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54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安絮摇摇头,“你是极聪颖的,不会只是不想学罢了。”

  纯妃狡黠一笑,露出些许孩子气,万岁爷喜欢有才气的女子,但是她偏偏就不愿意随他。

  而正在她们聊天的时候,皇子席上永璜和永琏之间的气氛凝固,互相都不说话,自顾自的喝着酒。

  永琏深深叹口气,纸终究包不住火啊,皇额娘要了哲额娘的命这一事总有些人知道,现在永璜又知道了,他们两个亲亲兄弟情如此就算废了。

  永璜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是给他生命的生母,另一方面是这么多年一直和他在一起的兄弟。

  只是他能做到不迁怒弟弟永琏,却难免对皇后产生了怨怼之情。

  若是妹妹平安生下来,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时不时羡慕二弟和三妹的手足之情吧。

  和敬和婉虽好,但终究不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

  御膳房送上来的膳食基本都是半凉不热的,乾隆特地吩咐吴书来把他桌子上的粥分给几个阿哥。

  “七弟四妹,来喝点粥。”永瑢是个极憨厚善良的孩子,虽然没比弟妹大几岁,但宴会上总是照顾他们。

  乳母舀了一碗尚且温热的粥喂给永琮,虽然他在翊坤宫的时候都是自己吃饭,但是那都是用特制的勺子,在宴会上还是由乳母喂比较好。

  安絮也让玉圆把自己桌子上的一盘红豆糕送过去,垫垫肚子便罢。

  宴会结束后各回各宫,就在永琮已经被哄睡着的时候,阿哥所突然喧闹起来,六阿哥永瑢身上起了红疹子,并且还开始发热。

  六阿哥的乳母不敢做主,连忙去通知了万岁爷和纯妃,还遣人去请了太医。

  安絮到时刚好在门口撞见衣衫不整的纯妃,显然是从床上被叫起来的,脸色仓皇不定,是被宫女扶进去的。

  太医诊脉后倒是送了口气,不是后宫阴司,他禀告道:“六阿哥这是过敏的症状,臣写个方子就好让其服下,再抹一层药膏就好。”

  “可知道六阿哥是对什么过敏?”

  乳母细细说了一遍宴会上六阿哥都吃了什么,说到粥的时候被太医打断,“你说那粥里面放着花生?”

  “六阿哥应该是对花生过敏,日后不要再接触花生就可以了。”

  乾隆点头,没人下毒就好,他直接下令瞒住此事,若是被其他人知道此事,难保不会有人拿花生害小六,幸好听到太医说了那段话的也不过才几人,大部分还都是心腹,听到乾隆命令后各个都焊死了嘴。

  就连脉案上都写的是风寒入体。

  这边六阿哥是假的风寒,但是没过多久太后却真的染上了风寒。

  原来是头天太后睡觉的时候嫌弃屋子里闷,便让宫女开了窗,偏巧半夜里下起了雨,而守夜的宫女竟然没有发现,那窗子硬生生开了一夜,第二天太后就烧了起来。

  乾隆调查清楚后罚了守夜的宫女,并且让后宫妃嫔轮番去寿康宫侍疾。

  轮到安絮的时候,太后好了不少,已经能坐起身来,但年纪毕竟大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不服老不行啊,想当初哀家生病第二天就活蹦乱跳的,哪像现在上旬都过去还是这么虚弱。”

  太后头上一个福字抹额,人虽瘦了一圈但是气色还不错。

  安絮记得这位太后可是难得的长寿之人,乾隆的寿命估计也是遗传了她的基因。

  “您可得好好养身体,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说是侍疾其实也就是陪太后聊天,毕竟你让这些从没伺候过人的妃嫔给她喂药,她自己首先就不自在,还是身边的宫女贴心。

  太后喝完药,捡起一块蜜饯放在嘴里,“哀家有预感,再喝两剂药肯定就好全了。其实如今就能出去了,你们也不必日日过来,偏生皇帝不愿意,一定要一点咳嗽都没有才算好了。”

  虽然是抱怨的话,但显然是炫耀的意思。

  安絮深知太后的性子,这时候就不能顺着她说,而是应该...

  “太后娘娘这是哪里的话,万岁爷是十分孝顺您的,若是让他知道臣妾没有照顾好您,该冲着臣妾发火了。”

  自古以来婆媳问题都难解。

  “这孩子!”太后果然笑的合不拢嘴,连带着对安絮都更慈爱了些。

  太后痊愈之后正好赶上过年,过完年开始马不停蹄的筹备和硕和婉公主的婚事,送走公主又迎来选秀。

  这次选秀乾隆圈定了三阿哥永璋的嫡福晋为和硕淑慎公主之女博尔济吉特氏。

  这位和硕淑慎公主是废太子的女儿,被先帝收养嫁去蒙古,也就是说她的女儿和永璋的亲缘关系极近,安絮想说什么,但最终也没说出口,毕竟永璋嫡母生母俱全,还轮不到她来说话。

  说起来,乾隆真的是一个喜欢亲上加亲的人,譬如他曾说过,和敬这一胎是男孩便当孙女夫君,是女孩便当孙子福晋。

  听的安絮嘴角抽搐,想一想就知道这血缘关系有多紧密了,生下的孩子能好的了嘛。

  而这次选秀宫里竟然没进人,大部分秀女都被指出去拴婚宗室。

  还有四阿哥永珹,乾隆透露给嘉妃,他看中了总督阿里衮之女钮祜禄氏,但是这女孩今年只有十三岁,便先上记名,等再过两年,年纪大些了就指婚。

  嘉妃心里是颇为满意的,永珹性子跳脱,该找一个能压得住他的嫡福晋,而这位钮祜禄氏就是沉稳大气的性格。

  她高兴之下,直接遣人赏赐了许多东西给钮祜禄氏。

  如此一来明眼人都知道了四阿哥嫡福晋的人选。

第74章

  日子波澜不惊的过去, 好像一眨眼就到了三阿哥永璋成亲的日子。

  早在半个月前纯妃就紧张起来,时不时让内务府淘换摆件,整个钟粹宫都是喜气盈门的样子。

  “你可安生些吧,这些都有内务府准备, 你只要点头摇头就好了。”安絮调侃道。

  说来清朝的内务府, 他们管着皇家的家事, 就连皇子福晋的嫁妆都是他们出的。

  纯妃横她一眼,“我等着看七阿哥长大了,你是不是也像我这样。”

  “等他成婚, 我就当个甩手掌柜!”

  嘉妃笑起来, 眼神从一旁的摇车里转到纯妃身上, “博尔济吉特氏性格如何?”

  “其他都好,就是性格有些骄纵,不知道成婚后和永璋能不能合得来。”纯妃收了笑容, 博尔济吉特氏是公主与额驸唯一的女儿, 额驸又早亡,公主自然是把一腔宠爱都给了女儿。

  安絮想了想,她恍惚记得历史上的永璋似乎是过继了十一阿哥永瑆的儿子为嗣,“毕竟是公主之女,有些小性子也情有可原。”

  “你们都知道的, 永璋跟他汗阿玛一样喜欢有才情的女子,而博尔济吉特氏蒙语满语还好, 但是对汉语就一窍不通。”

  “不想了不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就自个折腾去吧,反正我不会是个看不得夫妻好的坏婆婆。”

  纯妃话音刚落,在亭子外疯跑的几个孩子同时扑进来, 各自找额娘。

  “额娘,你看我摘的小花,送给你。”永琮摊开胖乎乎的爪子,一朵被□□得不成样子的小粉花出现在安絮面前。

  安絮拿着帕子给他擦汗,笑的温柔,“小七知道这朵花叫什么吗?”

  她经常这么问孩子,以此来锻炼他的说话能力,不得不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现在永琮口齿比同龄人清晰很多,词汇量也多不少。

  “不知道。”永琮疑惑的看了一眼手上的花,眨巴着大眼睛说。

  “这叫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桃花,桃花盛开也就代表着春天到了。”安絮从茶壶里倒出一杯蜂蜜水喂给他。

  另一边的永璇突然插话,“春天好!”

  嘉妃噗呲笑出声,“这孩子就记住了我说的春天就让他吃酸奶。”她点点永璇的鼻尖,“可真是个贪吃鬼。”

  永璇不知道额娘在说什么,只听到了酸奶两个字,“要喝酸奶。”

  永琮咕嘟咕嘟喝完一杯水,坐在软垫上好奇的四处张望,“六哥呢?”

  六七八三个阿哥经常玩在一起,尤其是六阿哥永瑢竟然丝毫不嫌弃两个弟弟年纪小,反而带着他们玩的风生水起。

  纯妃抱着四格格和嘉说:“你六哥去了上书房,等下午就能见到他了。”

  永琮不明白上书房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他知道六哥暂时不能带他们玩了,他只好瘪瘪嘴跳下来,拉着永璇继续跑出亭子,身后的乳母忙不迭地追过去。

  “这孩子,一天不动就难受。”安絮将帕子叠好收起来,洗过之后还能接着用,她可受不了宫里女子那样拿帕子当消耗品的做法。

  纯妃也松开和嘉,叫她趴在摇车上看九阿哥。

  “万岁爷有说什么时候给九阿哥取名吗?”

  嘉妃摇摇团扇,“我求万岁爷取了个小名,不都说贱名好养活嘛,日后满宫里都叫他长寿,你们也别忘了。”

  现在稍微能轻松些是因为太医说小儿子养的不错,叫她时常带出来晒晒太阳。

  “民间的俗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纯妃感慨了一句。

  安絮但笑不语,这样的俗礼反正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吧,不过她倒是很赞同太医说的话,好好的孩子在屋子里憋着就算没病都得憋出病来。

  起风之后三个人赶紧各自带着孩子回宫,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有风的时候还是带着凉意。

  “额娘,我想吃酸奶芋圆。”永琮一岁多一点就停了奶,安絮特地调/教了一个做小儿饭食的厨娘,这芋圆就是她们一起弄出来的。

  乳母自然被退回去两个,剩下的就做了嬷嬷。

  安絮看了看自鸣钟,现在才上午十一点,若是他吃了芋圆,那午饭就吃不了了。

  因此弯腰跟他打商量,“咱们一会用完午膳再吃酸奶芋圆好不好?”

  永琮歪着头思考的小模样可爱极了,看的安絮手指蠢蠢欲动。

  “好,但是要加桃桃。”

  内务府之前送来好几筐桃子,有水蜜桃也有脆桃,味道都很好,永琮自从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安絮点头答应他,“快去洗手,一会吃饭了。”

  永琮欢呼一声跑进去。

  “一会碗里少放些芋圆,多放一点桃子。”芋圆涨肚子,永琮吃完午饭估计就吃不了多少了。

  “娘娘您待会要不要也吃一份?”玉仙询问道。

  二等宫女玉晴和玉雪都出宫嫁人了,玉晴是自己家里定的亲,另一个则是有人求到她这来,人选玉雪极其满意,安絮便准备了嫁妆将她们送出宫。

  再提上来的就是玉仙和玉宁。

  安絮瞬间有点馋,“我的那一份稍微冰一下。”

  饭后母子两个津津有味的吃着酸奶芋圆,在旁人看来,他们真不愧有血缘关系,连吃饭的样子都一模一样。

  下午的时候永琮去午睡,安絮也换了件衣服,准备处理一下宫务,没想到刚处理一半,就听说了一个消息。

  “你说什么?万岁爷在朝会上罢了张廷玉的太庙配享?”

  安絮停下笔惊讶的重复一遍,虽然她早知道乾隆对雍正留下的辅政大臣都有些不满,但没想到他这次竟然会这么生气。

  前两年张廷玉以年老乞休,乾隆按照惯例驳回,这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若是真想乞休那就再上两次折子,第三次乾隆便会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