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144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说着,这小厮便奉上了一只匣子。与之前的紫檀木匣子不同,这只匣子只是酸枝木打造而成的,但匣子边缘处雕了一圈儿藤蔓,倒是别有意趣。

  芃芃听了这小厮的话,已是彻底信了他的话。毕竟福康安要重新给芃芃不送一份生辰礼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她好奇地打开这只匣子,只见其内装着三尊猫咪木雕。

  第一尊是只幼猫,小小一团,蜷缩在摇篮里,像个小宝宝;第二尊则是长大后的猫咪,追着一只毛线球玩,灵动而又活泼;最后一尊木雕则是一只大猫咪带着两只小猫咪玩耍的模样,大猫咪任由大猫咪爬到自己身上,没有丝毫不耐。

  芃芃看着这几尊栩栩如生的木雕,不由感慨道:“是‘宝宝’。”

  四格格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宝宝’?是你在圆明园中曾经养过一段时间的那只猫儿吗?”她可是知道,自家妹妹有多喜欢那只猫儿的。如今那只猫儿养在和敬府上,自家妹妹好几回宁愿绕道都要去看一看那只猫儿。

  芃芃点了点头:“不错,就是那只猫儿。福康安特意将‘宝宝’的雕像送来给我,也算是有心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宝宝’如今都做妈妈了。”

  片刻后,芃芃对那富察府的小厮道:“你回去告诉你家三公子,这份生辰礼我很喜欢。不过,我还是有些不高兴。给人送礼物居然不亲自来,也未免太没有诚意了些。”

  那小厮苦笑道:“我家公子就是因为最近一直在练习雕刻,老爷觉得他玩物丧志,便禁了他的足。除了去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会放他出府,别的时候都让他在自个儿的房间中反省。”

  芃芃不敢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猫咪:“这些木雕……竟是他亲自雕刻的?”

  “正是。”

  芃芃默默将装着木雕的匣子攥得更紧了些。

  看样子,她有必要对这些木雕更珍惜一些了。

  一旁的四格格看着芃芃手中据说是福康安亲自雕刻的木雕,又想起芃芃收到的第一份生辰礼,不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模样。至于她为何会知道福康安送给芃芃的第一份生辰礼是什么……咳咳,当然是因为福康安这个狼人亲自跑到她未来额驸那儿去自爆了。

  眼见着富康安与芃芃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指不定乾隆与和敬的想头日后真能成呢。

  ……

  随着天气越发炎热,乾隆携诸位妃嫔前往圆明园避暑。

  太后因为身子不爽利,不便挪动,便没有跟着去,皇后留下来亲自照顾太后。

  最终,定下的随行名单是嘉贵妃、愉妃、舒妃、婉嫔、庆嫔、陆贵人以及安答应。

  纯妃彻底失宠,不在随行之列;嘉贵妃到庆嫔都是位高且膝下有皇嗣的妃嫔,乾隆自然要给她们一些颜面;陆贵人是新宠,随行避暑在情理之中;安答应因恃宠而骄之事最近不怎么受乾隆待见,但她是个孕妇,又素来畏热,此行不好不带上她。

  除了后宫妃嫔之外,还养在宫中的阿哥、格格们也一并被乾隆带上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驶向了圆明园。

  因圆明园离皇宫有一定距离,途中无聊,乾隆便开始考校阿哥们的功课。考完四书五经,接下来便是西学。

  西学是近些年才芃芃的强烈建议之下才引进的学科,每年新增一门西学内容,帮助阿哥、格格们开阔眼界,更加了解当前世界的局势。

  如今上书房中教习的西学有三门,世界史,地理以及数学。

  方才在回答国学问题时,八阿哥的回答就让乾隆很不满意,如今他见乾隆居然要当众考校西学内容,更是抓耳挠腮,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嘉贵妃自然不忍看到自家日子这般煎熬的模样,便忍不住站出来为自家儿子说话。

  她是个保守的女人,对于西学向来不以为意,认为那都是些奇技淫巧。也就是五公主坚持要在上书房中引进西学,皇上又对五公主百依百顺。否则,她儿子哪里用得着受这份罪?

  这么想着,嘉贵妃说话的时候,不免也带了些这方面的意思出来。

第127章 二合一

  只听嘉贵妃侃侃道:“臣妾知道皇上疼爱五公主, 因五公主喜欢奇技淫巧之故,皇上便也一改以往的态度,对这些奇技淫巧颇为纵容。五公主提议要将这些奇技淫巧引入上书房课堂之中, 皇上竟也答应了。只是, 奇技淫巧终究只是奇技淫巧, 不可将之视为正道啊。”

  “五公主日后不必入朝,自然是对什么感兴趣,便学习什么,阿哥们终究要学习治国之道, 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皇上若是为何四书五经或是骑射责备八阿哥, 臣妾绝无二话,可皇上为何这算数功夫责备八阿哥, 臣妾却是不敢苟同。”

  说到此处,嘉贵妃略带歉意地看了芃芃一眼:“五公主也别怪臣妾说话直接, 再过不久, 八阿哥就要入朝为皇上分忧了,到时候, 难不成他是靠着一手打算盘的功夫为皇上分忧吗?五公主自个儿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让皇上延请了老师来教你这些, 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阿哥们学什么,五公主还是少干预为好。”

  虽然嘉贵妃对芃芃的态度好得不能再好, 但她面儿上不以为然的神色充分说明了她认为芃芃提议将西学引入课堂之举是瞎胡闹。

  嘉贵妃的态度, 也影响着她两个儿子的态度。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在国学方面还肯稍微下些功夫, 对西学纯粹就是应付了事,觉得学习西学是在浪费他们时间。嘉贵妃一直想找个机会让乾隆把上书房中的西学课程给取消了,可因为她在乾隆处的宠爱大不如前, 每每不是气氛不对,就是时机不对,她一直没能找到机会把这劝诫之语说出口。

  今日,借着乾隆考校阿哥们功课的机会,她总算是能够畅所欲言一番了。

  说完这番话后,嘉贵妃还特意看了愉妃一眼,期盼着愉妃也能够站出来说些话。

  愉妃的五阿哥虽说在上书房开设西学课程之前就已经离开上书房入朝为乾隆办事儿了,可五阿哥一向是个勤奋好学之人,不愿落于人后。五阿哥在得知弟弟妹妹们都开始学习西学课程之后,他在为乾隆分担公务之余,也在悄悄地进补。

  用五阿哥的话说,汗阿玛向来深谋远虑,他们这些儿子远远不及。既然汗阿玛同意了将西学引入课堂之中让弟弟妹妹们学习,那么西学就定有其过人之处。再加上近些年来,随着与英吉利等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五阿哥越发肯定了西学作为新兴学科,在日后必会派上大用场。

  故而五阿哥每日除了公务之外,还捧着西学书籍孜孜不倦地读着,黑眼圈儿都变深了不少。连嘉贵妃这等素日里很少与五阿哥往来的庶母都能够察觉到五阿哥的辛劳,嘉贵妃就不相信,愉妃这个做额娘的会无动于衷。

  若是愉妃能够站出来,与嘉贵妃统一战线,帮着一道劝说乾隆,那就再好不过了。嘉贵妃可是知道的,愉妃虽看似不受宠,但心机手腕样样不缺。

  至于膝下同样有十阿哥的舒妃,嘉贵妃是不指望的。这些年来舒妃已经成了皇后养的一条狗,这引进西学的主意既然是皇后的女儿提出来的,舒妃是肯定不会反驳的。且十阿哥本就是一个没什么大出息的,一看就是准备日后跟在十二阿哥身后捡漏,舒妃万万不会为了这点子事得罪了皇后。

  在接收到嘉贵妃发出的隐晦信号后,愉妃犹豫了一瞬,最终决定还是先不出声,静观其变。

  倒不是她对芃芃引进西学,间接导致五阿哥越发辛苦一事没有意见,而是她顾忌着嘉贵妃。

  自打四阿哥被过继以来,嘉贵妃便渐渐失了圣心,愉妃本人又素来以不拉帮结派而闻名,若是这时候让乾隆误以为愉妃和嘉贵妃联手了,可就不妙了。当初嘉贵妃势头正好的时候,愉妃都不愿意与她扯上关系,如今眼见着嘉贵妃都凉了大半儿了,愉妃自然更不愿让旁人误会她与嘉贵妃有什么关系。

  再者,五阿哥前些日子警告愉妃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自家儿子自己了解,五阿哥撞破了愉妃意图谋害芃芃之事,眼下正因为不能说出愉妃的所作所为而对芃芃心存愧疚,要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疑似愉妃向芃芃发难之事,只怕母子关系会进一步恶化,与自家儿子生分对于愉妃来说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考虑到种种因素,在嘉贵妃殷切的目光之下,愉妃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嘉贵妃见状,撇了撇嘴,对于愉妃颇为不屑。

  原以为愉妃近些日子以来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的,是准备一改以往的低调作风,开始为了五阿哥而奋起了,没想到还是这么胆小如鼠、不足与谋。

  罢了罢了,既然愉妃不肯出面,她自己上也是一样的。

  “这么说,嘉贵妃觉得,汗阿玛下旨让上书房中引进西学,只是为了满足本宫的愿望?在嘉贵妃眼中,汗阿玛难不成就是个偏听偏信的昏聩小人么?”芃芃歪了歪脑袋,面儿上虽带着甜美的笑容,眸中却蕴藏着泠泠冷光。

  “本宫不是这个意思,五公主不要误解了本宫。”芃芃给嘉贵妃扣了这么一顶大帽子,嘉贵妃自然不能应承下来。

  “哦,不是这个意思,那又是哪个意思呢?”

  芃芃才不会顺着嘉贵妃的口风去与嘉贵妃争论西学引入上书房的必要性呢,这本就不是嘉贵妃该操心的事。说白了,她一个做后妃的管起上书房的教学内容来,本就是逾矩。

  嘉贵妃没有料到,芃芃小小年纪,竟然这般难缠。不过也是,平日里有皇后在芃芃身边儿,自然不需要芃芃自己出面怼人。以至于直到如今,嘉贵妃才认知到芃芃并不像表面上所显示出来的那般无害。

  “本宫的意思是——五公主年幼不懂事,虽是一番好心,但有时候可能不知厉害。若是五公主提出什么要求,皇上尽数答允,恐怕不大妥当。”

  “哦,原来是在怪本宫多管闲事呢。”芃芃淡淡地看着嘉贵妃:“那你可知道,正是因为本宫的多管闲事,如今大清国库每年的收益才能翻上许多倍,当年傅恒大人远征准噶尔之时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准噶尔?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本宫多管闲事呢?”

  在说这话之时,芃芃身上的气势与平时大相径庭,嘉贵妃看着眉眼淡漠、与往日似有不同的芃芃,一时失了语。

  半晌后,她才道:“祖宗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五公主虽是皇上亲女,终究也是后宫女眷……”

  “原来嘉贵妃还知道后宫不可干政一说啊。”芃芃意味深长地看着眼前的华服女子:“本宫还以为,嘉贵妃意图直接插手阿哥们的教学呢。”

  “若不是五公主率先破坏祖宗规矩,本宫也不会越界。”

  “这么说,还都是本宫的错了?可上苍给本宫托了梦,告知本宫,若是有本宫的参与,大清会变得更好。而你并不受上苍青睐,这就是你与本宫之间的差距!”芃芃的目光变得越发犀利:“怎么,嘉贵妃在明知道本宫能够让大清发展得更好的情况下,还要抨击本宫吗?嘉贵妃究竟是何居心?”

  嘉贵妃还欲再行反驳,却被乾隆叫停:“够了。嘉贵妃你既然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就不要再对阿哥们平日里在上书房中学什么科目发表看法,这是朕和太傅们需要操心的事,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哼,你若真能将膝下的阿哥们给养好,八阿哥和十一阿哥也不会是今天这般模样!”

  最后这番话,对嘉贵妃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虽然嘉贵妃一直以来都隐隐约约察觉到,乾隆对于她所生的几个儿子们怀有不满之意,但这件事真真切切地被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是头一遭。原来,乾隆不止对八阿哥不喜,对向来聪明伶俐、被嘉贵妃寄予厚望的十一阿哥竟也没有报什么期望!

  这让嘉贵妃有些不能接受,周围几个妃嫔投来的夹杂着嘲讽、怜悯、幸灾乐祸的隐晦目光,更是让嘉贵妃觉得颜面扫地。

  芃芃见嘉贵妃嘴上不说,心中犹有不甘之色,又道:“时代在发展,如今随着大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加深,让大清未来的肱骨之臣们加深对西洋各国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若是嘉贵妃实在不想让八皇兄和十一皇兄学习西学,也可以,日后别的皇兄们受到汗阿玛的重用,而八皇兄和十一皇兄只能干瞪眼,到了那一日,嘉贵妃可不要后悔。”

  乾隆向来给自家小闺女面子,见小闺女说话时还不忘扯一扯自家的衣袖,遂对嘉贵妃道:“哼,朕知道你向来主意大,阳奉阴违的本事更是不差。你若是定要阻拦八阿哥和十一阿哥的前程,也随你,日后朕只当没有这两个儿子!”

  这话说得不可谓不重,嘉贵妃当即便跪下向乾隆讨饶。

  有了此语在,哪怕嘉贵妃心里头再有什么小心思小盘算,也得牢牢摁死了。学习西学课程兴许只是浪费时间精力,但非要跟乾隆对着干,断送的可是她儿子们的前程。

  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原本对西学还有些不以为然,如今听了乾隆这番疾言厉色的话语,当即心中便“咯噔”一声,将那轻视之心收回了大半。倘若乾隆当真对西学这般上心,他们是不是也该上心一些呢?且不论这西学有用无用,只要好生学习西学能够讨好到乾隆,那它再无用也是有用的。

  芃芃见状,眼眸中有隐晦的流光划过。

  这些年来,她一直在明里暗里地对大清施加影响,西学无疑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因乾隆在上书房中引入了西学,上行下效,国子监与一些大型书院也开始纷纷效仿。长此以往,西学自会在京城、在大清盛行起来,届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西方事务,芃芃也可趁机建议乾隆将西学考试纳入到科举加试之中,在成绩相差不远的情况下,哪位学子西学科目学得好,便取哪位。

  不过,动手脚动到科举上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得等到前头的计划一步步施展到位了,才能真正实现。

  若是在西学之风刚刚兴起的时候,上书房这块儿就因为嘉贵妃的影响而被掐断,可就大大不妙了。

  别看这次似乎只是嘉贵妃在找茬,芃芃则是与嘉贵妃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口舌之争,实则后续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芃芃才会慎之又慎地拉来乾隆为自己助阵。否则,她实在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她才不相信自己会说不过嘉贵妃呢。

  因嘉贵妃生事之故,周围的氛围不大好。

  其他妃嫔在乾隆跟前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触到乾隆的霉头。

  此时,恐怕也就只有芃芃还能够在乾隆面前神色如初、继续与乾隆说说笑笑了。不过,也好在有她在,才没有冷场到底。

  这时候,一名侍卫忽然凑上前来对乾隆道:“回禀皇上,安小主在后车之中颠簸已久,且现下温度又高,她身子有些不适。”

  安答应身份低微,近些天来又不得乾隆意,自然不可能与乾隆同坐一马车之中。

  若是安答应没有怀皇嗣,乾隆一行人自然不可能迁就她一个末等妃嫔。不过现在她那肚子金贵,乾隆还得顾忌一二,总不好让安答应在路上出什么意外。况且,乾隆还抽空看了芃芃一眼,他见芃芃也是热得满头大汗,一副蔫耷耷的样子,当即便道:“找个地方歇一歇脚吧。”

  乾隆发了话,其他人自然不敢有意见。

  片刻后,乾隆一行人便停在了一家名唤“翠云楼”的酒楼跟前。

  乾隆当先下了车,按照位份来说,接下来该轮到芃芃了。

  乾隆却挥退了欲上前来将芃芃抱下马车的下人,亲自上前将芃芃给抱了下来。

  她身后,踩着小太监的背欲下马车的嘉贵妃见状,神色沉了沉,似有不豫之色,愉妃倒是面色如常,好似对这一幕司空见惯、早有预料。

  最后下车的是安答应,只见安答应扶着马车边缘,巴掌大的小脸苍白而又柔弱,惹人怜惜。

  她眼尖,一下子就扫到了乾隆的衣角,正准备在乾隆跟前好生搏一搏乾隆的怜惜。

  就见乾隆抱着芃芃径直步入了翠云楼,连个眼神也没有施舍给她。

  安答应:???

  皇上难道不是因她之故才决定在此处临时歇脚的吗?怎么竟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呢?她虽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但她腹中的龙嗣好歹还算是重要吧?

  ……

  翠云楼乃是皇家名下的一家酒楼,幕后老板是一名远房宗亲。

  此时皇帝驾到,那幕后老板赶忙将乾隆一行人迎入了一早便专门为乾隆留出的雅间之中。

  翠云楼中放置了足够多的冰,进来后没多久,女眷们便觉得凉快了不少。芃芃牵着乾隆的手,更是露出了一个“得救了”的表情,看得乾隆忍俊不禁。

  乾隆见芃芃面儿上仍有汗水和红潮,便吩咐其中店小二取几个水盆和几方干净的毛巾来,让女眷们擦一擦手和脸。待擦拭过脸颊后,乾隆又名店小二取些冰镇果子露来,并对芃芃道:“这翠云楼的冰镇果子露可是出了名的,待会儿你可得好好儿尝一尝。”

  安答应在马车上时,没有得到乾隆一个眼神,见进了翠云楼之后,乾隆还是只关注芃芃,顿时不依了:“皇上,臣妾也想尝一尝这果子露,不知臣妾可有这个口福呢?”

  她一面儿说着,一面儿伸出一只手,抚摩着自己的肚子,以此来彰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