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39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这件大事说完之后,接下来就轻松了,安絮问了问府里的事,得知德桓将参加科举后,笑着赞赏了句,“这是好事啊。”

  “就是让他试试,实在不行也有退路。”

  八旗子弟退路很多,再不济就捐个官,都算不上是大事。

  不知不觉间,西洋自鸣钟响了,指针指在正上方。

  正好这时候喜塔腊氏也回来了,翊坤宫就这么大点地,再逛也逛不出朵花来。

  几个宫女把膳房送来的午膳摆在八仙桌上,林林总总得有二十多道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安絮跟家人在一起没有遵循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她盛了一碗冬瓜排骨汤慢慢喝着,边喝边问,“你们过来的时候遇上富察福晋了?”

  郎佳氏点点头,“正好对上。”

  “富察福晋素来有满蒙第一美女之称,上次一见才发觉果然名不虚传。”

  在野史里,福康安是乾隆跟瓜尔佳氏偷情生下的,还写的有鼻子有眼,虽然安絮并不相信,但不知怎么的,这么猎奇的野史,却被她给记下来了。

  喜塔腊氏小小的拍了个马屁,“依臣妇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远没娘娘好看。”

  她其实也没说谎,各自审美不同罢了,瓜尔佳氏是典型的高鼻深目的满族女儿,而贵妃则是精致小巧些的美貌。

  安絮笑说:“看这小嘴甜的,玉圆,走之前记得提醒我让少夫人把点心盒一起带走,多甜甜嘴。”

  点心盒就是类似现代那种的包装盒,只不过在这里是用木头做的,里面分成六等份,装着不同的点心和糖,专门用来打赏人的。

  “臣妇多谢娘娘赏赐。”

  说说笑笑之间,安絮很快吃完了一小碗碧梗米饭,连排骨都吃了两块,尤其是,膳房还送来一道京酱肉丝,旁边还有一小碟豆皮,用豆皮将肉丝和圆葱包成卷,她足足吃了两个。

  下午的时候安絮送走家里人,这次倒没有多伤心,因为再过两个月额娘就可以进宫来陪她待产。

  没过多久,乌拉那拉家就把名单的调查结果送了进来,上面的人乾隆是用心挑了的,大部分都没问题,只有几个拿不准,安絮索性将她们都划掉。

  她在纸笺上誊写好新的名单,派人送去长春宫。

  皇后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卡人,很快就准了,乳母暂时还没有进宫,留在内务府训练,而四个生产嬷嬷在经过检查后,就都进来了。

  分别姓乌雅、黄、张佳、陈。

  前俩负责接生,后俩是负责生产之后恢复身体的。

  这四个嬷嬷确实心中有数,刚进来就开始布置产房,毕竟随着怀胎接近七个月,早产的概率也越发大了,以防万一,还是需要准备起来。

  当然,她们还是盼着娴贵妃娘娘平安生产的。

  时间逼近四月,整个翊坤宫都紧张起来,产房早就开始烧炭熏药,将屋子里的潮气烘干,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虫蚁也都被草药熏跑了。

  被褥见天的用沸水煮透,再晒干,生怕哪里不干净,导致生产的时候出问题。

  剪脐带用的小金剪也被安絮用酒精狠狠消毒,还在火上烤了很久,不知道有没有用,只是求个安心吧。

  容嬷嬷从库房里找出当年万岁爷赏的五十年份的人参,说不准从边上切个片就能救命。

  孩子生下来后住的地方也确定了,在翊坤宫东侧殿,里头也是再三清扫过。

  宫里所有人的视线几乎都集中在翊坤宫,都想知道这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生下的是阿哥还是格格。

  就在这么万众瞩目的情况下,七阿哥出世了。

  四月初八是佛诞日,每年的这个时候,皇帝都会带头去坤宁宫祭神,这次也不例外,整个后宫,除了即将生产的安絮,其他人都过去了。

  安絮早上刚醒来的时候,肚子还没什么感觉,一切照常。

  只是用过早膳,随手画了一朵花的时候,肚子突然开始隐隐作痛。

  “嬷嬷,我怕是要生了。”安絮撑着腰站起来。

  一直守在旁边的乌雅嬷嬷立刻上前扶住安絮,将她搀到榻上坐下,上手摸了摸她的肚子,神情严肃道,“娘娘您是开始宫缩了。”

  “来人,跟我一起扶着娘娘去产房。”

  余下的几个嬷嬷也掀了帘子走进来,幸好产房是早就准备好的,只把人送进去就好。

  进产房前所有人都换了一身被洗晒过的衣服,就连郎佳氏也不例外,她紧紧握住安絮的手,心里七上八下的。

  乌雅嬷嬷出来后,不停歇的吩咐:

  “叫膳房和茶水房的炉子上都开始烧水,越多越好。

  遣人去太医院把张院使和庄太医都请来,对了,千万别忘了还有医女。

  先头准备好的人参放进产房,暂时不用切片,需要的时候再说。”

  容嬷嬷也急的团团转,她高声补充,“李德,你赶紧带着人去坤宁宫通知万岁爷和皇后娘娘。”

  李德匆匆一行礼,带着两个小太监就往外疾走。

  安絮进了产房后,宫缩越来越频繁,但是黄嬷嬷却说还没到时候,产道估摸着才开了两指。

  她还有在现代时的一些记忆,产道还没开的话,可以通过走路让其开的快一点。

  因此咬牙忍痛换上生产时穿的衣服,让嬷嬷们扶着她在产房里走路,密集的疼痛让额头的汗落在眼睛里,蛰的眼皮生疼。

  玉圆拿出手帕给安絮擦汗,她自己也着急啊。

  怪不得都说女子生产的阵痛是十级,安絮疼的都神情恍惚了,该想的不该想的全在脑子里过了个遍。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医赶过来守在门外,派医女进来诊脉,这医女的医术完全不输太医,她手刚放上就松了口气。

  “娘娘脉象强劲,胎位正,想来定能平安生产。”

  乌雅嬷嬷几人听闻胎位正,悬着的心也放平不少。女子生产最怕的就是一句胎位不正,多少人都是倒在胎位不正上。

  待医女出去给两位太医说了脉象,张院使捋捋胡子,提笔写了个方子,“这是保胎的方子,只是以防万一,用不上才是最好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李德带着两个小太监去坤宁宫通禀万岁爷的时候刚好赶上正时间,整个坤宁宫都不叫人进出。

  他在门口急的团团转,却又不敢擅闯宫门。

  人都快哭了,因此瞧见吴书来走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两眼放光。

  “吴爷爷,娴主儿发动了!”

  吴书来大腿被那么一抱,差点将人踢出去,定睛一看才发现是翊坤宫的李德,又听见他哀嚎着说了这么一句话,心里当即一咯噔。

  “行了行了,快起来,咱家这就去禀告万岁爷,你先在这等着吧。”

  吴书来东西也不找了,直接转身回去,他可是知道娴主儿在万岁爷心里的地位,这等大事万万耽误不得。

  他进去时,活佛正低声念经,经文在空旷的正殿回荡着。

  乾隆眼尾一扫就看见吴书来鬼鬼祟祟的凑近。

  “万岁爷,翊坤宫来报,娴贵妃娘娘发动了。”

  声音小到只有乾隆一人听见,他心里一惊,当机立断转身往外走,边走边吩咐皇后,“娴贵妃要生了,朕去翊坤宫候着,你领着其他人继续拜佛。”

  其实应该是乾隆留下,皇后去翊坤宫的,但是皇帝不乐意,他吩咐下来就是命令。

  皇后喉头发干,脸上勉强露出一个笑容,“臣妾谨遵圣令。”

  站在皇后身后的众妃也都听见了乾隆的话,她们徒然喧哗起来,都在小声议论着。

  乾隆大步走出去,系在腰间的玉佩发出环佩叮当的声音,没坐龙辇,直接走着过去,后边的小太监得小跑才能追上。

  他缩短了一半的时间到翊坤宫,这时安絮的宫口已经开得差不多了,嘴里正咬着软木使劲。

  容嬷嬷奉上茶水,然后禀报,“娘娘身子强健,胎位正,但总归是第一胎,难免艰难些,用的时间会长一点。”

  乾隆看也不看茶水,一向平稳的声音里带着急躁,“屋里怎么没声了?是不是没有力气了?吴书来快去库房里把百年的人参拿来。”

  还没等吴书来应声,容嬷嬷就连忙开口,“女子生产最好不要大叫出声,娘娘为了保存力气,嘴里咬着一块软木,因此才没什么声音发出。”

  吴书来机灵,他直接让小太监回去把人参拿来,用不用得上另说。

  而此时的产房里,安絮形容狼狈的咬着软木,随着乌雅嬷嬷“吸气,呼气”的节奏用力。

  郎佳氏坐在小凳上给她加油鼓劲,“你不是想吃冰碗吗?等生了孩子再坐完月子,今年夏天可以吃个够了。”

  黄嬷嬷转身吩咐玉圆将人参切片,熬成参汤给安絮补充力气。

  “不用切的太大,三四片就够了。”

  玉圆端出一盆血水,避着乾隆往膳房跑去,让安嬷嬷熬出一碗参汤,她赶紧再端进去。

  喝完参汤,安絮身上的力气渐渐恢复,几次使劲过后,只感觉身体一松,有什么东西滑了出去,再然后就人事不知了。

  正午十二点,正是一天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一阵婴儿啼哭声打破了宫里的宁静。

  “可是生了?”乾隆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迫不及待地问道。

  乌雅嬷嬷熟练的剪掉脐带,用平安如意纹的襁褓保住啼哭不已的小阿哥,报喜道,“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是个五斤四两的小阿哥。”

  “娴贵妃如何?”乾隆接过襁褓,平稳的手竟然有些微颤,刚出生的小孩子自然不会多好看,但是他竟然觉得这孩子是天底下最好看的。

  庄太医留下给小阿哥诊脉,张院使进去给贵妃诊脉,得出结论,大小都很平安。

  “娘娘是力竭导致的昏迷,不需要吃药,等醒过来的时候吃些滋补的东西便好,不能太过油腻。”

  “小阿哥也十分健康。”

  “好!”乾隆乐得合不拢嘴,依依不舍地把襁褓交给乳母。

  随即厉声道,“若是小阿哥出事,你们也没好果子吃,多为家人孩子想想。”

  四个乳母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十分惶恐的应声,抱着小阿哥就进了东侧殿。

  安絮从产房转移到内室,乾隆不顾宫规,走进来摸了摸她汗湿的额头。

  “麻烦福晋了。”

  “臣妇惶恐,照顾娘娘是臣妇该做的。”

  郎佳氏眉头微动,帝王之情,可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行,你们好好照顾娴贵妃,若是醒了,告诉她朕晚上再来看她。”

  乾隆大步流星的离开,回到乾清宫后,摊开宣纸,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璇、瑜、瑆、珍,还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