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124章

作者:漫漫步归 标签: 穿越重生

  “那方家的人先前来过一次京城,就是关牢里那个方老太爷,”显然对这件事,张解已经查了很久了,他道,“我查到他们先前来时准备救人,却处处碰壁,按理说还要在城中留一段时日的,可事实上他们只在长安呆了两天的功夫就走了,其间遇到过一次原家的人,至于原家说了什么,这个却是查不到了。”

第241章 可防

  你已经帮了我很多了。”乔苒道,“这样一件不简单的事却还让我姨母一家活着,足可以证明,他们短时间之内并不会有事,我也算放心了。”

  不放心也没有办法,这样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不是现在的她可以插手的,执意乱来只会将自己一同搭进去,更有甚者,原本没事的姨母一家也会因着她的鲁莽行事而生出波折。

  张解失笑:这也是他来见她的目的,不希望她有什么动作。对方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事,她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做些自己的事。

  反正如今不管是朝堂还是百姓,目光都盯着城外的神医,没有什么人来看她,从这个角度讲,这于她也是一件好事。

  而女孩子也一如他初见的那样,他说完,她便明白该怎么做了。

  “我是大理寺的女官,自然是做好本职的事跟在甄大人的身后,听候差遣。”乔苒想了想,道,“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

  他当然放心:有些人虽然相识不过数月,却仿佛相交许久一般的熟悉。

  两人对坐了片刻,张解再次开口道:“那方家的两个,要帮你送回去吗?”

  这母女二人留在这里为的什么他自然清楚,可眼下她姨母一家出来的日子可谓遥遥无期,留在这里似乎也没什么用。

  乔苒想了想,道:“留着吧!她们自己也知晓,这里是京城,出去乱跑怕不过多久身上的钱财就要花光去城外当乞儿了,与其如此还不如留在我这里,被红豆教训一通,放在眼皮子底下,往后有需要的时候兴许还能帮上忙!”

  各人有各人的用处,如方二夫人和方秀婷这样的人端看怎么样了。

  她心里清如明镜似的,张解动了动唇,原本想说的话似乎也不必再说了。眼看天色渐晚,他站了起来,看向她,目光清亮:“那我便先走了,你……保重!”

  乔苒点头,对他道:“我会的,你也保重!”

  比起如今不屑被人动手的她来说,也许他那里才更艰难吧!

  听着风光又清贵。这般年纪轻轻阴阳司的天师,又是这样传承久远的世族之后,却偏偏只落的他孤身一人,虽然当年张家灭族叛国之事已经被平反了,可到底只剩他一个张氏族人了。原本以为是陛下的宠臣,应当不被忌惮才是,可如今看他来见她都要偷偷的,足可见他日子也不好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乔苒喃喃。

  搬了新的院子,虽说租金涨了一些,但谁都知晓这个价格是合理的,而且也能保证这个宅子不会再闹出什么事来了。

  宅子之事是定下来了,还有一件事没有定,第二日,乔苒特意请了那位见过一回的冯尧山大夫过来,帮忙看看家里几个人的状况。

  果不其然,一看到进门的冯尧山,众人便吓了一跳。

  “冯大夫,你怎么跟到京城来了?”

  冯尧山直翻白眼:“金陵那个是我兄弟,老夫是冯尧山,在这里讨生意。”

  原来是冯大夫的兄弟,众人松了一口气,好奇的看着他帮每个人诊了诊脉。

  诊完脉之后,冯大夫冷哼了一声,瞥向一旁的乔苒:“你看看这几个人一个个的,哪像有病的样子?还特意叫我来一趟,这不是白跑一回吗?你可知晓老夫这一天不在会耽搁几个病人?”

  “你那个一天也没几个病人上门吧!”裴卿卿年纪虽小,记性却好得很,“男科圣手嘛!”

  这话一出,在场的两个男人唐中元和乔书便有些尴尬,忙转过头去,不再看这冯大夫。

  冯大夫却热情的向他二人介绍道:“相识一场,往后来我这里,你二人的诊金我不收,但是药钱什么的还是要的……”

  “我好得很。”唐中元忙道。

  乔书也在一旁点头:“我也是。”

  不管什么时候,这种事总是让男人觉得尴尬的。

  “既然来了,便留下来吃饭吧!”乔苒笑着招呼冯大夫,“家里才买了菜和肉,红豆做菜的手艺不错的。”

  红豆忙道:“是小姐教得好。”

  不过也真是奇怪了,小姐知道很多菜要怎么做好吃,却偏偏自己并不擅长做饭,自己不过听着小姐的指导,就能捣鼓出一些不错的菜式。

  原来是要请他吃饭,冯大夫受宠若惊,果然自家兄弟没有坑她,说这乔小姐不错,还当真是不错。

  冯大夫搓了搓手,轻咳了一声,道:“那就却之不恭了。”

  唐中元还特意出门买了些酒回来,女子不喝酒,乔书年纪小,也不碰,唐中元浅酌了几杯,剩下的便一股脑儿的全数进了冯大夫的肚子里。

  酒过三巡,冯大夫也有些醉醺醺的开口了:“那乔正元也朕是的,如今长安城地界上开车马行的哪个不知道从金陵来了个乔正元,财大气粗的,偏偏也不肯出手帮一帮,听说你先前那宅子下都挖出了一堆尸体……”

  乔苒笑了笑,道:“这长安城果然鲜少有什么事瞒得住的。”

  “是啊!我一听外头在传大理寺的女官就知道是你乔小姐家里。”冯大夫打了个酒嗝,“这长安城的消息灵得很,我跟你说,外头现在在传城外死了很多人了。”

  是说天花病人的事吗?乔苒凝眉:“你听谁说的?”

  “很多人在传呢!”冯大夫又发出了一声酒嗝,道,“有人就准备在外等着,候着,看这进去了那么多人,到时候走出来的又有几个。”

  “这位原神医可不仅医术通神,手段也神神叨叨的,以往孙公的手段可没有这么神秘。”冯大夫喝了酒,话也多的厉害,几乎只他一个人在说话,“她这一回若真是扬名了,这整个大楚医道都要遭殃了。”

  就是扬名,大楚医道也遭不了殃。乔苒心道。

  原娇娇救人的手法同同样以符医之道闻名的孙公不一样,孙公本质上同正统医道的手段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用药草,一个用上了特殊的符。可原娇娇不一样,原娇娇是用血,这种手段注定了不可能成为正统,因为一个人的血是有限的,瞧她之前救阿生那一次,足可见救的人多了,她自己也撑不住。

  “听说有人在翻杨公留下的笔记,似乎提到了关于天花的治法。”冯大夫又一大碗酒喝了下去,道,“我小声告诉你们,你们别出去说啊!”

  就这还小声,众人看着他,大家都听到了。

  “这个病是治不了的,但是可防。”冯大夫道,“孙公的笔记上说只要得过一次天花就不会再得天花了,宫里几个太医暗自里研究了好些天了,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第242章 你可敢保证

  乔苒有些意外:作为生长在那个时代的人,她是知道天花这种病的。即便是在那样的年代,天花也从未被治愈过,真正让天花绝迹的是疫苗。

  从这个角度来讲,孙公说的是对的。还真是厉害啊!乔苒有些感慨,想着那个没见过几回却死在自己面前的老者,暗道了一声可惜。

  这是真的厉害,而不是用药人的血那样类似作弊一般的手段。

  当然能救人就是好,至于作弊什么的,在生死面前也不必在意这个。

  “可天花凶猛,有几个扛得住的?就算抗住了,人也要成麻子了。”冯大夫打着酒嗝一噎一噎的,“这孙公的法子看来也不行,你说是不是啊,乔小姐?”

  不同于一旁几人不忍直视的神情,被点到的乔苒却垂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被他提到,她只朝他笑了笑,道:“有些道理。”说罢又为他倒满了酒。

  最后一碗下肚,乔苒看他开始打瞌睡,便让唐中元将冯大夫送回去。

  待众人收拾的收拾,忙的忙各自散去之后,乔苒叫住了一旁蹲在石凳上认真吃糖球的裴卿卿:“卿卿,来。”

  裴卿卿应了一声,抬头看她。

  “帮我一个忙。”她道,“带句话给天师道的张天师,你认得张天师吗?”

  裴卿卿盯着她看了片刻,点了点头。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回做了,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她就帮忙去方家向那对方家母女传话的。

  看着裴卿卿远去的身影,乔苒松了一口气。

  若不是方才冯大夫提起,她险些忘了。有再厉害的神医也不如不得病啊!人还是不得病来得好。

  而这让整个大楚大夫束手无策的天花其实是可以防的。

  她知道这个答案,可以将答案告诉给知道怎么去做的人,譬如正在研究孙公笔记的大夫们。

  人命大过天,至于抢占这个答案带来的虚名也不重要了,而且这也不是她的本事,她只是有幸知道而已。

  ……

  城外发生的事可以对百姓隐瞒,可对朝中重臣却是隐瞒不了的。

  传上天花的都是三街九巷的百姓,没有一个与这些重臣有关,谈及此事,众臣自然也不会如何歇斯底里,火急火燎。

  早朝散去之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的向外走去。

  “听说到现在为止治好了九个,自己撑过去的也只九个。”有人摇头,“死的人多的跟什么似的,坑里都快埋不下了。”

  “毕竟只一个神医啊!”有官员感慨道,“神医能治,只是有些慢罢了。”

  “怎么治的?”有人疑惑道,“不是开药,不,她是符医,那就画符什么的呀,怎么那么慢?”按理说就是一人一杯符水解决的事。

  “许是那符所需委实太耗费精力吧!”有人接话,“现在还能瞒,那些治好放出去的百姓嘴也能堵得上,可进去了如此多的人,出来的却寥寥无几,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吧!”

  “天花本就易死人,多活了几个还不好啊!”开口的官员哼了一声,“也是惯得他们,听说先前还有人想要强行闯入寻神医,结果被原家的护卫当场斩杀,这才消停了。”

  “不错!能给治就不错了,又不是欠他们的。”一旁说话的官员连声附和。

  甄仕远从一旁经过:所以人以群分这句话是没说错的,都这个想法的自然走得近,想法不同的都走远了!

  说到底还是这把火根本没烧到自己的身上。

  救人没错,可这天花的源头……哼!他暗自冷笑了一声,见几个太医署的太医从一旁的岔道上走了过来。

  正说着“能给治就不错了”的官员也看到了这群太医,不由对身旁的同僚道:“瞧着是从大殿下那里走出来的,这脸色看着就不好,若是没有原小姐,这群窝囊废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

  他并未收敛了声音,几个太医自然也听到了这句话,脸色愈发难看:说谁窝囊废呢?以往没有原小姐的时候,别忘了是谁救的人,治的病。眼下有了更厉害的,就将他们骂作窝囊废,这用完就将人踹开也委实太过分了吧!

  其中一个太医气的脸色通红,当场就要冲上去同他们理论,却被一旁几个太医拉住了。

  能参与朝会的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官阶高可不等同德行高,若真得罪了这些人,到时候反倒让自己吃亏。

  几个太医冷着脸从一旁经过,径直向太医署走去。

  待到彻底看不到那群下朝的官员之后,先前那个气的脸色通红的太医再也忍不住出声了。

  “简直欺人太甚!朝中如今只知符医,哪还容得下我正统医道?”

  “就是啊!这阴阳司真是将我等逼到无处可退了,再这样下去,还有哪个大夫肯去学医?我家里的孙儿都知道神医厉害呢!”

  “不是说阴阳司清贵吗?如今这一手又算什么……咦,张天师?”

  ……

  正说着阴阳司的不是呢,突然从一旁冒出个阴阳司的天师,这让几个太医当即红了脸。

  想张嘴解释几句,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去说。

  毕竟背后说人闲话,还被撞了个正着。

  张解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抱怨一般,开口道:“听闻几位最近在研究孙公留下的笔记。”

  不是骂符医吗?孙公不就是符医?虽然他这符医也精通正统医道,可确确实实也属于符医。

  几个太医尴尬的站了片刻之后,其中一个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张天师说的不错。”

  “关于天花防治之法,孙公说的没有错。”张解说道。

  提到这个,几个太医立时激动了起来。

  “孙公说的是没有错,我等查过记载,得过天花的病人再放至天花病人中是决计不会再犯病了。可天花凶猛,让人人皆得一次天花,这同杀人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