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太妃 第100章

作者:张佳音 标签: 宫廷侯爵 灵魂转换 清穿 穿越重生

  众人全都看过来,檀雅无辜地抬头,“没有啊,跟嫔妾没有关系啊,武先生一直教导她们强身健体而已。”

  “强身健体会有那么准的箭术?都百步穿杨了。”

  檀雅无语,这都哪跟哪儿啊,怎么就变成百步穿杨了?果然是三人成虎,千里成传说。

  其他人起了兴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她们曾瞧见的公主们的不俗来,让她们一说,几个姑娘快要比肩历史上那些绝无仅有的女子了。

  这时,贵太妃忽然担忧地问:“舒尔不会打胤禧吧?”

  堂内霎时一静,太妃们面面相觑,皆有些无言以对。

  檀雅呵呵一笑,笑容有点儿假,“娘娘,皇子们的骑射先生个个身手不凡,姑娘们怎么是对手,您多虑了。”

  贵太妃神情微松,却还未全然放松下来,“胤禧爱读书,武艺上肯定稍有懈怠……”

  “得了。”佟佳皇贵太妃受不了的打断,“人家小夫妻好好的,打什么打?”

  “这不是……”贵太妃嘴里嘀咕着什么,没大声说出来,可从神情便能大致猜出几分。

  佟佳皇贵太妃按了按额头,道:“二十一福晋都怀第二胎了,她性子好,体格儿好,将来给你生下的孙子定是你的心头宝,非掺和人家小夫妻的事儿干什么,房里头胤禧挨揍,那也是他愿意,你那么爱当坏人呢?”

  贵太妃越听,脸上越是酸,“我这个养母,倒还成外人了。”

  佟佳皇贵太妃一指宣太妃,道:“你瞧瞧宣妃,什么时候管过二十一府里的事儿,谨嫔这个亲额娘也没管过啊,婆媳好的跟亲母女似的,就是高嫔,也甚少管二十贝子的后院,抱孙子孙女不够开心吗?”

  这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被对比的对象和家长其实也没有很开心……也不是,开心还是有一些的,但是更多的是尴尬。

  宣太妃惯常都是一副不动如风的模样,表面上看不出来啥,高太嫔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见,只有檀雅一人对上贵太妃的视线,讪讪一笑,想用笑容表示她没有翘尾巴得意的意思。

  贵太妃收回视线,不服气地念叨:“我有什么好东西,也都想着舒尔和玉珠儿,可是一点儿不藏私的。”

  佟佳皇贵太妃直接道:“好就做到极致,好里掺着一丁点儿不好,都是瑕疵,叫什么,那叫美中不足。”

  贵太妃好歹也是贵妃的品级,被佟佳皇贵太妃这么一通直白地数落,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一时气氛便僵硬起来。

  众太妃们全都缩着不敢冒头,檀雅看了一圈儿,仗着她现如今在佟佳皇贵太妃面前有几分得脸,生硬地转移话题:“听说使团已抵达广州,要不了几个月,胤祜就回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新年。”

  佟佳皇贵太妃颔首叹道:“一走好几年,总算回来了。”

  贵太妃别扭地开口:“这几年苦了茉雅奇那孩子,胤祜回来,他们小夫妻也可以团聚了。”

  檀雅点头,笑呵呵地说:“早就让茉雅奇收拾东所和宫外的府邸了,到时无论胤祜回来是住东所还是开府出去,都方便。”

  “茉雅奇也要搬出去了啊,这两宫里不就剩下咱们这些老家伙了吗?”

  檀雅抽了抽嘴角,老什么老?谁是老家伙?到六十岁她也不老好吗?

  然而贵太妃这话,其他人皆深有感触,纷纷不舍起来,出了文和轩的正堂,好几日看到茉雅奇都慈爱非常,惹得茉雅奇满心奇怪。

  不过茉雅奇现在全副心神都被胤祜即将回来这件事占据,越来越心神不稳,每每有外头来安寿宫的人,便要投以关注,好似怕错过胤祜回来的消息。

  檀雅体谅她的心情,并不打扰,也不会以此玩笑,只没事儿找事儿也要让她稍稍分分神,当然,针是不能动的,再扎到手可不好。

  就这般等待着,等待着,腊月底,使团终于回京复命,报喜的太监疾步踏进安寿宫,善解人意地一进宫门便喊道:“娘娘们大喜!咱们大清出使西洋的使团进京啦!皇上特命小的先来给娘娘们报喜!”

  茉雅奇听见声音就要往外跑,檀雅一把薅住她,威胁道:“穿上外衣,还有披风,病了你就在安寿宫老实养着,别挪动了。”

  茉雅奇立即顿住脚,任由宫女为她穿衣,脖子依旧扭向外头,焦急不已。

  外头又重新喊了一遍,这次檀雅听得更清楚,见她一只脚都要迈出去了,叮嘱道:“莫急,莫急,还没到呢,胤祜他们见完皇上,肯定第一时间来安寿宫,咱们去文和轩,慢点儿走,别摔着。”

  茉雅奇不好意思地扯了扯嘴角,忍着焦躁等额娘穿戴。

  檀雅摆摆手,“不必等我,你先去吧。”

  茉雅奇踌躇片刻,还是行礼出去。

  苏贵人听到动静,过来,正好碰到她出去,走进来方才了然地问:“等不及了?”

  檀雅好笑地点头,“她倒是难得这么情绪外放,随她吧。”

  “感情好是好事。”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檀雅收拾妥当,和宣太妃苏贵人一道往文和轩去,然而到了那儿,却没瞧见茉雅奇,便问了一嘴。

  闻柳出去了一趟,回来禀报道:“二十二福晋在宫门口呢。”

  众人一怔,随后笑了起来,十分包容。

  檀雅也没催人回来,年轻人的心,火热着呢,不惧严寒。

  而宫门口的茉雅奇,望啊望,等到披风帽子都已被呼吸出来的气染出白霜,才瞧见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茉雅奇急急地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眼巴巴地看着那人。

  胤祜亦瞧见她,阔步走过来,关心地问:“怎么在外头?冷不冷?”

  茉雅奇摇头,眼泪忽然滚落,哽咽道:“你回来了?”

  胤祜默然片刻,张开手臂,“是,我回来了。”

  茉雅奇顾不上礼仪,扑进他的怀里,呜咽出声:“你怎么才回来……”

第121章

  胤祜给每一位太妃都带回了礼物, 相对熟悉的都是按照她们的喜好选择,不甚熟悉的则是西洋一些漂亮奇特的珠宝首饰,依旧没有落下一个人, 但是有些人已经永远都拿不到。

  这是个挺悲伤无力的事实。

  长久的分离, 额娘们、太妃们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他越来越成熟, 她们却都老了, 听说八年宫中还经历了一场地动,卿娘和将军走了……

  胤祜从没有一刻像此时这般明白, 岁月无情,世事无常, 若他出使期间,额娘们发生了什么意外, 他大概一辈子都没办法释怀。

  在外面的每一日,他都过得波澜壮阔,每一日都可能有意外发生,这些经历十天半月也讲不完, 但太妃们喜欢, 胤祜就耐心十足地讲。

  他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因此在外时一直有记录的习惯,这几年出去,手札写了数十本,记载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在船上便以整理好,直接交给了额娘。

  檀雅爱不释手, 胤祜带回来的其他新奇物件儿都没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接过来便忍不住一心二用翻阅起来。

  胤祜也不在意额娘对他的忽视, 含笑与其他太妃们说话,太妃们问胤祜在出使途中的情况,胤祜也要问候两宫人,不免就要提及额乐和吉兰,而提到她们姑侄二人,自然少不了荣乐公主的“威名”。

  “咱们家这位公主,了不得呢!”

  胤祜骄傲又遗憾地点头:“额乐抚蒙,定会一展所长,只是可惜,她们大婚时,我这个兄长、叔叔未能参加。”

  佟佳皇贵太妃安慰道:“你出使西洋是正事,额乐和吉兰都没有怨言。”

  “若有机会,能去看看她们也好。”

  公主们若无召,通常十年左右便能有一次回京探亲的机会,能停留几月,不过等到那时时间太久远,可能还是胤祜去看她们,要容易一些。

  但具体什么时候,只有皇上说了算,是以众人随口聊了几句,便越过这个话题。

  胤祜问起吉兰的孩子,太妃们告诉他,不久前更送回来的消息,吉兰生了一个儿子,叫桑斋多尔济,由此又说到这几年时间,胤禧以及四阿哥弘历府里添的孩子。

  他们都是跟胤祜前后脚大婚的人,现在府里都有了下一代,自然就要催促二人,也早些生下小娃娃,好教他额娘们抱孙子。

  檀雅正由一心二用渐渐转为一心一意,忽然听到有人提到她,抬头略显茫然地看过去。

  贵太妃瓜尔佳氏笑道:“说让他们小夫妻早些生育子嗣,也好让你们这些当额娘的享受天伦之乐。”

  茉雅奇从进文和轩,一直就坐在胤祜身边,不错眼地看着他,此时已经因为太妃们的话,羞红了脸,垂着头不好意思看人。

  檀雅视线从她和同样有些脸红的胤祜身上走过,淡然道:“孩子是他们做父母的自个儿生养,他们有什么打算按照他们的步骤走就行,嫔妾有自个儿的小日子过,管不了他们呢。”

  她回完太妃们,又转头对小夫妻俩道:“别觉着额娘不关心重视你们,前十来年额娘们已经尽了额娘们该尽的责任,以后你们为自己活,额娘们也得为额娘们的人生活。”

  众太妃,尤其是贵太妃,因为檀雅的话一震,有一种茫然无措,又有些旁的异样情绪滋生。

  而苏贵人看了檀雅一眼,笑着附和道:“苏额娘这几年画技有所进益,这两年一直在画一幅作品,到时完成了,请你们夫妻来赏。”

  宣太妃两只手缓慢地拨弄佛珠,缓缓开口:“东所都收拾好了,茉雅奇一会儿就搬回东所去,等你们夫妻两个开府出去,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吧。”

  胤祜起身,在众太妃们的见证下,给额娘们行跪礼,“儿子谨记额娘们的教诲。”

  茉雅奇随着他一同跪下,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眼泪便盈满眼眶,滴滴滚落,那一刻心里闷闷的难过之情,竟是比出嫁那日也不差什么。

  宣太妃说让他们夫妻回东所去,就连一顿晚膳都没留,直接让他们回东所去一起用。

  东所里,茉雅奇和胤祜对坐而食,身边没有了额乐她们,又没有了三位额娘,眼泪就着饭往下咽,突然不那么欢喜胤祜的回归了。

  胤祜哭笑不得地拿走她的筷子,为她擦眼泪,哄道:“额娘们的性子向来如此,又不是不要你了,日后还可以常去请安的。”

  茉雅奇哽咽不停,“你不懂……”

  胤祜再好,他也永远不会明白,遇到额娘们对她们来说代表什么。

  茉雅奇想,额乐走时,该是多难过又多么斗志昂扬,而今她终于也要走了,又能做什么呢?

  胤祜这个先帝二十二子,在船上行了简单的加冠礼,如今回到京中,已经算是年龄比较大还未开府的皇子了,他跟四阿哥弘历的情况不同,开府自然要开始准备起来。

  只是使团刚归朝,需要禀报和料理的事情太多,而且太多新鲜的东西被使团带回来,整个雍正九年至十年的过渡期,京中上下全都在讨论使团的回归,胤祜根本没有时间管出宫开府这件事。

  他经常两三日不归,便是回东所,也是倒头就睡,忙的连生小娃娃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开府呢。

  胤祜不回来会派人知会,偶尔一起用膳也会解释正在做的事,茉雅奇并无怨言,将年后出宫的事全都包揽过来,也学着不将所有心神都放在男人身上,心态上便会更加从容。

  ……

  这次出使,确实对大清意义重大。

  大清使团出使西洋,跟各国进行交流,能带回一些东西,却也有很多东西是无法带回来的,而且有些东西究竟有没有作用,连使团使臣们都并不清楚,更何况大清诸人。

  尤其是废太子胤礽和胤祜带回那些西洋学者的学术文章等纸质书籍,雍正并未公开,而是暂时封存在宫中,延后安排。

  优先提上普及日程的,是使团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回的一架播种机,雍正直接便命人送至宫中造办处,让工部和造办处匠人一同研究仿制,准备等图纸出了之后,大批量送至全国各地,以提高耕种效率。

  与此同时,使团在西洋各国甄选的食物种子,也都送至全国各地的皇庄之中,等到皇庄试种之后,再推广给百姓。

  从前也有不少西洋传过来的食物,但多是商人带回,与使团有目的地搜寻不同,此番他们带回的品类更加齐全,有不少都是大清闻所未闻,西洋却习以为常之物。

  中原是农耕大国,农事乃是国之根本,雍正这一举措,自然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

  而相比起播种机和种子,胤祜和胤礽通过西洋学者们拿到的玻璃烧制方法,则是让雍正壮志凌云、豪情万丈。

  玻璃窗在京中的应用,让贵族们彻底感受到了好处,那是纸糊窗户永远也比不了的方便舒适。

  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雍正早在使船还未回归时,便已想好建官办烧制玻璃的大型作坊,届时以朝中名义卖给那些贵族、商贾、富户,而以大清匠人们的技艺和审美,未来兴许还能反向销往西洋……

  从中赚到的钱,可以用于民事,用于军备,不必再算计着钱花用,雍正只要想想嘴角就落不下去,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着好心情。

  以至于对使团诸人论功行赏时,雍正格外大方,直接封了九贝子胤禟郡王爵位。

  这让九贝子,不,安郡王,十分意外,他原以为能晋个贝勒已是极限,没想到会是郡王爵位,虽然安这个封号,可能是想让他安分守己,可爵位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