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60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安絮摸了摸桌子上鲤鱼样式的绣花,“那是自然。”

  如此便算是定了承诺。

  “永珹带着自己亲手猎的狐狸崽子去了钮祜禄府,回来的时候却有些闷闷不乐,刚才才告诉我原来是钮祜禄氏前些日子病了,到现在还没好,求我叫个太医过去看看。”

  嘉贵妃给安絮报备了下,下午就派太医去钮祜禄府。

  幸好钮祜禄格格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很常见的夏日病。

  这结果让嘉贵妃和四阿哥都松了口气。

  *

  安絮这次有孕,前三个月的时候是吐的比吃得多,而当她肚子鼓起来后,却是胃口大开,也极挑剔,却不是想吃山珍海味的挑剔,而是对灌汤包、鸡蛋灌饼、煎饼果子、酸辣粉这类民间小吃的向往,逼得翊坤宫膳房都成了制作民间小吃的熟手。

  这天她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辣汤,突然玉兰兴高采烈的走进来。

  “娘娘,刚刚外头传来消息,说少夫人已经怀胎两个月了!”

  她口里所谓的少夫人便是安絮侄子德桓的夫人喜塔腊氏,成婚许多年一直都没有好消息,急得郎佳氏和章佳氏把京城所有寺庙道观都拜了个遍。

  如今总算苦尽甘来。

  安絮立刻吩咐宫女将赏赐收拾出来送去乌拉那拉府。

  出去送礼的李德回宫后禀报道:“老太爷和老夫人都是极高兴的,而且太爷的身体也好了不好,每日都能拄着拐走几步了。”

  她阿玛额娘生她的时候就已经三十多岁,今年也已年过六十,在清朝是难得一见的高龄老人。

  额娘身子还算康健,但是阿玛年初的时候生了场重病,便上了折子致仕,乾隆自然是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按照惯例驳回三次,便准了他的折子,他如今正领着一等承恩公。

  听完李德带来的好消息,安絮接下来一段时间心情都极好。

  宫里也渐渐热闹起来,花开富贵的红色宫灯挂的到处都是,宫女被允许戴花,一张张面孔都鲜妍极了,给皇宫增添几分亮色。

  纯贵妃忙的飞起,最终让还是愉妃、婉嫔几人帮了忙,把下半年的节庆平平顺顺的过完。

第80章

  乾隆为庆太后六十岁寿辰, 特地在京西门建万寿寺,生辰当天更是让太后在新建的倚虹堂处换轿辇进宫。

  宫里各处都张灯结彩, 翊坤宫也不例外。

  安絮先把自己打扮齐整,紧接着派人去阿哥所接永琮,见时间快到了,才坐上轿辇前去寿康宫。

  寿康宫正门前悬挂着两个万寿灯,上面复杂的团寿花纹是工匠不眠不休雕刻出来的,此时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人到达。

  见到安絮,纷纷福身行礼。

  “免礼。”

  安絮穿着平底绣鞋, 马面裙上绣着纹路精致的芙蓉花,随着走动,一朵朵芙蓉花映照在地面光滑的金砖上。

  寿康宫正殿里坐着后宫嫔妃、宗室福晋、大臣女眷, 而安絮这次的位置理所应当位于众妃之首。

  太后乐得合不拢嘴, 身边围绕着数位女眷。

  趁着没人注意, 安絮凑近嘉贵妃,询问道:“如何?若是不舒服,便禀了太后先回去。”

  嘉贵妃盛装出席,但依旧能看出虚弱来,她摸摸肚子, “无碍,来之前我刚喝了安胎药。”

  安絮依旧有些忧心, 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嘉贵妃,幸好嘉贵妃还算是轻松的撑过一切流程, 直到宴席的时候, 太后提出让她先回去休息。

  又过了一会儿,宫女们抬来一百只笼子,掀开遮挡的帘子才看到每个笼子里都装了一种鸟。

  领头的太监笑得喜庆, “这是万岁爷专门为太后娘娘准备的百鸟朝凤。”

  显然这个寓意合了太后的喜好,她就是这样热闹明白的审美。

  见状,各位女眷也纷纷开始奉承。

  这边宗室福晋:“太后娘娘可真是好福气,万岁爷是极孝顺的,这一百种鸟儿竟然没有一只是相同的。”

  那边大臣夫人:“也就只有太后娘娘才能用百鸟朝凤了。”

  这一番恭维听的太后喜笑颜开,她亲自上前打开一只鸟笼,将里面的鸟儿放出来,只见一群小鸟从笼子里冲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它们并没有飞走,而是绕着院子盘旋而上。

  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突然响起,“太后娘娘果然有好生之德。”

  安絮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站在人群后的令嫔。

  太后果然更开心了,她直接命宫女把所有笼子都打开,数不清的鸟儿始终盘旋在天空上,很久之后才离去。

  纯贵妃看不惯令妃那阿谀奉承的样,小声念叨了句,“小家子气。”

  她不喜欢富察氏也不喜欢高氏,因此也不喜欢被她们推出来魏姓姐妹。

  不过面上依旧是那副笑容。

  接下来就是家宴,乾隆带着几个阿哥在台上彩衣娱亲,一曲《祝寿》表演完成,太后亲自起身挨个拍过几人。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她们这群后妃暂时退却一射之地,现在众人都关注的是几个阿哥送的贺礼。

  大阿哥永璜中规中矩,是一座从庙里请来的佛像。

  二阿哥永琏则是一本亲手抄写的佛经,字体放大,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极宽,看得出来是专门为太后准备的。

  不论贵重,就这份心意也极其难得。

  再加上永琏本就是太后最喜爱的孙子,这样一来她更是爱得不行。

  因此,在他之后送礼的几个阿哥就显得十分平平无奇。

  小阿哥们更不用说,年纪都小,贺礼是是由各自额娘帮着准备。

  只有永琮还额外写了一篇祝寿词,字虽不好,但能看出来是一笔一画认真写的。

  太后专门叫人在她旁边设了桌,让永琮坐下。

  这也意在表明安絮的地位。

  宴席结束后,天边还带着橙红色的光晕,安絮带着永琮回翊坤宫。

  膳房第一时间将炉子上煨着的党参羊肉汤呈上来,汤上撒着碎葱花,安絮能接受煮熟的葱花,却吃不了生葱。

  母子两人一人一碗,配着葱油饼热乎乎的吃着,这下子总算驱散了十一月的寒气。

  正当安絮慢慢喝汤的时候,却听见一声细微的东西折断的声音,她还以为是错觉,直到看见永琮捂着嘴才反应过来。

  连忙放下碗,“这是怎么了?可是咬到东西了?”

  连伺候的宫人都是一惊,差点夺门而出去请太医。

  永琮捂着嘴摇摇头,将嘴里的葱油饼拿出来,只见上面正挂着一颗小米牙。

  安絮放下心来,“我们永琮也长大了,这是开始换牙了,别担心,过一段时间还会长出来的。”

  她用手帕包好小米牙,“来叫额娘看看掉的是哪颗。”

  半晌,永琮才把手移开,上边一排的门牙明晃晃的少了一颗。

  “没事,你六哥他们都换过牙,看他们现在一口牙不也是好好的?你只要每天饭后睡前都刷一遍牙,不要去舔它,日后肯定会有一口好牙。”

  安抚好永琮,她站起身,“民间是不是有个说法,上头一排的牙要往屋顶扔,下边一排的牙要往床底扔?”

  玉圆点头,“是有这种说法,分别寓意往下长和往上长。”

  “那正好,叫一个小太监架梯/子把这颗牙放在屋顶上。”

  她吩咐完就带着永琮去洗漱了。

  另一边李德亲自爬上梯/子,在一个稳固的角落把包着牙的手帕牢牢固定住。

  从这天开始永琮就沉稳不少,因为缺了一颗门牙,说话会漏风,为了保住他的形象,不得不多沉默,眼看着竟然有些长大的样子。

  没多久八阿哥也开始换牙了,不过他是个活泼的性子,就算说话漏风也挡不住他的叨叨。

  *

  太后过寿的喜气一直延续到过年,在这样的一片喜意下,来年二月,嘉贵妃经过两天的挣扎,早产生下一个小阿哥,排行十一。

  刚满月乾隆便给他取名永瑆,早早计入玉牒。

  这下子启祥宫齐齐整整四个阿哥,其他人连嫉妒的心都生不出来了。

  就连太后都没了对嘉贵妃晋位的不满,原本她是不愿意让嘉贵妃这个祖上是高丽人的妃嫔晋位贵妃的,毕竟清宫不轻易升皇贵妃,贵妃就是皇后之下第一人。

  二月的天还带着寒意,安絮和纯贵妃前往启祥宫看望刚生完孩子的嘉贵妃,她经过太医的诊脉,要坐满双月子,并且日后不宜侍寝了。

  她们到时,嘉贵妃正头戴抹额,身上盖的严严实实,手里捧着碗喝药—庄太医说嘉贵妃好好保养,好的话能有三五年,不好的话...

  十一阿哥倒是让庄太医庆幸万分的健康。

  屋子里的地龙烧的极热,安絮额头上冒出点点汗珠。

  纯贵妃仔细打量了一下十一阿哥,见他面色红润,白白胖胖,不由得欣慰道:“这孩子看着就好。”

  嘉贵妃喝完药接过襁褓,面上带着慈爱的笑,“可不是,看这浓密的胎发,真不亏了我吃的那些核桃黑芝麻。”

  安絮突然想到些什么,赶紧说:“对了,九阿哥如今在太后身边养着,你若是想见他,我便叫人把他带过来。”

  “...等我好了再亲自去看他吧。”嘉贵妃让乳母把十一阿哥抱回去,沉默半晌说道。

  纯贵妃见气氛低落,立刻转移话题,“前儿永瑢说万岁爷准备带他们哥几个出宫,咱们需不需要准备些东西?”

  “都是永璇窜辍的,这孩子想出去玩罢了。”嘉贵妃深深叹口气,虽然都是她的孩子,但每个性格都不同,永珹不用她多操心,永璇却是所有阿哥里最调皮的,比他几个兄弟加起来都活泼。

  安絮笑了起来,“不是什么大事,跟万岁爷出去安全自然不必担心,咱们找些铜板来,叫他们身边的人带上就好。”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纯贵妃认同的点点头,“这话颇有些道理,他们作为皇子,可不能不识人间烟火情。”

  “之前永璋不还闹出过笑话?拿银子买外边摊上的东西,殊不知一两银子就可以把整个摊都包下来了。”

  她说的是永璋跟乾隆出宫时候发生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乾隆每年都会带年纪小的阿哥出宫一两次。

  “宫里采买处会故意报高价格,就处理宫务以来我都处置好几次了。”纯贵妃接着说:“你说他们怎么都不长记性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存在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