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18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乾隆摸摸她的脸,叫她赶紧喘两口气,然后就绕出屏风,若是再待下去,他们今天还能不能出去都不知道了。

  玉圆进来帮安絮涂上胭脂,然后扶着她往外走。

  乾隆接过她的手,两人带着一群宫人就往御花园走去,没什么目的地,就是随便转转,这一转可巧了,两个人正好登上堆秀山。

  堆秀山是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依墙拔地而起,山高14米。山中有洞,洞中有路,蜿蜒而上就是一座四角攒尖顶方亭,名叫御景亭。

  站在亭子里就能看见远处连绵的高山,这时已经是傍晚,夕阳西斜,只能看见天边一层薄薄的火烧云,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安絮单手托腮坐在石凳上,火烧云映在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乾隆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心里难得安宁下来,最近前朝的事实在多,在后宫吧,皇后那边在旁敲侧击永琏的事,虽然他已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留下永琏的名字了,但是心里始终不得劲;贵妃又想要孩子,宫里全是香药味;唯有娴妃这里是真的宁静。

  正在两人享受宁静氛围的时候,亭子外突然传来莺莺燕燕的娇俏声音。

  乾隆横了一眼吴书来,只见他满头大汗的进来禀告道:“鄂贵人和雅贵人说是偶遇,想进来给您请安。”

  这话一出,亭子里的人都懂了,这就是读作偶遇,写作截胡呗。安絮放下托着下巴的手,乖巧的坐正,染着蔻丹的指甲放在膝盖上。乾隆一看就乐了,他走过去揽住安絮,小声调笑,“怎么?这是紧张了?”

  安絮瞥了一眼乾隆,看他面上饶有兴趣的样子,点了点他的胸膛,随即跟吴书来说:“叫她们两个进来吧。”

  吴书来看了一眼乾隆,见到他也微微颔首,就出门引来两位贵人。

  说来也巧,鄂贵人和雅贵人原本正在荷花池赏花,刚巧看见乾清宫的总管手里拿着食盒、毯子往堆秀山走,打听过后才知道乾隆竟然带着娴妃去堆秀山了。

  鄂贵人是因为心里难受,想要宠爱才过来请安的,万一今晚就被她截胡成功了呢,再不济,不能拂娴妃的面子,过几天翻她的牌子也好啊。

  雅贵人只是忧心娴妃跟她是不是同乡,进宫后的生活跟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当初侍寝时她刻意摆出一副出尘的模样,但是乾隆竟然完全不吃这一套,那次侍寝草草结束,紧接着之后就再也没翻过她的牌子。

第27章 相处之道

  鄂贵人和雅贵人敛眸走进御景亭, 两人行礼后听见乾隆漫不经心的叫起声,这才抬眼看见揽着娴妃的乾隆,两人身着颜色相近的衣服, 男子渊渟岳峙,女子娇小玲珑,映入眼帘的分明十分相配, 但是看在两位贵人眼里就是肝胆俱裂的难受了。

  安絮看了看两个贵人, 鄂贵人和选秀时没什么区别,但是雅贵人好像没那么仙了,清冷倒是还在,她哪里知道乾隆就不吃欲擒故纵这一套, 雅贵人卖人设把自己给卖进去了。

  “嫔妾和雅贵人正在荷花池赏花,无意中看见万岁爷, 这才过来请安。”鄂贵人一双盈盈秋水眸看向乾隆, 不住的开始放电。

  乾隆神色淡淡没说话, 气氛略有几分尴尬, 安絮暗地里翻个白眼, 最后还是她解围, “我倒是还没去过荷花池, 现在已经开花了吗?”四月的天气,好像不是荷花的花期, 不过转念又一想,宫里的人许是有自己的栽培方法。

  鄂贵人黯淡了一下,随即回道:“回娘娘的话, 还有些花骨朵,但是已经能看出夏日的美景了。”

  安絮对荷花颇有几分偏爱,确切的说她喜欢的是莲子, 银耳莲子羹、清炒莲子、莲子百合汤都是味道好又滋养的好东西。

  “朕记得花草房有碗莲,翊坤宫的太平缸里缺了点东西,回头让他们送些碗莲萍草过来。”乾隆想到书房的雀舌黄杨,若有所思。

  安絮此时却对上雅贵人打量的眼神,笑着说:“雅贵人怎么一直盯着我看,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雅贵人猛的回过神,她在想娴妃到底是不是穿越者,“娘娘哪里的话,嫔妾只不过是一时失神。”心里却在想还是得找个法子试探一下娴妃,娴妃估计还不知道她也是穿越者,她还隐在暗处这就是件好事。

  说完这句话,几人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再加上天色渐暗,乾隆和安絮径直离开,两个贵人也一拍两散,各自回宫。

  晚膳吃的比较清淡,安絮吃了八分饱就撂了筷子,最近吃的太好,她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圈,为了保持身材晚膳还是少吃点为好。

  用过晚膳,两人在书房看了会书,刚入夜乾隆就横抱起她走进内室,隔着朦胧的霞影纱,两人身形交缠依稀可见。

  接下来自然是一夜春情。

  吴书来早就习惯了,他正揣着浮尘发呆,面上一派沉稳的样子,这其实是他忙里偷闲的一点小技巧。

  而容嬷嬷在细细聆听,这男女之事也算是大事,算算年纪,自家主子今年也有二十岁了,身子渐渐长成,这会怀孕生子刚刚好。

  屋内的温度直逼夏天,突然一只白皙的手从霞影纱中伸出来,手指开合几下后攥紧身下的绸单,很快又一只大手伸出来覆盖住小手,指尖交叉,牢牢的固定在一起。

  云雨结束,乾隆抱着安絮去沐浴,他只洗掉了身上的汗水,安絮困倦的动了动,虽然下身还是不太舒服,但是因为疲劳过度,就这么睡着了。

  安絮睡觉一向喜欢缩成一团,说是没有安全感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睡姿,前世对她带来的影响还是极深刻的。

  乾隆揽住她后将被子盖好,引来一阵咕哝,才拍拍她的背跟着一同进入梦乡。

  翌日,天边还能看见启明星的时候乾隆就起床准备去上朝,御前的宫女早早就在翊坤宫准备了起来,给乾隆换上龙袍,戴上朝冠。

  玉圆刚准备叫醒安絮就被乾隆阻了,“这会手忙脚乱的,她什么都不会,就让她睡着吧,一会不是还要去请安?”

  说实在的这每天请安的规矩还真是在乾隆朝孝贤皇后这里才开始的,顺治往前不用说,康熙朝前两个皇后不爱叫人天天来请安,每逢五来一次就行,后期没皇后了就更不用请安了,雍正孝敬皇后身子差,自从弘晖夭折后就常年吃斋念佛,请安一事基本属于废除状态。

  安絮是在乾隆离开后半个时辰被玉圆叫醒的,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昨晚遗留在身体里的东西,然后将药膏抹在上面。

  孩子的事可能要让他们失望了,按照历史还得等十好几年呢!

  去请安的时候安絮本来还以为会被集火,没想到纯妃对着高贵妃身边的一个宫女就开始炮轰,包括皇后在内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那宫女原来缩在高贵妃身后没什么人注意,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个难得的美人,琼鼻朱唇,杏眼柳眉,身材纤细,看样子年纪应该不大。

  被纯妃一吓,她眼睛里含着两汪泪水,越发衬得楚楚可怜,跟高贵妃的风格相仿,却比之多了几分柔弱,少了些书卷气。

  安絮跟嘉嫔对视一眼,两人心里都有几分纳闷,纯妃没事跟个宫女过不去干嘛?

  纯妃扫视一眼,随即开口:“咱们许是很快就要多一个姐妹了呢,这位妹妹还没说叫什么呢?”

  高贵妃气的胸脯起伏,她最近在吃药,魏芝心给她送药的时候刚好撞上万岁爷,虽然万岁爷没表态,但是她知道他是起了兴趣的,再加上现在她已经没那么受宠了,这宫女若是能引着乾隆多来几次永寿宫也不错。

  不过她没想到魏芝心还没侍寝呢,纯妃就直接捅了出来。

  “纯妃娘娘多虑了。”魏芝心红着眼眶跪在地上,“奴才贱名魏芝心。”

  魏芝心?听到这个姓,安絮差点变脸,幸好她足够沉稳,没有惊呼出声,她不着痕迹的看向雅贵人,只见她面色发白,呼吸急促。

  就这么一眼安絮就能断定,雅贵人还真是穿越的。

  高贵妃蹙眉道:“不知道纯妃妹妹从哪里得知的消息,但是芝心是本宫的心腹宫女,没有你说的那些事。”

  “是嘛,那倒是我的错了。”纯妃当然知道那宫女还没侍寝,但是她就是要把这人先凸显出来,后宫这么多看不惯宫女爬床的妃嫔,只要能给高贵妃添堵她是乐见其成。

  请安结束后,安絮吩咐玉兰去查一查那个魏氏,很快就有了消息,她父亲是内务府包衣魏清泰,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叫魏芝怡,今年十岁。

  看来那个妹妹才是历史上的孝仪纯皇后,安絮摸摸鼻子想到,只是不知道这个魏芝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这个清朝实在像是大乱炖,但是有些东西却还遵循着历史。

  说实在的,安絮对清朝只知道个大概的发展方向,还是从清宫剧里看来的,那剧情改成个乱七八糟,她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勉强能记住乾隆孩子的生母都是谁,那还是多亏了某部虐心清宫剧呢。

  正好这时候安絮让大伯收集的诗集送了过来,被乌拉那拉家递进来,她翻开第一页心里就有数了,这不是红楼梦里的闺阁诗嘛,“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瞧瞧这多眼熟,就是《葬花词》啊。

  随意翻了翻诗集就将其搁在一边,就是用它确认一下罢了,安絮这个人对诗词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趣,经过多年学习也只不过是会对个平仄。

  *

  高贵妃带着魏芝心回到永寿宫,刚回去魏芝心就跪在地上请罪,她深知自己现在还离不开高贵妃的庇护,万岁爷说是对她有兴趣,那也只不过是一丝,若是不在他面前,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

  “行了,不是你的错,你先退下吧。”高贵妃揉着额头吩咐道。

  等殿里就剩月如两人的时候,高贵妃才长长的叹一口气,她今年已经年过三十,不得不说岁月不饶人,万岁爷还能宠爱她多久呢?

  这时月如连忙开口:“娘娘,宫外大爷说他找来一种药丸,说是能滋阴养宫,您再试试吧,这次兴许能遇喜呢。”

  高斌找来的这个药丸其实就是多种贵重药材混合在一起做成的,没什么大功效,但是也没什么坏处,他就是献上来安抚高贵妃心的。

  “嘉嫔娘娘现在身怀有孕,民间还有借喜的说法,您不妨双管齐下,向嘉嫔借几件小衣服,这等小事想来嘉嫔是不会拒绝的。”月如殷切的说。

  高贵妃听完面上浮现出红晕,她一向信任阿玛,阿玛说有用那就一定有用,月如出的主意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再怎么样也比现在好。

  若是真能有孕,为了留住皇恩,把魏氏推出去分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让她喝避子汤,她就是个很好用的棋子。

  想到这里高贵妃眼睛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只是事情真的会向她想象的那样发展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咱们先回到当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高贵妃向皇后、纯妃、嘉嫔要了几个孩子的小衣服,前两者要的是穿过的,后者要的是新的,因为并不是什么大要求,几人都将小衣服送了过去。

  安絮听说高贵妃每天晚上都把求来的小衣服压在枕头底下睡觉,就连床幔都用的是百子千孙的样式,显然求孩子都求疯魔了。

  还是容嬷嬷点醒了她,“高贵妃比万岁爷还大两岁呢,这么算下来今年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过几年那才是真的没遇喜的希望了。”

  是啊,清朝女子,出嫁从夫从子,她理解不了,但是得尊重她们。

第28章 万园之园

  过了四月乾隆就下旨去圆明园避喧听政, 所有妃嫔都一起打包带走,包括坐稳胎的嘉嫔。

  圆明园又名“夏宫”,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 是康熙赐给雍正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雍正即位以后, 拓展原赐园, 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扩建好后,春、夏、秋三季都在此处办公,乾隆即位后又对圆子进行了扩建, 将长春园、绮春园并入其中,形成了万园之园的气派景象。

  圆明园中轴线上由三座大殿组成, 自南往北分别叫做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和九洲清晏殿。在这三座大殿东面, 是“天地一家春”与“承恩堂”, 这里是后妃居住的地方。

  九洲清晏是九座人工岛里最大的一个, 夹在前湖与后湖之间。

  乾隆住进九洲清晏殿, 太后住进长春仙馆, 后妃们则是一股脑的住进天地一家春, 这地离乾隆的住所近,你让皇后她们单独出去住她们也是不愿意的。

  安絮倒是想住杏花春馆, 但是容嬷嬷在耳边念叨,她到底还是没说出来,跟着住进天地一家春, 不过天地一家春颇有一番景致,白天也可以带着宫女们到处逛,过了几天就没那么抵触了。

  烧毁前的圆明园那可真是集北方的大气和南方的婉约为一体, 雕廊画栋无处不精,随着河水往外走就能看见一座又一座悬在水面上的亭子,然后是一座建在水池里的宫殿,形制肖像万,寓意四海承平,名字叫“万方安和”,东南南北,室室相通,是夏日里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安絮足足用了半个月才给圆明园囫囵逛了一遍,就这还有些功能性的宫殿没去过,比如说“慈云普护”、“月地云居”、安佑宫、“日天琳宇”、舍卫城,这些都是拜佛的地点。

  她只要一想到这么漂亮的地方会被八国联军烧毁就心疼,但是又没办法,她就像是历史里的一处尘埃,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这个时空早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说不准日后再也不会发生那种丧权辱国的事情呢?

  *

  安絮坐在清辉阁里,手上拿着一本闲书,蔫蔫的捧着脸,偶尔翻开一页也不知道看没看进去,她最近太放肆了,贪凉吃了几碗冰酪,谁知事就这么巧,当天晚上就来了月事,疼的她死去活来的,随行的庄太医过来请脉,给她开了方子,又叮嘱容嬷嬷等人万不可再让娴妃娘娘贪凉,娴妃身体再好也经不住这么糟蹋啊。

  这下可好,连乾隆都特地下旨不允许膳房再给娴妃送冰酪,连西瓜都得斟酌着送过来,定了量,五天一个。

  “娘娘,这是膳房送来的红枣茶,您尝尝看,奴才闻着又香又甜。”玉晴拎着一个红漆包桨的食盒,打开后将两盘点心,还有一壶红澄澄的茶壶拿出来,茶壶里还漂浮着红枣片,闻起来有种碧螺春的茶香和红枣的甜香混合的味道。

  安絮放下书,抱着玉晴倒好的茶抿了一口,雪白的一张小脸上神色恹恹,痛经真乃是女人一大折磨,她不管是前世今生身体都挺好的,这猛不丁痛经一次可真难熬。

  容嬷嬷叹口气,将汤婆子放在安絮手里,絮絮念道:“娘娘您以后可得悠着点诶,再贪凉也不能吃那么多啊,这女子寒了宫可不是好事。”她又拿了一个汤婆子隔着衣服放在安絮的腹部。

  “以后再也不吃了。”安絮承诺做的倒快,但是容嬷嬷怎么不了解她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啊,那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没信她的话,只是准备跟宫女叨叨两句,日后还是得多劝谏。

  清辉阁是个好地方,里面储存着圆明园四十景的绢本彩绘,还有些古籍,但不算多,书籍大部分还是放在碧桐书院。清辉阁只是胜在离得近,她现在这种特殊情况实在不能走远路。

  “再过几日是不是就该到端午节了?”安絮捻起一块红枣糕问道,她想的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这可是一件好玩的事。

  玉圆停下手里的活,算算日子,“估摸还有五六天,日子正好。”安絮的月事来的不算太规律,但是走的时候很规律,一般都是五天就干净了。

  “是时候编五彩绳或者绣五毒袋了。”玉雪插了句话,这两者都是端午节的习俗,前者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后者则是意味着将五毒困于袋中,使其不能祸乱。

  安絮听完升起些兴趣,她于女红这一块实在是不精通,不过偶尔动动手也挺有意思的,如此想着就让玉晴从库房里取出一匹浅青色的素缎,裁剪得当后分给几个宫女各自去绣花样子,她自己也挑了一小块,准备绣个Q版的五毒,如此也好消磨时间。

  就这么一会功夫,天色就暗下来,阴沉沉的积雨云漂浮在天边,安絮一行人只好收拾东西回到天地一家春,她住的屋子不算很大,但是住她一个人尽够了。

  换上宽松的常服,安絮把冰凉的脚放在汤婆子上,然后享受的呼出口气,她平常时候手脚不会凉,可现在不是特殊时候嘛?

  正当她们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御前的小太监吴承一口一个娴妃娘娘安的走进来,他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万岁爷想着娘娘暂时不能吃西瓜,就命奴才把荔枝和龙眼送过来。”

  酸枝木的食盒里上下两层装了两个白瓷盘,荔枝和龙眼的摆盘都很精美,当然这就代表数量不多,一眼望去估摸有二十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