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娇娇 第38章

作者:素衫清韵 标签: 穿越重生

  陆东平笑:“他?他喜欢上山逮鸟,下河摸鱼。”说完,轻轻的拉了温婉一下:“给那臭小子买东西?”

  “没看见合适的。”

  “不用给他买,回头我有时间重新给他做个弹弓,带他去山上溜一圈,他就能开心的飞起来。”

  这样啊!

  温婉看了看脑袋朝后歪了一点:“你喜欢什么?”

  “啊,不对,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陆东平道:“今天出来专门来给我们买东西的?”

  “要过年了嘛,图个热闹开心,也买不起太贵的东西。”

  陆东平站她后面勾着唇浅笑,趁着人不注意飞快的低头在她耳边凑了一下:“旁的我不喜欢,就喜欢你。”然后又站直,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样子。

  温婉跟斑鸠似的头都不敢抬,总觉得好像周围的人都看见了他们的小动作。

  偏偏身后的人会装模作样,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陆东平拿着票和钱买了两斤盐,几盒洋火,两瓶景芝白干。

  除了这个,他还买了半斤花生,又花了六毛多买了半斤水果糖,还两张红纸。红纸是用来写春联的,早几年买不起这玩意儿,今年是头一回,他瞧着陆东城结婚的时候门口贴的那个百年好合怎么看怎么喜庆,他也打算找人写副门联,过年图个喜庆。

  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的,他虽然没结婚,但是温婉会在家里和他们一起吃饭,也算是一起过年了。

  温婉买了一对红头绳,还有卖布的,但是那块地方挤的人太多了,温婉连卖的啥样的布都没看见。

  买了一斤肥肉,还有一只猪蹄膀,算是她今年过年买的最厚实的东西了。

  跟打仗一样,总算是买到了想要的东西。

  出了供销社已经半天晌午了,陆东平看了看头顶的太阳道:“走,咱们先回去。”

  “你上班啊,我自己回去。”

  陆东平道:“我上班又不一定非得在房子里坐着,我们武装部负责治安,要四处巡逻的。”

  温婉笑:“所以你就一路巡逻到自己家里去了?”

  陆东平那边跟同事已经说好了,没有任何负担的把温婉送回知青点,也没去家里,东西往她屋里一放就跑了。

  温婉把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才提着去了陆家。

  灶房上面的烟囱青烟袅袅,屋里,三层的蒸笼热气腾腾的。

  陆东临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只有陆春娥自己老老实实的坐在灶台后面烧火,手里还拿着书在看。

  “春娥!”温婉喊了一声,提着东西进屋:“就你一个人?”

  陆春娥起身出来,把书夹怀里,然后把她手里的口袋接过去:“我娘去地里扯猪草了,陆东临不知道跑哪去了。”说着,把口袋放在了桌子上:“姐,咋买了这么多东西?”

  温婉道:“也没有多少东西,你哥买了酒和盐,我买了点肉。”

  “还买肉,家里杀了猪,过年要煮的。”

  温婉道:“家里是家里的,这是我买的。”

  说着,把她买的猪肉和蹄膀拿出来:“我不会做,还得指望你。”

  陆春娥眼睛瞪的老大:“还有猪髈髈?”

  温婉点头:“嗯嗯,这个红烧,炖的透透的,特别好吃。”

  “我哥没送你回来啊?这么多东西,公社到这边老远。”

  “送了,送到队上他就走了,还要上班呢!”

  温婉说着,从自己衣裳口袋里面掏出一对粉色的纱巾头绳:“呐,这是送给你的。”

  陆春娥愣了一下:“还,还给我买了这么好的头绳啊,这个好贵的,我不能要。”

  她平时扎头发都是用红毛线。

  温婉道:“这东西就现在这个年纪扎好看,等以后三十四十了,再扎就不合适了,而且能用很久的,还是很划算的。”

  说着就将头绳塞到她手里头:“大年初一带啊,我给你梳辫子。”

  陆春娥愣了愣,“哎”的应了一声,末了又添了一句:“姐,谢谢你啊!”

  拿了自己买的东西,陆东平的口袋她就没动,然后看了看灶台:“这个要蒸多久啊?”

  陆春娥道:“说是得四十分钟,但是家里也没时间,估计着来,等馒头变大,能闻见香味了就好了。”

  “你作业还多吗?多的话你写作业吧,我看着火。”

  “不碍事,我看会儿书,不耽搁。”

  温婉拿着自己的东西往火边上一坐,开始自己忙自己的。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三十这天。

  一大早,陆东平就把桌子收拾干净了,把红纸裁了跑去找队上的文书写了对联,然后喊陆春娥搅了一点点浆糊,把对联贴起来。

  大红的纸贴在破旧的木门两边,看着一下子增色不少。

  陆明江瞅了瞅:“还是要贴春联,这玩意儿一贴感觉一下就有过年的样了。”

  张红英在灶房里面笑骂:“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不像过年?”

  陆明江点点头:“那肯定不能,吃好喝好,天天都是过年。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

  早上还是照例的玉米糊糊,太阳出来的早,爷几个也不在屋里烤火了,各自端着碗跑出去。

  隔壁陆明海家也是,一会儿功夫就在院子外面的石磨边上聊的热火朝天的了。

  吃完饭,也不去干活了。

  这边就是这么个讲究,三十初一是绝对不下地的。

  一年忙到头,实实在在歇气的也就这么两天。

  温婉没事干就拿着扫把扫地,把灶房,外面的檐坎,院子,扫的干干净净的。

  张红英看着她道:“这扫的,家里家外的都是土,还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今天扫了,明天就不用扫了。”

  温婉动了一下,一身都暖和起来,拄着笨重的竹扫把道:“明天我还扫,扫个地,动一下,浑身都是暖和的。”她感觉自己除了扫地,旁的,干啥都碍手碍脚的。

  张红英道:“那不能,初一不能扫地,一直到初五都不能,不能把家里的“财”扫出去。”

  温婉眨巴眨巴眼睛,还有这说法?

第六十章 富足到淌油的

  张红英笑:“你们那没这个说法?”

  温婉茫然的摇摇头,她没好意思说她在家就没干过这些。

  陆东平今天要值班,吃了早饭就走了,陆东临今天没人再催着他写字,完全的放飞了,喊了陆东福,不知道在哪里弄了个灰不溜秋的沙包出来在院子里玩。

  温婉也被拖了过去,加上陆春娥,一共四个人,大孩子小孩子两人一组热闹的很。

  温婉跟着他们打了一阵沙包,身上暖和的汗滋滋的,哪怕没见太阳也没觉着冷。

  不过,她还没这么疯玩过,有点吃不消,没一会儿沙包组就散伙了。

  陆东临和陆东福一起,拿着弹弓跑了。

  张红英使唤陆春娥,捡了些油渣包子送去隔壁,让她顺便瞟一眼,看看那边都准备了些啥,自己心里才好有个数。

  陆春娥去了没一会儿就小跑着回来了,脸上还挂着笑,从外面进来,端去的碗回来也没空着,人还没有进屋声音就先进屋了:“娘,我大娘家蒸了糖角,愣是给我装了这一大碗。”

  陆明海家今年过年也整的富足的很,不止蒸了杂面馒头,还蒸了豆腐杂面包子,还有糖包。

  甘岭这边的人蒸的糖包和包子不一样,是半圆的,边上捏了褶子,发面,圆鼓鼓的。

  陆东城在部队,手里的很多票券都是特供的,山里这边不常见。

  过年不止有红糖,也买了花生什么零嘴儿。

  高秀兰就剥了,丢锅里炒了一下,用刀剁碎,加着红糖包了点糖角,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甜。

  张红英道:“你大伯娘那人就是太客气了,跟你大伯娘道谢没有?”

  陆春娥点点头:“那肯定说了谢谢的。”

  张红英问她:“那你看了没有,都弄了些啥?”

  陆春娥一五一十的回答她:“地里面剜了菠菜烫了,和灰菜拌凉菜,腊肉已经煮好了,排骨和萝卜茧子在锅里炖着,肥肉捞出来说等会儿就开始炒了。”说完,又问道:“娘,我们这边给添菜的话,要煮些什么?温婉姐昨天买了肉,还买了蹄髈。”

  “蹄膀肯定不能,今天不能煮。”不是她小气,那毕竟是温婉买的,算他们这边六个人,老大家七个人,十几口子人,那么一只蹄髈,一人一筷子都没有了。

  “你温婉姐买的我哪能拿去让一大家子吃,那得留着,明儿就屋里人的时候做了,她能多吃一点。”

  陆春娥问:“那肉呢?”

  “那不也是你温婉姐买的,你们不都馋饺子?你哥拿了白面回来,明天早上揉一点,包肉饺子。就这,我们一家子都跟着占大便宜了,哪能拿去那边。”

  说完,突然又记起来,叮嘱陆春娥:“温婉买肉这事儿,可不能拿出去说,你大伯娘那边也不能说。陆东临知道不知道,你回头给叮咛一声,别让他四处瞎嚷嚷。”

  陆春娥点头:“我晓得,回头我就会叮咛他。”

  “娘,那我们晚些弄什么?”

  张红英道:“家里有的,你大伯娘那边都有,锅里不是也早早的煮了腊肉,萝卜茧子也煮进去了,等会儿切了炒上一盘,还有鸡蛋,平时也没舍得吃,煮上一点切开也是个下酒菜。你哥昨天不是还买了半斤花生,你这会儿要没事去给剥出来,等下锅里面闲了我炒炒,那个下酒更好。”

  “就这么些就行了,哪一年像今年这样,过年过的淌油。”

  陆春娥满脸满眼都是笑,长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过这样富足的年。

  张红英把陆春娥带来的糖包倒进篮子里把碗腾出来,回头喊温婉:“这包子还是热乎的,温婉,你别忙活了,洗个手过来趁热吃一个,时候也不早了。”

  温婉摇头:“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呢,吃饭的时候一起吃。”

  张红英也不多劝她:“我这个人是个直肠子,不会拐弯抹角不会劝人,喊你吃就是真的喊你吃,可不是做样子。晚饭,今天估计有点晚,这会儿你不吃,等下要饿。”

  温婉不介意的摆手:“我饿了肯定不客气的,再等一会儿,我就随便吃上一点就行了,我就不跟你们一起去明海表叔家里了。”过年呢,她在陆东平家搭伙,吃个饭就算了,跑人陆明海家里去算怎么回事。

  张红英道:“那不能,三十晚上团年饭呢,你一个人吃像个啥。你不要不好意思,这人跟人,谁都有头一回见面的时候,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就好了,你不要不好意思。”

  温婉是真的不好意思。

  张红英麻利的准备晚些的菜,边忙边给温婉说家里的事情:“我跟你说的是真心实意的话。东平他爷和婆去的早,那会儿他大伯也才十五六,剩下两个年纪更小。可怜的,受了多少罪才长大。他大伯是老大,得带着弟弟,三个人想法子一起活下来。后来几个人年纪大一些了,东平他大伯娘进屋,日子才慢慢有了个样子。他大伯娘一个人,得顾着家,顾着兄弟三个。煮饭煮四个人的,洗衣服洗四个人的,就连做鞋子也是一人一双从不偏着谁向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