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77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快穿 种田 美食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反正她是一点儿也不想挑战江母的心理承受能力。挨骂倒是其次,她怕为了一罐子猪油,直接把婆婆当场送走,那多造孽呢?

  “我想好了,先做成本低的冬瓜糖,接着再增加水果硬糖,最后才是猪油糖或者加点儿创意的棒棒糖。”

  石二苟深以为,他老姐怕是跟糖较上劲儿了吧?再转念一想,他倒是明白了。

  甭管哪个年代做买卖都是需要本钱的,开铺面则不光要本钱还需要人手。江家的人口也不算少了,但能做事的统共也就这几个,加上江母还是个老抠门,本少利薄又不用太操心的买卖才是最适合现如今的江家。

  做糖只是前期忙碌,做好之后的销售反而简单了,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面,低价出售给镇上的糖铺,或者逢年过节前的集市上摆摊卖出去都成。而这些,都不要赵桂枝来操心,她只要安心待在家里熬糖制糖就行了。

  ……亦如她上辈子做朋友圈美食,当一条愉快的咸鱼一般。

  “先这么卖着,等以后真要是开了铺子,我再弄几个敞开式的柜台,用好看的浅箩筐,底下铺上好看的布,上头放油纸包好的糖块。”赵桂枝盘算着,真要这么干,要么糖块提价,要么她还得搞出别的零嘴里,不然房租都挣不回来。

  石二苟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顺口出主意:“那你还可以做弄几种颜值高的糖来,好看比好吃更重要啊!还有什么糖画啊,再比如说星座糖啊,礼盒也可以的,只要盒子好看,肯定有人买!”

  赵桂枝眼神幽幽的看着他。

  “咋、咋了?”

  “你女朋友没少折腾你吧?”听着就不像是他会买的东西。

  石二苟大受打击,他倒不是怕嘲讽,而是他的女朋友啊……鬼知道他女朋友穿没穿来,穿到了哪里去,是不是在外面又有别的狗子了。

  来了一趟江家,小老弟遭受了双重打击,还接下了一个临时任务。这次不是定做东西了,而是要陪赵桂枝和江母去一趟镇上。

  找他爸。

  赵桂枝已经在江母跟前夸下了海口,到时候要请她娘家的远房表叔教江二郎做学问,进行考前突击。

  正好,她还没见过穿越后年轻版本的小舅呢,也不知道小舅住哪儿,地址是有的,但以她的能耐还不一定能摸得对地方。

  “找你二伯啊,他俩不是街坊邻居吗?”石二苟最终还是答应了,说实话他也挺想他老爸的,只是有句话他不得不提前说明白。

  譬如说,不要对他老爸抱有太高的期望,大学教授听着是很能耐,但不一定真的有用。

  再譬如说,越是名牌大学的教授越是不会教学生,只因为他的学生本身就是经历过筛选的,剃掉了那些笨蛋的。

  再再……

  “你想说啥?”

  石二苟摸着良心给了最后的忠告:“你看看我啊!你看我还不懂吗?我老爸要是会教孩子,那我还能是个学渣?他只是自己聪明,智商高能读书,他真的不会教啊!”

  赵桂枝觉得这有啥呢?她对二郎分外得有信心。

  有道是,人丑不能怪衣服,人蠢不要怨老师。

  二傻子没学好还能不是因为他自个儿傻?她家二郎啊,只是缺乏名师点拨,本人可聪明着呢!

第63章

  石二苟明明就是来送样品,顺便确定接下来的订单。结果,他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冬瓜汤以及……

  被扎爆了的心。

  这真的太惨了,简直惨得跟虎头有的一拼。

  而事实上,虎头的霉运似乎已经走光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每天都是心情飞扬的,甭管是去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整个人都充满了喜悦之情。

  原因很简单,他承担了冬瓜糖的对外宣传和口味调整工作。

  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工作,但他深以为这就是天底下最棒的活儿!

  值得一提的是,赵桂枝改掉了冬瓜糖的名字。

  冬瓜糖制作的方式实在是过于简单了,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制作的步骤,都是非常容易被复刻的。当然,累还是很累的,光是给冬瓜削皮、切块、切条,再浸泡熬煮,然后要一次次的加糖继续熬……

  来来回回不止是累人,还分外得耗时间,几乎是把人一整天都绑在了灶台前。

  但这年头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啊!

  考虑到方子易学,赵桂枝索性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你们尝着这糖的味道,要是提前不告诉你们,最重要的原材料是冬瓜,能尝出来吗?”

  答案是不能。

  是有冬瓜的味道,但那是提前知晓了答案之后,再经过细细的品尝,才能得以确认。但反过来,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只凭借单一的品尝,除非是遇到了那种天赋惊人的金舌头,不然是没办法轻易判断原材料和佐料配方的。

  赵桂枝不怕遇到天赋高的人,先不说这种人没必要跟她这种做小买卖的竞争,哪怕真的不幸遇到了,只要第一桶金被她捞到了手里,以后的事情也就不用太在意了。

  生怕虎头年纪小没办法保守秘密,家里人在商量之后,索性连他一起瞒着。

  至于叫什么名儿……

  “你们觉得长条糖怎么样?”

  美食的命名方式也就这么几个,不是以主要原材料命名的,就是以颜色和形状命名的,当然也有直接用人名来命名,但这个还是算了吧,赵桂枝觉得大可不必。

  新出炉的长条糖,就这样到了虎头的手里。

  许是因为赵桂枝特殊的手法,她做出来的长条糖,冬瓜味明显要比原版的更淡一些,更是没有一般瓜果所有的清爽感,有的只是那种肥肉的口感。

  用江奶奶的话来说,一口气多吃几块,像极了撒满了糖霜的大肥肉。

  听着挺恶心的,但仅仅只有赵桂枝这么认为,反正虎头是吃得相当高兴,听说还允许他带着糖分给玩伴和同窗一起吃时,更是高兴得像个撒欢转圈的小猪崽。

  当然,他也没白分享,而是听从了赵桂枝的叮嘱,吃了他糖的人必须说出个三四五六七来。真要是碰上啥都说不上来了,那不好意思了,就没有下次了。

  村里的小孩子们差点儿就被虎头逼死了,真的是梦里都在思考要怎么说。而学堂里的同窗们,显然托了多读书的好处,能多说一些。但因为起步都差不多,等过了两三天后,也就跟着词穷了。

  见状,先生还紧跟着时事,布置了一份新的功课,论长条糖。

  虎头以及他的同窗们:……

  快乐消失的是如此之快,悲伤更是转瞬即至。

  但不管怎么说,曾经的快乐也是快乐啊!

  就在这帮小孩子们玩闹之际,江母带着大堂嫂母子俩又去了一趟集市上摆摊。是的,这次是江母带头,大堂嫂和丰收作陪。

  赵桂枝啊!她罢工了。

  谁知道他们这一带会冷得那么快呢?中秋过去还不到半个月,天气一下子就凉了下来。当然,正午时分倒是还行,下午也不是那么冷,但试试看天不亮起床出门赶路?那是能把人冻成傻子的!

  横竖烧烤摊子已经摆了那么久了,江母都会烤了,只是原材料尤其是素肉串串必须由赵桂枝亲自做好并腌制。

  还有后来增加的各色卤味,经过了前段时间的试售卖,江母得出结论,卤肉好吃但不好卖,其他卤素菜尽管利润少了一点,但架不住卖出去的份量多。

  至于长条糖,眼下还不到开始售卖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赵桂枝还没调配出自认为最佳配比的方子,另一方面则是准备囤一批货,到年节前再大批量出货。

  这样一来,就算真的遭遇到了方子被破解的最坏情况,起码第一年的钱是到手了。

  也正因为如此,赵桂枝完全可以不用亲自出摊了,她只需在家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像赶集摆摊这种事情交给江母就行了。

  对此,她还振振有词的说:“咱们要是都出门了,家里不就只剩下奶奶和大嫂了?大嫂都这个月份了,真要是哪天生了,奶奶就算能去喊人好了,万一因为心急火燎的在路上摔了碰了,怎么办?”

  “你就是懒得出门!”江母一针见血的道,但显然她拿赵桂枝没辙儿。

  赵桂枝又道:“让大堂嫂和丰收一起出门不好吗?遇上看中丰收的,人家又不好直接跟丰收念叨,不就正好跟大堂嫂聊聊?”

  大堂嫂就很赞同,她特别坚定的站在了赵桂枝这一边,还告诉江母,他们仨一起出门的话,江母可就轻松多了。像她和儿子就能一人推一辆车,两人都是干惯了重活累活的,不比赵桂枝干活靠谱?

  甚至于,她还站在婆婆的立场上,私底下劝了江母。

  “三婶你也不要太计较了,二郎媳妇是不像咱们村里别个婆娘那样能干活,可她能实打实的帮你挣钱呢!能干活的婆娘一抓一大把,能赚钱的有几个?再说了,她这人还心大,换个人不得死死的拽住钱袋子不松手?她都能放心你一个人去摆摊子,可见她是一点儿私心都没有的。”

  江母撇撇嘴:“她凭啥有私心?咱们家原先攒了一笔钱,就是为了盖新屋给二郎、三郎娶媳妇用的,结果全花了给她看病抓药。后来是赚了些钱,再加上大郎干苦力赚的那些,好赖是凑够了盖新屋的钱,可那不也是她在住?现在的……三郎念完今年就不念了,二郎可还要继续念呢!”

  大堂嫂先是附和的点点头,毕竟她是来劝人的,总不能直接跟人对着干,那下面的话还怎么说?

  一直到江母说够了,她才道:“理是这个理,可也得让人愿意跟你讲道理,是吧?你又不是没见过别人家的媳妇儿,多的是家里借钱盖了新屋、付了彩礼钱,结果媳妇儿进门后,却觉得这事儿跟她没关系。真要是摊上这种人,你能咋办?”

  别以为乡下人都质朴勤劳,一样米养百样人,性子刁钻的婆婆是不少,但不好惹的媳妇儿也没见少呢!

  哪怕这年头以孝治天下,可说白了,有几个当爹娘的会真的跑去衙门告亲儿子儿媳?假如底下还有孙儿的,哪个不是能忍则忍的?

  再说了,儿媳不孝儿子就一定是好东西?就算遂了心愿,把儿媳妇赶跑了,那接下来呢?真以为这个跑了,下个就一定是好的了?

  不,根本就不可能有下一个,儿子就等着打一辈子光棍吧!

  大堂嫂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真实的事儿,那可都不是她胡乱编排的,不是她娘家那头的,就是亲戚家的。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摊上赵桂枝这种儿媳妇,您就偷着乐吧!

  ……

  江母有没有偷着乐就不知道了,反正她是默许了赵桂枝待在家里摸鱼。

  当然,赵桂枝实际上也没闲着,她一面继续做被她改名为长条糖的冬瓜糖,一面还不忘给自己和家里人加个餐。

  薛氏倒是还好,她已经到了孕后期,倒是早就没了孕吐反应,可也没拼命吃。倒是江奶奶,每天都在撑死的边缘挣扎,直到连赵桂枝都看不下去了,索性在餐前就规定了份量,多一点都不给。

  江奶奶当然是抗议过的,可纵然江母要出去摆摊,江父还在家里呢!

  面对老母亲的控诉,江父笑得特别没心没肺:“少吃点儿好,吃多了积食……不然我让我媳妇回来做饭吧,二郎媳妇不听你的,我媳妇总听你的吧?”

  你媳妇不得更气人?!

  告状没成功的江奶奶,气呼呼的跑去继续生火了。对她来说,吃不着起码还能多瞅几眼,再说闻闻香味儿也是好的啊!

  又两天后,好消息传来,在辗转委托帮忙介绍后,终于有一位老秀才答应了替江二郎抓一抓考前复习。当然,人家也没承诺什么,只是表示要先面见一下,看情况再决定收不收这个学生。

  饶是如此,也把江母给激动坏了。

  又是忙着拿布做衣裳,又是开始备下传统的四样礼,然后就是去镇上给二郎送过去。

  赵桂枝目睹她忙里忙外的一通瞎忙,再度提醒:“我小……小叔啊!娘你不要试试看吗?”

  “当然是先紧着好的,要是这头没过,再去找你表叔。”

  这个说法就有点儿伤人了,赵桂枝深以为,一个经年老秀才怎么能跟她小舅比呢?人家上辈子可是全国知名院校里的教授啊!

  老秀才他要是能耐,他就不得早就成了举人、进士了?折腾了那么久还是个秀才,不就证明了他不行吗?

  但江母要试,赵桂枝也没法子,她只要求一点,把她也带上。

  出门那天是个难得的大晴天,天气很好,就是大清早的还是有些冷。婆媳俩是搭了豆腐坊的牛车进镇的,好处是不用走路了,坏处是这起得也忒早了。

  许久没来镇上了,赵桂枝看啥都很稀奇。

  依着原计划,婆媳俩是准备径直去找江二郎,然后由他亲自去拜见先生的。这个计划当然是没错的,江二郎都多大的人了,怎么可能由老娘和媳妇陪同一起去呢?

  但计划没赶上变化。

  在去学堂的路上,婆媳俩路过了一个茶馆。

  不是那种高大上的茶楼,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茶馆,外头还挂着一枚铜钱。赵桂枝不懂这个意思,江母倒是知晓一些,只道那是说一文钱就能喝茶的地方,也就是不入流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