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第121章

作者:箜之伶/天予昭晖 标签: 清穿 甜文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胤禛摸摸他的头:“知道!”

  他牵着弟弟一起来到院子里,自己坐在石阶上,抱起胤祐,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出门在外,除了照顾好乌库玛嬷也要照顾好自己。”

  小家伙靠在哥哥怀里,甜甜的说道:“嗯嗯!”

  “还要照顾好额娘,别让她太辛苦。”

  小家伙给了哥哥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知道啦。”

  出门的前一天,胤祐特意住在了慈宁宫里,不过这一夜他都没能睡好。第二天,皇贵妃看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以为这小崽子又半夜不睡开始熬鹰,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肯说。

  后来才知道,碧纱橱毕竟是寝殿里的一个小隔间,隔音效果不好,因为太皇太后一整晚辗转难眠,所以小家伙才没睡好。

  他觉得乌库玛嬷有心事,但他没有将这件事告诉给任何人,包括阿玛和额娘。

  此次陪同太皇太后上五台山,人数并不少。除了一部分文武官员,还有康熙一个月前从蒙古召来的几个部落首领。让他们一同上五台山,为太皇太后祈福。

  除此之外,应太皇太后的要求,皇贵妃也陪着老祖宗一同前往。康熙还带上了三名皇子,分别是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和七阿哥胤祐。

  其他皇子年幼,尚且留在宫中读书。

  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也随太皇太后驾行。

  胤祐看到裕亲王,还往他背后张望了一下。福全问他:“七阿哥在找什么?”

  胤祐摇头,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保泰没有跟来吗?”

  裕亲王是奉旨为太皇太后伴驾前往五台山,怎么会带着儿子出门。他答道:“没有。”

  胤祐扶了扶自己胸口:“那我就放心了。”

  裕亲王:“……”

  乾清宫外的广场上,皇太后率领一众后宫妃嫔、皇子、公主为太皇太后和皇上送行。

  康熙和皇贵妃一左一右,亲自搀扶太皇太后登上马车,胤祐乖乖地跟在后面,被他阿玛顺手抱上了马车。

  出了乾清门,外面还有文武百官送驾,一直将太皇太后和皇上送出午门外。

  这已经不是应有第一次出门,甚至对京郊的环境都有了点熟悉感,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了。

  他和皇贵妃陪着太皇太后坐在马车里,康熙带着太子和大阿哥、裕亲王、恭亲王在马车周围骑马。

  康熙给太皇太后准备的马车比他自己的马车还要宽敞舒适,里面有可以供老祖宗休息的床榻,座椅也铺着厚厚的毛毡与软垫,御茶膳房随时备有茶水点心和水果,还有胤祐这个开心果在一旁给她解闷儿。

  小家伙掀开帘子看了一眼,没想到大哥就骑着马走在旁边。

  今天出门,大家都按规矩穿着朝服。胤祐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眼大阿哥,别人穿朝服都显得一本正经,只有大哥,穿得再繁复也掩盖不了他身上那种桀骜不羁的气场。

  像是感受到了他的注释,大阿哥也低头看他,兄弟俩一个骑在马上,一个坐在马车里,就那么对望了片刻。胤祐忽然笑道:“棒棒糖好吃吗?”

  大阿哥:“……”

  他想:看来如果自己不给出一个正面回答,这小傻子是不会放过他的。

  于是,他单手握着缰绳,腾出一只手来掐了把弟弟的脸蛋儿:“太大了,不知道怎么吃。”

  胤祐把马车的帘子顶在脑袋上,这样就不会掉线来挡住他的视线,就是看起来有点滑稽,大阿哥差点没笑死。但滑稽中又透着可爱,不被他笑死也要被他萌死。

  胤祐双手张开,像是隔空抱了个大大的棒棒糖,随后开始无实物表演,伸出舌头添了两下空气,对他大哥说道:“就这么吃呀。”

  大阿哥想象了一下,自己像他这样捧着棒棒糖舔的情景,先把自己下了个哆嗦,好险没从马上摔下去。

  他摆了摆手:“我打算敲碎了吃。”

  胤祐不满的朝他做了个鬼脸,把帘子放了下来。

  兄弟俩的天就这么聊死了,胤祐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马车内,在垫子上手脚并用的爬几步,就依偎到了太皇太后跟前,开始碎碎叨叨的跟她聊天。

  “乌库玛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太皇太后摸摸他的头:“什么故事?”

  “关于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故事。”

  太皇太后笑道:“哟,我的小七还知道文殊菩萨。”

  “当然!”小家伙扬起小脸,无比骄傲的说道,“出门之前,我可是做了好多功课的。”

  “好好好!”太皇太后搂着他,“那你就给乌库玛嬷讲一讲,关于五台山的故事。”

  “以前,五台山这个地方名叫五峰山。这里的气候非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耐,春天飞沙走石,秋天又久旱不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本没法儿在田里种庄稼。”

  “有一天,文殊菩萨途经此处传教,看到人们正在遭受苦难,便决定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

  “他听说东海龙宫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将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化缘的和尚,去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太皇太后听他讲故事听得很认真,一旁的皇贵妃一直在观察他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胤祐说话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口齿不清,逻辑思维本来就强,讲故事的时候起承转合,思路非常清晰。

  小家伙接着说道:“文殊菩萨来到东海龙宫,看到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好大的石头,还没有等他走近,就感受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向他说明来意,自己要借那块大石头。龙王拒绝了,说菩萨借什么都可以,唯独这块‘歇龙石’万万不行,因为它是东海龙宫花了几百年时间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湿润。龙族的龙子们每日干活回来,大汗淋漓,燥热难当,就是靠这块‘歇龙石’来降温养神。若是借给了菩萨,龙子们就没有了歇息的地方。”

  故事讲到这里,兴许是有点长,小家伙还咽了咽口水。太皇太后也没有催促他,而是耐心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后来呀,文殊菩萨反复强调自己是五峰山上的僧人,为了造福当地百姓才前来借这块石头。”

  “龙王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借给他,可是不借他又不肯走,站在那里不停地说不停地说。龙王不耐烦了,心想那块石头那么大,他一个人肯定搬不走,于是就勉强答应了,说和尚若是能搬得动,就拿走吧。”

  “结果,龙王话音刚落,文殊菩萨便向他道谢,然后走到石头跟前,念动咒语,将巨石变成了小石子,装进兜里,扭头就走。留下老龙王偷偷抹着眼泪,追悔莫及。”

  “后来文殊菩萨回到了五峰山,正是太阳最大最热的时候,大地干裂,人们正在遭受酷暑。文殊菩萨便把那块‘歇龙石’放在山峰之间的山谷中,五峰山立刻下起了雨,变得清凉湿润。”

  故事讲完了,小家伙赶紧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太皇太后已经去过好几次五台山,这些传说早就听:“大慈大悲的文殊菩萨,咱们这就去拜拜他,让他也保佑小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这时候,小家伙却咬了咬下唇,欲言又止。

  “怎么了?”太皇太后看他这副样子,捏了捏他的下巴:“有什么话,跟乌库玛嬷还不能说吗?”

  既然乌库玛嬷让他说,小家伙就有话直说了:“我觉得文殊菩萨做得不对。”

  皇贵妃一把捂住了儿子的嘴:“不许对菩萨不敬!”

  太皇太后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小崽子不知天高地厚,在她跟前质疑文殊菩萨行事,这不是惹老祖宗生气吗?

  “童言无忌,老祖宗莫怪。”

  老祖宗怎么可能舍得怪他,孩子总是有一些不同于大人的想法,这没什么。她倒是对皇贵妃说道:“你放开他,让人家把话说完。”

  小家伙立刻把额娘的手拉下来,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虽然五峰山一代的百姓由于气候原因,生活很苦,可是龙族的龙子们干活也很辛苦呀。龙王都说了,他们每天要在那块大石头上歇息,石头搬走了,他们就没有那么清凉的地方可以歇息了。那块石头本来就是人家龙族的东西,凭什么要借给他去发善心。”

  “若是真的同情那里的百姓,他应该花几百年时间自己去海底打捞一块石头,而不是走捷径去觊觎别人的东西。”

  “况且,我看故事的最后文殊菩萨也没把石头给人家龙王还回去,有借无还就是不讲信用!”

  皇贵妃:“……”

  太皇太后:“……”

  听他这么一说,还没出京城,这趟五台山瞬间就不怎么想去了。

  这时候马车暂停下来,康熙从外面挑开帘子进来,马车又开始缓缓前行。

  他坐在桌旁的垫子上:“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七阿哥在给主子老祖宗讲‘歇龙石’的故事。”苏麻喇姑递上来一盘切好的梨,“马车颠簸,不方便倒茶,皇上将就用些水果吧。”

  康熙点了点头:“苏嬷嬷不必劳神,歇着吧。”

  他又看向小儿子,冲他扬了扬下巴:“你还知道文殊菩萨借‘歇龙石’的故事?”

  胤祐看了看阿玛,又看了看苏麻喇姑,最后看向乌库玛嬷:“啊?原来你们都听过这个故事。”

  太皇太后笑道:“知道是知道,不过你的见解,我们倒是第一次听。”

  康熙扭头凑到皇贵妃耳边,轻声问道:“什么见解?”

  皇贵妃大致给他总结了一下儿子的观点,康熙听着听着就沉下脸来。

  康熙倒不是什么虔诚的佛教徒,事实上他也经常跟一些得道高僧辩法。

  但是在太皇太后跟前,他是万万不敢对菩萨不敬。孩子都能想到的问题,大人未必想不到,但大人不会说出来,而孩子百无禁忌,什么都敢说。

  康熙小心翼翼的去看皇祖母的神色,发现对方并没有生气,甚至目光都没向他这边看一眼,仍旧慈爱的看着胤祐:“哦哟!我的小心肝,就你最机灵。”

  康熙见太皇太后没有生气,便也放松下来,倒是对刚才胤祐提出的问题来了兴致,便问道:“那小七说说,如果是你,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胤祐歪着头问他:“什么事情?”

  “借‘歇龙石’的事情呀。”

  胤祐摇摇头:“不借。”

  康熙又问:“那当地百姓因为气候恶劣,年年受苦怎么办?”

  胤祐想了想,反问道:“气候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目前没有。”

  小家伙摊了摊手:“那就让当地百姓搬去气候适合他们生活的地方去。”

  康熙说道:“可是有那么多人,他们生活需要房子和农田,怎么可能说搬就搬?”

  胤祐惊讶道:“气候恶劣怎么会有很多人,有很多人就说明这里的气候很好,是适合人们居住的。”

  这个逻辑思维能力,听得皇贵妃在一旁暗暗地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康熙暗道大意了,总想着给这小崽子出难题,考考他,自己倒是没注意细节:“好吧,就算人不多,让他们漂泊异乡流离失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小家伙伸出两只胳膊在半空中随意比划了一下:“咱们大清国那么大,还找不到能让他们生活的地方吗?阿玛你的那些大臣可以帮他们找,找到了,就帮他们盖房子,开始新的生活。”

  皇贵妃点头,心想:“我儿子真不错,连移民政策都想好了。”

  小家伙又继续说道:“如果没有农田给他们种,那就让他们去干别的,可以卖糖葫芦、卖糖人儿、卖糖画儿……”

  说着说着,他就“滋溜”一下吸了吸口水,被自己刚才的话馋到了。

  这可把太皇太后乐坏了,赶紧招呼苏麻喇姑:“快快快,让人给他送点吃的进来。”

  他们路上走了足足十二天,白天赶路,晚上就住在行营。康熙宁可走慢一点,也不肯让太皇太后住在乡野山村那些条件不好的地方,最差也是住在当地官员的宅邸。

  胤祐发现,愈是进了山西境内,乌库玛嬷的话就少了起来。以前不管他说什么,乌库玛嬷都会认真的听,然后回他的话。

  现在他絮絮叨叨说半天,太皇太后才会应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