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80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芃芃的声音似乎低了些许:“那些人似乎来者不善,阿玛小心啊。”

  “芃芃放心,就凭区区几个纨绔子弟,还不配让阿玛把他们放在眼里。”乾隆的眼中似是结了一层薄冰,将冰冷的怒意尽数掩盖在这层薄冰之下。

  吴书来见状,便知道,这次乾隆是动了真怒了,他已经许久没有看到乾隆露出这样的表情了。

  在宫中有一个说法,便是皇上若是觉得不高兴了,当面儿冲着哪位主子发了火,倒不一定是坏事儿,因为发完火后,这一页多半也就揭过去了。倘若皇上明明觉得不高兴,却还忍耐着怒意与谁虚与委蛇,那才是真的恐怖。因为到了那时,凭着乾隆心中积压的怒火,就不是处罚个把人能够揭过去的事儿了。

  此时,眼前这些纨绔子弟险些威胁到了芃芃的性命,无疑是狠狠一脚碾在了乾隆的底线上,偏偏他们还不知死活,在简单为那名被磕破了头的纨绔子弟止了血之后,竟然嚣张地冲着乾隆一行人围了过来。在将乾隆一行人给包严实了、确定他们无路可逃之后,那名磕破了头的纨绔子弟一脸狠戾地接过身边儿仆从递来的大石头,狠狠地冲着乾隆砸了下来!

  “去死吧!”

  这次乾隆出宫,因是微服私访,身边儿没有带太多侍卫。这些个纨绔子弟一个个的却是前呼后拥,跑个马也不忘带着仆从、家丁。

  这些仆从、家丁的人数是乾隆一行人的几倍,看着就极有压迫力。

  吴书来虽知乾隆身边儿的这些侍卫个个都是精锐,能一个打几个,但面对眼前被围困的局面,还是忍不住心下焦急。

  此时,吴书来见这名为首的八旗子弟竟还敢对乾隆动手,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这皇帝要是出一趟宫,回去的时候带着伤,他们这些跟在身边儿伺候的人,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想到这儿,吴书来一面大喊着“放肆”,一面战战兢兢地挡在了乾隆身前,想着宁可自己挨这么一下,也绝对不能让乾隆那金贵的脑瓜子让人给砸了。

  他分明已经感觉到了那石头砸下来时带来的劲风,可过了好一阵儿,额头上都没有传来疼痛的感觉。

  吴书来不由悄悄睁开一只眼瞄了一下。

  咦?没人?

  吴书来赶忙把另一只眼也给睁开了,却看见方才将他们包饺子的一种家丁、侍卫,以及领头的那几名公子哥儿,都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哎哟哎哟”地叫个不停。吴书来这才知道,今日跟在乾隆身边儿的这些侍卫,究竟有多么能打。

  看到这儿,吴书来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就算对面儿人数数倍于己方又有什么用,一群“乌合之众”,跟皇帝身边儿的精兵之间,难道有什么可比性吗?

  作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吴书来一路上只对乾隆和芃芃大献殷勤,对乾隆身边儿跟着的这些个侍卫,却是不假辞色。然而此刻,在亲眼见识到了这些侍卫的武力值之后,吴书来觉得,自己接下来还是得对这些侍卫热情一些、客气一些,毕竟,在回宫之前,他还得靠这些侍卫们来保护呢。

  芃芃将吴书来神色变化的整个过程都看在了眼中,从吴书来明明怕得要死,且还是闭着眼挡在了乾隆的身前,到吴书来发现石头没有砸下时,那疑惑的神色,再到此刻,吴书来一看自己这边武力值占优,在面对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那群人时,又恢复了趾高气扬的样子,与此同时,他在看向己方侍卫之时,目光中还多了一些敬畏之情……

  如果不是眼下笑出声来有些不合时宜,芃芃看着吴书来这丰富的表情,其实都有点儿想笑了。

  看样子,这吴公公除了平日里特别能够体察上意、做事让乾隆觉得特别熨帖之外,还具有逗逼性质,能起到活跃氛围的作用,也难怪平日里乾隆会这般重用吴书来了。

  “阿玛,吴管家舍身护主,对您当真是忠心不二,您该好生嘉奖他一番才是。”芃芃对乾隆道。

  吴书来闻言,心知自己方才的怂样定是让芃芃看了去,不由苦着脸道:“小主子,您就莫要打趣奴才了。黄……老爷身边儿的这些侍卫大哥们个个都是好手,即便方才奴才不多此一举,老爷也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但你方才在危机关头,能想到护在朕……本老爷身前,也算是难得的忠心了。”

  自家小闺女说的话,听在乾隆耳中,本就自带了三分理儿。更何况,芃芃说的话,还让乾隆觉得颇有道理。既是颇有道理,那么乾隆对于自家小闺女的提议,自是要鼎立支持的。

  说到这儿,乾隆看向了芃芃:“依芃芃之见,该给吴管家什么赏赐为好?”

  芃芃想了想:“不如,多发吴管家两个月月钱吧。”说着,她又看了一眼乾隆身边儿的侍卫:“还有这些侍卫们,也遵循此例。阿玛觉得如何?”

  “芃芃考虑得很是周道,就按照你说得来办吧。”乾隆摸了摸头。

  地上那群纨绔子弟原本准备围攻乾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乾隆一行人先逮着狠揍一顿,好让他们出了心中那口恶气。可谁知,己方人数明明比对面多了几倍,却愣是被对方三下五除二给放倒了。

  若是有点儿脑子的人,此时就应该考虑一下乾隆一行人的来头了——毕竟,能够用得起这样的精兵的,绝对不会是普通人。然而,这些人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只以为是自己家中的家丁不中用,才会一交手就被对方打了个落花漏水。

  这些人与前几日乾隆一行人遇到的那些纨绔子不同,为首之人之父为都统,另两名与他一起比赛跑马之人的父亲,一名是参领,一名则是都统的副手。

  若是单单只说起八旗军的官职名,兴许底下的人还不明白,这究竟是多大的官儿。但若是拿着前几日犯在乾隆父女手里的佐领来做比较,就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了。

  佐领在顺治朝之前被称为牛录,手底下管着三百士兵。

  参领手中的兵权,则相当于佐领的五倍,都统手中的兵权,又相当于参领的五倍。也就是说,参领可掌一千五百兵,都统可掌七千五百兵。

  可别小瞧了这个数字,要知道,驻扎在京城的八旗军人数,拢共也就几万人罢了。

  那名磕得头破血流的八旗子弟有这样一个阿玛在,也难怪他敢当街跑马,而不怕撞到了人被追究责任。

  找茬不成、反而又被乾隆的人按着打了一顿,这些八旗子弟何曾吃过这样的亏?此时,他们已经快气疯了,冲着乾隆一行人嚷嚷道:“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告诉你,我阿玛是都统,你敢对我动手,还让我受了伤,待会儿我就让我阿玛把你们通通抓起来!”

  他身边儿的狗腿子闻言,连忙奉承道:“只抓起来怎么够?这贱民可是害得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回头伯父将他们抓起来,定要严刑拷打一番,才能够解咱们心头之气!”

  “这话说得极是。不止这贱-民要受罚,这贱-民的女儿也该受罚!”另一人不怀好意的目光落在了芃芃的身上:“我方才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个贱-民就是为了这个小-贱-种,才会一鞭子抽在了你的身上在。你既然受了如此大罪,又怎可让她舒坦了去?”

  听了这话,头破血流之人面上果然又涌出了无尽的阴霾……

  然而,他们这左一句贱-民,右一句贱-种,早就让乾隆忍受不了了:“来人,给我掌嘴!”

  在乾隆的示意之下,他身边的三名侍卫同时上前,狠狠抽在了这三名纨绔子弟的脸上。乾隆身边的侍卫身手极好,且他们知道自家主子心中动了大怒,自然是怎么疼怎么来,才抽打了没几下,三名纨绔子弟脸颊已是肿得老高,其中骂过乾隆和芃芃的人更是连牙齿都被打落了下来。

  两边儿的人马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来了管理治安之人:“怎么回事儿?当街打斗,成何体统!”

  吴书来在收到了乾隆的示意之后,主动出面说明情况,他本就口齿伶俐,没几下就将方才发生之事说了个清清楚楚。他强调了是这几名挨揍的八旗子弟草菅人命在先,他家老爷只是护女心切,这才抽了为首之人一鞭子,将他给抽下了马。谁知这几名八旗子弟不依不饶,想要报复,他们也只得动手自卫……

  在吴书来说话的过程中,乾隆一直没有出声。

  负责京师守备与治安的乃是九门提督手下之人。九门提督这一职务自康熙年间开始,兼巡捕三营,以后世眼光观之,则是兼“军”与“警”之职于一体,其手底下的兵源,就是八旗军与绿营兵①。换句话说,眼下这些前来询问他们的人,与这几名闹事的八旗子弟关系匪浅。

  乾隆想要看看,这些人会不会在事情闹大之后,一味包庇这些八旗子弟。

  让他感到颇为失望的是,这些人起初还愿意认真听他们说话,可后来,一听说被他们摁在地上打的是八旗军官之子,立马就变了嘴脸,给他们安上了袭军的罪名,命人将他们就地逮捕,若是有负隅顽抗的直接打死算数。

  周围的百姓们见状,露出了不忍的神色,方才受尽苦头、丢尽脸面的那几名八旗子弟,则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准备好生将乾隆一行人折磨一番,以报方才受辱之仇!

  乾隆见状,不由露出一声冷笑:“好啊!好得很!这便是朕的八旗军!当街纵马行凶,不顾百姓死活!负责维护治安者不顾事实、包庇同僚,朕看,扰乱京师治安的不是别人,正是你们!”

  说完,他便亮出了自己的令牌:“让九门提督滚来见朕!!!!!”

  周围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整条惹恼的街道,一下子就安静了起来。

  就在那几名纨绔子弟以及前来维护秩序之人惊疑不定之时,有路过的官员听到乾隆的声音,主动下轿来给乾隆扣头。

  那官员对着乾隆直呼万岁,一身的官服作不得伪,纨绔子弟与维序之人终于意识到,他们这回,踢到铁板了。他们想起自己方才对乾隆一行人说的那番歹毒之语,一个个不由面如土色,朝着乾隆跪地求饶,直到把头磕破了也不曾停歇。

  然而这时候,乾隆却已经告别过了头去,不愿再听他们废话。

  ……

  今日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日,九门提督看着底下巡逻的人报上来的信息,不由打了个盹儿,心中想着,下回上朝见了皇上,他该挑些什么事来上奏,才能够在皇上面前给皇上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京师无大事,他也难混上什么功绩,为了升迁,他少不得要另觅一些法子。

  哎,若是此番朝廷远征准噶尔,他也能够跟着去捞些战功就好了。谁人不知,准噶尔瘟疫爆-发,压根儿无力继续与朝廷作战,仙人又借由“祥瑞公主”之手,赐下了治疗瘟疫的良药。此次傅恒率大军远征准噶尔,可以说是一点儿危险也没有,功劳都是白给的。

  只可惜,九门提督身为驻京武将,要负责守卫京师的安危,没能与朝廷大军一道进入准噶尔,自然也就与此次的军功无缘了。

  九门提督心道,眼下他虽说实权在握,且手中权柄不低,但早早就开始养老,终归不是什么好事儿,还得想法子活动活动才行。然而,九门提督没有料到,很快之后,他就连这在他看来是养老之岗的位置,也坐不下去了。

  在听说乾隆出现在京城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时,九门提督的第一反应是情况不妙,他赶忙催着那前来报信之人带自己前往乾隆所在之处。

  #领导居然来查岗了,而我却一无所知#

  #怎么办,会不会被领导抓住什么把柄,领导会不会对我的工作产生什么不满#

  眼下,九门提督大致就是这种心情。

  九门提督有意与乾隆派来的人搭话,想要从后者那里得到一些信息,比如说乾隆这次来,究竟是纯粹来体察民情呢,还是纯粹是来吃喝玩乐的?有没有那等不长眼的冲撞了乾隆,需要他这个做臣子好生为乾隆出口气的?

  可惜,乾隆派来的人始终冷着一张脸,不与九门提督搭话,只说到了乾隆跟前,一切自然就都清楚了。哪怕是九门提督试图往来人处塞些“茶水费”以换取只言片语,都没能成功。

  这让九门提督心中不安。

  乾隆身边儿的人虽自有一套规矩,但这些人精面对如九门提督这样简在帝心的高官,多多少少还给些面子的。也唯有将乾隆给得罪狠了、彻底不能翻身的人,才会让这些人精一点面子也不给,但九门提督思忖着他最近并没有什么得罪乾隆之处啊。

  然而,当九门提督来到乾隆跟前的时候,看到的是乾隆比冰原还要寒冷的面容,以及跪在乾隆跟前不住磕头的八旗子弟……

  乾隆身边儿的吴书来“好心”地凑上前去告知九门提督:“这八旗子弟自称都统之子,当街纵马,险些撞到咱们五公主。大人你名下这些负责维护治安的人一来,就要暴毙这几个八旗子弟,还要拿皇上下狱呢,当真是好大的威风!”

  吴书来的话语虽然简短,却令九门提督冷汗涔涔而下。

  今日冒犯乾隆者是他的下属,意图包庇冒犯圣驾之人的,还是他的下属,无论如何,他都脱不了一个御下不严之罪了。此时,九门提督宰了这些下属们的心都有了,他只希望乾隆能够重罚这些罪魁祸首,不要迁怒到他身上来。但……这可能吗?

  待九门提督诚惶诚恐地在乾隆跟前行完了大礼之后,乾隆终于看向了他:“朕当初本是信重你,这才让你掌了九门提督一职。谁知,你在做了九门提督之后,竟尸位素餐,一心只想着钻营攀爬……你对手底下的人丝毫不加管束,纵容这些渣滓打着八旗军的名号四处扰民,甚至是草菅人命、官官相护!你说说,你对得起朕的信任么?”

  乾隆的指责,一条比一条重,九门提督无法为自己辩解,只得跪在地上不住地磕着头,口中道:“臣知罪。”

  乾隆却道:“不,你不知罪。在你眼中,这根本不算什么。若不是此次,你手底下的兵犯到了朕的头上来,只怕你根本不会把这当回事儿吧?你既是担不起九门提督的重担,依朕看,你这九门提督也不必继续做下去了!”

  九门提督听出乾隆有罢免自己官职之意,悄悄抹了把额上的汗,试图让乾隆打消这个主意并对自己从轻处罚,便道:“皇上容禀,八旗军之中,的确有一些害群之马,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并非普遍现象。还请皇上给臣一些时间,容臣将这些害群之马一一揪出,好生将八旗军的风气整顿一番。届时,您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八旗军!”

  他身边儿的副官也帮着求情:“回禀皇上,提督大人素日里公务繁忙,虽能掌控大局,但于一些细节之处有些疏忽,也是情有可原之事,还望皇上给提督大人一个机会,让提督大人弥补自己的过失。”

  不得不说,九门提督的话语很是诚挚,他副官的话也算是中肯。

  若是乾隆不了解内情,指不定就要被他们一唱一搭地给糊弄过去了。

  只可惜,乾隆不是。

  在下定决心带着芃芃一起“钓鱼执法”之前,他已做过不少功课,自认对八旗军的作风也算是有所了解,再加上他所过之处,身边儿的百姓们就没有几个说八旗军好的,一提到八旗军,脸上都带着敬畏与恐惧之色,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倘若八旗军真的只是如九门提督及其副官所言,大体上是好的,内部有个别人品行不端,百姓又怎么会对本该给予他们安全感的部门畏惧疏远至此?

  比起九门提督及其副官的话,乾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所听见的。

  这时候,芃芃忽然开口了。

  她虽个子小小,语音稚嫩,但在得知她的阿玛是乾隆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

  “提督大人说自己是‘偶然疏忽’,提督大人身边儿之人告诉本宫,你的‘偶然疏忽’是情有可原的。但你们可知,你们所谓的‘偶然疏忽’,差点要了本宫的命,更险些让汗阿玛受伤!若不是汗阿玛带出宫来的人得力,你以为,你还能安然站在这里与汗阿玛和本宫说话吗?”

  芃芃缓缓走到九门提督之前:“提督大人,本宫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还认为自己‘情有可原’吗?”

  不知为何,从这个娇小稚嫩的身影上,九门提督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

  他战战兢兢地道:“臣之罪,无论皇上要给予臣什么样的惩罚,臣都愿意接受。”这会儿,他也不敢再为自己求情了。眼下说得越多,指不定待会儿罪名越大。

  芃芃又道:“那九门提督可知,你除了这些罪名之外,还犯下了一个最为严重的罪名——欺君之罪!”

  “公,公主此话怎讲?臣做的错事,已经都在这儿摆着了,不敢隐瞒皇上和公主!公主若是说臣有别的罪,臣愿认罪,可公主说臣犯了欺君之罪,臣是万万不敢认的。”

  欺君之罪,与管教下属不利之罪,这两个罪名若论严重程度,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也难九门提督会否认得如此之快了。管教下属不利之罪,顶多让乾隆觉得九门提督无能,将他降级或是罢官,可若是担上欺君之罪,哪怕乾隆要将九门提督下狱或是处死,九门提督也不能喊冤。

  芃芃见九门提督不肯认罪,倒也不意外,只见她扬着小脑袋道:“这不是汗阿玛与本宫第一次出宫,几日之前,汗阿玛与本宫就遇到过一次八旗军仗势欺人之事,后来,本宫与汗阿玛又从周围的百姓们口中得知,八旗军闲暇之时欺压普通百姓已是家常便饭,百姓们甚至已经自发研究出了一套应付八旗军的生存之道来……可见八旗军绝非如提督大人与你的副官所说的那样,只有个别害群之马。”

  “明明八旗军的风气已经糜烂至此,明明提督大人自己严重渎职,你在汗阿玛跟前却避重就轻,不说实话,想尽可能为自己脱罪。这难道,不是欺君罔上吗?”

  说完这番话,芃芃小跑到了乾隆跟前,拉着乾隆的手像一个渴望得到家长认可的小孩子一样问道:“汗阿玛,我说得对不对?”

  乾隆点了点头:“芃芃说得很对。”他的目光凉凉地从九门提督和其副官身上扫过:“连一个稚子都能够看明白的问题,你们却意图欺瞒朕,你们莫不是把朕当成了傻子?”

  说完,为了证明芃芃所言非虚,乾隆又命人到了几日前那仗势欺人的佐领父子家中,将那对父子拖到了九门提督的跟前,更有人顺藤摸瓜,将一些正在逞威风的八旗子弟一并捉了过来。

  面对这一批又一批的军中败类,九门提督终于无话可说。

  当日,他就被乾隆罢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