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50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五月,三爷突然把她打包带走了,说是要实现之前承诺的要带她去大沽海边度假的事。

  海边庄园其实早就建好了,就是这两年他一直忙于战事,五儿自己又不太敢去,所以一直没得空过去看看。

  好吧,其实三爷是因公出差,然后顺道去度个假。

  古时候生产力低下,也没有钢筋水泥,一条泛滥的河流需要治理多年,花费无数的心血、财物、人力才能取得一点点成效。

  而且豆腐渣工程也是防不胜防,各种主观的非主观的原因导致工程质量欠佳,所以三爷这次要带着老婆孩子亲自去沿河去巡视堤岸,检查河工。

  还是在通州崔家楼码头上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男人们办公,五儿在船上就无聊了。没事做,既不能看书也不能一直闭门睡大觉。

  沿路的消遣只能是每天起床了就在卧房里压压腿下下腰,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再去船尾钓钓鱼,然后听两个小太监讲故事。

  想来是出发前三爷就料到了她沿路会无聊的情况,所以特意安排了两个会口技的小太监,每天都能给她表演不同的故事。

  古代真的人才辈出,这两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却能发出各种声音,人物声有男女老少,情绪变化演绎得也很到位,动物声有鸟兽虫,还有环境变换的风吹雨打雷鸣……仅仅两个人就能抵得上一整个剧团。

  《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一些五儿在现代时就听说过却没有仔细了解过的故事,趁这次机会她都仔仔细细看他们表演了一遍。

  五天后,三爷此次出行的正事儿终于办完,他们所乘坐的船此时也到了巡视河工的终点——大沽入海口的海神庙。

  看着同行的大皇子直郡王和三皇子诚郡王和他们的随身下属从船上下去,渐渐的,整个船上就剩她和三爷的人了。

  “好了,出来巡视已经做完了,让他们自己回去就好。嘉嘉我们去海边的庄园里待几天,早就许了你说要陪你过来好好玩几天的,现在总算得空了。”

  等该下船的人和东西都下去了,船上也安静了下来。

  和三爷并肩在甲板上看着远处海天一色的风景,五儿看到船头的下客长板慢慢收了回来,然后头也不回地往海里驶去。

  额,这样真的好吗?把儿子们抛下自己跑出去和小老婆逍遥快活就算了,连回程的交通工具都霸占了,让儿子们自己想办法回京。

  不得不说三爷这个爸爸做得真够不靠谱的!五儿替那两个被甩下船的阿哥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他们阿玛真的太不靠谱了!

  船出海往北走了没多久,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就到了庄园附近的海域了。

  来这里之前,五儿一直在想象这个庄子是怎么修围墙的。靠海的那一面要怎么圈出院子?要是在海岸上修了围墙,那原本一望无际的海景还能看吗?

  来到清朝这么多年,在她印象里,她居住过的所有地方,院子、园子、庄子都有着高高的围墙。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到处都是高墙大院,想来这个庄子应该也是免不了俗的。

  直到到目的地了,她才知道自己还是孤陋寡闻了。围墙原来不一定非得是砖石堆砌的,人墙也可以。

  这是一个小海湾,沿海有一片蜿蜒的金色沙滩,往陆地那面看过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放眼整个湾内,五儿是没有看到围墙的,她估计庄园的边界应该是在山林的后面。

  这个庄子面积很大,没办法,这个时代最大的土财主,圈地就是这么豪横。

  他们要住的屋子就修建在湾内山林的高地上,被浓密的树木半遮掩着,从海上看过去只能看突出的屋脊和零零碎碎的金黄色瓦片、朱红的房屋外墙。

  小海湾外面的海域里有十来艘中型的海船,上面有装备了兵甲的侍卫不停地在四处巡逻。这就是特权阶级独有的“围墙”了。

  穿过那一排海上巡逻队,五儿他们的船缓缓驶入了海湾,最后停靠在一处布满礁石的小码头里。

  五天都没怎么下船了,刚从从船上走下来,五儿还总觉得人在晃悠,一时之间脚步有些不稳。

  “当心,”三爷一把揽住了她的肩膀,扶她站稳。

  “不用做肩舆,我们是住那里对吧?”拒绝了三爷想把她扶上肩舆的动作,五儿伸手指向半山腰上的房屋。

  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她继续说:“从这里走过去也不远,我们顺着栈道散散步、吹吹风吧。”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她想自己多走两步路。

  知道要来海边度假,五儿早就准备好了防晒大遮阳帽,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得不防啊。

  从白秋手里接过帽子,就要往脑袋上放。

  没想到三爷拦住了她,“我来,嘉嘉你头上的这支簪子要先取下来,不然就该硌着了。”

  哪支?不会是……还没等五儿开口阻止,三爷就从她手里拿过了帽子,欺身前来,抬手从她头上把那支红珊瑚蝙蝠簪抽了出来。

  随着那根簪子被从发髻中抽出,五儿的头发全部都散落了下来,发髻上面装饰着的小钿花、小簪子也随之从头发上滑落,掉在了地上。

  没想到只是抽了一根簪子,没想到嘉嘉整个发髻都完全散掉了。被突发情况搞得措手不及的康熙只来得及伸手握住五儿乌鸦鸦的黑发,然后保持着拿住那支簪子的姿势僵在了一旁。

  瞬间从小仙女变成疯婆子的五儿偏过头,睨了一眼好心办坏事的某人。

  “放下来吧,别揪着我的头发了,今天就披着头发好了。这可是三爷亲自设计的发型哈哈,我接下来就保持这样了。”

  自从有记忆起,除了洗头之后晾干头发的那一点点时间她是完全披着头的,其余的时候总是会被春喜或者白秋她们或多或少的扎一点发髻,就连睡觉时也是要扎着的。

  今天难得趁这个机会,头发上现在什么也没有。完全披着的感觉好舒服啊,以后也要多披着,实在太放松了。

  稍稍蹲下身,五儿示意三爷帮自己把帽子戴上。其实按她和三爷的身高差,就算不蹲也是完全没什么影响的。蹲下身这个动作,更多的是为了催促他。

  回味着手掌穿过嘉嘉垂顺柔软黑发的美妙触觉,康熙帮她戴好遮阳帽之后,又爱不释手地伸手从五儿后脑顺着发丝向下抚去。

  嘉嘉的这一头乌发养得真好。鬓发如云、青丝如瀑说的便是她吧。

  不知道旁边不说话的三爷正沉醉于她的长发,五儿急着往山上走去。

  虽然现在就很想去那片金灿灿的沙滩上玩沙子、踩海浪,但是腹中的饥饿感还是促使五儿拉着三爷的手直接往半山杀去。她饿了,要先吃晚餐。

  距离是真不远,按她那慢悠悠的脚程,从下船到走进今晚要住的小院子,总共都没花二十分钟。

  历时17分多几秒,这并不是夸张、装十三的说法,而是现在计时有了怀表,五儿还真的就能精确到分秒。

  这里的房屋设计得更加贴近自然一点,和屋旁的树木和谐共存。屋子好像也没有京城园子里那么高大,要更加小巧精致一点。

  靠海当然要吃海,到达的第一餐肯定就是海鲜大餐了。清蒸鲈鱼,鱼丸汆汤、清蒸大螃蟹,爆炒花蛤、虎皮虾球、白灼海鲜什锦……

  在没有急冻保鲜的时代,要吃到最鲜美的海鲜,真的只有靠着海才能吃到。在京城里,就算是运送食材的人快马加鞭,尽量缩短时间,那味道还是不对。劳民伤财不说,味道还比不上。

  见五儿吃得香甜满足,康熙也跟着吃了不少。

  不过他到底要年长几岁,自我控制力也强。知道海里的东西,初次吃不宜过多,所以尽管味道真的很好,他也克制住了,没有食用过量。

  克制自己的同时他也没忘了去管身旁大快朵颐的五儿,“嘉嘉也吃点干焖土鸡,饮食要均衡,清炒芦笋也多少吃点儿。”

  不等五儿自己夹菜,怕她挑食,康熙停了筷子,夹了不同的菜到她碗里,虽然没有明着说,但是肢体语言还是表达了一个很明确的意思:吃!

  在这里的几天,吃得好、睡得好、玩得也好。

  清晨看日出有他在身边陪着,搂着她替她遮挡早晨的凉风。上午赶海,有他给她提篓子,眼疾手快帮她捉住差点逃跑的大螃蟹。下午踏浪,有他再身后跟着,提醒不能玩水太久。晚上海钓,有他陪着一起出海,壮胆说话……

  就连她一直很想尝试的去海里游泳,三爷也陪着她一起体验了。虽然过程繁琐,泳衣材质是特意选的沾水了也不怎么贴身的,款式也是保守到从头到脚就头和手露出来了。

  还提前清了场子,巡逻队都暂时不见了。看着他陪着她一起泡在了海里,五儿感觉挺不可思议的,三爷未免也太纵着她了吧。

  不过这次是真的玩得特别开心。

  上次虽然说身边也有那么多人陪着,但是他们都特别注意尊卑,五儿能明显感觉出她和他们是不平等的,他们随时都是小心翼翼哄着她玩的状态,连带着也把她感染得紧张兮兮。

  这让她觉得在独处时会更自在一点,所以尽管出去玩了一圈但是那种孤独的感觉特别明显。

  这次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完全私密的空间里,没有外来的人打扰,她想干嘛就干嘛。

  三爷虽然是皇帝,在这个时代,严格上说实际上她和他在地位上也是不平等的。但是五儿并不多么敬畏天子,三爷也没把她当低一等的人看待,所以她感觉不到那种尊卑贵贱,他们是同伴。

  有了志同道合的旅游伙伴,这次度假可以说得上是完美了。让五儿保持了好一段时间的好心情,就算是三爷提出又要她陪着去出巡塞外,她也没有反对。

第68章 升职加薪 这次是真给她找了个爹了……

  被通知要一起出去晃荡一大圈, 依照他们的计划是要先去科尔沁草原,再往东去盛京谒陵。

  五儿估计这次出行的时间应该不会短,七月底出发, 路途又遥远,搞不好要到年底才能回京了。

  冬天里的大东北啊,肯定比北京还要冷!尽管现在是七月底,天气正热, 想象着北方冬天冰天雪地的样子, 她还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战。

  “柳嬷嬷, 别的可以少带点, 冬衣、取暖的东西一定要带够!貂裘、狐裘、皮袄、棉裤、靴子、帽子, 暖炉都要记得带上啊。

  冬季里盛京那边会冷到什么程度?不会冷到滴水成冰?嘶……”

  说着说着她都想打退堂鼓了, 待在温泉庄子里过冬不香吗, 何苦要去外面吹冷风!

  可惜, 迟了!当时刚从海边回来, 她心情很好,也向往着继续去外面看看。一听说这次可以出去先向西、再向北、最后向东在外面转一大圈,她就按耐不住了。

  不过脑子满口答应的后果就是现在就算想反悔了, 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准备出发。

  作为南方娃,五儿本来是对会下大雪的北方充满了无限的向往的。以前总觉得那种漫天飘着的鹅毛大雪,及膝的雪地,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感觉太唯美、太吸引人了。

  等真正到了北方生活十几年之后,她才发现在刮骨的寒风下, 冬天就只剩下“嘶……嘶……嘶……”。再不去向往什么雪景了,她只想赖在温暖的炕上不下来。

  “主子就放心吧,奴婢都晓得的。到时候厚皮裘裹着,暖手炉握着, 盛京也没您想象得那么冷的。

  况且,说不定我们不会拖到那么晚,脚程快的话,兴许冬月初咱们就回来了呢。”

  柳嬷嬷对五儿如此怕冷感到不理解,这位主儿可是血统纯正的满人,祖先一直是生活在更北方的严寒之地的,应该是挺能抗住寒冷的啊。

  感觉还没做什么,一晃就到了二十九,是他们正式启程的日子。

  这天早晨三爷和随行的大批人员从皇宫中出发,一百多辆大车,两万多个人,把出城的路堵了个严严实实。五儿没有特意跑进宫和他们一起,只是先把行李送过去了。

  她则带着柳嬷嬷他们直接轻车从简,避开浩浩汤汤的大队人马,直接去了京郊顺义的三家店——所有人今晚会在这里停驻休息。

  “您是说此次出行,太后娘娘也一起出来了?”刚和三爷他们汇合,手里端着的茶还没和两口,没想到他就给了她一个“惊喜”。

  平时隔得远就算了,可以不用特意去请安。可现在同在一个出行队伍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她是不是每天都要去给太后请安啊?

  这几年除了重大的节日、祭典,和出京巡视外,三爷都是待在畅春园和她住在一起的。园子里除了她,也再没有别的妃嫔过来住。

  所以自打她入住畅春园,整个皇宫最后的喜信儿就是五年前十五阿哥的出生。在他之后,整个后宫就再也没有任何喜信儿传出。

  所以在后面这几年时间里,五儿和太后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催生这个话题一直都是放在第一位的。皇帝经过前面那么多年的检验,是肯定没问题的。现在再没有孩子出生,问题绝大的可能性就是出在了五儿身上。

  可是这老太太人很好,她就算再心急也从来没有对五儿有过什么过分的举措,就连重话都没有说过。反而还怕她是因为身体不好才不开怀的,曾经多次特意派人送了调理身体的补药去园子里给她。

  可就因为太后人很好,五儿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对恶意,五儿能毫无负担地反击、无视。对于善意,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哈哈,怎么,嘉嘉现在还不敢见母后?来让我好好看看,都进门好几年了怎么还跟小媳妇儿一样脸嫩,嗯?”

  拉她近身,双手捧住嘉嘉的脸,康熙低头看着她还是像多年前一样纯真清澈的眼眸。他心里还是很自得的,这个些年了,她还是没有变,他没有辜负过去那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儿。

  虽然当年是贸然使手段留下了她,但是这么多年他把嘉嘉养得很好,给了她她想要的生活,完全不会比她当初嫁给别人要过的日子差,他无愧了。

  “没有不敢,太后娘娘特别慈爱。就是这么多年宫里都没有阿哥格格出生,娘娘还一直盼着后面有更多的孩子出生呢,我觉得有些愧对娘娘的好。”

  嘉嘉开始觉得愧疚了?是不是说明她现在也愿意替他生儿育女了?感觉像是独自行走了很久终于遇到了同伴一样,康熙觉得今后继续往前走又有了十足的动力。

  眼里带着笑意,牵起五儿的手,他柔声说到:“孩子的事不着急,我们两身体都没问题,缘分到了自然就会来的。嘉嘉你不要着急,放宽心,母后那边有我。”

  嗯???他从哪里分析出她很急的?明明只是在说太后娘娘人太好,搞得她不好意思了。三爷的脑回路有点清奇啊,结论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既然他都主动说要帮她应付太后了,那她可就不客气了。

  五儿没有解释,让他继续傻乐,顺势而为地说到:“那我就不单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了,每日您要是过去就带上我一起。万一要是娘娘又提起子嗣的事,您就替我多圆圆话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