,反驳他们如此只是为了震慑四夷,锦东蛮族为何屡屡犯边,还敢屠戮百姓?不就是对大殷缺了敬畏吗?皇帝正好借着此次亲政,以君威震慑!至于危险之类的,大殷兵强马壮,各地驻军英勇无畏,京城驻军更是强悍之师,哪里会出什么问题?反对陛下亲政便是助长四夷志气,才是真正的遗祸江山!

  双方一直吵一直吵,吵到了皇帝震怒也还是继续吵,而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法子,那便是请一位皇族之人代替陛下御驾亲征,这样应能两全。

  双方也似乎已经吵到了极致了,继续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也便同意了。

  可这皇族找谁?

  皇族成员庞杂,人选多了去了,不过最好最合适的自然是皇子了。

  锦东之所以能这么快安稳下来,还能引的十大高僧前往,不正是因为有皇子在吗?皇子便是陛下最好的代表。

  至于选哪一位皇子。

  又是一番吵了。

  论尊贵,如今安皇后手里养着的六皇子是最尊贵了,在记名到安皇后名下之后,他便是嫡出皇子,可问题是他如今只有十岁,便不是那么合适了。

  除了六皇子,三皇子数年前因意外早亡,二皇子被人谋害中毒后虽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身体孱弱,二皇子出身信国公府的淑妃娘娘一早就拿着白绫跪在二皇子宫前一副谁让她儿子去送死她就先一步死的态度,四皇子坐镇锦东,也不合适,剩下的五皇子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可偏偏在就要定下来之时,病倒了,还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天花之疾,当即便被挪去了别宫养病。

  最后,就只剩下被赶去守陵的大皇子了。

  这位命运多舛的皇长子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接到了圣旨之后连身上的重孝都没换便被接上了马车,直接往西北而去。

  皇帝皇长子,崔皇后生的嫡长子,哪怕如今沦落平阳,可皇帝并未废后,崔皇后身后事如何办理都影响不到她仍是皇后,景帝的元后,嫡皇长子的身份拿得出手,而且,也废的毫不心疼。

  皇帝是这样认为。

  其余人是这样认为。

  哪怕是那些曾经支持崔皇后崔家的也是这样认为,毕竟,崔皇后还有另一个皇子,不管是在当年还是在如今,四皇子总比大皇子多了一份希望。

  宫里曾有传闻,四皇子出生之时,皇帝大喜,曾欲为其取名承稷,便是承继社稷之意,后来虽然没有取了这名,但与其他皇子长字排序不同,四皇子以承为序,他从一出生便有别于其他的皇子,后来的种种,便是造化弄人了,只是如今,锦东在他手里,而且在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之后还能维系下去,更能证明此子大有可为。

  若大皇子能顺利完成使命顺利归来,是好事,若是命丧西北,对于四皇子来说,也有好处,同胞兄长为国牺牲,这份功劳便会记在他身上。

  皇宫,二皇子宫。

  二皇子虽已到了能出宫建府的年纪,但因为身体孱弱,淑妃便求了皇帝将他留在宫中,以便照顾。

  二皇子宫便是如此来的。

  “母妃,以后莫要这般了。”

  淑妃将手里的白绫卷起,交给了旁边的宫人,冷笑道:“放心,你父皇不会让第二个人死在他面前的!”

  二皇子殷长佑面色发苦,“可到底惹恼了父皇。”

  “便是不惹恼他,他还能厚待我们?”淑妃讥笑,“这么些年了,我也算是看清楚了!佑儿,你的这位父皇眼里心里只有姓安那贱人!”

  “母妃”殷长佑面露惶恐,“小心隔墙有耳。”

  “那又如何?”淑妃丝毫没将这事放心上,“连崔氏我也不放在眼里,安氏算个什么东西?你放心,只要信国公府在一日,她便不敢动我!再说了,眼下她眼里心里盯着的都是崔氏生的两个崽子,分不出心神来给我们母子!”

  “母妃是说这次是冲着”殷长佑脸色更惶恐了,“大皇兄都已经被赶去守陵了,崔家也没了,哪怕四弟在锦东,可也威胁不了她了,她还要赶尽杀绝?”

  “崔氏挡了她这么久的路,死之时还摆了她一道,她焉能咽的下这口气?”淑妃冷笑道,“况且,殷长乾便是赶去了守陵可也还是嫡长子!就算没了嫡也还是长,是我我也容不下!”

  “母妃”殷长佑叹了口气,“他们已经够惨了”

  “惨?”淑妃陡然怒道,“他们有你惨吗?!崔氏是死了,可保住了她崔氏满门,还送了她小儿子一个锦东!他大儿子也还活着!活的健健康康!可我儿却日日饱受病痛折磨,缠绵病榻!他们惨什么?!”

  殷长佑连忙跪下,“母妃息怒,是儿臣”

  “你起来!”淑妃连忙将他搀扶起,“地上凉你不知道吗?太医说你不能再受凉了!”

  “母妃,儿臣已经见好了”

  淑妃眼眶发红,因为悲痛也因为悲愤,若不是安氏那个贱人,她儿岂会成了如今这般样子?!此生她只要不死便绝不会与她作罢!“崔氏也是个废物,高居皇后之位,手握两个皇子,竟然都斗不过一个不要脸的贱人!死了也活该!”

  “母妃”

  淑妃吸了口气压下了心里的怒意,“好了,母妃不说了。”

  “母妃”殷长佑疲倦道,“安皇后如今势大,你莫要与她”

  “知道了知道了。”淑妃忙道,“母妃绝不会与她正面冲突,你且先歇着,殷长乾那边你就别担心了,崔氏到底当了这么多年皇后,死之前连她那不在意的小儿子都安排了,不可能不为她心肝似得长子筹谋。”

  “儿臣知道了。”

  淑妃亲自看了儿子睡下了,又叮嘱了一番,严令宫人不得将外面消息告知免得二殿下忧心,这才离开了二皇子宫。

  “找个由头将信国公夫人请进宫里来。”回到了寝宫,便吩咐心腹,“本宫不能坐以待毙!”说不必在意安氏此举不过是在安慰儿子,她既然对崔氏的小崽子下手了,自然不会忘记她!哪怕现在腾不出手来往后也会!她岂能坐以待毙?

  崔氏这个废物当年做不成的事情,她得继续!

  人死了又如何?只要能找到一丝的证据,她便能送安氏一份大礼!

  一个与人私奔的贱货竟然能爬到皇后的位子上,若是让她一直坐下去最后葬入皇陵,殷家的列祖列宗怕都要从地底下爬上来骂人了!

  二皇子代帝出征的消息传出,的确振奋了士气,狼王的攻势也似乎有所缓解,在二皇子率领十万京城驻军,各地驻军纷纷赶往之后,狼王派出了使臣,要与大殷议和。

  这议和的消息传至京城,便又是一番你争我吵,各自阵营为各自利益展开了拉锯战,将皇帝气的摔碎了好几个茶杯。

  最终,大殷同意议和,但要求是狼王归还攻占的城池,退出雄关。

  狼王同意,但大殷要用东西换。

  除了黄金白银之外,还要铁矿石。

  黄金白银的数量便已经是很大,铁矿石更是要掏空大殷未来十年的储备,别说一时半会挖不出这么多,便是能挖出,若是给了,往后十年大殷便无铁可用,而这铁矿是铸造兵器的必须之物!没有了兵器,便只能任由宰割了。

  狼王所谓的议和毫无诚意。

  既然如此,那便只能打了。

  在大殷的疆域内开战,自然是对大殷将士有利了,再加上二皇子代帝亲征鼓舞了士气,狼王并没有占到便宜,但大殷也只能将狼王挡在古拉山北面,要夺回城池还是艰难,而背靠富饶的领地,粮草无忧,外域三十六国更有精铁锻造技术,刀剑弓弩是大殷怎么也比不上的。

  这一场收服战打的很艰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坏事总是一起来似得,便在西北战事僵持之时,南边也出事了,先是南海之域的夷人洗劫了南疆沿海郡县,后因南河发大水,死伤无数,生了瘟疫,锦东八郡被屠戮之时都未曾爆发的瘟疫,在南河沿岸的郡县爆发了,当地州府为防止瘟疫扩散,竟将所有患病或者疑似患病的百姓全部驱赶到了一处,放火焚烧,活活烧死了数千人。

  消息一经传出,百姓惊惧,进而衍生出了民变,在消息传到了皇帝案台上,民变已然扩散至了南边三个州,更有扩大之势。

  而此时京中,皇帝正准备为安皇后庆贺她荣登皇后之位后的第一个生辰。

  而也便是在这时候,淑妃接到了一个让她满意的消息。

  有一位少女找上了沧州叶氏。

第085章 不对劲

  皇宫里里外外装饰一新,便是连宫人们的衣衫也都是新的,奢华喜乐,一派盛世风景,不管是西北的战事还是南海之域的洗劫,又或者是南边的瘟疫与民乱,皆没有影响到皇帝要为安皇后过生辰的兴致,皇帝赏赐的珍品一波波地送进了皇后宫,似乎要把整个珍宝库给掏空似得,不仅如此,皇帝还在朝上让朝臣务必好好恭贺皇后生辰,若有怠慢着便必以藐视君威处置,所以,整个京城,无论是皇族还是朝臣,乃至于豪族与商贾,纷纷向皇后敬献珍品,恭贺皇后生辰,而皇帝却仍嫌不够,下令为皇后修建功德塔,为皇后积福添寿,转而又要为皇后修建避暑山庄,命工部和户部尽快操办。

  又是战事又是瘟疫民乱的,国库本就紧张,若真的修了这两个东西,必定会生大乱子,而所谓功德塔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修建的,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急的是焦头烂额,可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坏皇帝的兴致。

  安皇后如此盛宠,安国公府也便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安国公的夫人小姐们盛气凌人便是皇族的女眷都得让她们三分,安国公世子更是当众嘲笑二皇子病秧子活不长。

  这边点燃了淑妃的怒火,跑去了皇帝跟前大闹了一场,差点没把皇帝给闹得真的给她一条白绫,最后还是没能为儿子讨回公道,因而,在得知了叶家那边有动静之后,自然便忍不住了,“让大哥派人立即将那小贱人带回京来!”

  “娘娘,会不会太急了?”信国公夫人还是觉得稳妥点好,“安皇后如今这般盛宠”

  “崔氏当初便是输在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淑妃冷笑,“若她一得知消息便立即动手,安氏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可她偏不,甚至还不敢动手想拉上她来当枪使,她倒是不介意给她当一下枪只要能为儿子报仇,可也就是她这般怕这怕那的让安氏给察觉到了,人家可比她狠绝多了,当即就派人去把自己老情人和亲生女儿给宰了!“不管这女子是不是那贱人生的贱种,先将人掌控起来,便不是,只要找到合适机会,也能变成是!”

  信国公夫人想着崔氏的下场,也是心有余悸,因为二皇子当日中毒一事,信国公府和安国公府已经交恶,她的这位小姑子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往后恐怕会更加交恶,两家早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结局,而且,即便他们愿意退,安氏也未必愿意给他们退路走,“好,臣妇这回去便禀明国公爷,不过娘娘,在事情还没定下来之前,您还是避避锋芒的好。”

  “嫂子放心,本宫有分寸。”淑妃颔首。

  信国公夫人也没多说,在宫里这般多年也经历了这般多事,娘娘自然不会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哎,也不知那安氏到底使了什么手段,竟然将陛下蛊惑至此。”

  “多说无益,嫂子便无需劝我了!”淑妃不想再继续这些,“便辛劳嫂子一番了。”

  “臣妇不敢。”信国公夫人也没有再多说,起身告退了。

  淑妃在她离开之后转头便去了太庙,对外宣称自己惹恼了陛下,自罚至太庙,望陛下息怒,同时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大殷,愿战事早日取胜、南边诸事安宁。

  二皇子得知消息之后便匆忙赶了过去。

  身为后妃,自然没有资格进太庙了,所以只是在外边跪着,盛夏的烈日像是要将人烤焦似得,也没多久,淑妃整张脸都滚烫的,晒伤了一片,而除了淑妃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个妃嫔,据说都是听闻淑妃娘娘要来祈求先祖庇佑,跟着来的。

  二皇子上前劝说了一番,结果却是自己也跪了一份。

  消息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却不为所动,继续翻看着珍宝库的记录,又挑出了好几样赐予了皇后宫,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送去似得。

  偌大的皇后宫竟然开始拥挤起来了,库房早已经放不下,管事的太监便清理出了偏殿用作暂时堆放,等库房扩建之后再次入库,整座皇后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皆是喜气洋洋的,便是淑妃在外头搅事情也没能影响到。

  “既然淑妃这般为陛下,那便让她好好跪着吧。”安皇后一边赏玩着人高的珊瑚树一边漫不经心地吩咐,“本宫便也不追究她区区一介妃嫔之身竟然跑去叨扰祖宗了,让她们好好跪,跪到真的天下太平为止!哦,对了,小五不是得了天花吗?让她们也顺便为他祈祈福,让祖宗庇佑小五早日康复!”

  “是,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