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晏少年时 第9章

作者:蒋淮琅 标签: 情有独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五百九。”

  听到这个分数,钟莹愣了一下,比她估算的要低,不过也没低多少,二十分左右。

  “你理科加起来总分四百六十一,年级排名二百六十六,你班主任说你有三门不及格,政治才考三十四分,三十四分!我记得你中考政治不错的呀!”

  晏辰痛心疾首:“你不是说让我别去影响你学习么,怎么越学越差了呢?你到底还想不想往北城考了?”

  李舟桥咧着嘴哈哈:“她就不是读书的料,跟我一样。早说了混个高中文凭去当兵多好,考什么大学,自取其辱。”

  高一没有分文理科,全科总分九百一,理科总分七百一,钟莹的分数实在令人不太愉快。她不怕老钟生气,只怕拖了班级平均分后腿,得被那个啰嗦的班主任拎出来竖反面典型。

  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一般不关注,就爱折磨中等偏下生,能捞起来一个成就感爆棚。

  不知道这是老天还愿还是Flag反噬,上次在姥姥家随口一说,还真考了个二百六十六名,过年若是亲戚问起成绩,钟静免不了又要和她断绝关系一回。

  看着她脸色变幻不定,晏辰急切地说:“高一基础不打好,到高二更吃力,要不寒假我给你补课吧?”

  “不用了,我心里有数。”

  “你有什么数,你......”

  钟莹“啪”地关上了窗户,窗外两个人面面相觑。

  “这下心情真不好了,钟叔会打她么?”晏辰问。

  “不会,钟叔老好人,从来不打孩子,要是张姨还活着,就说不定了。”李舟桥答。

  “你觉不觉得莹莹变了很多?”

  “变了,变矫情了,死喊活喊不出来玩,我估计还是上回摔出的毛病......”

  两个人说着话离开,钟莹坐下看着寒假作业发呆。刚才嘴快拒绝了晏辰的补课提议,是因为她根本没把高一课程当回事。至于不及格的三门,她也知道是政治地理历史,从来没上心背过,自然考不出好成绩。

  钟莹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她好歹也是凭本事考过重本的人,不敢说能考上华大,京大这样的顶尖高校,北城稍次些的一本还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这时候可没有平行志愿一说,第一志愿没录上,第二志愿分数够了也可能不予录取。而且采取的是估分填报方式,错估,高估者比比皆是。高校名额紧张,录取十分谨慎,全没有后世那样宽松的选择度,一个不小心从应届变历届的悲惨人士太多,所以将八.九十年代的高考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恰如其分。

  能和晏宇同城求学足矣,她没必要学秃了头硬往华大挤,挤也不一定能挤进去。三十年后,京语,京林,地质,农大都在华大附近,想见面去学校就是,何必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氛围紧张的环境中,重新受一遍忧心挂科之苦呢。

  她的目标是晏宇,学习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本预备到高二下学期再开始发力,可是就在刚刚,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明年九月晏宇就要离开珠州,而她还要在这里呆上两年,如果不能在高考之前把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拉近到让他印象深刻的程度,两年后她未必还能轻易走近他的生活圈。

  更何况,他成年了,可以名正言顺恋爱了,不知在哪旮旯潜伏着的初恋小姐随时可能先一步抢占他的心房。就算不是关玲,也还有其他莺莺燕燕,到时搞破坏难度增大,处理不好还有可能背上第三者的罪名。

  钟莹很矛盾,她此时年纪尴尬,美丽蜕变尚未完成,怎么才能在晏宇心中打上一个结,又不让他觉得自己早熟早恋别有用心呢?

  领成绩单当日开家长会,老钟在大女儿那儿挣来的脸,到钟莹这儿丢了个精光。她果然成为班主任重点关照对象之一,和另几位“实在让人失望,但还有挽救可能”的同学一起被点名批判,公开处刑。

  父女俩全程把头埋得低低的,随着班主任的冷嘲热讽,苦口婆心,狂打鸡血,钟莹余光看见老钟额角的冷汗就没干过。

  然而出校门后,老钟并没骂她,沉默骑着自行车,许久才说:“莹莹,爸爸初中没毕业就去当兵,因为没有文化,熬了十年才靠技术提干,现在想更进一步,也得拼命学习。你和你姐都生在了好时候,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千万别浪费了,还有两年半,你努努力,考不上本科,咱们考个专科也行。大学一定要读,出社会你就明白了,选择和被选择,滋味大不同啊。”

  钟莹没想到老钟还能说出这么感性的话,看来着实是被这个连专科都上不去的分数给伤着了。她没有给出肯定回答,只是拍了拍老钟的背。

  入冬以来,珠州下了三场雨夹雪,天气又阴又冷,除了苦逼的高三党还要上课外,学生们大多躲在家中窝冬,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年二十五钟静回家替姥姥带话,让父女俩去她那儿过年,老钟挺高兴,当天下午就带着姐俩去市里买新衣服,完美解决了钟莹因为成绩差而没脸说出口的置装打算。

  三十三年前的新年颇有味道,城市不禁炮,走在大街小巷随时可以听到二踢脚直上云霄的尖叫。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从午后到傍晚鞭炮声就没有停过,大人们准备年夜饭,孩子们欢跳打闹,雨雪和寒冷阻挡不了浓厚的年味儿在城市每个角落弥漫。

  钟莹在姥姥家住了两天,灌了一肚子健力宝,收了一口袋压岁钱。晚上姐俩睡一张床,钟莹财迷似的将钞票数来数去,钟静默默旁观,道:“如果妈还在,压岁钱她会给我俩存着。”

  钟莹恍然:“我以前的压岁钱都存在哪儿了,要不问问爸?”

  钟静哼一声,翻身睡过去。钟莹微笑,哪儿还有什么以前的压岁钱,不过是大人骗小孩的借口,现在就是问老钟要,他恐怕也分不清家中存款里有多少是属于孩子的了。

  年初三下午,钟莹身穿大红涤纶棉袄,脚蹬崭新的黑色雪地靴,背着书包按响了晏家电铃。勤务兵把她让进门,就听屋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钟莹在门口换好拖鞋,走到客厅外,笑嘻嘻地给沙发上四个长辈鞠躬:“伯伯叔叔阿姨新年好。”

  “莹莹新年好,来,进来,阿姨给你压岁钱。”曲红素冲她招手,随即就掏向口袋。

  钟莹忙摇头:“不要不要,我这么大了不要压岁钱,我去找晏辰做作业了,谢谢阿姨。”

  她说完掉头就跑,两根单挑麻花小辫在乌黑的长直发上轻快甩动。

  “这孩子......”

  沙发上坐了两家人,晏家三口,关家三口。钟莹没来之前,晏参谋长正和关父喝茶下棋,关母与曲红素看着电视聊着家常,而晏宇身旁,则没有意外地坐着他的青梅关玲,腿上放着相册,头碰头地翻看老照片。

  过大年关家人都不回北城,这是打算赖上晏家了?

  短短一个问候,钟莹心里转过一百八十个弯,乍见她出现的关玲也神色一僵,待她走后抵了抵晏宇:“她怎么来了?”

  晏宇淡淡:“都是大院孩子,从小就在我家玩。”

  关玲说不上哪儿不舒服,反正就是不舒服,冷哼:“她人品不好,别让晏辰跟她玩。”

  晏宇想起几月前关玲跟他掰扯的那事儿,皱眉低声道:“你怎么没完没了的?晏辰上回都跟你说过了,钟莹从来没学过乐器,小提琴能拉出声音就是巧合,你逮着不放有意思么?”

  “她不是拉出声音,她拉的是个曲子!”

  晏宇看看另一侧的父母们,不欲同关玲争执,拿过相册站起身:“你坐着吧,我上去看他们做作业。”

  “晏宇。”关玲气得撅嘴扭身,恨恨打了一下沙发。

  二楼晏辰房间,钟莹摊开一张手抄试卷,指着最后一道大题:“这题我做不出来。”

  晏辰仔细研究了几分钟:“这什么题,也太难了吧!感觉不在我们学习范围之内。”

  微积分,你会就有鬼了。钟莹微微勾起嘴角:“要不,请你哥上来解解看?竞赛大神,肯定会。”

第12章 危险同类

  钟莹初心并不想利用晏辰,尤其在哥哥已经得知弟弟的小秘密之后,他俩走得越近,以后攻略晏宇就会越难。可是不接触晏辰,她也没法接触到晏宇,让她忝着脸没事找事的去男生跟前刷存在感,万万不能。

  俗话说,送上门的不是买卖,轻易得到的没人珍惜,钟莹一向认为死缠烂打是追男计中的下下策。她想和晏宇走到夫妻那一步,想牢牢占据晏夫人的头衔,想离婚时让晏宇心甘情愿送她半幅身家,就绝不能表现出一丝轻浮随便。

  她要他记住她,无论何时何地想起她时,都觉得钟莹是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不,好女孩。

  半年时间,既要找正当理由接近,又要给他埋个小情苗,还必须做得了无痕迹与我无关,维持好单纯懵懂的少女人设,难度系数相当高。

  想来想去,钟莹决定接受晏辰的补课提议,二百六十六名就是最好的理由,没有比学习更正经的事了。求上进的好学者,一身正气的接近他,谁也没法把她的心肝剖开看看是红是黑。

  过年前老钟带着她去买衣服时,顺便逛了逛新华书店,钟莹一口气买了七八本辅导书,手抄试卷就是她从这些书里抄改的题目。准备了不止一张,各种难题怪题堆砌,为的就是引来晏宇指教。

  这些书都是八五年到八八年间出版的,名称多是某某习题,某某名师讲数学之类,内容良莠不齐,题型狭隘,解析死板,不改造一下怕是配不上晏宇这样的大神。

  她高数也是老大难,能绞尽脑汁编出几道很不容易。其实到了三十年后,很多人从初中开始就接触微积分,她通过在学校的观察,认为当下高中生还处在读死书的阶段,很少分心去研究高考范围之外的知识。

  晏宇会不会,难说,但她的目的也不是让他解题。

  没等晏辰下去叫,晏宇自己就上来了,面对两个高一生求知若渴的眼神,他看向那道所谓难题。

  “求二阶偏导数?”他抬眸望向钟莹,“这是你从哪里找到的题目?”

  “一本书上。”

  “哪本书?”

  “数学辅导书。”钟莹镇定自若,“我爸给我买了好多本,习题那么多,我肯定做不完的,就摘抄了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难的题,来和晏辰一起研究一下,共同提高。”

  晏宇抿了抿嘴,指着那道题问晏辰:“题目你看得懂么?”

  晏辰摇头,他又看钟莹,同样得到一个拨浪鼓似的摇头。

  晏宇忍不住轻笑:“对你们来说太深了,现在就是讲题,你们也听不懂,学习要循序渐进,先把高一的重难点掌握了再说,有不会的可以问我。”

  钟莹打蛇随棍上,立即指向卷面:“这上面的题目我会的都做了,就是不知道对错,晏宇哥哥能帮我看看吗?你看这道三角函数......”

  晏宇讲题,晏辰助教,钟莹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提出问题,做个小结,以示她是真的听进去了。半小时下来,晏家兄弟感觉钟莹进步飞速,举一反三,一点即通。

  “莹莹你可以啊,”晏辰很欣慰,“这不是都会了么,真不懂你数学怎么才考八十五分,上课没认真听吧?”

  钟莹叹口气:“我上课可认真了,可惜我们班那个数学老师不知哪里的口音,一赶进度就听得我云里雾里的,哪有晏宇哥哥说得这么清楚。”

  晏宇微笑:“高中是这样的,课程紧,老师一般不会深入讲解,还是要多靠课后复习练习。”

  钟莹这才像想起了什么,忙道:“耽误晏宇哥哥了,你的时间更紧张,快去复习吧,有不懂的我问晏辰就可以了。”

  晏宇张口想说话,房门忽然被推开:“晏宇,你干嘛呢,怎么还不下去?”

  关玲从门边伸出脑袋,见屋里三个人围在写字台边,人手一支笔,桌上摊着许多卷子本子,勉强露个笑脸:“做作业呢,我要走了哦。”

  晏辰道:“关玲姐再见。”

  钟莹道:“学姐再见。”

  晏宇起身走去,关玲不善地盯了钟莹一眼,不想理她,只道:“晏辰明天见。”

  在晏宇即将出门的时候,钟莹喊住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两颗奶糖,先递了一颗给晏辰,另一颗塞进晏宇手中:“谢谢晏宇哥哥给我讲题,请你吃糖。”

  说罢她又摸了摸口袋,不好意思地对关玲道:“对不起学姐,我只带了两颗糖,你明天还来吗?我明天再带给你吃啊。”

  关玲假笑:“我不爱吃糖。”

  谁没吃过大白兔奶糖啊?要你带!关玲一看到钟莹又升腾起不舒服的感觉,不仅仅因为她上次的戏弄,看着这个女生对晏宇笑得天真无邪,她本能地感到了危险。

  这种危险她并不陌生,早在北城时,晏宇就是风云人物。学习好,长得帅,高干子弟,爷爷父亲都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铁血军人,他本人参加各种比赛屡屡为校争光,校园拥趸众多。其中又以女生占大多数,每天送饭的,打水的,搭话的,写信的一茬接一茬。

  可能男生比女生晚熟些,那些女孩子们打得什么主意,关玲比晏宇更早看透。从高一起,她就有意无意充当了晏宇的“门神”,送的饭她吃,写的信她看,看完就撕,反正他也不关心。

  有同学在背后说闲话,说她把晏宇当成私有物,缠得紧,关玲权当他们嫉妒。他俩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友谊,一般人岂能破坏?晏宇有很多男性朋友,女生走得近的除了她,就只有一个尹芬,那是第一个真正让关玲感到过危险的人。

  尹芬长得清秀可人,成绩和晏宇不相上下,又偏偏不是那种书呆子,最爱摆出一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样子,打着探讨的名义接近晏宇。两人一起参加过几次竞赛,关系明显亲近起来,晏宇不止一次在她面前说过尹芬优秀,欣赏之意不加掩饰。

  关玲以前成绩中等,正是听到尹芬说她的理想大学是华大之后才开始努力,她不知自己能不能考上华大,但坐看尹芬和晏宇成为校友,她却被排除在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直到高二期末,晏宇就要返乡,关玲冷静评估了成绩,无奈承认自己在北城这种条件虽好,但天才也倍出的环境中竞争力不行,即使拥有首都户口,即使再努力一年,她离华大的门槛还是有较远距离。

  大家都说她转学是脑子发热,其实没有人会拿前途开玩笑。到珠州来高考是全家共同商量的结果,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S省虽然僧多粥少,但教学质量与北城差距也大,学生成绩断档严重,她在附中算不得出色,到了珠州一中就变成了名列前茅。当然,顶尖的还是顶尖,她还是比不过,可顶尖的毕竟稀少,她脚下踩着大批炮灰,有搏一把的希望。

  此外,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原因,为了晏宇。

  不管晏宇开没开窍,关玲已经确认了自己的心意,她喜欢他,从小就喜欢。关家门第比晏家略低,但父亲转业后在政府部门干得也是如鱼得水,稳中有升,母亲做外贸生意,家底不比晏家差。晏奶奶疼爱她,曲阿姨也喜欢她,加之两人青梅竹马的感情,关玲想不出还有谁比自己更配站在晏宇身边。

  她的小心思,父母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冒着风险将户口转下来,有意亲近晏家,就是想在这关键的一年里,把事情定出个眉目。

  关玲了解晏宇,信任他的人品,一旦双方挑明心意,就算她考不进华大,他也不会被其他女孩子吸引,尹芬的危险自然不复存在。

  至于珠州一中的土包子,关玲压根不担心。且不说同学时间短暂,翻不起什么风浪,有四九城里各种优秀大妞做对比,晏宇眼瞎了才会看上她们。

  就像那个钟静,学习好有什么用,长得一般,满身寒酸气......关玲心里一突,怎么她能记住名字的两个女生,都姓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