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321章

作者:漫漫步归 标签: 穿越重生

  “怎会?我是真的有事。”谢承泽说着看向张解,“解之,改日再聚吧!”

  张解点头道了声“好”。

  待到谢承泽离开后,还站在原地的徐和修才诧异道:“承泽怎么了?乔大人不就开个玩笑吗?他是生气了?”

  乔苒道:“他不是生气,他是走了。”

  咦?徐和修讶然。

  乔苒道:“他知道我是故意的,知道我有事要避着他问你们,所以走了。”

  徐和修有些茫然:“是吗?我怎的一点都看不出来?”他还以为他们都在说笑呢!

  张解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道:“没事,裴卿卿也总是看不出来的。又不是你一个人,习惯就好了。”

  徐和修脸色一僵:这话说的,好似他这个二十上下的大人只能跟裴卿卿那个十岁的孩子比了。

  不过,她到底想问什么事,要特意避着解之?

  女孩子也未卖关子,便在此时再次开口了:“徐大人,谢承泽总是谢氏子弟,说到养育之恩,谢氏族里可不会任由族中子弟饿死吧,只不过是记挂在谢氏长房门下,谢承泽为何对谢大老爷一家这般处处照看?”

  徐和修叹了一声,道:“因为当年若不是谢大老爷,承泽可就要没命了。”

  乔苒奇道:“竟是如此吗?”

  徐和修嗯了一声,道:“这话要从当年谢六爷夫妇奉命去往金陵查案说起,事情发生在十年前。谢六爷当年奉命追查贼人,为掩人耳目,便带上了谢夫人和谢承泽,一家三口以游山玩水之名前往金陵。当然,这是谢六爷出事之后再爆出的消息,一开始,就连谢太尉都不知道,只以为谢六爷告假是因为想带妻儿老小去金陵游玩。”

  “事情的具体经过我们也不太清楚,只知晓在即将离开金陵回长安的那一日,原本当日就要离开的承泽吵着想看龙头大舟。”

  “可是端午龙舟祭?”乔苒想了想,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喜欢看划龙舟再不奇怪了。”

  徐和修点头,道:“对啊,就是端午龙舟赛,谢六爷夫妇为了让谢承泽看龙舟便将回程推迟了,可谁想当天晚上,承泽便出了事,被人绑走了。谢六爷夫妇急的连忙赶到金陵府衙报案,当时的金陵府尹便是甄大人,甄大人原本想要介入此事,连官兵都调度好了,那贼人却突然让人将承泽贴身之物取来,只让他夫妇二人带上银两独身前去,不准带官兵,否则就等着收承泽的尸体吧!谢六爷夫妇怕承泽出事,便依了,结果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连承泽都不见了踪影。”

  “甄大人派兵在整个江南道寻遍了都没寻到人。后来是谢大老爷亲自赶来,跟着官兵寻了整整大半个月,才找到了承泽,不过那时候,谢六爷夫妇已经死了,且死状极惨,这件事当时几乎震惊了整个朝堂,甄大人也险些因为此事办事不利被革职。不过谢太尉并非不通情理之人,而且犯案的贼人说到底本就是冲着谢六爷夫妇去的,怪不得甄大人。之后贼人眼见逃不掉了,便自尽而亡,临死前并未说出承泽的下落。是谢大老爷不肯放弃,带着人找三天三夜才找回了奄奄一息的谢承泽,之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徐和修说到这里,不免唏嘘,“于承泽而言,谢大老爷可是有救命之恩的。”

  人便是复杂的,谢大老爷当年不眠不休的找人,对这个嫡亲弟弟唯一的子嗣也并非全然无情,但侄子再好,总也比不上亲子的。

  乔苒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徐和修再次饮尽了手中酒杯中的酒,忽地咦了一声,奇道:“乔大人,你要问的这些解之也知道,作甚问我?”

  乔苒看了眼一旁含笑的张解,笑了笑,道:“总是朋友的私事,我不想让他为难。”

  徐和修倒酒的手顿时一僵:解之和承泽是朋友,他和承泽便不是朋友了吗?你不想让他为难就让我为难?

  女孩子一脸无辜地提醒他:“你还吃吗?”

  吃,当然吃!都背了这个泄露朋友私事的锅了,不吃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

  徐和修连忙低头大快朵颐了起来。

  百胜楼厨子的水平自是没的说,一壶酒下肚,徐和修没有再要酒,而是低头喝起了茶。

  “这茶不错,先前怎么没吃过?”徐和修一口下肚,顺口问了一句,“是百胜楼新出的吗?”茶里还放了梅子,比之寻常的茶多了一份果香。

  张解道:“不是新出的,是我以往不曾点过的。”

  “为什么不点?”徐和修奇道。

  张解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自然是因为贵了。”

  徐和修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面无表情道:“你真是重色轻友。”

  同他和承泽出来吃饭从来不点这个,同乔大人出来,却是好茶好菜的上,过分了啊!

  张解笑而不语,待到徐和修吃的差不多了,才再次开口了:“我们吃完了,准备走了,你看……”

  徐和修忙将手里的茶杯扬起一饮而尽,而后起身道:“我也吃的差不多了,便先走了,两位改日再聚啊!”

  说罢也不等他二人说话,便大步向门外走去,出门之后还“贴心”的为他们关上了房门。

  这举动看的乔苒一阵失笑,笑了两声之后,才看向张解道:“你该不会当真是因为贵才不点这个茶的吧!”

  对于他而言,还不至于因为茶贵了点便怠慢朋友。

  张解点了点头,破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之后,才缓缓开口道:“不点是因为承泽不喜欢梅子茶。”

  他说着目光落到了先前谢承泽的位置上,茶杯之内空空如也。

第539章 施计与牌子

  午后的长安大街上随处可见走动的行人,一连几日的晴好让在家里憋了许久的长安百姓再度走上街头。便是没什么事,晒晒太阳也是好的,再呆下去,人怕是要发霉了。是以街上来往的行人比起前些时候多了不少。

  一队大理寺的官差出现在街头,他们才押了两个即将行刑的犯人去往刑部,眼下才从刑部衙门出来。不同于去时要小心警惕犯人逃跑的紧张,回程着实让人轻松了不少,以至于脚步都没去时那般紧迫了。

  “前天大堂里的吴大人早上起床时摔了个跟头,这几日脸还青着呢!”

  “还有甄大人那只小花,真是皮得很,今儿我桌案上多的几个泥爪印,便是小花的。”

  “听宫里的教养女官说小猫儿吃的东西不能放盐,你们莫拿着饭堂里的菜去喂小花。”

  ……

  几个官差有一茬没一茬的先聊着,正懒洋洋应和着同僚的平庄伸手打了个哈欠,随口嗯了几声,好奇打量着周围的行人与商铺。

  他才回长安不久,对长安城从里到外都是不熟悉的,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便是边走边看,长安那么大,要完全熟悉怎么想都要个一年半载的样子。

  到底是天下第一的京都,繁华热闹还真是少有比得上的。

  正好奇的看着,眼角余光一瞥,忽地瞟到了街边角落里熟悉的官袍,他连忙看过去,而后便看到了两个蹲在街边,手里拿着油纸包正在啃烧鸡的同僚。

  巧的很,这两个同僚当真是化成灰都认得。

  不是出来办事的唐中元和那个乔大人又是哪个?

  继先前跑去寒山寺找九叔麻烦之后,这两人又跑出来吃烧鸡了?一旁还摆着陶碗,碗里浓白的骨汤只一眼看了便叫人食指大动,不但有吃还有喝。

  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啊!平庄只觉的自己的脚仿佛在原地生了根一般,也不再搭理身边的同僚,径直走过去,喊了声“乔大人”。

  正拿着一只烧鸡腿啃得乔苒抬起头来,见状愣了一愣,点头道:“是你啊,真巧!”嘴上的油渍光可鉴人,也不知道擦一擦。

  一旁的唐中元也在此时跟着抬头,喊了声“平兄弟!”。

  眼看这两人没有半点办差却跑出来偷吃烧鸡的觉悟,平庄嘴角一抽,决定提醒她:“乔大人,烧鸡好吃吗?”

  乔苒点了点头,一手拿起一旁的陶碗喝了口汤,不忘推荐他:“还不错,你若是喜欢可以过来吃,这南记小铺离大理寺很近的。”

  平庄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重点是这个吗?再者说这家新开的南记小铺大理寺哪个不知道?旁人也只敢外带,她倒是好,借着查案之便,直接带人跑出来吃了。

  旁的不说,这态度便有问题吧!

  便在此时,原地等候的同僚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平兄弟,走了!”说罢还不忘对蹲在地上的人打一声招呼:“乔大人、唐兄弟!”。

  乔苒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半点意外的样子。平庄看看乔苒和唐中元,又看看身旁一副理所当然的同僚,愈发的费解。原本想当面问一问的,不过想到九叔的叮嘱,还是暂且压住了心头的疑问。

  待得走出十来步,他才忍不住开口问身边的同僚:“那个乔大人办公时候吃烧鸡没有问题吗?”

  一个同僚道:“能办事就好了,管这么多作甚?”

  又有人似是想到什么了一般,笑了两声,接话道:“平兄弟,听我等一句劝,不是闲的无所事事了就不要随便提乔大人。”

  平庄听的一头雾水:“为什么?”

  “因为乔大人有些邪门。”那同僚挤了挤眼,道,“听过有人旺钱财,有人旺桃花,你可见过有人旺案子的吗?”那同僚说着不等一脸错愕的平庄回话,便小声道,“乔大人就是这种人。你不想忙的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便不要随便乱提乔大人。”

  听到这些,平庄只看着一众同僚皱眉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想他自小江湖闯荡,可从未听说过这种怪事。

  “有啊,不然你以为张天师为什么会同我们乔大人好上?”其中一个同僚居然还煞有其事的摸了摸下巴,一副“我猜到了什么”的样子,“就是不曾见过乔大人这样旺案子的,张天师才会同乔大人走的这么近,然后好上。”

  说的那个姓张的装模作样的天师还挺有钻研精神的,为了这个还特地献身。平庄再次翻了个白眼,只觉的自己周围这群同僚脑子都有问题。

  不过才这般觉得,嬉笑了一刻的同僚却又再次开口了:“乔大人才来大理寺多久?却经手了多少疑难案子?这还不到一年的功夫居然都被陛下点中出使山西路了,她若是再勤奋下去,岂不是衬的大理寺的同僚都是庸才了?大家走的都是查案这条道,她走的那么快,旁人岂不是无路可走了?所以适当偷偷懒,吃个烧鸡什么的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吗?”

  平庄才有些蔑视的眼神蓦地转为了愕然,再次看向那些嬉笑的同僚,而后略过他们,看向不远处正同那个乔大人吃烧鸡的唐中元。

  先前在寒山寺被这姓唐的噎住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此时在看身旁毫不起眼的官差们,平庄心底一惊:大理寺的官差居然都那么厉害的吗?

  这般想着,他表情愈发凝重,沉默了片刻之后,忽对身旁的同僚道:“你们先回去吧,我想去乔大人那里问问要不要帮忙。”

  同僚闻言也未阻止,反正近些时日大理寺的官差也不算很忙,便由着他去了。

  待走到正蹲在街边吃烧鸡的乔苒和唐中元面前时,平庄停了下来,看向乔苒,认真的问道:“乔大人,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女孩子啃鸡腿的动作一顿,闻言抬头向他看来:“你真想帮忙?”

  平庄点头,道:“是啊,我是认真的想要帮乔大人。”

  九叔说,跟着乔大人做事是绝不会错的,所以他眼下便准备听九叔的话了。

  乔苒想了想,拿出帕子擦了擦吃的满手油花的手,指向隔壁的南记小铺,道:“看到隔壁铺子了吗?”

  这么大的铺子,又不是瞎子,怎会看不见?于是平庄点头道:“自然。”

  女孩子嗯了一声,从袖子里摸出几枚碎银交到他手里,道:“你去随便买些吃的,烧鸡啊、核桃酥啊、卤味啊什么的都行,然后在铺子里吃。”

  这个要求让平庄一喜,却也有些意外:“当真?”

  女孩子认真的点了点头,道:“自然,然后你借机同那个在前头包核桃酥的小姑娘套套近乎什么的。”

  就知道不是那么好心的,平庄想了想,道:“是要套话吗?”

  “你看着办,随便聊聊。”乔苒道,“也不用太刻意,聊到什么是什么。”

  这么连个准信都没有的要求让平庄不由拧紧了眉心:甄仕远遣他们去做事还知晓说一说具体要做的事情,她这是做什么?就这样吗?

  再三确认没有具体要求之后,平庄还是往一旁南记小铺去了。

  南记小铺的吃食他不是没吃过,大理寺的同僚们还是很热情的,但来这铺里却还是第一次。

  进门之后,环顾了一番不大却干净整洁的小铺。午后的南记小铺人不多,平庄径自走到一张空桌旁坐了下来。

  才坐下之后便有人过来问道:“客官要点什么?”

  女孩子的声音有些微不可见的发抖,平庄怔了一怔,想起那个姓乔的丫头给他的任务便抬头看了这女孩子一眼。

  入目的是一张清秀的脸,梳着两个麻花辫,远远算不上漂亮,尤其同门外不远处那个蹲在街边毫无形象的吃烧鸡的那个相比更是如此。

  因为惦记着要套近乎的任务,平庄便认真的打量了一会儿那个女孩子,而后肉眼可见的,那女孩子原本便有些红润的脸颊,越发的红了。平庄搜刮着肚子里的墨水,看着眼前这个脸红的都快滴血的小姑娘,有些费解。

  这人莫不是中了什么毒吧,脸上的颜色与寻常人明显不同啊!呼吸也有些急促。

  “随便来点烧鸡、核桃酥什么的。”平庄想了想,道。

  想起方才闻到的烧鸡香味,还怪叫人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