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65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娘娘,昨儿万岁爷去了怡嫔的院子,侍寝的却是白常在。”

  安絮刚醒过来,脑子还有些懵,正在闭目养神的时候听见玉兰的话,不由睁开眼道:“是白常在啊。”

  说起来这个白常在也是倒霉,怎么刚进宫就因病了,她原本以为白常在是着了道,但是经过一番探查,并没有发现阴谋,就是单纯因为水土不服病的。

  如此想着,她在彤史上用朱砂记了一笔。

  今天刚好是每逢五请安的日子,安絮换好衣服撩开帘子走出去,此时多数人都已经到了,只有嘉贵妃有特许—身体不好便不用来请安。

  听着请安声,安絮的眼神在她们身上溜了一圈,一屋子环肥燕瘦的美人,果真养眼,若是她是皇帝,也真不一定能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就像在现代玩乙女向游戏,这个喜欢,那个也喜欢,恨不得直接开后宫。

  众人刚请安坐下,就看到颖嫔突然把枪口对上怡嫔,“怡嫔姐姐看着病歪歪的样子,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怡嫔从几年前就抱病了,说是寒症,是当年落水的后遗症没养好,再加上她本就体寒,每个月来月事的时候都苦不堪言,太医也说这病只能靠养,养得好能多活几年,养不好就性命堪忧。

  也是因为如此,乾隆昨晚才会在收到怡嫔送过去的补汤后,亲自去看她。

  怡嫔难堪的抿唇,宫里没有秘密,昨晚白常在代她侍寝,不过一夜的时间就传到众人耳朵里。

  “倒是难为颖嫔妹妹记得姐姐,不过我身体还好,就不劳烦妹妹费心了。”

  别看姐姐妹妹这样叫的亲热,但是字里行间全是内涵。

  安絮饶有兴趣的看着热闹,你别说,坐在皇后的位置看下面真的可以算是看的一清二楚,有些类似现代老师站在讲台上看学生,别以为她们什么都看不清,实则小动作都明明白白。

  看过颖嫔和怡嫔后,她的视线最后落在沉默不语的白常在身上,白常在的容貌数一数二,只是运气不太好,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起来。

  原先她是娴妃的时候,跟怡嫔算是同盟,但是后来她接连怀孕生子晋位,而怡嫔一直都没有动静,两人的关系就疏远了,她倒是和庆嫔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

  颖嫔偃旗息鼓,其他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安絮看够了热闹,便叫她们散了。

  怡嫔带着白常在回到武陵春色,刚回去就撑不住的倒在榻上,脸上丝毫血色都没有。

  “姐姐!”白常在惊呼出声,连忙上前扶住她,担忧道:“要不然还是去请太医来看看吧。”

  怡嫔借助白常在的力气坐稳,有气无力的摆摆手,“不必,这时候去请太医,是叫她们看笑话,去把药丸拿来让我吃一颗就行。”

  小宫女立刻从梳妆台的匣子里拿出一个短圆的瓷瓶,里面装着半瓶拇指肚大的棕色药丸。

  这药丸是太医专门配的,能够缓解寒症带来的疼痛。

  吃完药后怡嫔缓了口气,随即拉住白常在的手,严肃的问:“你昨晚伺候万岁爷如何?”

  白常在十分忐忑,“我也不知道。”

  怡嫔松开手,极其无奈的说:“我放不下就只有你了,本来想着你能被万岁爷记住,在宫里也能好过些。”

  “姐姐,你的病肯定能治好的。”白常在惊慌失措,她这么些年基本都是被姐姐照看的,一想到以后要自己做决定就害怕极了。

  怡嫔看着自己妹妹开始反思,她是不是不应该事事都操心,硬生生把妹妹都养废了。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了白常在,怡嫔还是振奋精神,从头开始教她。

  白常在侍了寝,但显然没被乾隆记住。

  怡嫔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想法子,她现在也不求白常在受宠了,转而让白常在跟庆嫔打好关系,等日后她万一有个不测,便求了皇后娘娘把白常在放在庆嫔的宫里,让她稍微照看一二。

  庆嫔是个性子柔和的人,还记得怡嫔对她的恩情,顺手照顾白常在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很快便应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放下一桩心事,太医说怡嫔的身体好转不少。

  如此一来,园子里因为嘉贵妃和怡嫔而沉闷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第86章

  时间仿佛眨眼间就到了腊月, 这天安絮正带着几个小宫女一起挑选决明子,永琮和永璂的枕头该换了, 而决明子作为一种可以明目的药材,放在枕头里才能发挥它的全部功效。

  挑了半天,安絮直起身,双手叉腰吩咐道:“就这么些吧,枕头不要绣花,就用素布,永琮要黄色的, 永璂要青色。”

  负责针织的小宫女们纷纷点头,抱着挑出来的决明子福身离开。

  她们刚走, 帘子又动了动, 是玉圆, 她从门外走进来禀告:“娘娘, 十二阿哥睡醒了, 正吵着要见您。”

  玉圆话音刚落,帘子就被掀开了,只见一个身穿银红色如意纹小袄, 莲青色棉裤, 生的玉雪可爱的孩子往这边跑过来。

  这便是一岁半的十二阿哥永璂。

  他走路尚且不稳, 更别提跑步了,果不其然还没到安絮身前,就一个踉跄, 险些摔倒在地,好在安絮眼疾手快,立刻接住他,将他抱在怀里。

  “走都还没学会, 就开始学跑了。”安絮点点永璂的鼻尖。

  永璂依偎在安絮怀里,拉长了声音叫道:“额娘~”

  他跟永琮冷静自持的性格差的多,特别爱撒娇,借用纯贵妃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当初和嘉小时候都没他这么娇。

  “十二阿哥睡得怎么样?”安絮边问边剥开一个蜜桔,塞进他嘴里。

  永璂只顾嚼嘴里的桔子,是乳母回的话:“十二阿哥睡得香,方才已经便溺过,也喂过蛋羹了。”

  安絮本来还在迟疑什么时候给永璂断奶,没想到他跟他哥一样,吃了辅食就不怎么爱吃奶,两人都是在一岁半断的奶,只是偶尔还喝一点牛奶羊奶补充营养。

  断奶后四个乳母中有两个自愿留下来,便成了教养嬷嬷,两人一个姓吴,一个姓曹。

  见他吃完一个桔子,安絮就将剩下的都收了起来,拉着永璂的手在院子里散步。

  现在天气正好,出来活动一下也是好事。

  转完两圈,安絮就任由永璂坐在暖阁里玩积木,这些积木每次玩完都会被宫女拿去用沸水煮一遍,以此来保证干净卫生。

  留下乳母看着永璂,别让他上嘴咬积木就好。

  安絮自己则是回了书房处理宫务,今年乾隆决定在园子里过年,因此流程需要她多注意。

  好不容易处理完,她刚想休息一下,玉兰又进来禀告了个消息。

  方才太后请三位阿哥的福晋和侧福晋用膳,二阿哥侧福晋和三阿哥侧福晋吃鱼的时候干呕出声,太后请来太医确诊两人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太后自然是喜不自胜,直接派人把两位侧福晋送回去,又赏赐了诸多补品药材。

  其实这事总的来说跟安絮没什么关系,毕竟只是侧福晋有孕,若是福晋有孕倒是需要她安抚。

  只是太后都做出了高兴的姿态,她们自然要跟着高兴,安絮让玉兰从库房里找了些不逾矩的东西赏赐给两人。

  知道这件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纯贵妃,她直接把身边的嬷嬷送去了三阿哥处,这位嬷嬷是照料她生下三个孩子的熟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不知道三福晋会不会动手,但是她可以直接把可能性给堵住。

  好事成双,赶在过年前,乾隆给两个已经娶妻生子的儿子封了爵位。

  大阿哥永璜封做定贝勒。

  三阿哥永璋封做循贝勒。

  虽然只是贝勒,但也代表着他们不再是光头阿哥,更何况先帝也是从贝勒做起,一路做到亲王乃至皇帝的。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园子里充斥着喜气,络绎不绝的人过来恭喜纯贵妃,让她在这段时间里脸都快笑僵了。

  当安絮再次见到纯贵妃时,被她的好气色吓了一跳,不由得调侃道:“瞧瞧咱们纯贵妃,看上去好像年轻了五六岁。”

  纯贵妃翻了个白眼,“等七阿哥娶妻生子,你就能理解我的激动了。”

  她怼完安絮,转眸看向嘉贵妃,开口说:“万岁爷把四阿哥的婚期定在三月,你准备的如何?若是撑不住,可以叫我们帮忙的。”

  嘉贵妃摇摇头,“你们就放心吧,我可以的。”

  说完这句话她顿了顿才继续说:“只是我有点担心永珹和伊尔觉罗氏的感情,你们也知道的,永珹颇为喜爱钮祜禄氏。”

  安絮听完眨眨眼,她懂了,这不就是活着的人永远比不过死去的人,就像是历史上的孝贤皇后和继后那拉氏。

  “我先头也见过几次伊尔觉罗氏,她庄重有余,温柔不足。”

  嘉贵妃的言下之意就是就算永珹再怎么活泼,他也是被尊着养大的,以伊尔觉罗氏的性格不会哄着他,那两人之间的感情自然不会好。

  纯贵妃挥挥手,“真是各有各的糟心事,也不知道万岁爷是怎么选嫡福晋的。”

  说到这个安絮就能插上话了,“我倒是发现个规律,咱们这位爷选儿媳,好像更青睐于祖上有爱新觉罗血脉的女子,三福晋和四福晋一个是和硕淑慎公主之女,一个是和硕额驸福僧额之女。”

  “倒是大福晋和二福晋跟宗室没什么关系。”

  这估计也是大福晋和二福晋能平安生下孩子的原因之一。

  两位贵妃仔细想想发觉还真是。

  安絮看着她们的神色继续开口:“我曾经在一本失传的医书上看过,说是血缘关系相近的两人很难生下的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纯贵妃愣了一下,等回过神才说:“这不能吧,表兄妹亲上加亲多正常啊,也没看他们生不出孩子。”

  嘉贵妃也点头,“先帝不就是圣祖和孝懿仁皇后的孩子。”

  安絮听完摸着下巴想道,正史上孝懿仁皇后的孩子可没活下来,这个世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孝懿仁皇后是她的穿越者前辈?

  送走两位贵妃后,她依旧在思考这件事。

  好在没多久,乌拉那拉家就把她之前要的近亲成亲的夫妻册子送了进来。

  古代流行亲上加亲,表兄妹成亲的组合更是数不胜数,因此找样本是很轻松的。

  他们一共观察了一百组,这一百组里有成亲几年的,有刚成亲的,血缘关系也有远有近。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中有三成是有正常的亲生子,虽然身体虚弱些,但好歹平安长大了。

  另外七成里,有四成不停的滑胎,不管吃什么安胎药都保不住,剩下三成生下来的不是身上有毛病,就是脑子有毛病。

  整理册子的人看着上面记载的字眼都心惊胆战,心里念着自己的孩子日后绝不亲上加亲。

  在安絮正看的入迷的时候,突然旁边伸过来一只手敲了敲桌子,随之而来的是乾隆的声音:“看什么这么入迷呢?让朕也看看。”

  原来是乾隆过来的时候没让唱名。

  他虽然这么说,但是并没有抽出册子,只是在调侃罢了。

  倒是安絮自己把册子放在乾隆手边,边措辞边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曾经在一本失传的医书上看过,近亲很难生子,便产生了好奇,让家里人去民间查一查,没想到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眼见乾隆翻看着册子神色渐渐严肃起来,安絮也没再打扰他,反而给他倒了杯茶,然后安稳的待在一旁。

  这一待就待到傍晚,乾隆是被安絮拨弄烛芯发出的声响惊醒的。

  他揉揉眉心,把册子卷好,“这东西朕就先留着了。”

  安絮点点头,询问道:“要不要让人把晚膳呈上来?”

  随着乾隆应声,很快宫人们就在暖阁里的圆桌上摆好了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