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40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原来是这样。”令妃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太后让豆绿伺候祈嫔是假,力保她腹中胎儿才是真吧?豆绿颇懂药理之事,令妃可是知道的!

  想当初,令妃刚刚被诊出有孕的消息时,也曾求到太后跟前去,希望太后能借一个身边儿懂得药理或是有伺候孕妇这方面经验的人给令妃使唤,可惜被太后一口给拒绝了。如今,太后竟主动把自己身边儿的得用之人借给祈嫔,这岂不是在说,比起她令妃腹中的皇嗣,太后更看重祈嫔这一胎?

  有太后的人跟着祈嫔,令妃便是想要算计祈嫔,只怕都难了!

  思及此处,令妃的脸色越发不好看,茯苓侧过头来与令妃对视了一眼,无声地向令妃询问着计划是否还要继续进行。令妃以微不可见的幅度冲着她摇了摇头,她可没有把握在太后派来的人眼皮子底下栽赃算计祈嫔。

  豆绿见令妃久不作声,不由蹙起了一双柳叶眉:“令妃娘娘,不管您在思考些什么,您且先免了祈嫔娘娘的礼吧!”

  祈嫔眼中划过一丝讽刺的光芒,令妃这想到某件事便易出神的毛病还是没有改,也不知她是有意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还是果真把自己给忘了。从前的祈嫔,在令妃使出这一招时,只有乖乖受着,如今她却不准备继续忍下去了!

  豆绿都已经提醒过令妃,她祈嫔是个孕妇,令妃还让她长时间地行着礼不叫起。那么,若是她因为令妃的举动而动了胎气,令妃少不了担上个谋害皇嗣之责!

  几乎在豆绿话音刚落的时候,祈嫔脸上就闪过痛苦之色,随着一声惊呼,祈嫔直直往前方栽去。幸而一直跟随着祈嫔的心腹宫女梨棠为人机灵、反应快,且又时时关注着祈嫔,这才抢在祈嫔跌倒之前将她堪堪扶住,避免了一场大祸。

  见祈嫔被人扶住,不止豆绿松了口气,就连令妃也松了口气。

  令妃虽然巴不得祈嫔腹中的胎儿出什么“意外”,但这“意外”不能是在她延禧宫里头出的,更不能是因为她而出的。令妃可不希望拿自己的前途来为祈嫔腹中的胎儿陪葬。

  这时候,令妃还没有发现,自己放心得太早了。

  祈嫔虽然及时被自己的心腹宫女梨棠扶住,避免了对胎儿的直接冲击,但方才那惊险的一幕,还是让她产生了极大的惊吓。只见祈嫔半个身子倚靠在梨棠身上,满脸苍白之色,有气无力地道:“本宫……本宫的肚子……好痛……”

  她的表情看起来是那么的痛苦,声音是那么的虚弱,但当她与令妃对视之时,令妃从她的眼神中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痛苦之意。

  令妃在几息之间便明白过来,祈嫔是装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件事给闹大!

  倘若方才那事儿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即便太后和乾隆得知此事,也只会在口头上训斥令妃一番,不会对令妃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不管承不承认,孕妇在这后宫之中,就是有着诸多的特权。

  但,若是因为令妃故意刁难祈嫔,在祈嫔给她行礼之时迟迟不免礼的缘故,导致祈嫔动了胎气,那么,这件事就没那么容易过去了。

  令妃气得想骂人,这回,她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要被扣上个戕害皇嗣的罪名。

  祈嫔趴在梨棠肩上,无声地冲着令妃笑了笑——你也有今天?

  当初,令妃不就是用这种类似的方法陷害她,让乾隆坚信她意图谋害令妃腹中的皇嗣,导致她被打入了冷宫吗?

  如今,她也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更何况,今日之事,即便她腹痛是假,可令妃刻意刁难她,迟迟不免她的礼也是千真万确的。

  令妃要怪,就只能怪她自己,亲自将把柄送到了祈嫔的手中。

  有太后派来照顾祈嫔的宫女跟在身边儿,祈嫔根本就不担心令妃把这件事给压下去。

  压不下去的。太后本就对令妃有了意见,不知在发生这件事后,会如何处置令妃呢?真是令人期待啊。

  ……

  后宫之中,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向来传得极快。

  不多时,所有人都知道了祈嫔亲自前往延禧宫,意图与令妃化解矛盾,结果令妃不想与祈嫔和解,反而有意刁难祈嫔,致使祈嫔动了胎气之事。

  太后气得不行。她气祈嫔,明知道令妃与她不对付,还在这般重要的节骨眼上主动送上去让令妃欺负;更气令妃,这般不知轻重,明知道祈嫔怀着身孕,且离临盆也差不了多少日子了,还敢故意让祈嫔行着礼不叫起,太后甚至在怀疑,令妃是不是有意要谋害祈嫔腹中的胎儿。

  毕竟,祈嫔凭着这个胎儿从冷宫中走出来这件事,对于令妃来说,也是挺打脸的,且经过此事,祈嫔便与令妃结了仇,令妃想要重新把祈嫔给摁下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祈嫔没有圣宠,在后宫之中亦无靠山,所能够依靠的,便只有腹中的骨肉。倘若她腹中胎儿不保,她便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倚仗。

  “这件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令妃她都敢把手伸向皇嗣了,若是这次再不斩断她的爪子,恐怕日后别的妃嫔也会有样学样,不把戕害皇嗣当回事儿!”太后直接将皇后和乾隆叫到了她的跟前,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强硬。

  按理说,处置一个妃子,很不必皇帝亲自出面,一个太后一个皇后,足以决定那个妃子的命运了。但令妃毕竟不同,太后知道,若是想要处置令妃,至少得先跟乾隆打好招呼才行。否则回头指不定乾隆又要以为皇后在迫害他的爱妃,从前又不是没发生过类似的事!

  “皇后,你说说,依照宫规,谋害皇嗣者,该当何罪?”

  皇后道:“回皇额娘话,谋害皇嗣者,经查证若是属实,应剥夺其位份,打入冷宫。”

  当初,祈嫔被打入冷宫,就是因着这条宫规。

  乾隆听懂了太后的言下之意:“令妃这回的确行为不当,应当好生处罚一番。但她眼下毕竟怀着皇嗣,对她小惩大诫一番是不是更为妥当?待她诞下皇嗣之后,再对她追加责罚。”

  皇后听了乾隆的话,不由有些讽刺。不管乾隆对别人如何,可对令妃,他委实能够称得上是情深义重了。令妃怀孕之时,乾隆对她倍加呵护,生怕她磕着碰着;有人疑似对令妃的肚子动了手,乾隆立时便从严处置,唯恐其他人有样学样,危害到令妃腹中的胎儿……

  恐怕,令妃正是看出了乾隆对她的种种呵护和纵容,才会越来越放肆吧!反正,她如今怀着龙种呢,只要不是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乾隆都会对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太后揉着自己的额头道:“令妃腹中的皇嗣是皇嗣,祈嫔腹中的皇嗣可也是皇嗣!皇帝,你可以偏心,但在大面儿上,不能做得太过!自打令妃怀孕以来,她仗着肚子里的那块肉,都闹出多少事了?她一次次的闹事,咱们却碍于她肚子里的那块肉,一次次的容忍她的所作所为,导致她胆子越来越大,有恃无恐,做的事越来越出格……无论如何,这次,哀家不会再忍了!若是每个怀孕的妃嫔都跟令妃一样,仗着自己肚子中的皇嗣胡闹,这后宫,就要闹得天翻地覆了!”

  原本,对于自己的每个孙子孙女,太后虽然倾注的感情不同,但都是期待着他们的降生的。唯有令妃,一作再作,闹得太后对她耐心尽丧的同时,对她腹中的皇嗣也失去了期待感。

  乾隆虽心疼令妃,但也不能为了令妃不顾及自家额娘。他见自家额娘这回一副若是不能出了心中这口气便会积郁于心的模样,也松了口:“令妃此次的确有错,只要皇额娘的惩罚不会损伤到她的身体,朕便不会过问。”

  太后等的就是这句话:“好!既然如此,传哀家懿旨,令妃为难有孕妃嫔,有谋害皇嗣之嫌,念在她是初犯,将她降为令嫔,在延禧宫中禁足,不许任何人随意探视,直至令妃诞下皇嗣。”

  乾隆闻言,踟蹰着开口:“皇额娘,儿子倒不是觉得这个惩罚对于令妃来说重了,儿子只是见她如今腹中皇嗣越来越大,怕她孕中多思,不利生产。不然,这懿旨暂且留着,等待令妃诞下皇嗣之后再发吧,一切以皇嗣为重。皇额娘觉得如何?”

  说着,乾隆又看了皇后一眼,似是指望着皇后能够体恤圣意,主动出面帮他一起说服太后。太后一向喜欢皇后,有皇后帮腔,想必能够事半功倍。

  谁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皇后正好到太后身边儿宽慰太后去了,压根儿就没有接到来自乾隆的信号。

  倒是太后,在抬眸的那一瞬,正好捕捉到乾隆的挤眉弄眼,她老人家顿时心里头更来气。

  “哀家看,皇帝不是准备延后对为魏氏的处罚,而是根本就不准备对魏氏做出什么处罚吧?眼下魏氏犯了错不罚,等待来日魏氏诞下皇嗣,人们都忘了魏氏曾经犯下的过错之时,她非但无过,反倒成了有功之人,到时还怎么罚她?哀家还道,究竟是谁借魏氏的胆子,让她变得越发胆大妄为,原来竟是皇帝你借她的胆子!皇帝,你平日里那般英明,怎么在女色一事上这样糊涂啊,你就不怕英明毁于一旦吗?”

  连令妃二字都不叫了,直呼其为魏氏,可见太后心中有多气恼。

  本来吧,令妃害得祈嫔动了胎气一事,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将令妃处罚了就好。

  偏偏乾隆为了令妃,要违逆太后的意思,太后这心里头的火气,可不是一下子就窜上来了么?更何况,这已经不是太后第一次忍耐令妃了,她已经忍了令妃很久了。再加上太后眼下心中对祈嫔存着些愧疚和怜悯,故而这一次她不想忍了,想借机发泄一番。谁知道,乾隆居然还推三阻四的,不顾及自家老娘的心情,只顾着令妃的肚子,太后自然越发恼火。

  事实证明,乾隆就是唯我独尊太久了,欠抽了!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被自家老娘教训的那些日子了!

  这些年太后虽开始修身养性,很少动怒或是骂人,但她的战斗力毕竟还在那儿摆着。太后生起气来,连乾隆一块儿骂,从康熙对乾隆的教诲,说到雍正对乾隆的期盼……

  由于乾隆小时候被雍正送到康熙身边儿,由康熙亲自教导过一段时间,再加上周围人没少对乾隆称赞康熙的圣明,导致乾隆在很小的时候,就以康熙为榜样,事事向康熙看齐,力图做个像康熙那样的皇帝。

  太后作为乾隆的亲娘,对于乾隆的这些心思自然是再清楚不过。她也清楚,如果只是随口责骂乾隆几句,乾隆只怕又要左耳进右耳出,是不会真正受到教训的。

  因此,太后专门拿康熙出来说事。

  比如说,圣祖爷当初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和子嗣,乾隆后宫中又有多少妃嫔和子嗣……两位帝王各自都有不少妃嫔,只是这子嗣对比却是十分悬殊。太后对此做了总结:圣祖对后宫妃嫔的管理十分严格,绝不允许她们对皇嗣出手,但凡她们犯了错误,必会遭受严罚……

  然后,又拿康熙后宫中一位颇为受宠的妃嫔恃宠而骄,仗着有了身孕便瞧不起位份比自己高但是无所出的妃嫔,康熙当时便派人训斥了她一顿,在她诞下皇嗣之后,更是命人直接将那皇嗣抱走,生怕自己的子嗣会被目光短浅的妇人给教坏了……

  在说完圣祖时期的事后,太后每每都会对着乾隆来一句“可你呢”。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指责乾隆的话,可那语气,那眼神,还有那话语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乾隆有些抬不起头来了。

  他原本一直觉得自己在后宫之事这一块处理得不错,虽不喜欢皇后,但因为她足够公正严明且得太后喜欢,还是立了她为皇后;他虽然宠爱令妃和嘉贵妃,但在她们犯错的时候,对她们也从不姑息。可是跟他祖父的做法比起来,他的手段似乎的确有些拖泥带水、不够干脆利落了?

  乾隆决定向自家额娘认错,好让自家额娘停止对自己的数落。

  “额娘,朕明白了。就依额娘所言,将令妃降为令嫔吧。”

  乾隆可不愿意为了令妃继续挨自家额娘的训,就算他再怎么宠爱令妃,终究还是他自己更重要一些。当太后说令妃不是的时候,乾隆或许还有闲暇替令妃解释几句,但当太后把矛头对准乾隆的时候,乾隆哪里还能顾得上令妃?当然是先把自己身上这把火熄了最要紧。

  “不,你不明白!”

  太后瞪了乾隆一眼,仿佛看穿了乾隆的那点小心思,她非但没有停下,反而集中火力,对乾隆轰-炸得更猛了。知晓不少陈年旧事的太后,有着无数素材可以用来教育和警示乾隆,于是,她就这样滔滔不绝地继续说了下去,仿佛能够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若是其他人,乾隆早就让那人闭嘴了,即便是朝堂上再喜欢“死谏”的老顽固,也不敢对乾隆这般放肆,可在太后口若悬河的训斥面前,乾隆竟然毫无办法,他甚至找不到打断太后的机会,只能任由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备受折磨。

  在这一刻,乾隆仿佛又回到了幼时,回忆起了被自家老娘支配的恐惧!

  他不由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猪油蒙了心,为何竟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妃子而反驳自家额娘的提议?

  看吧,现在报应来了吧!

  最终,太后与乾隆的对抗,以太后大获全胜告终。

  当太后终于结束她的长篇大论时,乾隆的脚步都变得虚浮了起来。这也让他坚定了“决不能忤逆太后心意”这个信念。

  最后,太后告诉乾隆,要么将令妃降为令嫔——这在太后看来很公平,毕竟当初祈嫔害得令妃动了胎气,可是直接进了冷宫,说来,只是将令妃降为令嫔,还是令妃占了便宜呢。

  但是鉴于乾隆先前一直不同意在令妃生产之前处罚令妃,太后又给了乾隆第二种选择——效仿康熙朝的做法,暂时保留令妃的位份,但在令妃诞下这一胎后,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力。

  毕竟,在怀孕期间作天作地的女人,在太后看来,也不像是能够教好孩子的。比起第一条,太后其实更希望能够实施第二条,如此一来,既不必担心会影响到令妃养胎,又可以在令妃生产之后打令妃一个措手不及,告诉令妃,该来的惩罚,终究是要来的。日后令妃若是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若是令妃还不老实,那她生一个,就抱走一个,久而久之,她总会学会本分二字该如何写。

  太后虽这么想着,却没有直接做决定。

  她将选择权交给了乾隆。乾隆觉得该如何该对令妃实施哪种惩罚,就实施哪种惩罚吧。前者更为立竿见影,后者则是可以给令妃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无论选择哪种,太后都不会有意见。

  乾隆沉思片刻,想起自己去看望令妃时,令妃对这个孩子的宝贝程度,觉得比起被降位份,她应该更舍不得这个孩子被抱走。于是,乾隆道:“就按照皇额娘最初说的来吧,将令妃降为令嫔。”

  乾隆所不知道的是,重视这一胎什么的,都是令妃装出来的。事实上,在得知自己怀的不是一个阿哥,而是一个格格之后,令妃对腹中的胎儿早就没有那么期待了。

  若是让令妃自己来选,她肯定会选择保留妃子的位份,而把即将诞生的女儿给送出去。毕竟令妃跻身妃位颇为不易,皇后与她交恶,太后也对她产生了不喜之心,她这位份若能降下去了,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起来的一日了。

  当然,如果时间真的能够倒流,令妃更想做的是,就是阻止祈嫔踏进延禧宫的大门。令妃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在她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一向不被她看重的女人,有朝一日,竟会给她带来这样大的麻烦!

  “还有,朕先前曾答应过考虑给她抬旗之事,既然她如此不安分,就暂且作罢吧。”

  乾隆的话刚一说完,又得了太后一记眼刀子:“抬旗之事非同小可,岂是轻易能够许诺的?哀家今日就把话放在这里,只要哀家一日还活着,魏氏就一日别想抬旗!”

  这话可谓是十分严重了,有太后这句话放在这儿,日后,乾隆若是再想给令妃抬旗,那就是盼着太后去死。饶是乾隆做事随性,也担不了诅咒自家额娘的名头。

  乾隆苦笑着对太后道:“皇额娘快别说这话了,什么死不死的,您老人家会长命百岁的。”

  太后凉凉地瞥了他一眼:“若是没有人气哀家,哀家自然能够多活些年头。皇帝,你过去做的那些个出格之事,哀家不管,但日后,你若是再想做什么出格之事,哀家不允。魏氏说白了就是个妾室,若是放在普通人家,似她这样的姬妾与玩意儿无异。她若是伺候得你舒坦了,你想多宠她一些,哀家不会过问。可你不能让她去肖想一些她不该得的东西,更不能纵得她忘乎所以,你听明白了吗?”

  乾隆才挨了自家老娘一顿训呢,此时乖觉得不得了,自是自家老娘说什么便是什么:“儿子明白了。”

  “哀家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而不是敷衍哀家。不过,也没事儿,若是日后,你再纵容魏氏,亦或是别的什么狐媚子,哀家不会找那人的麻烦,哀家只管找你的麻烦!”

  乾隆:“……”

第39章 三合一

  很快, 后宫之人便知道了令妃与祈嫔此番交锋的结果——慈宁宫中传出的一道懿旨,将令妃痛斥了一番,直指其嚣张跋扈, 仗着腹中皇嗣, 对上不敬对下不慈, 且有意戕害其他有孕妃嫔,故,太后决定,将令妃降为令嫔。太后还在懿旨中言明, 若是令妃再不好好养胎, 在生产之前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那么, 待她诞下皇嗣之后,太后会慎重考虑, 她是否有资格亲自抚养皇嗣。

  太后的这个处罚, 不可谓不重。本朝甚少会出现让妃嫔降品的情况,若是妃嫔做了什么出格的事, 顶多是罚罚俸禄、禁足抄书,或是断了继续向上爬的希望。

  目前为止, 本朝受到过降品处罚的拢共也就两人, 其一便是疑似谋害令妃腹中胎儿曾被打入冷宫的祈嫔,其二就是令妃……啊不, 现在该称其为令嫔了。

  能引得太后亲自下手惩治令嫔, 可见这回, 令嫔是真的踩了太后的底线,让太后对令嫔忍无可忍了。这回,太后虽未直接剥夺令嫔抚养皇嗣之权, 但从太后的口吻中,众人也能够听出来,太后对令嫔颇为嫌弃,她老人家是不乐意让令嫔来抚养皇嗣的。

  一些与令嫔不对付的人开始思忖着,这段时间是不是找些机会,让令嫔再犯些错?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无论是乾隆还是太后,都盯着延禧宫那边儿呢,想要在不引起两位大佬注意的情况下算计令嫔,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罢了,令嫔在生产之前得了这样一个惩罚,也够她难受的了。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待后宫的焦点不再集中在令嫔身上的时候,她们有的是机会浑水摸鱼下黑手,不急,不急。

  还没等诸位妃嫔去令嫔跟前幸灾乐祸,紧接着,她们又收到了消息——乾隆和皇后也分别派贴身的太监或是宫女来到令嫔处,以口谕的形式分别又把令嫔给训了一通,并告诫令嫔,好自为之。

  在临走之前,乾隆派来的太监还将延禧宫扫了一眼:“如今令嫔娘娘已经不再居于妃位,那么一些逾制的东西,就该主动交还了,令嫔娘娘可得自觉些。否则,若是让皇上亲自命人动手,倒像是要查抄延禧宫似的。”

  这太监是吴书来的徒弟,在乾隆宫中不算是最得脸的太监,因有自家师傅提携着,才比旁人多一分体面,也才能争取到一些紧要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