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第321章

作者:箜之伶/天予昭晖 标签: 清穿 甜文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十阿哥低下头:“可能我太笨了吧。”

  “谁说你笨了,你是皇子,是遏必隆的外孙,怎么会觉得自己太笨了?”

  十阿哥复又抬起头来,眼中盛着月光:“那我现在开始刻苦学习还来得及吗?”

  胤祐又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脑袋:“任何时候都来得及。”

  十阿哥下定决心一般点了点头:“我不让额娘对我失望!”

  第二日,十阿哥竟然主动来到书房,让胤祐教他算术。

  胤祐还记得,他和九阿哥刚到上书房进学那会儿,自己给他讲几道算术题,讲到抓狂。从此,对教学工作都快有心里阴影了。

  转身去书架上找了本《九章算术》给他:“你先看看这个吧。”

  八月,康熙按照往常一样,开始巡幸塞外,把除了太子以外,到十阿哥全都带上了。

  今年的塞外巡幸和以往稍有不同,科尔沁、喀尔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等重要部落王孙来朝时,分别向康熙呈上他们能出动的兵力,以及几个月来,探查到的噶尔丹的情况。

  然而,康熙八月下旬刚刚返京,到了九月,噶尔丹率骑兵三万,攻入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随后沿克鲁伦河东下,进抵巴颜乌兰。【百度百科】

  他嚣张至极,甚至让臣汗部向清廷传话,扬言过了这个冬天,他将借俄罗斯鸟枪骑兵六万,大举内犯。

  而萨布素将军那边传来的消息是,二十四岁的彼得皇帝已经正式亲政。

  俄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周边邻国的侵略,也从未放弃过对大清领土的觊觎,甚至因为在《尼布楚》条约中没能占到便宜而耿耿于怀。

  说不定,彼得和噶尔丹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真的愿意借兵给他。

  当然,六万这个数字实属夸张了些,六千倒是有可能。

  不久之后,安北将军费扬古上疏:巴颜乌兰,嚣张至极,建议分军进剿。

  于是,康熙谕诸位议政大臣商讨此事。

  此次南书房议事,除了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陈廷敬、李光地、裕亲王、恭亲王这群曾经被康熙弃用,没几年又重新启用的议政大臣外,还有三个人。

  第一个自然是太子。太子如今虚岁二十四,自出阁讲学以来,协助皇父处理朝政已有近十年,在诸位名臣的辅佐下积攒下许多治国经验。

  第二个是大阿哥,大阿哥比太子还要年长两岁,早在乌兰布通之战就是当时的主帅抚远将军福全的副将。

  后来叔侄俩因为要不要对追击噶尔丹这件事上产生分歧,甚至争论。

  回朝之后,康熙要治福全的罪,大阿哥还曾经站出来作证。

  这些年来,康熙对这个大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头脑有些简单,脾气有点暴躁,于军事上也算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比自己那位皇兄能强一点儿。

  第三个却是让在场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如此重要的议事,皇上竟然把自己还未年满十五周岁的也叫来了,正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大家。

  好家伙,七阿哥如今都快跟大阿哥一般高了。穿一身淡黄色暗纹蓝金刺绣常服,往那一站,长身玉立,眉宇间尽显少年意气。

  各位大臣谁家里没有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儿子孙子,拎出来这么一比较,不得不感慨,要不怎么说人家是皇上的龙种呢。

  这其中心情最为澎湃的自然要数佟国维,若不是刻意按捺住情绪,说不准现在嘴角已经扬起来了。

  瞧瞧,都瞧瞧,什么叫一表人才,什么叫器宇不凡,什么叫少年意气,就是我外孙这样的!

  索额图和明珠神色之中也颇不服气,就你有外孙,旁边温润如玉的太子,仪表堂堂的大阿哥,都看不见?

  几位皇亲国戚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心情,旁的人是体会不了,他们现在满心只剩下惊讶。

  太子和大阿哥出现在这里,倒是不奇怪。这七阿哥站在这里是什么情况?

  李光地脑子里对胤祐的印象还是课堂上那个调皮捣蛋,被拎到门口罚站的问题学生。

  十五六岁,就能跟他们这些老家伙站在一起议政了?

  陈廷敬也没少听说七阿哥的事迹,因为康熙实在对这个儿子偏爱得有些太过分了。三岁多的时候,就跟着皇父去江南,伺候,康熙无论到哪里,总会把他带上。

  就算没带上,那也不是失宠了不愿意带,而是怕耽误七阿哥读书。

  关键七阿哥可不是个喜欢读书的皇子,他只喜欢干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不断挑战皇父的忍耐底线。

  比如,上一次与噶尔丹的战役。虽然那时候陈廷敬正因为徐乾学和高士奇的事情被牵连,并未在朝中,但也听说了他的光辉事迹。

  不到十岁,敢被这弓箭单枪匹马上战场,还有谁?

  胤祐脸上仍旧带着孩童一般纯真的笑意,这让他看上去,单纯无害,甚至还有几分幼稚。

  他把在场所有人脸上的神情都扫了一遍,包括他的两位皇叔。

  福全和常宁因为经常出入内廷,与他接触颇多,对他的成长都看在眼里。

  因此,对他现在出现在南书房,也没觉得有多震惊。就是有些意外,毕竟胤祐年纪还小,参与这样的政务讨论是不是早了点?

  胤祐对他们的政务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进剿噶尔丹这件事。

  这时候,魏珠捧上一个长盒子。福全和常宁二人亲自从里面拿出地图,屏退宫人,展开之后挂起来。

  噶尔丹和他的三万大军此时所在的巴颜乌兰地区已经标注出来,胤祐看了看位置,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四通八达,噶尔丹常年征战于此,对地形相当熟悉。

  他们跋山涉水西征而去,一路上本就耗时耗力,且耗费物资。虽然有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但胜算并不大。

  若是输了,那必定是一场惨败,若是赢了,也不一定能就此剿灭噶尔丹。

  只要他想跑,那还真不一定逮得住。

  因此,费扬古将军在奏折中提到,应该分军进剿。

  佟国维、索额图、明珠这些都是上过战场的武将,裕亲王、恭亲王也在后方指挥过战争,李光地、陈廷敬就纯属凑热闹。

  大家各抒己见,这两位也不能白来,不痛不痒的说了两句。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其实,不说其他人也能想得到。

  太子虽然也学过一些兵法,但对于领兵打仗之事一点也不了解,因此并不发言,作为储君,安静的站在一旁观政。

  大阿哥也踢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说,分军应该怎么分,哪里到哪里。

  胤祐也一直没有发言,他年纪最小,在诸位眼里还只是个孩子,这儿也轮不着他发表意见。

  于是,他就乖乖地站在一旁听着,眼睛一直看着那张地图,不过多时,就把上面每一处标记,每一个地方一寸一寸的记在了脑子里。

  然后闭上眼,开始根据张勇将军和傅先生曾经教过他的知识,在脑子里模拟整个战役过程。

  噶尔丹的路线,哪里是他们的据点,哪里是他们的后路等等。

  然后再根据脑子里所想的,开始分兵。哪一路从哪里出发,有多少人,目的是什么。

  正当他在脑子里专注的模拟战场时,忽然听到有人叫他:“小七。”

  回过神来,发现所有人都看向了他这边。

  叫他的人是康熙,问道:“你怎么看?”

  “……”

第143章

  康熙耳朵里听着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 眼睛却一直看着站在一旁的大阿哥和胤祐。

  大阿哥发表完意见,康熙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小儿子脸上。

  胤祐却一直盯着那副地图没眨过眼,也没有移开过视线。

  他的侧脸很好看, 饱满的额头,大大的眼睛,浓密的睫毛,高挺的鼻梁,偏薄的嘴唇以及挺翘的下巴。

  他的身上综合了满人、汉人以及蒙古人的血统。康熙怎么看都觉得他长得更像自己, 但也像皇贵妃。

  说不上来, 反正他和表妹长得也有几分相似。

  乌兰布通之战之后,裕亲王、佟国纲、佟国维都曾经对康熙说过, 胤祐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若能悉心培养,假以时日,定能成为领兵打仗的将才。

  康熙思来想去,把致仕在家的靖逆将军张勇请来宫里,专门教授他领兵打仗。

  这一晃五年过去了, 儿子也长大成年,都到了该封爵建府, 结婚生子的年纪, 是该到了老父亲验收教学成果的时候。

  皇上这么一发话, 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索额图在心里嘀咕:“谁不知道这七阿哥还没断奶, 他除了有点花拳绣腿,出趟门一路都在闯祸,还能说出什么来?”

  七阿哥确实还没断奶, 每天一起床先喝一碗牛乳, 雷打不动。

  明珠自从被康熙革职抄家之后, 早已不复往日明相风光,在康熙跟前的信任程度更是远不及伊桑阿、陈廷敬和李光地等人。

  虽然他也惊讶于康熙对七阿哥的偏爱,那份偏爱甚至比起太子和大阿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却不敢表现出来。

  佟国维心里比他们都要纠结,他一向四个小心谨慎的人,看着胤祐,既为他长成如今的模样而欣喜,又觉得他该收敛锋芒,不该太招摇才是。

  但总的来说,还是高兴的。

  胤祐转过神来的时候脸上有一瞬的茫然,而后他扬起唇角露出个浅笑,以掩饰刚才自己的走神。

  “回皇父,儿臣有一个问题。”他从大阿哥身边走出来,走到那副挂着的地图前面,站在康熙的对面。

  “问。”

  胤祐忽然问了个让众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这就是一副战略大地图,除了行军打仗,老百姓也用不上,真正上了战场,还有沙盘。

  这上面主要就是标出了区域内的山川、河流、丛林等等,在什么方位,距离多少。

  这个距离也只是个大致的里数,以及步行或者骑行需要多少天,并没有准确的等高线,或者比例尺,准确性极低。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胤祐便不再纠结,而继续说道:“刚才听皇父与诸位大臣商议的分兵为:东路派遣盛京官兵二千、宁古塔官兵一千,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再派科尔沁部官兵四千,令定期会合沿克鲁伦进剿噶尔丹。”

  “西路徵调各处官兵四万六千,总辖于费扬古将军,由归化、宁夏进剿。”

  “中路以京城每位佐领下所余预备兵、及火器营兵等三万六千,与费扬古将军请奏的宣化府绿旗兵(绿营),令其发往西路。三路皆定为中路进剿。”【清史稿】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只有康熙回复他:“没错。”

  胤祐转过身去看地图:“归化在这儿,宁夏在这儿,如果儿臣没有看错的话,这里是有沙漠,他们要穿越沙漠才能到达会合地点。”

  众人听了半天,没太明白七阿哥究竟想说什么。他要不是皇子,并且是皇上叫来商议发兵大事的皇子,没有人有这个耐性听他在这里发问。

  大阿哥眯了眯眼,似乎也看出了些端倪,却又说不上来问题出在哪里:“小七,你究竟想说什么?”

  “这地图儿臣看不出具体距离,但儿臣认为他们这个补给线未免太长,且太过艰难了。”

  在场诸位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康熙在内,谁都没去过西北,也并不了解那边的地形情况。

  只有胤祐的军事老师张勇,驻守于此地二十年,对那里的地形了如指掌,并且经常在课堂上同他说起,他虽然没去过,但5听得太多,早已经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