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11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不过虽然没有人会克扣黄格格的份利,但是格格的份利本来就不算多,再加上她前段时间得罪了府里许多人,这落井下石可是他们的拿手本事,因此黄格格回府后可算是过的艰难。

  “这让我怎么吃啊?不是鸡头就是鸡屁股,这么恶心的怎么吃?”黄格格摔下筷子,把桌子上的茶壶扫到地上,“这东西连猪都不吃!”

  伺候的人唰的一下全部跪下,膝盖磕地的声音让人听着都害怕。

  黄格格气的胸口不住起伏,凤眼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丫鬟,“你们都是瞎子吗?还不赶紧过来收拾?”

  秀芳哆嗦着跪着收拾碎片,黄格格看着秀芳秀丽的长相不知道哪里来了一股怒气,她趁秀芳捡碎片的时候一脚踩下去。

  秀芳不敢痛呼出声,只好瑟瑟发抖的缩成一团不住的磕头求饶。

  等她头都磕出血迹了,黄格格才松开脚,慢条斯理的说:“还不快点收拾?”

  秀芳狼狈的抱着碎片退下,她额头上的血迹和碎片上的血迹同时混着眼泪滴落下来。

  屋子旁边的几盆栀子花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等夜深了,黄格格终于安静的睡下,秀荷这才小心翼翼的推开门,就看见秀芳躺在床上默默垂泪,头和手只是随便上了些草药,现在还是红肿的。

  “秀芳,我这是从外边大夫那里买的药,虽然不是啥好东西,但是至少比你现在用的有用。”秀荷从袖子里拿出棕色的瓷瓶。

  “这么好的药很贵吧。”秀芳赶紧擦干眼泪拒绝,“你家里也指望着你的月例银子呢。”秀芳和秀荷都是从人伢子那里买来的,每个月的月例都要拿回家,两个人的关系不说情同姐妹也算是差不多。

  秀荷趁着周围没人赶紧劝道:“这不是用我的月例银子买的。”说完又迟疑了一会,想到自己和秀芳的关系,才继续说:“你千万不要跟其他人说,这银子其实是膳房那边的人给我的,他们是故意给黄格格送这种不能下口的膳食的。”

  秀芳听完松口了,她小心翼翼的把手上的白素布解开,秀荷则是把药薄薄的的涂在所有伤口处,涂完又绑上白布才算完成。

  “行了,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伺候黄格格呢。”她们都对黄格格没什么衷心,主要是她脾气阴晴不定的,还爱拿丫鬟们撒气。

  “多谢你了。”秀芳感激的送走秀荷,打定主意把她今天说的话全都咽在肚子里,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其实膳房的刘太监只是想给黄格格一个教训,所以给她送的饭都是不怎么样的,当然是绝对不会出现馊饭的。

  但是刘恩却很不服,觉得这样报复黄格格还不够,因此灵机一动从外边买了些巴豆磨成粉洒在绿豆汤里,让秀荷将绿豆汤孝敬给黄格格,他也很有分寸,巴豆虽然会叫人腹泻,却不会致命,在机上绿豆汤也有消火的功效,一时的腹泻绝对想不到他身上。

  黄格格身边风波骤起,但是安絮这边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这天她约着金格格和陈格格去看望已经三个月的三阿哥。

  “三阿哥很像王爷。”安絮将带来的黄金长命锁交给苏格格的婢女,然后仔细看了看稍微长开了点的三阿哥,这句话其实只是寒暄,因为她不太擅长辨别小婴儿的长相。

  苏格格喜滋滋地说:“我也觉得永璋像极了王爷,你瞧这眉毛眼睛嘴巴。”她抱起三阿哥凑近安絮,三阿哥小小一只非常可爱,正在闭着眼睛睡觉,时不时还吐吐泡泡砸砸嘴。

  虽然安絮什么也没看出来,但也是赞同颔首。

  金格格看着两人母子情深,心里羡慕极了,她把带来的金项圈拿出来,这是专门给孩子做的,上边刻有平安如意的符文,“这是我专门求传舟大师刻的符文,希望三阿哥能平安如意。”

  传舟大师是郊外普陀寺里出名的得道高僧,少有人能得到他的祝福,金格格可算是下了血本了。

  “哎呀,金妹妹这个贺礼可真是费心了。”其实苏格格比金格格还小两岁呢,不过人家有了阿哥傍身,叫一声妹妹也没错。

  苏格格接过金项圈后爱不释手的摸了摸,“正好我前些日子收拾出了永璋已经穿不下的小衣服,若是金妹妹不介意,就拿走吧。”

  这也有个说头,叫做借福,就是拿走小孩子的旧衣服,借福遇喜,早日生下孩子。

  “安姐姐和陈妹妹要不要?”

  安絮连忙摇头,“我不怎么信这些。”

  陈格格倒是有些心动,她送的贺礼是一面屏风,上边绣有一串接着一串的葡萄、坠着石榴果的石榴树和结着葫芦的葫芦藤,虽然杂乱,但其实都代表一个意思,多子多福。

  苏格格把旧衣服分给金格格和陈格格,拿了一件黄色小衣服的金格格打定主意要把衣服压在枕头下,枕着这衣服睡觉,能沾的喜气也会更多吧。

  安絮在心里念叨,金格格就是日后生了四个儿子的淑嘉皇贵妃吧,如果她没有改命成功的话,她们会一起葬于裕陵地宫。

  “三阿哥可真可爱啊,不过主子您生下的小阿哥肯定更可爱。”玉圆扶着安絮往白华院走,嘴里叭叭的说着话。

  “这可得看运气。”安絮倒不排斥生孩子,不用她半夜起床喂奶或者天天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其实一个小孩还蛮好玩的,“乌拉那拉家不管男女一向都是孩子少。”

  孩子最多的一位是她堂兄伍德,膝下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其他的最多就一个孩子,是不是也有遗传的原因在?

  不过历史上的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生育过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第18章 雍正驾崩

  圆明园九洲清晏

  粉彩描金塑雕龙凤耳饕餮足香炉里正在升起袅袅白烟,一阵阵龙涎香从中传来,叫人升起如梦似幻般的感觉。

  正中间的紫檀木桌子后坐着一个辨不清年龄的男子,他外貌上看起来是个五六十岁的人,夹杂着星星点点白发的辫子、仿佛被刀削斧刻在脸上的皱纹无一不说明了他年纪不小的事实。但是一身威严的气质,却叫人觉得他犹如一只正在沉睡的老虎,时刻都能清醒过来。

  这男子身穿一件明黄色双龙戏珠常服,正在严肃的低头批阅着奏章,当批阅到最后一份时,更是一字一顿的看完,然后心里缓缓舒一口气。

  还算不错,将这大清江山交给他也算是能够去见老祖宗了。

  这正是当今雍正帝。

  苏培盛弯着腰续了一杯茶,雍正端起茶杯呷茶,然后突然出声,“朕记得你快到花甲之年了吧。”

  “诶,万岁爷记得没错,再过几个月就是奴才的生辰。”苏培盛笑眯眯的回道:“奴才身子好,估摸还能继续伺候您几年。”

  雍正好像没听见他说的话一样,“朕放你出宫,你拿着一笔银子离开京城吧。”若是新帝登基,像苏培盛这样前一任帝王的心腹多数都要没命。

  苏培盛心里一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万岁爷的身体状况,说难听点都不一定能撑过这一年,“万岁爷,宫里的太医没法子,不代表宫外神医也没办法。”其实雍正原本身体就算不上好,这几十年来励精图治,身体里的脏器就都出了毛病。

  雍正没再说话,继续开始批阅奏章,九洲清晏重新恢复了宁静。

  可惜的是万事万物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雍正帝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渐渐开始起不了身。

  到了八月二十日他心里有了谱,这一次是真的大限将至,于是吩咐苏培盛把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人入内待命,又把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还有六阿哥弘曕一起传来。

  九洲清晏跪了一地的人,雍正的后妃们既惊又怕,却不敢哭出声,只能小声啜泣。

  鄂尔泰、张廷玉等人也是在等着雍正帝发话,他们心里基本都有数了,继任者除了宝亲王也没有第二个人选了。

  雍正重重的咳嗽两声,积蓄起力量才开口:“朕登基十三年,竭虑殚心,朝乾夕惕。励精政治,不惮辛勤;训诫臣工,不辞谆复。”

  然后顿了顿,又继续说:“朕之第四子宝亲王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1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伏地叩首,“臣等遵旨,恭迎新帝即位。”

  “儿臣定不负汗阿玛嘱托!”宝亲王弘历跪在雍正床前,他眼前闪过小时候汗阿玛教他读书明理的场景,不禁掉下泪来。雍正孩子少,每个孩子都是他亲自教养的,因此也没有当初康熙朝那样激烈的夺嫡,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极好。

  雍正像小时候那样摸了摸弘历的肩,断断续续地说:“以后大清江山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励精图治,稳固江山。”

  紧接着好像是因为没有了留恋,雍正开始进入昏迷状态,三天后也就是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正式驾崩于圆明园九洲清晏殿。

  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的传位圣旨被辅臣们取了出来,上面的名字正是宝亲王弘历!

  苏培盛在雍正驾崩的当天晚上就自缢随着他去了,留下一封信,说是要在底下继续伺候万岁爷。

  弘历感念于苏培盛的忠心,特地下旨将他与雍正帝陪葬。

  所有人扶棺回到紫禁城,将雍正帝的棺椁放置于雍和宫,宝亲王开始与诸位大臣商议大行皇帝的谥号,还有自己的年号。又下旨将熹贵妃尊为太后,并且选取封号。

  宝亲王于九月初三即位,昭告天地、宗庙,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从此就能叫一声乾隆帝了。

  乾隆在前朝忙碌着,根本没时间管后院的妃嫔,将她们接进宫后,就由福晋先分配了住所,开始给雍正帝守灵。

  至于宝亲王府的下人们,从内务府出来的自然要跟着进宫,而从人伢子那里买来的,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留在潜邸看府,等到了年纪就能嫁人,一种是跟着主子进宫,日后本人就成了包衣。

  安絮身边的婢女只有几人选择了留在潜邸,更多的则是跟着进了宫。

  其他人身边的也基本都选择进宫,毕竟在清朝严格的阶级关系下,在旗包衣可比普通汉人也要尊贵多了。

  就这么说吧,满汉不通婚中的汉就是不在旗的汉人。

  只有黄格格的婢女,不管贴不贴身都选择了留下,这让苏格格好好嘲笑了她一番。

  安絮暂时住进延禧宫,略微惆怅了一段时间,然后打起精神为雍正帝哭灵,这是十分难熬的一段日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跪在冰凉的地板上,只能庆幸现在还算是秋天,地板上还没有冬天那么冷。

  “主子,您说万岁爷会给您一个什么份位?”玉圆忐忑的询问道。

  “估摸着是一个妃位。”安絮将脚放在泡脚盆里,任由容嬷嬷按摩膝盖上淤青的地方,手里还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枣枸杞茶。

  乾隆帝可跟他祖父和父亲不一样,对后宫的妃嫔份位上比较松,像康熙朝的成妃都是生下阿哥几十年后才得了一个嫔位,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康熙的儿子太多了,份位分不过来。

  容嬷嬷将热手巾敷在膝盖上,道:“主子是潜邸里侍奉时间最短的人,一个妃位总比进宫从贵人往上爬要轻松的多。”她这也是在开解自家主子。

  玉圆理解的说:“倒也确实如此。”主子是八月进的宝亲王府,到今年也不过才一年。

  而此时乾隆正跟福晋谈论这件事,“朕跟额娘讨论过,先帝裕妃要尊为皇考裕贵妃,谦嫔尊为皇考谦妃。”至于齐妃则是被三阿哥弘时连累了,雍正帝曾经下过旨不允许任何人加封她。

  福晋点头道:“实该如此,还有圣祖的温惠贵妃、悫惠皇贵妃等人也需要加封。”一位瓜尔佳氏、一位佟佳氏,前者还曾经抚养过乾隆。

  “你说的对,回头朕就去拟旨。”乾隆说完这句话又道:“朕准备给高家抬旗。”高氏的阿玛高斌非常擅长水利方面的建设,现任江南河道总督,是乾隆的心腹重臣。

  福晋蓦地握紧拳头,脸上却依然不动声色,“万岁爷准备将高家抬到哪一旗?”

  “满军镶黄旗。”正黄镶黄两旗由皇帝亲自统领,将高家抬至镶黄旗也就代表了日后高氏的家世在后宫里将仅次于福晋一人。

  “若是满军镶黄旗的话,高妹妹担得一个贵妃位。”福晋悄悄松开手,决定扶持苏氏和那拉氏与高氏争斗,一个有子一个屈居人下,不拼个你死我活才怪呢。

  她想的倒是挺美的,只是事情真的会像她想象的那样发展吗?

  乾隆忽视她的动作,颔首道:“高氏封贵妃,剩下的你看着办吧,回头写个折子给朕。”他也想试探一下自己这个福晋。

  前朝还有事,因此乾隆又坐了一会便起身离开,等他走后,福晋呆坐在榻上,王嬷嬷赶紧端上一杯茶,“高侧福晋难有子嗣,咱们二阿哥钟灵毓秀,日后的成就不可估量啊。”她意味深长的说,那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放着的名字除了二阿哥还能是谁?

  福晋接过茶杯,想到永琏瞬间眉目柔和了,“三个孩子怎么样?”大阿哥永璜生母去世,基本上都是她养大的,日后作为永琏的拥趸也算不错。

  王嬷嬷笑眯眯的说:“二阿哥先前还着人来问您近些日子累不累呢,说起来咱们二阿哥真是个好兄长的样子,不仅在照顾三格格,就连大阿哥身边人都时时询问。”

  “那就好,你记得让膳房熬些补汤给他们送去,守灵可不是一件轻松事。”福晋放下茶杯吩咐道。

  “奴才知道了,您也要好好注意身体。”

  安絮跪在地上悄悄动了动麻木的身体,她哭的都有些缺水了,还得这么煎熬的过一个月守灵才算结束。

  她手帕上沾了不伤眼的刺激液体,估计这堂下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毕竟哪有那么多伤心呢?

  突然一阵惊呼声响起,安絮跟着往后望,只见黄格格萎靡的昏迷在地,福晋皱着眉吩咐道:“快去请太医过来看看。”

  等宫女们把她扶走后,其他人转过身来继续守灵,当天晚上却传来黄格格病重的消息,所有人都是茫然的,原来不还是活蹦乱跳的吗?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她们的疑惑自然无人解答,黄格格渐渐缠绵病榻,明明没什么大毛病,但就是一直好不了,最严重的就是时不时上吐下泻,就连太医都束手无策。

  最后连晋封都没赶上,病逝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只得了一个追封。

  其实黄氏的去世有巧合的意味在里边,高氏送去的栀子花用的土全部是用夹竹桃的汁水浸泡的z栀子花散发出来的香味自然也带了轻微的毒素,这本来是不会令人猝死的,只会让人减少寿命,体弱多病,然而膳房送来的巴豆绿豆汤和煎熬的守灵一叠加,就要了黄氏一条命。

  这件事在之后的日子里又引出许多祸事,可以说是一报还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