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失忆后 第121章

作者:雾矢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舅舅,你怎么来了?”嘉柔公主看着他瘦削的脸,一脸病态之色,一颗心揪了起来。

  选择来大禹,她心里不是不怕的,可为了南诏,她毫无选择。

  如今身在大禹,唯一的亲人便是这位舅舅,生怕他真的病死在大禹,最后留下自己无依无靠,还不知道被那些仇视南诏的大禹人如何折腾。

  杨国舅被两人扶着坐下,不过几步路,竟然虚弱得差点就晕厥过去。

  他浑身冒着冷汗,脸色青白,唯有一双眼睛仍是闪烁着慑人的精光,十分的清醒。

  “我听说了。”他虚弱地说,“公主,大禹一直防着外族,那位大禹的皇帝是个厉害的,他教出来的太子更是青出于蓝……想要弄到那两份兵器图是不可能的,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嘉柔公主目光微闪,轻声问:“舅舅,咱们要从哪里入手?”

  杨国舅道:“姬昙之!”

  嘉柔公主眸光大亮,不禁看向使臣。

  使臣识趣地带着屋子里的人离开,将空间留给他们。

  “舅舅,姬昙之如何能帮我们?”嘉柔公主好奇地问。

  杨国舅喘了口气,继续道:“公主有所不知,姬昙之的母亲,其实是我们南诏的靖安公主……”

  嘉柔公主怔住,然后倒抽了口气。

  她知道靖安公主,那是她嫡亲的姑母,父王的同胞妹妹,听说当年南诏战败,她随使臣进京,却不幸在京城暴毙。

  嘉柔公主没想到当年暴毙的靖安公主竟然还留下个孩子,而且还是大禹的镇国将军之子。

  她十分明白这消息的重要性,镇国将军可是大禹镇守西南、威慑西南夷族的战神,西南一带的夷族能安份,多亏镇国将军,据说大禹皇帝对他亦是十分信任。

  若是传出镇国将军唯一的儿子竟然是南诏公主所出……

  这时,她听到杨国舅道:“姬昙之并非镇国将军之子……”

  嘉柔公主:“……舅舅,您说什么?”

  杨国舅真的十分虚弱,说起话也断断续续的,“其实……他是大禹皇帝的儿子……当年,昭元帝还是太子时,南诏战败,派使臣进京,靖安公主也在其中……靖安公主貌若神女,世间罕见之姿,少有男人能逃得过她的美貌吸引,大王对她十分宠爱,精心培养她,在南诏战败后,欲要将她献给大禹的皇帝……”

  不用说也知道,这是美人计,想用和亲来逃过大禹对南诏的武力震慑。

  靖安公主进京后,果然让大禹的皇帝一见倾心,欲迎进宫纳为妃。

  但靖安公主无心进入先帝的后宫,她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昭元帝一见钟情,欲要嫁给太子。

  可那时候太子已经定下太子妃,更不可能迎娶一个异族的公主为正妃,靖安公主并不介意,只要太子能给她一个名份即可。

  靖安公主是个大胆又聪明的女子,她心悦大禹太子,频频与太子接触,大胆地追求,终于让太子对她生出情意。

  两人私定终身。

  “后来呢?”嘉柔公主急急地问,想知道靖安公主后来到底做了什么,怎么会和镇国将军生下姬昙之。

  杨国舅垂下眼,“后来,靖安公主突然暴毙了。”

  “什么?”嘉柔公主一脸茫然。

  杨国舅:“……暴毙自然是假的!那时还是太子的昭元帝将她藏起来,并让她诞下一子,便是姬昙之。姬昙之的容貌遗传自靖安公主,但凡曾经见过靖安公主的人,都能认出来。”

  当年少的姬昙之出现在西南战场时,他们看到姬昙之的第一眼就惊呆了。

  姬昙之和靖安公主长得实在太像,再联系靖安公主当年在大禹的事,便知道靖安公主暴毙之事有蹊跷。

  杨国舅和南诏王都明白当年靖安公主暴毙另有隐情,后来他们暗中探查,终于探查出真相。

  当年,靖安公主和作为太子的昭元帝曾有一段情,可惜因先帝也看上靖安公主,昭元帝只能让靖安公主明面上暴毙,将她藏了起来。

  后来,靖安公主怀孕,诞下昭元帝的第一个孩子,便是姬昙之。

  这事很快就被先帝发现。

  先帝震怒,没想到太子如此胆大妄为,欲要废太子,大禹朝也因为这事人心惶惶,动荡了一段时间。

  太子自是不甘被废,很快就发动宫变,而且还让他成功了。

  先帝退位,昭元帝顺利登基。

  先帝退位后,无奈地避居京郊的皇家园林渠春园。

  与其说是避居,不如说是昭元帝将他囚禁在那里。

  先帝同样不甘心,他并不想退位,奈何昭元帝的手段凌厉,他败得一踏糊涂。

  先帝被囚禁在京郊皇家园林时,几次三翻欲对昭元帝动手,可惜都没成功,后来他无意中得知靖安公主之事,便想拿靖安公主威胁昭元帝,哪知道昭元帝竟然是个心狠手辣的,早他一步下手为强,亲自赐死靖安公主。

  靖安公主本应该是个“死人”,若是让先帝揭穿她的存在,昭元帝的声名有损,这是昭元帝的污点,靖安公主生下的孩子更是不容于世。

  昭元帝不会留下一个成为自己污点的人活着。靖安公主被赐死后,因姬昙之年纪还小,昭元帝不可能认这孩子,可也不能杀子,便将他送给镇国将军抚养,充作镇国将军之子。

  嘉柔公主听完这段陈年往事,只能用目瞪口呆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她没想到姬昙之的身世会这般曲折复杂,更没想到镇国将军竟然愿意帮别人抚养孩子,不过听说镇国将军对昭元帝忠心耿耿,给皇帝养孩子什么的,倒也不奇怪。

  “舅舅,姬昙之既然是大禹皇帝的儿子,他会帮我们吗?”嘉柔公主实在不敢肯定,虽说姬昙之也有南诏王室的血统,可他在大禹长大,不可能偏向南诏。

  姬昙之看着就不是蠢人。

  “会的。”杨国舅闭上眼睛,“……姬昙之自幼丧母,他对母亲十分执着,他无意间得知大禹皇帝赐死他母亲的事,自然怀恨在心。”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是大禹皇帝的儿子?”

  “他知道。”杨国舅继续说,“正是知道,他才会更怨恨。”

  就算远在南诏的他们,也能听说大禹皇帝有多宠爱大禹的太子,简直视为心头肉。

  大禹皇帝越是宠爱太子,越是衬得姬昙之可怜,父亲不认,视他为污点,母亲被父亲赐死,空有镇国将军之子的名头,镇国将军其实与他感情并不睦……

  也不怪他怨恨。

  嘉柔公主明白了,双眼发亮。

  怨不得元宵那日,姬昙之的反应那般奇怪,太子妃会当众问那些问题,现在都有解了。

  “舅舅,什么时候叫姬昙之过来?”嘉柔公主迫不及待地问。

  杨国舅虚弱地闭上眼睛,“不急……再过段时间……”

  见他闭上眼睛,昏睡过去,嘉柔公主深吸了口气,叫人进来伺候,小心翼翼地退出去。

  二月的冷风迎面吹来,嘉柔公主却丝毫不觉得冷,浑身都是火热的。

  姬昙之的身世简直是他们南诏之福,若是姬昙之将来能登上那位置,他身上流淌着大禹和南诏王室的血脉,还怕他不亲近南诏?

  **

  裴织听说北疆的捷报后,心情十分愉快。

  看着东宫的宫人沉浸在一片欢快之中,她让锦云发了赏赐,然后满意地卧在美人榻上,吹着微寒的春风,听着芳草念话本,整个人懒洋洋的。

  忙一天的太子爷回来,大步走过去,一打将她抱了起来。

  室内伺候的宫人识趣地退出去。

  “阿识,谢谢你!”秦贽将脸埋在怀里人的颈间,声音闷闷的,“还有,对不起。”

  裴织纳闷,“对不起什么?”

  秦贽道:“明明改造的兵器图是你的功劳,暂时不能对外透露……”

  其一是世人会下意识地忽略女性的功劳,加之她是太子妃,和太子是一体的,所有人都会理所当然地将她的功劳放在太子身上;其二,若是让人知道那两种新型改造兵器出自太子妃之手,只怕潜伏在京里的各国探子会千方百计地对她不利,更不用说一些利欲薰心之辈,还有与太子一脉不和的,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

  因这两者考虑,昭元帝没有提及裴织,所有的功劳都落在太子身上。

  秦贽并不想占她的功劳,可又不愿意将她置身于危险之中。

  “阿识放心,日后这天下太平,孤会亲自公开这事……”暂时不代表以后不行,阿识的功劳,没人会忘记的。

  裴织哦一声,反应极平淡,“殿下决定就好,我无所谓。”

  她这辈子只想作条幸福的咸鱼,自然希望生她、养她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威震四海,教外敌不敢来犯。

  所以不说改造兵器,甚至连火药她都敢弄出来。

  不过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现在先让北疆的战事平歇,日后再开疆括土,让大禹越来越富饶强大,四夷来贺。

  还有海外……

  总之,谁让她嫁了位太子呢,日后的皇帝,他有多大的权利,她就能提供多大的帮助,让大禹成为这世间最强大的国家。

  到时候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咸鱼就怎么咸鱼,无人能破坏她幸福的生活。

  至于太子会不会无法顺利登基、如同那些历史中的废太子一样的下场,裴织完全不担心。

  这段日子,昭元帝所表现出来的对太子的宠爱,以及太子殿下的心机手腕,以及那天生的精神力,都让那些事不可能发生。

  以前她没嫁人时,手里的权利不够,自然不会去做出头鸟,有什么想法也按捺着,安安分分地当一个贵族的闺阁弱女子,在家人的庇护下咸鱼。

  现在不同啦,她成为太子妃,将来还是皇后,能做的事多着呢。

  而且这些事也不用她执行,因为有太子爷在前面忙碌,她只需要提供主意,享受成果就好。

  秦贽不知道太子妃的想法,心里十分感动。

  大禹在北疆的战事从去岁冬天开始,就一直很顺利,士气大振,荡平北蛮是迟早的事。

  感动之下,太子殿下只能紧紧地抱住她,身体力行地表达自己的感动。

第98章 系统恨铁不成钢。...)

  整个二月, 北疆时不时有捷报传来。

  不仅昭元帝龙心大悦,京城里的百姓亦是欢欣鼓舞,人心振奋,整个大禹仿佛都处于一种极度的喜悦之中, 就算东南地区偶尔传来一些天灾人祸, 亦没有打扰到的好心情。

  直至三月份, 北疆的战事再次出现转变。

  北蛮连失五城, 不得以退兵, 大禹不仅连占北蛮的五座城池,还弄到一块养着肥美牛羊马的草原。

  这是大禹建朝以来, 在北疆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也昭示着北蛮十八部对大禹的第一次退让。

  捷报传至京城, 京城的百姓都欢呼起来。

  昭元帝在朝堂上对北疆的战士大肆封赏, 同时下旨,让镇北侯亲自押解北蛮狄部的王子阿汗察进京。

  镇北侯一直镇守在北疆,已有十年未回京,皇上此举,亦是对他的一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