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173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嗯,果然还是幼崽阶段最可爱了,大了之后就一点儿也不可爱了,她记得,幼崽阶段的永璂也是这么可爱到让人心都快化了呢,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永璂变得这般面目可憎了o(╯□╰)o。

  尽管小十三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但他也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偏心”。

  在永璂面前,他就经常是个“熊孩子”,半点儿也不配合永璂,还会跟芃芃告永璂的黑状。可到了芃芃跟前,小十三就是一只再乖巧不过的小奶狗,被芃芃顺毛的时候,会露出舒适惬意的表情,还会冲着芃芃摇尾巴。

  永璂一看到小十三在芃芃跟前这般“没有骨气”的样子就不由来气。

  这小混蛋对待兄姐不同的态度也未免太过明显了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小十三这么一打岔,翊坤宫中因为永琪离去而产生的悲伤之情被冲淡了不少。

  皇后见永璂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找弟弟算账的样子,忍不住拦道:“你弟弟也是看你们心情不好,才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慰你们罢了。瞧瞧,你现在可不是心情好起来了,都有心思找他算账了。你啊,就让让他吧,莫要欺负他了。”

  永璂轻哼一声,若不是知道小十三这么做是出于一番好心,单凭小十三坑他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把小十三好生修理一顿了。

  不过现在么,当着自家额娘和妹妹的面,还是算了吧。

  看着皇后的阻拦,以及芃芃不动声色将小十三护在身后的样子,永璂心道。

  小十三躲在芃芃身后,得意地冲着永璂比了个鬼脸,惹得永璂拳头有些痒,这小兔崽子,倒是很不错嘛,几日没收拾他,连狐假虎威都学会了。

  ……

  在小十三凭实力治愈永璂和芃芃之时,愉贵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曾为永琪治病的太医在为她请脉时,“无意间”向她透露,永琪是死因并非全是因为身体上的疾病,心病的原因占了主要因素。

  “五公主也不是没有为五阿哥祈福过,五公主得上苍眷顾,那祈福效果如何,贵人也是知道的。只可惜,身体上的疾病犹可治愈,心病却是难医啊。”

  愉贵人被允许去见永琪的时候,永琪早已奄奄一息,她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永琪身上,压根儿就没有人对她说过这些话。她还是头一回知道,永琪之死,竟是心病所致之故。

  “永琪是皇上钦封的和硕荣亲王,怎么会郁结于心呢?本宫知道了,定是永琪被降为了贝勒,有人怠慢了永琪,在永琪跟前说些闲言碎语,才导致永琪意志这般消沉!再不然,就是西林觉罗氏没有好好照顾永琪?”愉贵人脑子乱成一团,不断的做出猜测。

  太医静静地看着愉贵人像没头苍蝇一般,东撞一下,西撞一下,不由蹙起了眉。

  他对着愉贵人摇了摇头:“具体原因,微臣不知。只是,微臣所认识的五阿哥,不是会轻易被这样的事情打倒的人。能够让他郁结于心、一直不能释怀的,想必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吧。”

  太医点到为止,不再多说,却成功地在愉贵人心中埋下了一枚怀疑的种子。

  他的话其实有些道理,永琪是个豁达的性子,很少有事情能够一直盘根在永琪的心中久久不散。

  除了……永琪替她隐瞒罪行之事,唯有这件事,或许会让这个心性敦厚的孩子良心不安。

  可是,要让愉贵人相信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愉贵人宁愿相信是谁对永琪使了毒计!

  就在这时,心神打乱的愉贵人遇到了皇后所安排的第二枚棋子——贴身伺候永琪的宫女。

  这宫女对永琪情根深种,自打永琪去了,她也没了活下去的意志。

  在“偶遇”愉贵人之后,她见愉贵人这般一无所觉的,终于忍不住将自家主子临终前所遭受的内心煎熬吐了个干净。

  凭什么自家主子在为了本不属于他的罪责而备受煎熬,愉贵人这个始作俑者却一无所知?

第178章 一更

  “主子他这一二年, 每日都饱受煎熬,说自己问心有愧,对不住皇后娘娘和五公主。可主子他明明对皇后娘娘恭顺有加, 对五公主亦是十分照顾, 他能有什么对不住皇后娘娘和五公主的地方呢?奴婢实在是想不明白, 都说母子连心,想来主子心中的想法,愉贵人您定是了解的,不知您可否为奴婢解惑?”

  “永琪他……他果然因为此事而郁结于心, 以至于一病不起?”愉贵人仿佛大受打击一般, 整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苍白。只见她身子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在地上, 还是扶住了桌檐,才勉强稳住身形。

  此时, 愉贵人自然没有心思为这名曾经伺候过永琪的宫女解惑, 她沉浸在震惊之中,与此同时, 莫大的痛苦在她的心中扩散,凌迟着她身上每一寸肌肤。在爱子离世之时, 都没有失态的愉贵人, 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这傻孩子,本宫早就与他说过, 事情是本宫做的, 这一切与他无关, 让他不要多想,他怎么就那么傻,怎么就那么傻啊!为什么所有的事情, 他都要往自己身上揽!”

  愉贵人总觉得,她所做的事情与永琪无关,哪怕东窗事发,也不会连累到永琪。永琪需要干干净净的,一些阴私的、不方便摆在台面上的事,就由她来替永琪做。至于永琪不能理解她,无法赞同她的做法,那也不要紧,总有一天,永琪能够明白她的一片苦心。

  可愉贵人怎么也没有料到,她所造的孽,居然被永琪算到了自己的身上,甚至因为这,而间接害死了永琪。

  宫女阿瑾看到愉贵人痛苦狰狞的面孔,心中终于生出一丝畅快来。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之中,愉贵人一直精心保养着,面容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要年轻许多,可就在这短短的一二年间,她迅速苍老了,脸上是遮掩不住的皱纹,以及挥之不去的疲倦。

  作为贴身伺候永琪的人,宫女当然明白,永琪即便是自己死了,也希望额娘和妻子能够过得好好的,她应该遵循永琪的遗愿来行事才对。

  可是,凭什么啊,凭什么永琪因为愉贵人而备受煎熬,愉贵人却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有心思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愉贵人虽是永琪的额娘,却也是害死他的凶手!

  永琪还活着的时候,宫女阿瑾为了让自家主子开心,自然会将自家主子的话奉为圭臬,可现在,自家主子已经走了,阿瑾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

  愉贵人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便发了疯一般的恨着皇后母女,宫女阿瑾又何尝不是呢?

  愉贵人恨皇后母女,只能说是迁怒,阿瑾恨愉贵人,却有一万个理由。

  “因为主子孝顺,轻易不会忤逆您,哪怕您做了违背他原则的事,他也不会去皇上跟前告发您,您仗着这一点,有恃无恐,行事时从来不考虑主子的意愿。您可知道,主子他有多痛苦?奴婢眼睁睁地看着他从意气风发到日夜煎熬,您可知,奴婢心里头是什么滋味?毁了主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您啊!”

  阿瑾的控诉,像一把锋锐的利刃一般,剖穿了愉贵人的心脏,让愉贵人无比难受。

  “是……是本宫……毁了永琪?”

  “没错,就是您毁了主子,事到如今,您难道还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吗?您还要再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倘若不是您肆意出手,珂里叶特家不会是这么个结局,主子本应有着大好前途,即便是最后无法坐上那个位置,凭着皇上对主子的器重,以及主子与其他阿哥、格格们的手足之情,他未来的前程也差不了。是您用您的野心,把主子给毁了!”

  说完这番话后,阿瑾像是了却了长久以来的心愿一般,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奴婢今日说这番话,是违背了主子意愿的。可这些话在奴婢心中憋了太久了,奴婢实在是不吐不快。今日,奴婢既然选择将一切和盘托出,便没有准备继续活下去。愉贵人您,好自为之。”

  说完这番话,阿瑾当即便摸出事先藏在袖中的一把小刀,自刎而亡。

  她的鲜血撒了一地,给愉贵人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阿瑾方才的那番话,以及她现下的行为,让愉贵人整个人都变得魂不守舍了起来。

  “永琪,是本宫害死的?”

  突然,她发出了一阵阵凄厉的笑声,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让人怀疑她是不是疯了。

  当皇后再次接到愉贵人的消息时,愉贵人已经去了。

  她拿着阿瑾自刎用的那把刀,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由于愉贵人走之前情状过于诡异,宫中的人都在悄悄议论她是不是疯了,或者沾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对于愉贵人之死,皇后只淡淡回了一句“知道了”,便再也没了下文。

  皇后入宫多年,处事一向公正,后宫之中无人不服,她从未主动出手陷害过哪个后宫妃嫔。

  可愉贵人是不一样的,自从永琪死后,愉贵人已经失去了能够束缚住她的绳索,危险性急剧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愉贵人还没来得及动手,皇后也不可能放任她继续活下去。

  乾隆来找皇后商量愉贵人的身后事,他对愉贵人早已不剩多少情分了,然而永琪到底才走不久,爱屋及乌之下,乾隆难免对愉贵人厚待几分,便与皇后商量着将愉贵人复位为嫔,以妃礼下葬。

  皇后一听这话,险些冷笑出声。做错事不思量着反省自身,还对她的女儿怀有恶意,这样一个人,皇后能够容忍她在贵人位份上呆着便已是极限了。乾隆竟还想将她复位为嫔?做梦!

  “愉贵人到底是自缢而死,且情状诡异可怖,已经引得宫中之人惶恐不已。若是此时再对她进行追封,且大肆操办她的葬礼,只怕愈发要让人心中不安。且愉贵人到底是罪妃,身后事这般高调,也不大妥当。臣妾的意思是,一切从简。”

  皇后见乾隆紧拧着眉头,一副老大不乐意的模样,又道:“臣妾知道皇上顾念着永琪这孩子,不愿意让愉贵人的身后事失了体面。可说到底,永琪会郁结于心,与愉贵人的所作所为也脱不了干系。永琪这孩子孝顺,不愿直言其生母之过,难道咱们就能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吗?皇上若真是怜惜永琪,不妨厚待西林觉罗氏及您的小皇孙,许其继承永琪的王爵之位,许其进入上书房与阿哥们一道读书。”

  “皇后说得有道理,朕若是过分厚待愉贵人,才是对不起永琪。”皇后的话,无疑激起了乾隆对愉贵人的憎恶之心。

  说到底,在永琪早逝一事上,乾隆心中到底也还是怪着愉贵人的。

  愉贵人把好好一个孩子害得这么惨,她不配享受永琪留下来的余荫!

  “就依照皇后的意思,以贵人之礼将珂里叶特氏下葬吧,葬礼一切从简,不必大费周章,也不必让西林觉罗氏母子入宫奔丧了。前些日子,西林觉罗氏在永琪的葬礼上哭晕,身子大损,实在经不起再一次的磋磨。”

  乾隆这人就是这样,当他认为某个人值得的时候,便会想方设法地待那人好,当他发自内心地憎恶某个人的时候,连表面功夫也不愿意去做。

  愉贵人本就是被贬为白身过的人了,在宫中几乎没有什么体面,乾隆这回又下了口谕,让她的儿媳和孙子不必入宫奔丧,其余人对待她的葬礼只会更加敷衍。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渐渐从永琪逝世的悲伤中走出。

  三年后,从京城出发,横贯河北、山东、江西几省的沥青道路终于修建完毕,除了主路之外,还有数条细小的支路向着周围蔓延开来,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的效率,也让沿途城市变得更为繁华。

  这一年,由芃芃开办的皇家报刊正式成立,报刊分为好几个版块,包含国际要闻、国内要闻,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

  报刊的首批阅读者是朝中大臣们,当他们看到,以英吉利为首的国家获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英国人自豪地将自己的国家称为日不落帝国之时,不由瞪大了眼。

  朝中的许多官员虽然知道大清与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在持续加深,但除了直接经手相关事务的官员之外,别的官员对于此事并不是十分上心,也因此,他们对于西方各国的状况缺乏了解。

  当报刊用严谨的语言将一件件国际大事有条不紊地报导出来时,这批官员感到相当震撼,他们还是第一次察觉到,原来世界可以离自己如此之近。

  “这弹丸小国,不过是赢了区区一场战争,便敢自称‘日不落帝国’,也未免太狂妄了一些。”

  部分官员对于英人的高姿态感到十分不适。现如今他们虽然不会再盲目的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但他们眼看着英吉利人就要摆出世界老大哥的架势了,心中还是很不痛快。

第179章 一更

  乾隆原本与他手底下的官员们想法相同, 但后来,芃芃有句话提醒了他。

  不曾被人看在眼中的英吉利既然能够成为欧洲战场最大的既得利者,想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清可以不认同英吉利人自号“大英帝国”的做法, 但是不能忽视英吉利, 将英吉利完全当做一个狂妄自大的弹丸小国来对待。

  别的不说,光从几年前大清从英吉利购买的纺纱机、织布机,便可看出,英吉利的发展与创新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自从有了纺纱机和织布机, 生产布匹的效率大大增加, 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在京城中, 只要不是穷得叮当响的百姓,家中都有几套用机器织出来的布匹所制作的衣服。

  手工织布周期长, 成本高, 而用机器织造出来的布匹量大而又稳定,价格较为低廉, 是一些囊中羞涩的百姓们极好的选择。

  从来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裁制新衣裳的他们,现在偶尔也会在非节假日时直接从芃芃处购买布匹用机器织好的布匹来做衣裳。

  而从英吉利购买回来的一些农具, 在经过研发和改良之后, 也让耕种的效率有所提升。

  大清这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而这些发展细数下来, 竟都与西方各国脱不了干系。

  便是看在这份儿上, 乾隆也无法轻易小觑了英吉利。

  他想了想, 对手底下的大臣们道:“英吉利始终让人放不下,其虽然狂妄,但既然能够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想必还是有一定底气的。傅恒——”

  傅恒出列对着乾隆躬身一礼:“臣在。”

  “朕命你想办法在不惊动英吉利人的情况下,送一些人去英吉利打探情况。朕要知道,英吉利现如今民生如何,军事力量发展到了何等地步,与西洋其余国家关系怎么样。”

  “臣遵旨。”

  傅恒想了想,既要不惊动英吉利人,又要打探到英吉利人的情况,最省力的法子就是利用商贾,也唯有商贾能够名正言顺地往来于英吉利与大清之间,并未大清送回珍贵的情报。

  至于让傅恒手底下的人假扮商贾去英吉利打探情况之事,傅恒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傅恒手底下的人对于经商之事一窍不通,若是让英吉利人看出了端倪来,反倒不美。不过,日后可以专门培养一下这方面的人才。

  傅恒默默地将“联络商贾”以及“培养可用之人”这两件事提上了计划。

  联络商贾之事,傅恒倒是不担心。

  这些年,商贾们出海,为了避免被海盗打劫,通常会选择由朝廷的远洋舰队来护送他们。因此,朝廷与商贾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密切。

  若是傅恒这个军机大臣开了口,想必商贾们也会乐意卖他一个面子。英吉利人的钱是要赚的,在与英吉利人做生意的时候,大清商贾们可以与英吉利人表现得亲如一家,在除此之外,他们还是中国人,若是能够在不妨碍他们生意的前提下为祖国做些贡献,他们自然也是十分乐意的。

  几个月后,傅恒派出去探查的人有了结果。

  当那些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情报与分析被放上乾隆案头的时候,乾隆露出了惊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