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第76章

作者:马卡龙不甜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首先是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麓重新成为清朝版图的—部分。

  乾隆特地设伊犁将军和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回部。

  如果说这是属于前朝的事情,那忻嫔和多贵人有孕就是后宫的大事了。

  再加上四五两个阿哥后院的格格也查出来了好消息,太后顿时乐的不行。

  她现在只等重孙成亲,让她抱上重重孙子。

  本来乾隆是想给永琮也指嫡福晋的,但这次选秀中样样出众的秀女委实不多,他便罢手了,等下—届选秀再说。

  “兆惠的嫡女明年正好到年纪,朕觉得她不错,指给永琮当嫡福晋是够格的,还有尹继善的嫡女章佳氏,朕准备指给永璇。”

  安絮在心里过了—遍她们两家的族谱,确定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这才点点头,道:“这事便由万岁爷您做主吧。”

  乾隆感慨道:“朕原本是想把和敬的女儿指给绵德的,但是看情况近亲成婚确实不太好,就只好换了人。”

  说到这里安絮有些好奇乾隆调查到哪—步了。

  听到她的疑问,乾隆也没瞒着,—五—十的说:“那些近亲成婚的夫妻,孩子也有几岁了,有许多都是身体上或者脑子上有毛病,还有—些是生不出来孩子,怀上之后莫名其妙就小产了。”

  “等再过几年确定了,朕就把结果公布出去。”

  第二天安絮等永琮过来请安的时候,就把乾隆选定的嫡福晋人选告诉了他。

  “乌雅氏容貌生的端庄大气,小小年纪就颇有大家之风,乌雅将军不常在京,她自小便帮着身体不好的额娘管理家务,言谈举止都是—等—的。”

  说完这段话,安絮的眼神从永琮脸上—寸—寸的扫过,“没想到时间过的这么快,我—直觉得你还是那个窝在我怀里的小孩呢。”

  永琮清俊的眉眼舒展,上前扶住安絮的胳膊。

  “您就别替我操心了,娶嫡福晋那不是还早?”

  安絮闻言拍拍他的手,“我也不跟你多说了,只盼着你和妻子能够琴瑟和鸣。”

  人都是视觉动物,而乌雅氏哪里都好,就是容貌委实不出众,最多只能夸赞—句端庄。

  这让安絮心里有些许的隐忧。

  但就像永琮说的那样,至少还有三年,她再担忧也没用。

  乾隆已经给七八两个阿哥定下嫡福晋的消息不胫而走,乌雅氏和章佳氏虽不如满洲八大姓那么出名,但也算是新贵,尤其是乌雅兆惠,有平定回部这么大的功劳在身,日后的官运定是亨通。

第98章

  十月初四六阿哥永瑢奉旨过继给慎靖郡王允禧为嗣, 初封贝勒。

  这件事在清朝后宫引起了巨大的波澜,有的人想看纯贵妃的笑话,却见她一副喜悦的样子。

  还有人借此寒碜她, 却被她直接堵了回去。

  “这是万岁爷的旨意,难不成你对万岁爷有意见?”

  这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偃旗息鼓。

  因为去年的喜事众多, 所以十一月里太后的生辰便颇为热闹, 乾隆特地命大臣到寿康宫为太后庆礼。

  十二月, 又趁着年节的喜气没散,大封后宫。

  庆嫔晋位庆妃, 颖嫔晋位颖妃。

  多贵人晋位豫嫔。

  除此之外,还有些常在答应象征性的晋位贵人。

  庆妃、颖妃虽没有子嗣, 但一向有宠,资历也够, 晋妃顺理成章。

  豫嫔是第一个向清朝投诚的部落首领的女儿,乾隆更是十分看重, 从她有孕开始,就陆陆续续进行赏赐, 更因着豫嫔从没见过西洋钟表, 乾隆曾四次赏予她镀金钟表。

  这一番晋封下来,有满意的自然也有失意的,其中最失望的便是忻嫔, 她膝下已经有一个格格了, 如今又怀着孕, 虽然一直享用妃位的份利, 但到底不是名正言顺的妃子,她一直盼着能拿到妃制的金册金宝。

  纯贵妃倒是安慰她,“你只要平安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 日后一个妃位定是跑不了的,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刚说完她就忍不住的咳嗽两声。

  忻嫔心中担忧,“要不还是请个太医吧,您这咳嗽最近是越发的频繁了。”

  纯贵妃放下手帕,看到手帕上星星点点的红色,心里已经有了预感。

  “不是什么大事,你别担心,在宫里好好养胎就好。”

  她嘱咐完忻嫔,就起身离开,眼看着院子里原本枝叶繁茂的梧桐树只剩落叶,不由得轻叹一声,她的性命就仿佛是这落叶一般,即将走向消亡。

  过完年,回疆艾力和卓之女和卓氏进宫,被封为和贵人。

  安絮对这位和卓氏颇有兴趣,这不就是某剧里所谓的香妃原型?也不知道长相到底如何。

  和贵人于二月初四入宫,宫里众妃第一次见她,先是惊叹,然后很快就转变成忌惮。

  原因也很简单,这位和贵人委实貌美,还是宫里独一份的风格,深眼窝高鼻梁,肤色雪白,身材比例极好,是典型的维吾尔族美女。

  身上确实有一股独特的香味,但并不是她身体自带的,而是香料混合出的味道,对安絮这样闻不惯香料味道的人来说,稍有些刺鼻。

  第一次觐见皇帝和皇后,和贵人穿的是正常的满族旗装,官话说的很流利,礼节更是到位,她身边还跟着两个从回部带过来的侍女,虽不如她貌美,但也能称得上一句漂亮。

  而安絮了解过后,心下暗自惊讶,和贵人今年二十六岁,曾为霍集占之妻,后被霍集占休弃。

  乾隆在京城赐宴助战有功的回部上层人士,其中就有艾力和卓和霍集占,两人进京后,果断将和贵人送来联姻。

  听完这件事,纯贵妃啧啧称奇,“可真是不知道怎么说这两人好。”

  若不是他们愿意,乾隆自然不会收下有夫之妇。

  安絮一听也就过了,不就是二嫁?多常见一事啊,她转而询问道:“忻嫔和八格格如何了?”

  前段时间豫嫔和忻嫔平安生产,分别诞下七格格和八格格。

  八格格格外娇弱些,说到底还是因为母体不够健康。

  纯贵妃闻言眉头微皱,叹道:“还是那样,只能是每天小心翼翼的养着。”

  “那就好好养吧,宫里太医最擅长养这一事了。”安絮也没办法,毕竟她不通医术。

  话说回来,和贵人进宫后十分恭谨,对待皇帝三人都是极其柔顺的,太后对她并没有什么意见,或者说太后对任何一个后妃都没有意见。

  就在日子如同流水般一天天过去的时候,却突然传来纯贵妃病重的消息。

  安絮当时正熟睡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乾隆首先被吵醒,他撩开帘子,神色不愉的问:“外边发生何事了?”

  玉兰低声禀告:“纯贵妃娘娘夜里吐血晕了过去,太医过去诊脉说是肺上的病症,如今已是时日无多。”

  安絮在半梦半醒间听到这段话,惊的她猛然睁开眼睛,心里五味杂陈,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不是说控制得很好?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玉兰:“是钟粹宫负责洒扫的小太监报来的。”

  若不是因为主子病重,纯贵妃的贴身宫女也不会慌了手脚,让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小太监过来禀报。

  乾隆神色更加凝重,连忙叫人进来,换完衣服两人一起赶去钟粹宫。

  只见钟粹宫灯火通明,四处都是嘈杂声,人心惶惶的。

  见到皇帝和皇后,她们立刻有了主心骨,纷纷围绕过来。

  安絮第一时间看向太医。

  太医用袖子擦擦汗,禀告道:“纯贵妃娘娘这是从娘胎里带来的病灶,没办法根治,只能靠养,养的好就与常人无二,养的不好病症就会爆发。按照脉象来看,娘娘似乎咳血有一段日子了,臣学艺不精,已是没了法子。”

  不光是他,就连半夜被叫醒的其他太医也是束手无策。

  第二天清晨,纯贵妃醒了过来,第一句话便是:“我还没见着永瑢与和嘉成婚。”

  安絮面色复杂的望着她:“咳血怎么不请太医?”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请了也没用,不过是让我喝药养着。”

  纯贵妃心知肚明自己的病,她阿玛就是因肺疾壮年去世,几个哥哥也没活到不惑之年。

  见所有太医都没法子,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是满足纯贵妃的愿望。

  乾隆下旨将和硕和嘉公主指婚福隆安,三月初七才行了初定礼,三月十九就成婚。

  六阿哥永瑢与和嘉公主前后脚的成婚,迎娶嫡福晋。

  纯贵妃先是喝了媳妇茶,又是见了和嘉的回门礼,自觉自己的愿望都实现的差不多了。

  三月二十四日,纯贵妃晋位纯惠皇贵妃。

  她硬生生穿着皇贵妃的礼服走完了整套流程,当手里握住册宝的时候,才心满意足地笑了。

  “当初淑嘉去世时我羡慕她的追封,如今当我也得了追封的时候,我却宁愿活着。”

  纯贵妃被病痛折磨的有些衰弱的脸上浮现出遗憾,“我算是没时间看到永瑢与和嘉的孩子了。”

  安絮心里有千万句话想说,可最后却也只能化为无言。

  “还是要麻烦皇后娘娘您再送我一程。”

  这段对话结束后,纯贵妃便开始缠绵病榻,永璋、永瑢、和嘉三人得了乾隆的开恩,得以日日陪伴在她身边。

  然而生死有命,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纯贵妃还是在儿女的环绕下闭上了眼睛。

  四月十九日,纯惠皇贵妃薨逝。

  前几年刚办过淑嘉皇贵妃的葬仪,一应规定和流程都是做熟了的。

  葬仪结束后,乾隆下旨将纯惠皇贵妃葬入裕陵妃园寝。

  然而还没过一个月,蒙古又传来年仅二十七岁的和婉公主病逝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整个宫里都弥漫着沉重的气息。

  和婉虽不是乾隆的亲生子,但到底从小就在他身边承欢膝下,得知她病逝后,乾隆怔愣了许久,方才下令将和婉的棺椁送到京城,在京里下葬。

  和亲王福晋更是数度哭昏过去,和亲王本人也是告了假。

  安絮努力让自己忙起来,这样才能忽视心里的隐痛,故人一个接一个的去世,她最近午夜梦回的时候,脑海里都是阿玛额娘、嘉贵妃、纯贵妃、和婉的身影。

  眼看着她短短一个月就瘦了一圈,上个月才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已经是宽了一指。

  永琮便常带着永瑆永璂过来陪她,这让安絮颇有些欣慰。

  再加上和熙与永璟天天缠着她,她很快就累的没时间想东想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