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情剧学习强国/直播学习强国 第145章

作者:少年梦话 标签: 打脸 系统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萧长乐叹了口气,眉目染上哀愁,“也不怕您笑话,我们徽戏如今式微,想赚钱的都去唱京剧了,现在班子里人丁零落,走的走,病的病,连一场《贵妃醉酒》都凑不齐人了。”

  清朝乾隆年间是徽戏发展的鼎盛时期,大名鼎鼎的四大徽班进京就是发生在乾隆和嘉庆年间。

  然,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盛极而衰。

  徽汉两调合流,吸取昆曲、弋腔、秦腔的长处,形成新的剧种——京剧,一出现就迅速挤压了徽戏这个老前辈发展的市场,从此以后徽戏就彻底一蹶不振,到解放前,徽戏差点成为绝唱。

  等到共和国在1951年进行普查时,当时在世的徽戏老艺人竟然只有72人。为了抢救和发展徽戏,同年5月,安徽省成立了第一个徽剧团——休宁县“群乐徽剧团”。

  而现代徽戏则就是在这最初的72个老艺人为基础发展延续下来的。

  乐景恍然:“所以你才想转行?”

  由梨园转向荧幕的跨度也不算大。毕竟中国的第一部 电影《定军山》拍的就是京剧。如今倒是有很多戏剧演员走出梨园活跃在大屏幕上。

  “是啊。”萧长乐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眼神坚毅,在这一刻脱去了相貌中属于女子的娇柔,有了几分男儿的刚强之色,“领班从小把我养大,台里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现在他们缺衣少食,我总不能不管他们。”

  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乐景好意提醒,“……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总不能养他们一辈子。你们戏班其他人呢?他们也要自力更生才是。”

  “他们年纪都大了,一生伤病,也没法出来工作了。”萧长乐搓了搓脸,苦笑道:“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起码我这张脸长的不错,拍电影来钱快,也能给他们平时生活花用。”

  乐景虽然同情萧长乐,也很可惜徽戏这门传统的没落,但是他的下一部电影是讲黄包车夫的,实在是和徽戏不搭啊。

  他垂目对上萧长乐哀求期待的双目,有些不忍心,但还是打算回绝他。

  “很抱歉,我的下一部电影是讲黄包车夫的故事,你长的太好了,电影里没有适合你的角色。”

  萧长乐眼中的光骤然暗淡下来。

  他强笑了一下,不死心地说:“我也可以扮丑!我可有力气了,拉的动黄包车!”

  乐景目露不忍,只能再次重复道:“我很抱歉……”

  萧长乐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很异想天开,也不做纠缠了。

  但是他并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相反,他不会放过一切机会。

  “我给您唱一段《贵妃醉酒》吧,您听听如何,如果觉得我还可以,以后如果有合适的电影请一定要考虑我!”

  乐景:“好,你唱吧,如果唱的好,我也可以把你推荐给其他合适的导演。”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伴随婉转轻柔的二黄调响起,萧长乐成了杨贵妃。

  从去百花亭时的兴致勃勃,再到久等不至唐玄宗时的忐忑和失落,再到得知唐玄宗去了江妃处的哀怨自伤,借酒浇愁。依托萧长乐活灵活现的表演和出神入化的唱腔,杨玉环在他身上活了过来。

  即便是不懂戏的乐景,此时也是听得满眼赞叹。

  恍惚间,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冷清寂静的深夜里,在一片颓垣败壁中,老旧的戏台沉默着伫立。

  一名花旦慢慢走上戏台,沐浴在皎洁清澈的月光下,开始唱《贵妃醉酒》的最后一折。台下,一名车夫坐上了黄包车,闭着眼睛陶醉且认真的倾听台上杨玉环幽怨的低语。

  雅与俗,戏剧与人间在这一刻形成了完美的对称。

  乐景睁开眼,激动得全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徽戏和黄包车也许真的可以融合在一起!

  他有预感,这会是一部比《待到山花烂漫时》还要出色的作品!

第116章 民国之大导演(29)

  乐景跟着萧长乐去了春台班。

  春台班现在住在天桥底下的一个小胡同的一家老旧四合院里。

  萧长乐说:“这个院子还是前清的时候买的。当初我们班子还算有钱。也还好那时候先人买下了这个院子,曾经有段时间我们饭都快吃不起了,但是总算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

  四合院还算大,足足有十几间屋子,看得出鼎盛时期班里有不少人。只是如今没落了,现在整个戏班子加上萧长乐只有十个人了,而且清一色都是老弱病残。

  班子里除了萧长乐,只有一位年轻人,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她也是去世的老班主的女儿,是萧长乐的小师妹。

  现在这班子里上下几张嘴都要靠萧长乐一个人挣钱吃饭。

  萧长乐也就只有一张脸好看,北平长的好看的俊男美女多了去了,他一个没身份背景的穷小子要想当电影明星赚大钱,那是难上加难。他虽然签了经纪公司,但是经纪公司是小公司,资源有限,优秀的资源都紧着公司里的顶流了,分给没权没势又初出茅庐的萧长乐的永远是龙套角色。

  所以为了争取更多机会,也是为了能赚更多钱,萧长乐就只能厚着脸皮去各个导演门前毛遂自荐碰运气。

  有萧长乐作为引荐,戏班子的人都知道乐景下部戏要拍徽戏,还要找萧长乐当重要男配,都对乐景热情的不得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直接扑通一声给乐景跪下了。

  乐景一惊,连忙要扶起他,“老先生,您先起来,我当不得您如此大礼!”

  老先生结结实实跪在地上,到底是几十年练就的实打实的真功夫,乐景一扶之下还真没扶动他。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砸在我们手里,您愿意帮我们徽戏造势,就是我们这个行当的大恩人,别说是让我给您下跪磕头,就算是要我把这条命给您都可以!”老先生说罢,真的俯下身子给乐景磕起了头。

  乐景扶不动他,又不敢使劲怕伤到了老人家,只得把求助的目光投给站在老先生身后的萧长乐,“你还不快把老先生扶起来!”

  萧长乐眼角嫣红一片,双眸也噙着水光,他沉默地摇了摇头,声音喑哑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徽戏的衰败已经成为了黄叔的心病,您就让他给您磕个头吧,他这是高兴呢……”他们在梨园里唱了一辈子,舞了一辈子,他们的血脉里回响着婉转婀娜的徽调,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徽戏的精魄。只要他们在,徽戏就在,可是若他们不在了,徽戏……也很难延存。

  乐景惊愕环顾四周,对上了一双双沧桑苦涩的水眸,他们眼神是那样茫然,带着一种茫然的倔强,就像秋天黏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这种眼睛太过熟悉,勾起了乐景脑海一段尘封许久的回忆。

  那时候他刚当记者,在偶然的情况下采访了一位打铁花的老人,这位老人是当地最后一个会打铁花的人了。

  什么是打铁花?就是将1600摄氏度~1700摄氏度的铁水抛洒在空中,在苍茫悠长的夜色里开出金灿绚烂的铁花。

  打铁花美吗?很美。灿如晚霞,璨如银河,火焰纷纷扬扬,似流萤穿过星海,也似金子流成了河。

  打铁花危险吗?危险。稍有不慎,打花人非死即伤。

  打铁花赚钱吗?过去可能赚钱,现在不赚钱。五颜六色的烟火不比铁花更吸睛吗?

  所以那个老人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里究竟有多少失传的绝技?我们这个民族一路走来,究竟丢弃了多少东西?减掉包袱轻装简行真的可以走得更远吗?

  在21世纪的人眼中,铁花不如烟火,注定要被淘汰。在20世纪的人眼中,徽戏不如京剧,注定要被淘汰。

  但是无论是烟火还是铁花,徽戏还是京剧,在乐景眼中都代表了一段文化,代表了一段无尽岁月里的传承和坚守。

  后人可以说他们保守、固执、不知变通、墨守陈规,但是这些同样是这个名为中华的民族千年未改源远流长的因由。这是这个民族最宝贵的东西。

  他没有再扶起跪着的老人,沉默的接受了老人的献礼,并从而感受到了一股压在他肩膀的沉甸甸重量。

  他和他的电影,就在此时此刻都绑上了一条将沉的旧船,而乐景哪怕能把这条船多往前开几分钟,都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我会努力在电影里讲述徽戏之美。”这一回,乐景终于扶起了跪地不起的黄叔,老人满脸浊泪,用力抓住乐景的手,掌心滚烫的热度传递给乐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

  站在黄叔身后的一名涂着花脸的老正生突然开口道: “这些年,班里的年轻人都走了,有的改唱京剧,有的改行经商,还有的直接回家种地了,多年辛苦所学付之东流。”

  他苦笑着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满脸自嘲:“我理解他们,也不怪他们。因为我们这个行当现在吃不饱饭,谁能饿着肚子练功?我从小开始练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台下十年功才换来台上一分钟,所求不就是为了能熬成角儿,有口饭吃吗?”

  黄叔抖了抖蟒袍的长袖子,茫然发问,“是啊,我们理解他们,可是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这些人死了后,徽戏要怎么办呢?老祖宗传下来的本事,莫非真的要砸在这一代吗?”

  “……是我们拖累了长乐。”老旦抬袖拭泪,哪怕已经是五十许人,她的声音依旧婉转清甜好似少女,“长乐有天分有悟性,是难得的好苗子,他若是改唱京剧,一定会有很大的造化。”

  “吴姨,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是我不想唱京剧的!”萧长乐快步走到老旦身旁扶着她,软着声音哄着老太太道:“而且做电影明星比唱京剧赚钱多了。等我有钱了,就开个大戏班,招收很多很多的徒弟,把咱们徽戏发扬光大,您说好不好?”

  “好啊,怎么不好。”老旦慈爱的看了萧长乐一眼,宠爱之情溢于言表,她拍了拍少年的手,殷切的目光投给了乐景,“谢导演,我就把长乐交给您了,他年纪小,但是最是懂事,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您可以尽管上手,我也知道不打不成器。只是还是希望您能轻一点,只要好好教导他,他是能明白的道理。”

  “我们拍电影是不兴打演员的。”乐景笑道:“长乐基本功扎实,模样灵秀,一看就知道聪明机灵,一点就通,我平时会多和他交流,还请您放心。”

  乐景这话一出,老人们的表情不约而同就是一松,看向乐景的目光更是慈爱。

  等谢听澜离去后,黄叔一脸欣慰地感慨:“长乐运气好,遇到了好导演。这可是知遇之恩,你一定要好好报答谢导演。”

  萧长乐握紧拳头,只觉得胸口有一团野火在熊熊燃烧,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量。他熬了那么久,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眸光晶亮滚烫,激动道: “我会好好拍戏的!”

  ……

  从戏班子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乐景的心情一直说不上高兴或难过,他只觉得沉重。不管是还没眉目的新电影,还是濒临失传的徽戏,都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份量。

  这是压力,也是动力。

  定下了萧长乐,他还缺一名黄包车夫。

  这名黄包车夫的人选,他打算去大伯公司问问看,最好举办一个小型选角会,让他好好挑拣一番。希望他能找到合适的演员。

  不过在那之前,他要先想好自己究竟想要拍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

  转眼间,1926年到了。

  乐景这一忙,就忙到了1926年的春节。

  他身为谢家大少爷自然要被领着给亲朋好友拜年,这一拜,就过去了小半个月。谢家身为世家,亲戚那不是一般二般的多。

  乐景也是这次拜年才知道,谢家和于家还有着七拐八拐的姻亲关系,当初谢家的一位姑奶奶嫁给了于家二太爷,论起来,于瑛彬还是乐景表哥,不过这关系已经很远了,平常也没人提起。

  当然,春节走亲访友期间乐景也不是什么都没干的,他见缝插针加班加点把新电影的剧本给写了出来。

  只是因为过年,大多数演员都回乡了,乐景的新电影选角计划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一直等到元宵节过去,街上的店都开张了,空气中也散去火药味,伴随着飘飘洒洒的耀眼春雪,乐景中止许久的选角工作才开始继续往前推进。

  他运气不错,谢知源公司里一个老戏骨正好有档期,对他的剧本也感兴趣,乐景试过戏后,就敲定他做了男主角。

  《贵妃醉车》——乐景给新电影起的名字——他打算采用双男主设置,萧长乐扮演的伶人和黄包车夫都是电影的主角,他们两个将在电影里贡献势均力敌的对手戏。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

  1926年的3月,华夏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注定要被记入历史的大事件。

  3月12日,日本军舰炮轰天津大沽口。

  3月16日,日本联合美、英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向北平政府施压,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工事。

  3月18日,北平政府开枪射杀抗议群众,造成47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史称318惨案。(求求审核认真看看叭,这是真实历史啊!不是我捏造的!我没有历史虚无主义,这些只是作为时代背景的必要补充,没打算详写,别锁了行吗?)

  冬天过去了。

  然后冬天又来了。

上一篇:学霸是替身

下一篇:国手级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