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139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她听这知府半天说不到一句重点,尽是在吹她的彩虹屁,顿时有些不耐:“旱灾当前,府城县城之中不知有多少百姓挣扎在生死线上,本宫在途中亦曾见过百姓绝望痛哭之景,你身为知府,不思量着怎么协助百姓渡过难关、安抚百姓的情绪,怎么净想着阿谀媚上之事?但凡你有那么一点身为地方父母官的责任心,你现在肯定都笑不出来了。”

  知府面上的笑容一僵,他几乎不能相信,这番话是出自一个小女孩之口。

  在他心中,这位在宫中金尊玉贵养大的小公主,应该不知人间疾苦,每日只知道吃喝玩乐、顶多因为乾隆重视读书之故,比宫外一些女孩子多读点儿书罢了。这样一位在蜜罐子里浸泡着长大的小公主,又如何能切实地体会到百姓的愁苦呢?

  知府定了定神,料想芃芃只是做个样子,便给自己身边儿的师爷使了个眼色,示意师爷上前说点儿什么,好为自己圆一圆。

  师爷见状,赶忙凑上前对芃芃道:“回公主话,知府大人只是见您远道而来,不想让您看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罢了。事实上,咱们知府大人最是爱民如子了。他在一得知本地的灾情之后,就下了旨意,命各县城的县太爷开仓放粮,尽量保障百姓们的安危,而后他又敦促各县太爷,让他们积极统筹赈灾之事……”

  “所以说,从头到尾,他都只是动了动嘴皮子,既没有以身作则拿出具体的赈灾措施来,也没有监督底下的县太爷们?”芃芃皱着眉道。

  “这自然不会,咱们知府大人不仅下了令,还亲自前往县城……”师爷正欲再为他家知府吹嘘一波,就听傅恒在一旁打断了他的夸夸其谈:“你这话可要想好了再说,否则就是欺瞒公主!公主在来此之前,曾途径旱灾严重的县城,在那个县城之中,我们可没有见到县府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究竟是县太爷欺上瞒下,还是知府未尽职责,还得好生调查一番!”

  师爷听了这话,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他的巧舌如簧,也只对那些不会切实去查证他所说的话之人管用,如今固伦和晏公主和眼前的这位大人摆明了要较真,他自然不敢再信口胡说。这种时候,多说多错,少说少吃,不说不错。

  师爷给了知府一个无能为力的表情,而后退到了一边。知府再也不复方才的笑容满面,脸色隐隐有些发白,不知是被师爷给气的,还是被傅恒的话给吓的。

  傅恒见这知府及其师爷偃旗息鼓,收起了谄媚之态,也心知他们多半是心虚了。只是,现在还是当以祈雨以及稳定人心为要,至于收拾这些渎职的官员,可以等到他们此行的目的达成了再说。

  想到这儿,他凑近芃芃,低声与芃芃说了几句话。

  芃芃点了点头,对忐忑不安的知府道:“派人来伺候本宫就不必了,住在你的府上也被不必了,本宫是出来办差的,不是出来享受的,你安排本宫住入驿馆就是。你督导治下县城抗旱不力已是一项罪过,如今在祈雨这一块儿上万万不能再有什么闪失,否则,让汗阿玛知道了,有你好果子吃!”

  芃芃语气严厉,知府在一旁听得连声应是,福康安则是觉得,自家小伙伴在宫中时脾性尚且不显,自打出宫之后,是越发有固伦公主的威严了。

  ……

  芃芃踏上高台祈雨这一日,天空中烈日高照,万里无云。

  知府为了保证祈雨过程顺利,特意请了罗汉像来压阵,时人多信佛,认为以神佛之力能够庇佑众人。

  芃芃穿了正装,神色庄严肃穆,一步步走到预定的位置上。她茕茕孑立,风从她的面颊旁吹拂而过,竟让她显得飘飘欲飞,凭空为她添了几分“仙气儿”。高台下,是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吏们,以及闻讯而来、想要亲眼见证祥瑞公主祈雨结果的府城百姓们。

  有许多人并不看好芃芃此次的祈雨结果——这天空之中,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要下雨的迹象,这五公主即便再得上苍钟爱,也不可能突然改变气象吧?

  但也有很多人,满怀希望地来到了此处,想要亲眼见证一场奇迹的诞生。

  在万众瞩目之下,芃芃闭上了双眼,不知是不是人们的错觉,她的周身,隐有华光浮动。

  当日她出生之时曾震惊众人的凤凰虚影再一次浮现在了她的身后,让见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由瞪大了双眼。片刻后,当她再一次睁开双眸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厚重的云层将太阳掩去。

  见状,高台下的一部分群众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如若不是怕打扰到五公主与“天地沟通”,他们只怕当即就要呐喊出声。

  而与其同时,混迹在百姓中的另一波人群脸色看起来不大好看。他们好不容易等来了这样一场大旱,可以告知天下之人大清已失民心,当复立前明。即便他们的大业不能立马成功,只要大清公主的祈雨失败,只要当地的民众因为大旱而流离失所,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他们。局势越是混乱,对他们就越是有利。可难道上苍终究还是庇佑着大清么?

  上苍何其不公!

  就在高台底下的人心思各异之时,一道闪电划过了天边,有轰隆隆的雷鸣声在众人的耳边响起,众人却丝毫没有平时那样急着避雨,而是欣喜若狂地望着天边的雷云。

  不多时,天边便飘起了雨点。此地干旱了太久,连空气中都带着一股干燥的气息,当这绵软的雨点飘落下来时,众人还觉得有些不真实。但随即,雨点越来越大,似一颗颗冰雹似的砸在众人的脸上,他们终于忍不住喜极而泣!

  有救了,他们终于有救了!苍天没有放弃他们啊!

  在经历了长久的干旱和烈日炙烤之后,他们终于再一次等来了希望的雨水!他们不会忘记,这一切,是芃芃带给他们的,公主果然是祥瑞化身啊!

  其实,一场祈雨成功,并不代表这场旱情就这么过去了,但祈雨的成功在众人的眼中无疑代表着一个信号,给予了他们生的希望,给予了他们继续活下去的信心。

  不少人痛哭流涕地相继拜倒在芃芃的面前,将芃芃视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口中不断赞美着芃芃,准备回去给芃芃立个长生碑。也有人这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目瞪口呆,似乎还回不过神来,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当然,也有那么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听着周围百姓们不断地对鞑子公主和大清歌功颂德,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只不过是个巧合罢了,难不成,这周围的人居然真的把这鞑子公主当成救世主了?笑话!

  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芃芃的“邪门”、以及周围百姓们对芃芃的拥护和爱戴,无疑坚定了这些人除去芃芃的决心。

  当祈雨完毕的芃芃一脸苍白地从高台之上被福康安扶着走下来时,变故陡生。

  只见几枚暗器刷刷地向着芃芃袭去,还沉浸在祈雨成功的喜悦之中的众人压根儿没有反应过来,只能满脸惊骇地看着那暗器离芃芃越来越近!

第122章 二合一

  自打接到芃芃祈雨成功的消息, 宫装丽人的心情就很糟糕。

  下人显然很理解自家主子的心情,赶忙又向她汇报了芃芃在祈雨成功之后遇袭一事,宫装丽人的心情这才好转了些许。

  只见宫装丽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而后问:“那么, 刺杀成功了吗?”

  前来回话的宫女自然知道自家主子想要听到什么答案, 只是,她也不可能当着自家主子的面撒谎,只能低了头道:“回主子话,行刺并未成功。据说当时富察家的小公子跟在公主身边儿, 那暗器袭来之时正好将她给按倒了, 两人除了身上有些擦伤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碍。事发之后, 富察大人反应极快,直接命人将五公主给保护了起来, 又带着侍卫将行刺公主的人给捉了起来……”

  “这么说, 这次行刺,那些人甚至没能在五公主身上留下一点儿伤, 还把自己人全部搭了进去?”宫装丽人眯着眼,露出了一个轻蔑的表情:“真真是废物!”

  枉她还对他们抱着那么大的期望!说是当地最大的反清组织, 结果却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皇上在收到公主遇刺的消息后, 很是震怒,下旨要严查此事呢。”宫女低垂着头提醒自家主子。若是此次刺杀成功了, 自然最好, 可既然没有成功, 她们也该考虑考虑接下来的事了。

  果然,宫装丽人听了此言后问:“你出宫提醒一下阿玛,收尾收得干净些, 莫要让人查到我们头上来。皇上那儿,你最近也留意着些,多派人去走动走动,打探打探消息——看看那些人被抓之后,都招供了些什么。”

  “是,娘娘。”宫女见自家主子蹙着眉,似在担忧,不由上前一步,宽慰道:“老爷行事素来谨慎,不会轻易让把柄落在他人手中,想来皇上是查不到咱们头上的。再者,听闻公主在前往祈雨的路途中还曾下了马车亲自与百姓们对话,由此可见,公主的行踪并不是什么秘密,被有心人打探到,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希望如此。”宫装丽人神色稍微松快了些,面上仍有些几分可惜之色:“原本五公主此次出宫,是咱们下手除掉她的最佳时机,可如今失了手,想要再找到这样的机会,只怕难上加难了。有五公主相助,哪怕皇上再怎么中意本宫的儿子,只怕也会倾向于十二阿哥,且十二阿哥本就是嫡子,天然就比本宫的儿子多了诸多优势。待日后十二阿哥入了朝,想要对付他们,只怕就更难了。”

  宫女闻言却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主子不必为此而忧心,皇上如今正处于鼎盛之时,且颇有长寿之象,想来也不会急着立下太子,十二阿哥也还年幼,离入朝还有些年,咱们再慢慢寻摸着机会就是了。”

  也不怪自家主子会对五公主的存在感到如此头疼,祥瑞傍身、再加上如今成功为大清求来雨水的五公主在民间声望大涨,皇上日后对五公主只有更宠爱的份儿。只要一想想皇上对她言听计从的模样,任何一个有野王的妃嫔都难以忽视她的存在。

  “多想无益,也只得如此了。”宫装丽人道:“幸好本宫除了在皇后生产那件事儿上做得急躁了些之外,没有可以供人指摘的地方。哪怕皇后想要对付本宫,也寻不到什么由头……”

  就在这时,宫装丽人和她的心腹宫女忽然听到了什么东西磕在门上的声音,主仆俩的眼眸中顿时闪过了如出一辙的杀意:“什么人?本宫不是吩咐过,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吗?”

  那人慢慢地朝着她们走近,每一步路,似是都要耗费极大的力气一般。

  宫装丽人和心腹宫女定睛一看,却见眼前之人不是五阿哥又是谁?

  只见五阿哥穿着朝服,脸上有细细的汗珠,手上还提着一件礼物,可见是下了朝就匆匆朝着自家额娘的宫殿赶来。今日是自家额娘的生辰,他本想着给自家额娘一个惊喜,可没想到,惊喜没见到,只见到了惊吓——无论是对他来说,还是对他的额娘来说。

  “永琪?”

  宫装丽人,也就是愉妃见自家儿子面色苍白、满头大汗的样子,顿时忘了自己刚刚准备做的事,从袖中掏出一块帕子来,就要为自家儿子擦去脸上的汗,不料,却被自家儿子躲了开来。

  只见五阿哥用一种沉痛的眼神看着愉妃:“额娘,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直以来,额娘在他心中,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是总是那么的细致耐心,会默默地为他安排好许多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宫中那些争风吃醋、尔虞我诈,从来都跟额娘没有任何关系,额娘不屑于去做这些,哪怕是之前短暂地接受后宫宫务,也是为了他。

  在额娘身边,他总能够感觉到放松,不用有任何顾虑。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额娘变成了这个样子?亦或是,额娘其实从来都是这个样子,只是他不曾发觉?

  永琪虽然因为自身与芃芃和小十二等人有一定的年龄差,平日里接触不多,但对可爱的妹妹,以及平日里总喜欢装老成的弟弟,还是十分喜欢的。可如今,骤然得知自家额娘对他们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来……日后,他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愉妃看着自家儿子的眼神,似乎有些受伤:“一直以来,额娘都将最阳光的一面展现在你的眼前,不愿意让你接触那些阴暗的事儿。可你如今也长大了,有些事儿,你也该了解一下了。”

  “你自由便颇为聪颖,深得你汗阿玛喜爱,如今又文武双全,在诸位阿哥中,拔得头筹,既居长又居贤,你对你的未来,可有什么规划?对那个位置——可有什么想法?”

  在愉妃的追问之下,五阿哥露出了吃惊的神色,他似乎从未能考虑过这个问题,蹙着眉头想了一阵,而后道:“汗阿玛怎么安排,儿子照做就是。他若是信得过儿子,愿意让儿子上位,儿子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他若是更属意弟弟,让儿子辅佐弟弟,儿子也绝无二话。”

  五阿哥这话才刚说完,额头上就挨了愉妃一记戳。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实了些。从小就是如此,你汗阿玛但凡布置了什么任务,你大哥、三哥和四哥都是能偷奸耍滑就偷奸耍滑,唯有你,每回都一丝不苟地按照你汗阿玛的要求去做。你大哥、三哥和四哥若是想要从你汗阿玛那儿得到什么东西,必会换着法儿地在你汗阿玛面前卖乖讨好,唯有你,从不会主动问你汗阿玛要什么,有时候,你汗阿玛想要赏赐些东西给你,你见你兄弟们眼巴巴地瞅着你,竟也愿意大方地将东西让人。”

  说到这儿,愉妃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伸出手指来,点在了五阿哥的额头上:“你倒是懂得礼让你的兄弟们,但你的兄弟们可曾礼让过你?”

  五阿哥正色道:“可是,不正是因为儿子懂得礼让兄弟,汗阿玛才会格外看重儿臣么?难道,这在额娘看来,竟是不对的么?”

  愉妃自然没法说这是不对的。

  一直以来,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儿子“吃亏”却没有阻拦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乾隆喜欢看到她儿子礼让兄弟的模样。

  在愉妃看来,吃些小亏,以此来换得乾隆的好感,这桩买卖,也还算是划算。

  只是……

  “其他东西能让,皇位只有一个,难道你也要为了所谓的兄友弟恭让给你的那些个兄弟们不成?”愉妃牢牢盯着自家儿子的眼睛:“你可要想清楚了,如今大阿哥与三阿哥已经失去皇位继承权,四阿哥与六阿哥都被过继到了宗室旁支,有资格竞争皇位的,也就只有你、八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和皇后的两个儿子!八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是什么资质你也清楚,他们与你根本就没有一争之力,余下的也就只有你和皇后的两个儿子。日后,你当真愿意屈居你的弟弟之下吗?”

  五阿哥刚想回答,就听愉妃厉声道:“想好了再说!”

  愉妃神色狂热,五阿哥意识到,至少她是不愿意让皇位旁落的。

  五阿哥想了想,依旧给出了与之前同样的回答:“儿子还是那句话,汗阿玛若是让我做,我便做;若是不让我做,我便不做。额娘还是收手吧,不要再为了那个位置而做迫害皇额娘、迫害弟弟妹妹的事。儿子即便是要争,也要堂堂正正地与十二弟、十三弟争,若是儿子以旁门左道手段得了这天下,为此而算计自己的嫡母、迫害无辜的兄弟,日后儿子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额娘,收手吧。若是您就此收手,看在您过去的筹谋并未成功的份儿上,您所做的事儿子便权作不知。可若是您不愿收手……”五阿哥一咬牙道:“儿子就、就去向汗阿玛告发您!儿子说到做到!”

  他一向是个纯孝的孩子,无论是对乾隆,还是对自己的额娘,都不曾有过任何忤逆。此时,他能对着愉妃说出这番话来,已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你、你竟敢忤逆本宫?本宫可是你的额娘!”愉妃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儿子。

  这个向来乖巧听话,令她倍感骄傲的儿子,如今将她气得险些要背过气去。

  愉妃开始急促地喘息,她身边儿的心腹宫女见状,赶忙凑上前来为她顺气:“五阿哥,主子近来身子不好,您就别再气她了。母子间有什么话不能慢慢儿说呢?总不能让她把身子给气坏了。”

  说着,心腹宫女朝五阿哥递了个眼神,示意五阿哥朝愉妃服软。这心腹宫女也是自幼看着五阿哥长大的,如同五阿哥的半个长辈一般。在五阿哥与愉妃发生矛盾之事,她自然能从中说和。

  谁知,五阿哥低着头道:“正是因为她是我的额娘,我才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一错再错……如今额娘做的这些事儿没有让汗阿玛和皇额娘抓到把柄,却不代表往后依旧能如此。谋害皇额娘、刺杀皇妹,无论哪一件,可都是重罪啊……额娘,您收手吧!”

  “你,你若是要告诉你汗阿玛,便趁早告去,顶好儿让你汗阿玛派人送条白绫来把额娘吊死!”愉妃说着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开始打哆嗦。

  她相信,她从小带大的孩子不会这般狠心,亲手将自己的额娘送上死路。

  只是,寄予厚望的儿子不仅不肯配合自己,还坚决要跟自己对着来,仍是让愉妃气得脸都开始变形了。

  五阿哥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尽管方才他对愉妃放了狠话,但他根本不可能做到真的去向乾隆告密。愉妃有再多的不是,终归是他的额娘,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愉妃去死。

  愉妃如今既然看出了这一点,五阿哥就不可能以此来吓唬住她了。

  愉妃见状,正想着跟五阿哥摆事实讲道理,一点点儿把自己这个有些迂腐的儿子给掰过来,却听她的儿子又语出惊人:“额娘说得没错,儿子的确做不到眼睁睁看着额娘去死。但是效仿六皇弟,绝了额娘之念,儿子还是做得到的。赶明儿儿子就去看看,还有没有哪支皇族宗亲需要人过继,儿子向汗阿玛自请过继!若是没有人需要过继,儿子就出家做和尚!即便是儿子后半生常伴青灯古佛之畔,也不能再看着额娘为了儿子而增加罪孽!”

  愉妃听了这番话,这下子是真没忍住,两眼一翻白,直接晕了过去。

  ……

  在祈雨成功之后就遭遇了行刺,虽未受伤,但芃芃也调养了两天才缓过劲儿来。

  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关心那些刺客怎么样了,也不是询问给她做了肉垫子的小伙伴福康安的伤情,而是开口询问如今百姓的情况如何,抗旱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芃芃可没有忘记,这个府城的知府十分划水,抗旱不力不说,还让反清组织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出现在了祈雨台下。要是民众活不下去了,被反清组织煽动,起了民乱,那才是大事儿。

  好在根据她身边人的反馈,傅恒还是比较给力的,不仅成功地抓获了现场所有参与行刺之人,还安抚住了周围的百姓。

  他没有亲自守在芃芃的床头,就是为了压着知府干活,把知府未来的一二三天……乃至几个月的工作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知府哭唧唧,却也不由松了口气。在他的治下,出现了叛党谋害公主之事,他是肯定脱不了干系的。再加上还有他抗旱不利的罪名在前……如今他只能期盼着自己多干一些活,能够稍微将功折罪了。

  傅恒没有亲自守在芃芃身边儿,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儿子福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