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48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主子,蒙古那边打了胜仗啦!奴才从前边儿得到消息:皇上已经班师回朝,太子并众朝臣今日前去北边儿迎驾。过不了几日圣上就要回京了!”

  三爷要回来了?这么快?从他出征到现在回京好像都不到百日。

  这么远的距离,扣掉在路上花费的时间,真正打仗的日子应该没几天。这个噶尔丹,三爷惦记了这么久的敌人,有这么不经打的吗?

  虽然觉得他在不在京城,她的生活好像都没什么差别,可能他不在她还觉得更加自在一点。但是将士出门打了大胜仗回来,总归是件好事,值得高兴。

  五儿笑着说:“得胜归来是大喜事!园子里各处都收拾收拾,弄喜庆点儿。等会儿和柳嬷嬷说一声,这几天给每人多做一套新衣,月俸这个月发双倍。”

  当然,她说的这个“每人”是指五儿院子里服侍她的那二十几号人。畅春园里别的宫女太监她没权利管,也没能力管那么多人。

  时间过得很快,从听到大军回朝的消息,到圣驾真正进入京城,不过短短六天时间。

  初九那天,出征的将士们进城,五儿还特意去看了皇帝策马帅军进城的壮大现场。

  一大早,五儿就听说在京城坐镇的皇太子和朝臣都着朝服去了城外五里地远的地方迎接圣驾。她没去城外看接驾,而是选择在城里看热闹。

  从大军将要进城的城门口到去皇宫德胜门的沿路上,道路两旁早就挤满了百姓,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个阶层的人都同时出现在了这里。

  看着那拥挤的场面,五儿当然没有去当沙丁鱼罐头里的一条鱼的想法。她直接去了名下产业里的一家靠近大路的隔街铺子,在铺子楼上的阁楼里找了一个视野相对较好的位置。

  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翘首以待。等了好一会儿,直到看到路旁的人都跪下了,五儿才知道队伍已经进城了。

  还好当时她没选择挤在人群里近距离地观看,要不然现在她也是要和路边的百姓一样,五体投地跪趴在地上了!这么多年以来,她还没有向谁行过这样的大礼呢。

  先是仪仗队经过,接着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明黄戎装的三爷渐渐出现在五儿的视野里。本来就跪在地下的百姓们在皇上骑马经过时更是没有一人敢抬头,都越加恭敬地跪在地上。

  五儿所在的阁楼离大路比较远,所以只能看到马上的人大概的轮廓。别的看不怎么清,不过感觉三爷帽子下那张脸好像更加黑瘦了。

  本来就长得不算帅气了,现在又变黑变瘦了许多,那张脸还能看吗?哎!所以不能怪她更喜欢香软娇艳的小姐姐了。

  拉回因为看到三爷而散开的思绪,看着那些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的将士,和后面押送的大批战利品和俘虏,就算五儿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是清朝的一份子,此时也不由得对这些军人产生了敬佩之情,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康熙这个能身先士卒、御驾亲征并且还取得了重大胜利的皇帝,不把他当枕边人看,仅仅只是当一个历史人物来评价的话,五儿对他这个皇帝还是十分佩服的。

  看着队伍缓缓经过,然后消失在眼前。

  “走吧,咱们也离开吧。”

  队伍已经完全经过了她们所在位置的街道,人群也渐渐散开了,五儿喝完茶盏中的最后一口水,准备离开去找珍珠。

  要说震撼,确实有一点。但是她可是看过咱们□□大阅兵的人啊,那么大的场面都见到过了,清朝的这个着实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比不了。

  再说,因为没有归属感,五儿看到这场面也就跟看表演一样,不会像白秋她们有那么深的感触。

  时间到了,就该离开了。今天难得出来一趟,五儿打算去找珍珠聚一聚,她都快小半年没见到她了。

  “什么?你们夫人有孕在家休养?”

  到了珍珠的铺子里一看,五儿并没有看到她。问店员,只说是东家有事,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来店里了。

  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五儿心里打鼓。奶娘那边没听说收到珍珠的信啊。应该没什么事,要是有事,她肯定会给个信儿的。

  正当五儿准备去珍珠家里看看情况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来铺子里看看情况的珍珠的大丫鬟,要不是问的她,五儿还不知道珍珠又怀了。

  这是她第四个孩子的吧?才二十多岁就马上要生第四个孩子了,生育期可还有十多年呢,未来要生多少小孩才到头啊?

  古代没有避孕措施和多子多福的思想,导致妇女频繁地怀孕生子,这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的负担也太大了。

  或许珍珠和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大阿哥福晋对于多次生育是欣喜的,怀孩子生孩子不是苦事,没孩子或者说没儿子才是她们苦恼的事。但是五儿现在特别庆幸她这么久都没有怀孕。

  她完全没办法想象自己一个接一个怀孩子生孩子的场面,也接受不了。神秘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帮了她大忙。

  既然珍珠在养胎,她也不好上门打扰,只派人把给珍珠和她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的礼物送了过去。

  三爷既然已经回京,那她也可以从园子里解放出来了,至少在京城里怎么闲逛都不用担心了。

  今天他刚回京,应该没空出来逮她。所以,在外面多逛逛也不碍事的。

  早就听说正阳门外这一地带是繁荣的商业区,五儿今天打算去琉璃厂那边逛逛,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从西洋那边传过来的新鲜玩意儿。

  “咦?便宜坊在这附近?”五儿问李德立,他经常在外面跑的,应该知道这些。

  刚出正阳门还没到目的地,在马车上五儿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烤鸭味,和上次三爷带她去便宜坊吃的烤鸭是一样的香味。

  李德立往马车外面看了一下,确定了一下位置,“回主子,便宜坊就在后面那条街。不远,就只隔了两栋房子。”

  五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味道确实是从那边传来的。

  “嘿嘿,等主子问起奴才才发觉,仔细闻还真能闻到烤鸭味儿,是挺香的,主子的嗅觉真是极为灵敏。”

  不闻到还不觉得饿,现在闻到食物的香味了,五儿顿时觉得自己现在饿到不行,明明之前看“阅兵”的时候还喝了茶吃了不少点心的。

  这便宜坊能从明朝开到现在,果然是有两把刷子!单凭味道就能这么吸引人,绝了!

  又吸了两口香气,咽了咽自动分泌出来的口水,五儿当即决定先去吃一顿再说。

  “那咱们先过去吃点儿再说吧,现在也到了午膳的时候了。反正琉璃厂离这儿也不远,吃饱了再去也不迟。”

  马车改变路线,往便宜坊那边拐过去。

  “出炉啦!”

  隔着马车,同样的吆喝声像之前第一次过来时听到的一样冲进了五儿的耳朵。这次又是来得巧的一次,一来就碰到了烤鸭开炉,不用等了。

  这次片鸭的师傅虽然不像和三爷一起过来的那次遇到的师傅那样紧张,但是话也不多。哈哈,看来上次是错怪三爷了,不是他的脸长的太严肃了,而是现在就是如此。

  整个片鸭过程师傅都没说多话,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完成之后,红澄澄、鼓囊囊、油亮亮的鸭子变成了两盘子连皮带肉的鸭肉片,剩下的骨架按老规矩被端下去熬鸭架汤。

  李德立和白秋她们是不可能、也不敢和她同桌一起吃的,五儿只能让他们在旁边另外开了一间包厢,分开吃,他们更自在一点。

  屋内是白秋随身候着,门外有两个侍卫守着。其余的人都去了隔壁包厢吃烤鸭。

  一张大桌子,一整只鸭子片下的两大盘肉,再加上各种配料碟子和装荷叶饼的两个大碟子,满满当当放了一桌面。

  虽然烤鸭味道还是那么好,她也连着吃了十来块。但是一个人吃,还是没有两个人一起吃来得香。

  五儿有那么一点点想念三爷了,至少有他在,桌上这些东西怎么着也会被吃得七七八八啊。不像现在,尽管她已经很努力地在吃了,也吃到八分饱了,却感觉烤鸭根本没怎么减少一样,实在太浪费了!

  吃饱了也不能急着走,白秋她们还没有吃呢。五儿还是慢慢吃着,终于等到白露进来接替白秋。

  “白秋,你也过去吃点吧,一直照顾我真是辛苦了。不要急,慢慢吃,时间还早。”

  做下人真的是很幸苦,三餐没一顿是准时的,晚上也休息不好。而且最累人的是,一天到晚都要绷紧神经对主人的需要要做到随时反应。

  五儿不止一次地庆幸她这辈子投了一个好胎,遇到了一个那么惯着她的人,时常提醒自己要惜福。所以平日里也尽量不麻烦她们,努力减轻白秋她们的工作量。

  至于别的,她既没能力推翻一个王朝,也做不到改变一个时代。她能做的,只能是约束自己的言行,尽力善待身边的人。

  等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都吃好了五儿也再塞不下任何东西了。就扶着白秋,由李德立带路,慢慢网琉璃厂那边走过去。距离不太远,正好走动走动消消食。

  到底是天子脚下,北京城里的繁荣程度别的地方是比不上的,至少五儿去塞外和去山海关一路上见到过的城镇是完全比不上的。

  或许南方会更加繁华一点,不过她还没有亲眼看过,不好比较。

  说起南方,三爷老早之前就说起过要去南巡,到底什么时候下江南啊?他要再不行动,她就要找个机会甩开他自己过去了啊。

  “这位夫人,您想看看什么?咱们铺子里专卖西洋货,自鸣钟、玻璃镜、香露应有尽有,随意进来看看吧。”

  刚走到西宝斋门口,五儿就受到了铺子里伙计的殷勤招待。

  一进去她就看到了三座显眼的落地钟,跟个中型的狗窝一样大小,表面的数字是罗马数字,不是她看惯了的阿拉伯数字,钟摆正规律地一摆一摆。

  家里肯定不能摆这些,五儿受不了整点时大摆钟的报时。这要是半夜睡得好好的,被自鸣钟给吵醒来,起床气上头的情况下估计她会把钟给砸了。

  货架上也摆了好几块水银镜面,这已经和现代的镜子一摸一样了,完全的镜面反射照得人毫厘俱现。看着镜子里完全不是记忆中的那张脸的样子,五儿也失了给自己买镜子的打算。

  不过倒是可以给奶娘她们买几块小的回去做礼物,巴掌大的镜子周围镶嵌了各种彩色的小宝石,组成别致的图案,看起来还是挺精致的。

  “这个小镜子给我包五块,都要这个尺寸的,有货吗?”五儿指着大大小小镜子中的一块巴掌大的化妆镜问店里的小伙计。

  “有有有,夫人要什么图案?店里有花鸟、有山水、还有人物像……”

  五儿扭头对白秋说:“白秋白露你们过去挑自己喜欢的花色,顺便也帮柳嬷嬷、奶娘和夏如也一起挑了。

  我是打算买了送你们的,去看看自己喜欢哪一种,不要推辞,自己去挑。”

  “这……多谢主子赏赐。”见五儿态度强硬,白秋她们两个朝五儿行了一礼之后,就顺从地跟着那名小伙计去旁边的货柜那边了。

  转头就看见李德立一脸可怜巴巴地望着她,五儿失笑,“好啦,自个儿去看看。我记得你好像是吸鼻烟的,喏,在那边……”五儿指向右边的货柜。

  不患寡而患不均,尽量要做到公平对待。

  他们都有收获了,她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没看到呢。五儿继续往前走,终于找到了。

  在一个木架子上发现了链子长短不一、颜色各异、造型大多是圆形的挂在一起的类似于项链的玩意儿。

  这是,怀表?

  要是怀表的盖子不打开的话,她还真的不能这么快知道那些是表,还以为清朝就已经开始流行毛衣链了,因为这些表实在是太漂亮了。

  有深蓝色珐琅上镶玻璃钻花的,有金壳珐琅镶珍珠的,镶玛瑙的,镶水晶的……有表盖上印着圣母画像的,有印山水小画的,也有花鸟鱼虫的造型……

  不说这些漂亮的外表,就是里面的内在她也很需要啊。

  天知道她有多不适应古代的时辰计时法,每次听到白秋她们说什么辰时、卯时她都要在脑袋里面进行一番换算,要多等几秒才能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时候了。

  终于找到现代常用的钟表了,必须买!

  看了又看,五儿最后选了两块深蓝色背景,上面简单镶了一圈珍珠的怀表,大方耐看。

  不怎么会选东西,也挑花了眼,她索性就选了两块造型相似的。两块表就中间的镶花颜色有一点点差别,一块是白色的,一块是金色的。

  一块她自己用,一块送给三爷。毕竟是要花他的钱买单啊,怎么可以不给他也买点儿。

  满载而归,一路逛吃逛吃,最后紧赶慢赶,最终赶在天彻底变黑之前回到园子里。

  哪成想刚一进院子五儿就看见晒黑了不少的梁公公立在门外,一脸苦相。三爷过来了!她赶紧让白秋把那块要送他的怀表找出来。

  也不知道三爷等了多久了,五儿看看现在的天色,心里有些忐忑,好像,今天在外面玩太久了。

  她真的没想到三爷今天就会回来呀。好不容易盼到他回京了,能随心所欲、不提心吊胆的出去玩了,一不小心就玩得晚了一点。

  有没有搞错,今天才回京城就跑出来了?他是铁人吗,都不用休息的?况且离京这么久,连夜都不过就这么跑过来真的可以?

  握着装有怀表的盒子,五儿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屋子。希望等会儿三爷看在礼物的份上,不要禁她的足。

第66章 改变 “咳嗯,舍得回来了?” ……

  “咳嗯, 舍得回来了?”

  刚一探头,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屋内的情况,五儿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三爷沉静的问话。定睛往那边一看, 发现他正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喝茶。

  握紧拳头,迈着小碎步,五儿期期艾艾地往他那边走过去。拿不准他到底有没有生气,只能小心说着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