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68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安絮点点他的眉心,“你才几岁就想着骑马。”

  永琮随口一句骑马好玩, 就被他记在了心里。

  “我已经长大了, 额娘,您就答应我吧。”永璂再接再厉,那些玩具他实在是都玩腻了。

  正好在这时候, 门外传来一句话,“答应什么?”

  原来是乾隆没让唱名,直接进来了, 刚好听见永璂说的话。

  “汗阿玛, 我想去上驷院骑马。”永璂见额娘不同意, 便开始向好说话的乾隆努力。

  乾隆听完一笑,托住永璂的腋下,将他抱起来, “汗阿玛带你去玩好不好。”

  “好!”永璂兴奋的咧开嘴。

  安絮不赞同的叫一声:“万岁爷。”

  永璂今年才三岁,跑都跑不稳呢,怎么骑马啊。

  乾隆放下永璂,安抚道:“你放心吧,朕亲自带他骑马溜一圈就回来。”

  安絮只好同意了,叫来永璂的乳母耳提面命,让她好好照看主子。

  乾隆抱着永璂上了御辇,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宫人,一转弯安絮就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上驷院掌管宫内所有马匹,同时还附带一片巨大的马场,阿哥们就在这里跟武谙答学习骑射。

  伴随着清脆的响鞭声,还在进学的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几个阿哥同时抱拳:“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乾隆叫起后从御辇里抱出永璂,让他给几个哥哥问好。

  随后让永琮照顾永璂,他则是趁机问了两句众阿哥的功课,问完心里却并不能算很满意,尤其是六八两个,回答的十分生硬磕绊。

  生硬磕绊也就算了,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完全是照本宣科。

  不过好在五阿哥和七阿哥十足的聪颖,乾隆满意的看向两个儿子,见永琮正耐心的牵着永璂的手,便开口道:“你十二弟想骑马,就由你带着他溜一圈吧。”

  八阿哥永璇感觉到汗阿玛的视线移开,悄悄松了口气,挤眉弄眼的暗示六哥。

  六阿哥也心有余悸,他们俩速来跟汗阿玛不算亲近,一来前有兄长后有嫡出弟弟,二来自身资质不算出色。

  再加上纯贵妃生完六阿哥便失宠了,嘉贵妃虽然没失宠,但是两个弟弟跟八阿哥年纪离得太近,难免会忽视几分。

  话说回来,永琮现在骑的是一只出自科尔沁草原的白色母马,性情十分温顺,多驮了一个人也没什么反应,安稳的在谙答的牵绳下走了两圈。

  下马后永璂依旧意犹未尽,但他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懂得适可而止。

  紧接着在一旁伺候的乳母赶紧走过来,在屋子里帮永璂将汗湿的衣服换下来。

  乾隆呼噜一下小儿子的脑袋,看看天色,道:“今儿就让你们早放学,去宫里给各自额娘请安吧。”

  然后他便带着永琮和永璂回了翊坤宫。

  此时安絮正坐在榻上看着盘子里的风铃,实在是漂亮的她心肝颤,主体是蓝色水晶雕刻成水花的样子,最中间垂着一个渐变蓝的水晶天鹅,随着风吹过,发出清脆的丁零当啷声响。

  不是清宫的风格,但是刚好合了她的审美,内务府刚做出来就乐颠颠的派人送了过来。

  又欣赏了半天,她才吩咐玉圆:“把风铃挂在书房的窗户旁。”

  正好那下边就是许多盆栽,有芭蕉、有翠竹、还有常青藤。

  乾隆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后,她看三人满头满面的汗,连忙催促他们去换衣服,虽然已经是三月,但空气里依旧弥漫着凉意,一冷一热之下极容易生病。

  累了一天,永璂晚膳用的很是香甜,一碗虾仁鸡蛋羹被他吃的干干净净。

  接下来的日子里头一件大事便是迎忻嫔戴佳氏入宫,她今年十五岁,进宫一事已经是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就是得罪人了。

  忻嫔是个面容清秀,身型纤细的骨感美人,说话也细声细气,许是因为年幼丧父,她看上去没什么安全感的样子。

  安絮将她安排进永寿宫,永寿宫自从慧宁皇贵妃去世后,就只在侧殿有一个魏答应居住。

  这下时隔多年重新有了主位,魏答应忐忑不已,不知道忻嫔性子如何。

  忻嫔进宫后没有选择住在永寿宫的前院正殿,反而是选择将行李搬进后院正殿,永寿宫作为西六宫之首,她一个嫔位,自然是住不了前院。

  待宫人们收拾的差不多后,忻嫔安稳的松了口气,进宫总比在家里好,她原先算得上寄人篱下,现如今只希望叔伯们看在她的面子上能好好照料额娘。

  这时她从家里带来的婢女暮春掀开帘子:“主子,住在侧殿的魏答应前来求见。”

  家里专门请的嬷嬷讲过这个魏答应,虽然只是在介绍令嫔时一带而过,但因种种原因,忻嫔还是记住她了。

  魏答应看到忻嫔的第一眼心里就有了谱,这位看上去不是个难相处的,不知道会给永寿宫带来什么不同。

  两人寒暄两句,魏答应便颇有眼色的告辞:“奴才就不打扰娘娘收拾了。”

  忻嫔进宫后,宫里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她还算得宠,和颖嫔、令嫔三人一同称得上是宠妃。

  没错,令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异军突起,从乾隆东巡回来就开始显露姓名。

  而安絮这里则是一如既往的坐山观虎斗,毕竟后妃们最多就是拌个嘴,连动手都少,更不用说栽赃陷害了。

  新人进宫,正是宫里最活跃的时候。

  当没有热闹看的时候,安絮就会看些闲书,当初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说是把书局里的新书按月送过来,就真的信守承诺,每个月都会递牌子进宫。

  每天下午边看书边吃零嘴就是她最惬意的时候。

  这些零嘴里她尤其爱蜜渍青梅,一小盘能叫她一个下午全都给吃完。

  这让容嬷嬷心里有了些想头,又计算着日子,见主子一向准时的月事已经推迟五日,面上便露出笑容。

  “娘娘,您看是不是该请太医来看看?”

  安絮拿着银叉的手顿了顿,将最后一颗青梅放进嘴里,边吮边道:“是该叫太医了。”

  又不是第一次,她的身体变化自己心里也有数,只是永琮是三个月的时候才诊出来喜脉,永璂是两个月,如今还不知道能不能诊出来呢。

  请来的依旧是庄太医,他在路上已经听玉兰说了皇后的症状,摸着胡子诊脉片刻,又换了只手,随即笑着恭贺:“恭喜皇后娘娘,您正是滑脉的脉象,如今已经一月有余。”

  闻言宫女们立刻憋不住笑容,殿里气氛顿时欢悦起来。

  庄太医又嘱咐两句:“娘娘虽然身体好,但到底年纪大些,此次遇喜要多加注意。”

  并且将写满注意事项的小册子交给宫女。

  安絮赏了个荷包给庄太医,里头装着十两银子,送走他后,又开箱子拿了些赏银分给翊坤宫的宫人。

  “遣人去禀告给万岁爷和太后娘娘。”

  李德到乾清宫的时候,乾隆心情很差,他刚得到消息,张廷玉病重,派去诊治的太医说他的寿数约莫就在这几天。

  虽然君臣不和,但是张廷玉再怎么说也是先帝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乾隆自然心思郁结。

  吴书来在殿里头冒冷汗,连抬头都不敢,直直盯着脚上的鞋子。

  正当他苦思冥想怎么让万岁爷高兴起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他的徒弟站在门口向他招手。

  他给乾隆告了声罪,小碎步跑出去。

  “爷爷,方才翊坤宫派人来通禀,说是皇后娘娘有孕月余。”徒弟打了个千,兴奋的说。

  吴书来一怔,面上慢慢浮上喜色,“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说完也不管徒弟了,赶紧跑进去,跪在地上道:“奴才给万岁爷贺喜。”

  乾隆瞥了他一眼,“喜从何来?”

  “方才翊坤宫请了太医,太医诊出喜脉,这难道不是一件喜事吗?”

  听见这话,乾隆罕见的愣住了,差点没拿稳手里的朱砂毛笔,反应过来后,立刻站起身,连御辇都没乘,直接大步去了翊坤宫。

  他到时,安絮正吩咐着她怀孕后的安排。

  见到乾隆,她倒也不意外。

  还没等福身行礼便被乾隆扶住了。

  “不必多礼,你身子最重要。”

  乾隆喜气洋洋地说:“没想到永璂这么快就要当哥哥了。”

  安絮摸摸肚子,“原先怀永琮时是三个月才诊出来的,这个现在才一个月。”

  而且她在现代都称得上是高龄产妇,更不用说在医药落后的清朝了,担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乾隆想了想,柔声道:“正好张院使现在正闲着,叫他和庄太医每天都来给你请一次平安脉,等满了三个月再说出去。”

  安絮点头应了。

  太后得知皇后有孕后也是喜不自胜,其他的不提,谁会嫌孙子多啊,等再过几年绵徳娶妻生子,她就是五世同堂了。

  知道皇帝和皇后想瞒到三个月再说出去,太后赞同的颔首,“是这个理。”

  乾隆要瞒什么事情那肯定是瞒得死死的。

  纯贵妃几人都以为皇后是生病了才会把宫务分给她们,纯贵妃甚至还忧心仲仲的上门问了几句。

  至于嘉贵妃,她虽不是病入膏肓,却也是病骨支离,处理宫务是不要想了,

  没过几天前朝又传来消息,张廷玉张大人卒于家中,年八十四,乾隆上谥号曰“文和”,允许其配享太庙。

第90章

  六月, 清军平定准噶尔达瓦齐。

  乾隆大喜,遣和亲王弘昼代祭天地, 为太后上徽号,并且选择在午门受俘。

  伴随着这一件件喜事发生,宫里气氛顿时就不一样了,妃嫔们仿佛都有雷达,知道皇帝心情如何,这时候一个个都穿的花枝招展,在御花园里显得人比花娇。

  人多了,摩擦自然也就多了。

  光是安絮这里就接到许多件官司, 重点还都是小事, 她最后索性都交给几个嫔处理, 自己当个甩手掌柜。

  直到有一天中午,事情发生了变化,当时母子俩正在睡午觉, 安絮只是略睡了半个时辰, 起身后见永璂正睡的香甜,就没叫醒他,伸手将冰山挪远了一点。

  洗漱完, 才询问道:“半梦半醒间我好似听到了尖叫声?”

  玉兰边给她抹香脂边回复:“您没听错,声音是从永寿宫传出来的,纯贵妃已经赶过去了。”

  说曹操曹操到, 玉兰话音刚落, 屋外的小宫女就掀帘进门, 纯贵妃来了。

  安絮穿着家常的旗装出去见她,若不是大事,纯贵妃绝不会如此着急忙慌的来找她。

  果不其然, 纯贵妃连茶都没喝,神色严肃的冲她说:“方才忻嫔午睡的时候听到嘶嘶的声音,一睁眼就在她的床头看到一条盘旋的蛇,经过太医辨别,是一条没毒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