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负责躺赢 第156章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朝上一个敢给诚亲王求情的大臣也无。

  说实在的,诚亲王一直跟怡亲王关系不怎么好,这也是陈年旧事了。当时怡亲王的生母过世时,诚亲王不知是忙糊涂了还是不在乎这个庶母,反正在敏妃的丧仪期间,就把头给剃了。

  当时被发现后,康熙爷也动怒了,以不孝为名,削了诚亲王的亲王位,降为了郡王,好些年才升回来。

  这事诚亲王虽是自己错了,但也一直被罚的不痛快。

  后来怡亲王在康熙爷跟前失宠,诚亲王又复了亲王位,若有机会,自然就不免挤兑一下老十三。

  这样的情形,直到当今登基就颠倒了过来。

  皇上是什么脾气,用他的话来说:你要骂我护着的人,不如直接骂我。自然对诚亲王之前日常欺负他十三弟十分不满。

  当然那虽是皇上亲口说过的话,但要真有人敢直接骂他,他也就真敢干掉对方全家。

  闲话扯远,总之,积年的恩怨下来,怡亲王薨逝,朝上伤痛的人不少,但绝不包括诚亲王,他这些年都要憋屈死了好不好?

  他自为从前没得罪过老四,甚至他揭露大阿哥巫蛊镇魇太子,还间接性为老四登基铺路了呢。

  结果老四登基,就记着那点子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敲打了自己好多回不说,还总不肯给自己要紧的差事,以至于虽然都是亲王,他的威望和手里的权利比怡亲王这个不合的弟弟差了老远。

  对诚亲王来说,老十三过世,他不当场笑出来就是顾念一分兄弟之情了,还要他哀痛那简直不可能。

  而对皇上来说,他眼如明镜,谁不是真的为他十三弟哀痛,他看的可太明白了,于是挨个罚过去。

  对诚亲王这个跟他十三弟有旧怨的人,皇上罚的就更厉害了。

  直接让他消失在自己眼前。

  皇上一系列举动下来,朝臣们当真是噤若寒蝉,谁都不敢提半句反对的意见。只能以诚亲王血淋淋的例子提醒自己,举哀的时候,一定要哭的特别特别真实而伤痛。

  就算这样,皇上每日还都能挑出几个人相对不够悲痛的来罚一罚。导致哭灵活动变得十分内卷,每日都有拼命表现以至于哭晕过去的,带的旁人为了不被比下去,也只能更用力的哭。

  以至于怡亲王丧仪上的哭泣分贝,每日呈指数增长。

  直到五月底,怡亲王移殡,皇上当众吐血病倒后,这场每日挑选‘对怡亲王薨逝不够悲痛者罚’的事端才告一段落。

  ——

  皇上既病倒了,便需妃嫔侍疾,熹妃自然则无旁贷。

  这回她到九州清晏,发现宫人们对她越发恭敬了。

  倒不是弘历要做未来皇帝的消息漏了出去。

  且说皇上当日虽指定了储君,但在场大臣们都是做官做老了的,也不会傻到跑出去宣扬,所以此事还是只限于十来人之内。

  宋嘉书这个待遇,主要还是当日她担着责任,让张有德能够派人及时请来了皇上。为此张有德感恩戴德,对熹妃格外恭敬。其余宫人是不明觉厉,跟着总管太监这么干而已。

  张有德是真的感恩。

  他都能想到,要是他再晚一些通知到皇上,要是皇上来不及赶到圆明园,怡亲王就仙逝了,那他现在绝对已经被皇上‘委以重任’,去地底下继续跟着伺候怡亲王去了。

  宋嘉书进了九州清晏,入目一片素色。

  见到皇上时,她不由松了口气,皇上虽病着,但并没有她预料中的憔悴支离。

  待到用膳的时候,她发现皇上也没有不吃不喝,拒绝治疗,反而认真地吃药,用饭的时候也认真荤素搭配的在用膳,甚至还在饭后不用人劝,就主动喝了一盅太医院配的药膳。

  宋嘉书不免诧异。

  皇上便道:“十三弟临去前曾劝过朕,若他离世后,朕如同皇阿玛皇额娘走后一般,不能进饮食,那他于地下也会魂灵不安,不能往生而去。”

  宋嘉书深深明白:这世上,皇上会为了很多人伤痛的吃不下睡不着,可能劝的皇上在这种伤痛中振作起来,逼着自己用膳的人,唯有怡亲王一个。

  哪怕怡亲王已经不在了。

  “王爷拳拳之心,若见皇上如此调养病体,必会安心的。”

  皇上点头:“朕与十三弟说过许多轮回之事,宝华寺的法师也说,如十三弟这般大功德之人,来世必是一世顺遂,再不会受任何苦楚。”

  宋嘉书忽然想起,当时太后娘娘还在,也曾借口自己生病,请来了宝华殿的大师,说只要两个儿子都在身前,病就能好,想借大师之言见一见十四爷。

  皇上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了,皇上骂宝华殿的法师是坑蒙拐骗的贼头,空剃了头受了戒,却不知佛家不打诳语。

  这会子皇上却又对宝华殿法师的话深信不疑——可见皇上受打击之大,已经到了三观都被重塑的程度。

  宋嘉书便顺着皇上说:“皇上也精通佛法,宝华殿的法师也这样说,那必是如此的。”

  皇上便露出了一点笑容。

  皇上精神好些后,先跟她说起当日之事:“皇后既然病的越发重了,那你便将宫务都接过去吧,那一晚你做的很好,不然朕便要终身抱憾了。”皇上看着她,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语气:“就为这个,熹妃,朕很感谢你。”

  宋嘉书从未想到能从雍正爷口中听到一个谢字,她竟无言以对,便只是含笑道:“皇上,那是臣妾该做的。”

  待到了晚点的时候,宋嘉书看皇上明明没有胃口,却还是默默在吃饭,终于明白了“味如嚼蜡”四个字。

  于是宋嘉书止住了苏培盛夹菜的手,甚至端走了皇上的碗。

  “熹妃?”

  “皇上,臣妾知道您心里难过。您这时候强行吃下去这些东西也于病体无益的。且您今日一直卧床,也无需逼着自己吃过去这么多。”

  苏培盛:这是我服侍皇上这些年,第一次见到有人端走了皇上的碗。

  皇上将筷子掷在桌上,苏培盛吓了一跳,忙跪了。却见熹妃只是将筷子拿过来放在一旁摆好,依旧安静地坐着。

  “十三弟去前,问朕对他这些年所为可满意。”皇上看着满桌子琳琅满目的菜肴道:“朕这些天一直在看过去十三弟做的事,才知道,这些年他为朕分担了多少。从前朕熬夜批折子的时候,十三弟就说过要朕保重身体,凡臣子能代劳之事就该臣子去做,朕为皇帝,要保重自身才是万民之福。”

  “这些年,朕以为给他的官位,给他权柄是给他的荣,到头来或许都是给他的重担,耗尽了他的心血,才至他早亡。”皇上声音越轻,语气越发沉闷,如同那一天闷热的天气一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十三弟才四十四岁啊。他从小经于骑射,身体底子是很好的,怎么会壮年而折。”

  宋嘉书见皇上居然有将怡亲王之亡揽到自己身上的意思,便劝道:“臣妾曾听弘历说过,怡亲王于政事上的用心与皇上一样。当日弘暾世子过世,怡亲王郁郁至极,还是因政事振作起来的。皇上,怡亲王是多少年的旧伤,若非记挂为皇上分忧,若非多年来有事可忙,又有何寄托?只怕以王爷要强的心性,被搁在一旁不能为百姓做事,才对身体更不好。”

  皇上凝神想了想:“是啊,十三弟确会如此。”

  宋嘉书还没松一口气,就听皇上又绕回来了:“他虽有心济世安民,但若非朕给他的差事太多,厚望太重,他也未必会如此日夜操劳,以至于耗尽了精神。”

  宋嘉书:……又回来了。

  于是侍疾的两日,宋嘉书几乎也没干别的,就是在安慰一个伤痛又自责的皇帝,几乎将她所有的词汇都用尽了。

  待弘历来请安的时候,见皇阿玛仍旧沉浸在痛失怡亲王的痛楚中,而额娘也已经侍疾到筋疲力尽,便回去苦思冥想,想要为阿玛额娘出力。

  他如今上朝当差,不由想起,当年太后娘娘过世,十三叔为让皇阿玛振作,就是用朝上大事分皇阿玛的精神。

  于是弘历便也准备效法一二。

  他遍查了一下近来的朝事,就发现曾经想要谋逆的曾静还在牢里关着呢。

  虽然曾静是个乡野书生,是个极小的人物,但谋反可不是件小事。

  尤其是他还写信引着当朝大将军一并谋反,还把这封信送到了岳钟琪跟前,那说不得背后还有别的反清复明组织或是谋逆同谋。

  不管到底有没有,弘历决定:就是你了。

  把你拎出来撇清一下皇阿玛的心思吧。

  而这时候,弘历还不知道,他做了一个多令他自己后悔的决定,甚至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一想起这件事都深深懊悔,这简直是他毕生不能提的痛处之一。

  ——

  六月里,由四阿哥弘历提起曾静谋逆一事,刑部和大理寺主审,将曾静拉出来好好审了审。

  结果就发现曾静不但鼓动岳钟琪大将军造反,还写了不少辱骂皇上的言辞,甚至当年在江南出版的地下文物,就有曾静的一份手笔。

  皇上果然动怒了,注意力也果然被吸引过来了。

  在弘历看来,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只需要把曾静及其同党一起抓起来,然后送到菜市口一“咔嚓”就完了。

  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事儿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皇上居然召见了曾静,当着军机大臣的面,将曾静给他定的十条大罪,一一辩驳,然后让旁边记录的官员,将此事写成书,也出版一下。

  此事可谓震惊朝野。

  弘历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皇阿玛的所作所为:地下刊物之所以流传甚广,正是因为其添油加醋格外夺人眼球。

  那些个关于皇位的流言在雍正四年到达了顶端,但随着皇上处置了大批的人,那批人的坟头草都已经齐腰之后,流言已经渐渐消弭了——天下之事太多了,什么流言都不会长久的流行,人民群众的忘性是很大的。

  可皇上这一出书,保管大家都能想起来!

  弘历才开口劝了一句,皇上便厉声道:“你为人子,难道忍心见君父背着十项污名不能洗清吗?”

  这是皇上登基来,对弘历说过的最重的,也最危险的话。

  ‘人子’弘历当场败退下来,叩头请罪,表示皇阿玛英明。

  回头都不敢往额娘处去请安,只是老老实实在重华宫‘思过’了几天。

  听说皇上已经加紧出书,并亲自给书起了名字《大义觉迷录》后,弘历觉得自己还是晕过去比较好。

  尤其是在谦贵人诞下一位阿哥后,弘历更是后悔的无法自拔:当日自己干嘛要多事想以曾静撇开皇阿玛的心思。这不很快就有个弟弟要诞生了吗?这事儿也可以让皇阿玛分心啊。

  但其实皇上并没有为出世的阿哥分什么心思,甚至都没有命人将谦贵人和小阿哥从圆明园接回宫,只让他们在圆明园呆着。

  皇上的心思都扑在出书上头。

  很快,宋嘉书也获得了一本书。

  她也知弘历因此事被皇上斥责了,所以更不出一言反对,只是十分好奇:曾静能给皇上凑齐十个罪名?

  原来不好打听朝政,现在都变成朝廷官方刊物了,宋嘉书也就可以直接看到了。

  然而看完后,宋嘉书也震惊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 关于雍正爷对怡亲王的恩典:“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挪移更改。”世宗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于“贤”,并称“不能尽其美善”并《大义觉迷录》出版见于《清世宗实录》

第107章 帝后

  且说在朝廷即将出版官方文物《大义觉迷录》时,宋嘉书也提前拿到了一本。

  她倒想看看,曾静给雍正爷拟了哪十条罪名。

  一打开,当头就是“谋父、逼母”两条,就已经是将皇上置于不孝之地,再往后“弑兄”“屠弟”说的就更直白狠辣了。①

  宋嘉书算了算皇上的兄长和曾静传播谣言的时间,那时候诚亲王还没出事呢,就算现在诚亲王也没死,那这个弑兄说的就是废太子了?那就自己所知,皇上确实是冤枉的。

  后面就是些个人问题了,什么“贪财”、“好杀”,其中一条“淫、色”宋嘉书觉得就是被拉来给十条凑数的,当今的后宫数量放到哪朝哪代都算不上好色。

  直到看到“酗酒”这一条,宋嘉书自己都有点心虚:感觉这条跟自己也有点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