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29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怎么样,你发挥得如何?”

  “皇阿玛是怎么说的,可曾夸你了?”

  胤誐斜睨了弘晖一眼,非常骄傲地点了点头,“你让我说的那些话,我都记得一字不落,全都说了……”不过皇阿玛倒是没有夸赞他啊,但他并不在意,反而很高兴,他头一回觉得自己如此威风过。

  那些朝臣大人们往日见了他也不过是面上恭敬,有时甚至是皮笑面不笑的,偏生他也听不懂这些人的阴阳怪气,还是头一回见他们这样吃瘪,心里爽快着呢,只觉得果然听弘晖的安排没有错。

  胤誐拍了拍弘晖的肩头,一脸期待道,“下次若还有这种好事,你只管交给我,十叔保证给你办得好好的!”

  胤禟就在一旁看着,此刻听他这么说,没好气呛道,“你还想着有下次?你下次若是再欠这么多银子,就把自己拿出典当了吧,看能不能当出这么银子来!”

  胤誐听了连忙求饶,保证下回觉得不再乱花银子了,更不会再跟国库借这么多的银子,他眼睛转来转去,小心思盘算着,日后跟着弘晖混,是不是也能赚不少银子,这样就算要花银子,也不用去国库借。

  他下定了决心,接下来定要弘晖见识到自己的有用,将那羊毛生意做得风风火火。

  弘晖听他说康熙并没有夸赞他,倒也不算意外,毕竟胤誐欠了国库的银子如今来还,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顶多就是比那些“老赖”要自觉不少而已,康熙吝于夸赞,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却说,“你抬着银子去还钱的事情,如今民间百姓都已经知道了。”

  而这件事还是他宣传出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那些欠着银子不还的人造成舆论压力,如今连皇室阿哥欠银子都要还,那些大臣们难道是比皇子阿哥还尊贵?这种舆论放到民间不一定管用,却也能让那些人头疼一阵子。

  胤誐面色一僵,“那百姓不就全都知道我借了那么多银子,这也太丢人了……”

  “你现在才反应过来吗?”胤禟凉嗖嗖扫他一眼,说着风凉话,“谁让你欠下这么多的,活该让你长个记性!”

  弘晖面带微笑安慰道,“放心,欠钱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你能主动还上就好了。”

  胤誐闷闷不乐,却也只能如此了。

  ……

  弘晖与胤誐、胤禟的这些计划,胤禛事先并不知情,他先前以为弘晖只是让人去盯梢,没想到还让胤誐敲锣打鼓地去还银,不过这一招确实帮了他很多。

  追讨库银的事情总算有些进展了,胤禛如今脸色缓和些,心里对自己的嫡长子颇为赞许,但是光从面上却看不出丝毫,而是淡淡道,“弘晖还需多加磨炼,行事过于张扬。”

  戴铎早就瞧出了四爷此刻心里的满意,他知道对方的脾性,微笑着开口,“弘晖阿哥年龄尚小,能有这样的胆识与谋略,实属难得,王爷何必过于苛责?”

  胤禛听着对方的夸赞心里舒坦,这才与戴铎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因为胤誐的带头还银,如今已经有不少官员都紧跟着将欠下的银子还了。

  国库借银是当初康熙为了展现仁厚的一种手段,康熙自登位至今,经历了不少事情,譬如平三藩、出征准噶尔,还将台湾的郑氏家族给收拾了,这些功绩不管是放在哪个君王身上,都是了不得的伟业,但是除了这些功绩外,康熙也经历了很多次打击,在早年的时候,他接连丧子丧女,还连着没了三任皇后,民间不免有些传言,都是议论当今圣上克妻克子的,这种流言对一个帝王来说并不致命,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等到康熙十八年时,京城居然发生了地动,京中损失惨重,百姓房屋倒塌损坏不可计数,死伤惨重,更是有人说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为此康熙不得不下了罪己诏,自此以后他便越发注重名声,十分爱惜自己羽毛,对臣下百姓都推行仁政,对朝官更是宽宥,这国库借银便是其中的手段。

  一开始朝臣借银或许是为了急需,但是后来明明已经有了偿还能力,众人却不舍得还了,而是继续拖着,甚至还有不少人借着库银来挥霍,拿着国库的银子在民间放利子钱,从而饱了自己的荷包,胤禛对于自己查到的这些资料深恶痛绝,恨不得立刻将这些人都收拾了,但却没这么简单。

  胤禛觉得如今是个好时机,随着还银的官员越来越多,剩下的就那么几个刺头,他们追银压力会小很多。

  戴铎却觉得情况没那么乐观,剩下的刺头才是真正的难处,这些人各个都是有来头,身后站着的人便是胤禛也惹不起,不管是直郡王还是太子,他们都一贯强盛霸道,这些人有他们护着,哪里好对付了,更何况其中的曹家、李家,更是皇上的人,四爷若真的强逼,只怕最后落得里外不讨好。

  胤禛一脸冷硬,“即便如此,本王也要让他们将借走的银子都还回来。”

  趁着如今还银热潮,胤禛带着人手继续开始上门追债,不过那些人走到哪里,几乎都被人时时刻刻跟着,偏偏还发作不得,一抬头就看到雍郡王那张冷脸,这些人被折腾得够呛,只得进宫去找皇上哭诉。

  就算戴铎先前提醒过,胤禛也没料到最后阻止自己的竟真的是太子。

  康熙将胤禛召进宫,不许他再继续跟在这些大臣身后要债,因为太子去说了情,请求康熙能宽宥几年,容那些大臣慢慢还上这笔银子。

  对于太子的提议,康熙是很乐意的,他也不忍心看到曹寅、李煦二人见天找他哭求,而且他也觉得这两人不容易,他们欠下百十万的银两,有不少都是用在行宫上的,也算是为他花的,如今却还要任劳任怨地还银子,康熙只觉得曹寅与李煦对自己是再忠心不过,不免埋怨这老四做事太不知变通了。

  既然如今库银已经追回了许多,那对剩下的这些人稍微松弛些未尝不可啊,老四做事还是太急切了些,幸好太子给了他台阶,追银之事到此为止差不多就可以了。

  胤禛走出乾清宫时,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心底到骨子都觉得发冷,这件差事分明是皇阿玛亲手递给他,眼见他马上可以将这事办好了,皇阿玛却觉得他急切了,不该这样为难老臣。

  这些人仗着皇上的宠爱,平时吃穿用度极尽豪奢,用的还是国库里的银子,难道不该让他们缩衣减食还银子吗?

  分明不过一群蛀虫,皇阿玛与太子却选择维护他们,胤禛握紧了拳头,心里气愤难当,他不理解为何二人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知道皇阿玛与太子都不是昏庸之人,明明以他们的睿智与目光,不可能看不出这些家伙的面目,为何还要选择维护他们呢?

  *

  毓庆宫。

  太子靠在红木嵌云石圆梗南官帽椅子上闭目养神,殿里四下静悄悄的,竟连风声都微不可闻,更无树叶飘落。

  一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过来,不等他开口,胤礽便睁开了眼。

  “可是四弟来了,你让他进来吧。”

  胤禛跟在小太监身后,一路走来只觉得无比安静,原本满腔的愤慨也渐渐平息下来,等走到太子面前,他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了。

  “四弟是为了追银之事而来?”太子抬眸,眼里已经明了,此刻不急不缓开口,还给胤禛倒了一杯茶,举止从容而矜贵,处处透着优雅贵气。

  胤禛没有接过茶盏,而是直接道,“殿下为何要要帮这些人?”

  他目光紧紧盯着对方,像是想要看破其心中所想,胤禛对太子一直都是比较敬仰,因差着一些岁数,他幼时读书写字都是对方教的,太子自幼当储君培养,不管读书还是骑射都格外出色,一身气度更是卓然于众兄弟间,那时候的太子虽然傲气,却也有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曾说过平生最不喜的就是庸人,为何如今却要为这些硕鼠,与他背道而驰呢。

  太子手一顿,目光移到胤禛的脸上,对上他的眼睛,只觉得那执着的样子不禁让人有些羡慕,“四弟小时候一直喊孤‘太子二哥’,什么时候也喊‘殿下’了……”

  他这句话似是不经意的喟叹,胤禛一愣,待反应过来后,皱眉道,“幼时不知礼度,太子是储君,身份尊贵,自当如此。”

  胤禛与太子之间相处模式一直如此,虽然对方待他有礼,可胤禛时刻没忘了尊卑,只当自己是其属下,追随其行事,虽然这是皇阿玛为其选的路。

  太子轻笑,“若是世人都如四弟这般,孤自然就不必开口了……”

  “四弟因孤是太子而尊孤,但朝臣百官却不是,鄂善、耿额和齐世武他们追随孤,是因为孤能给他们权势富贵……”胤礽的脸上挂着轻笑,眼里却没半点笑意,“这些人借了不少库银,孤若不为他们开口,四弟觉得他们还会继续追随孤吗?”

  胤禛艰涩开口,“国库事关朝纲,即便如此,太子也不该开口向皇阿玛求情。”

  不该吗?太子轻笑,眼里不以为意,皇阿玛自己分明已有这样的额打算,他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皇阿玛的心思,有谁比他更能猜透呢。

  ……

  ……

  库银的后续发展,弘晖听胤禟他们说了一些,但具体的却不是很清楚,只不过觉得他阿玛那回从宫里回府后,消沉了许久,这让他还有些担心。

  毕竟四爷可是工作狂属性,在追缴库银差事都快办得差不多的时候,康熙竟然下旨打断了,弘晖觉得这事要是落到他身上,他肯定也是越想越憋屈啊,弘晖琢磨着,自己要不要去安慰一下他阿玛,结果四爷自己就已经调整好了,又恢复了原先的工作狂状态。

  见此他也就放心下来,继续去搞自己的羊毛产业。

  虽然弘晖先前花了不少心思帮他阿玛追债,但是这半点没影响京郊外的羊毛工坊发展,有着胤禟与胤誐的打理,反而经营得蒸蒸日上,甚至还发展了不少相关的产业,其中一项便是染色坊。

  羊毛纺纱坊已经能纺出像模像样的羊毛线,弘晖将毛线针织法教给了身边心灵手脚的宫女,其实他教下去的是最基本的织法,但是告诉她们这有不少花样,让她们自己去琢磨。

  不得不说,能当上王府嫡长子身边的大宫女,那一个个都是相当有才能,不管是针线女工还是头脑思维都相当厉害,不过几天功夫就琢磨出一堆新花样,听得弘晖都头晕目眩,按照先前规定好的给了她们一笔赏金,就打发她们去工坊开班教学,专门教女工学织毛衣,而这些宫女去了工坊可是领着双份俸禄,一份是原先就有的,另一份则是女工师傅的工钱。

  弘晖一向是个大方的主儿,第二份工钱比原先的月俸还有多,那些宫女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反而是兴高采烈的,如今她们在阿哥这里伺候着,不仅学到了新手艺,还拿了更多的工钱,等到出府回家时肯定能攒下不少的身家,顿时更加积极起来。

  弘晖等女工们都学会了织毛衣,就开办了一个织衣坊,这个工坊招的基本也都是女工,但是却不仅仅是用来织毛衣,弘晖提出了不少点子,比如手套、围巾,还有袜子、背心、帽子等,全部都是可以织出来的嘛,故而这个工坊规模挺大,工坊内部又根据不同种类分了好几个部门。

  但是羊毛的颜色都是单一白色,若是所有产品都如此,肯定就不够好看,胤禟与胤誐两人一琢磨,就开办了染色坊,染色坊开办的时候,弘晖还在忙着,并没有掺和到其中,所以分成利润里面自然是没有他的。

  可等到他拿出了许多染料配方时,胤禟服气了,而且深深意识到若是想要赚大钱,就该捆绑上弘晖,谁知道这大侄子的小脑袋瓜里都装了哪些好东西。

  对于白送上门的分成利润,弘晖哪有不收的道理,不过收了银子后,他对这染色坊的技术就越发上心,这时候的染料种类并不多,能染出来的颜色也十分有限,弘晖经常去给乌拉那拉氏请安时,见着那一屋子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料颜色也就那么几样,与后世比起来实在太少了。

  而且如今的布料都是经不住水洗的,因为布料会褪色,一般的富贵人家衣服都是只穿几次,相当地奢侈,但是弘晖调配出来的染料性能却好了不止一星半点,至少这掉色方面绝对持久。

  染色坊的女工将羊毛线染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再送到织衣坊织成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物,顿时就姹紫嫣红格外好看,那些织出来的衣物拿到手里,摸起来又暖和又柔软,让女工们惊喜不已,在冬日若是能穿上这样的衣物,那得多暖和啊。

  阿秀也是织衣坊里一名女工,她如今年龄还不大,还是个未出嫁的姑娘,这工坊里的女工大多数都是附近庄子上的,相互间都是认识的,但阿秀不是,她家住的地方离这里有些远,家里兄弟姐妹不少,原本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幸好同村的大河哥告诉她这里招女工,可以赚到不少银子,她就过来了。

  其实当时有不少姑娘过来,她的几个姐妹也跟来了,但只有她手巧被留下,得知这个消息时,那些女孩可羡慕阿秀了。

  因为留在工坊里,不仅每月能拿很多工钱,平时吃的伙食也比家里好太多,不仅能每顿吃饱,隔三差五的她还能吃上肉,阿秀虽然与这里的姑娘不太熟,但是她性子好,旁人都能与她处下来,很快她就结识了不少小姐妹,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这些小姐妹们告诉她一个消息,如今她们织的花样子都是王府里的宫女们想出来的,王府的宫女啊,伺候的都是京里贵人,怪不得能想出这么多新颖好看的花样子,阿秀不禁羡慕起来,但是小姐妹们却说阿秀的花样子也很好。

  她们见过阿秀刺绣的花样子与街市上卖的不一样,阿秀说那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小姐妹们瞧着都说好看,都鼓励她将这些花样子递交上去,说不定上头还会给下赏钱呢。

  阿秀原先不信,她只是一个村里来的姑娘,她想出来的花样子怎么可能让王府里的贵人看上,但是听着小姐妹们说得多了,她心里忍不住跟着火热起来,说不定真的可以呢?

  反正只是试一下,若是不行除了丢人外,也没什么损失啊,阿秀这样告诉自己,可她根本不认识王府的人,怎么将这些花样子递上去呢。

  “阿秀,外面有个叫陈河的找你!”

  是大河哥!阿秀眼睛一亮,在小姐妹们的打趣目光下羞涩跑出去,果然看到大河哥,他还特地骑了一辆有些奇怪的车来。

  “你想将这花样子递给王府的宫女?”陈河惊讶,听她讲明原委后,直接拍了拍身后自行车后座,“这还不简单,坐上来,我带你去!”

第37章 二合一

  阿秀脸蛋红扑扑的, 看着大河哥推着的自行车,有些羞涩,不敢坐上去。

  陈河也是有些紧张, 却还是强自镇定下来, 故作轻松道, “放心坐上来吧,这后座就是为了载人的,而且如今这种车在城里挺常见的,我就见着不少人用后座载人, 没人会笑话你……”

  阿秀闻言, 慢吞吞坐上去,发现那后座软软的, 一点都不硌人。

  陈河等她坐稳了,就脚蹬得飞快, 自行车快速跑起来, 阿秀忍不住轻呼一声,陈河回头安慰他, “抓稳我衣裳,不用怕!”

  这城郊的路多是黄土石子, 如今过往的马车行人多了, 路要比原先平坦不少,但也是会有坑坑洼洼的地方, 阿秀心里一直悬着, 生怕这车会在半路上坏了, 谁知竟真的一点意外都没有,而且她坐着的地方一直很软和,感觉比平时坐的牛车还舒服, 半点不硌人,她小声嘀咕着,真是奇怪得很啊。

  陈河轻笑,“这可不奇怪,那后座上我垫了不少棉花,还放了一个海绵……”

  阿秀不懂海绵是什么,只听大河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他这车后座上就放了一点,还是王府阿哥用剩下的边角料,虽然不是很多,但用处却很大,阿秀听得迷迷糊糊,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大河哥果然是好厉害啊。

  他们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进了城,陈河在外城区依然是骑着车的,阿秀发现果真如他所说,街头真的有不少人都骑着这样的车,甚至还有三个轮子的,她羡慕地望着,若是她家中也有这样的车,那平时就能拉许多货物进城了。

  等进了内城后,陈河骑车的速度慢了很多,内城贵人们多,骑得太快容易冲撞贵人,等到了雍王府时,两人松了一口气。

  陈河带着阿秀找上弘晖阿哥跟前的宫女紫苏时,对方不过是看了她一眼,便直接领着人去见阿哥了。

  阿秀跟在陈河身后,忍不住小声问道,“这王府里的宫女们,都这么好性子吗……”原先她还以为很麻烦,至少也要考核她一番才是,当初她为了进工坊,都经历了不少次考核,没想到这见阿哥竟然比进工坊还要简单?

  她自以为很小的声音,其实紫苏与陈河都能听见,陈河笑而不语,哪里是这府上的宫女好性子,应该是说弘晖阿哥性子好才对,若不然他也不会有今日的出息。

  紫苏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阿秀,“只要是有才之人,阿哥都是愿意给几分耐心的,对此想必陈侍卫也深有体会。”

  陈河跟着点头,因着他手巧,如今已经被调到阿哥的院子里,平时的待遇明显好出一截来,更重要的是他每次完成阿哥给他布置的任务,都会得到一份赏赐,这几个月下来,他已经攒下了不少银子,家里的爹娘兄弟姐妹也跟着日子好过起来。

  阿秀听到这些,心里反而越发忐忑,她不知道自己的手艺是否能让弘晖阿哥满意。

  弘晖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忙,每日要管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平时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少了起来,对此四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也见识到了自己长子的与众不同,虽然年纪不大,却很有自己的见地,行事作风更是别具一格,戴铎也与他说,与其拘着弘晖,不如任由他自长成才。

  但是也不能彻底放任不管,如今四爷对弘晖的考核明显是增加了不少,时不时就来场突袭,弘晖已经应付得得心应手。

  因为连四爷都不管,几位先生自然更是不敢多言,除了每日布置不少功课,平时根本不管弘晖是否到场,他们如今更像是德伍、乌智与大格格姐弟的老师。

  对此德伍明显有很大意见,明明他们是来给弘晖阿哥当伴读的,怎么如今正主都不读书,他反而还要继续呢,可惜他说的话不管用,弘晖一顿忽悠,告诉对方若想跟着自己做事,必须得先学好功课掌握学识才行,若不然日后必然被旁人取代。

  德伍听得一愣一愣的,只得委屈老实地坐在那里发奋读书,保证自己日后在弘晖阿哥身边的第一地位。

  弘晖听紫苏来报,说陈河带了一个很会画花样子的女工过来,立马让她将人带进来。

  毛衣虽然保暖性强,非常地实用,但是在颜值上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管是用纯色毛线编织出来的毛线衫,还是选用了不同颜色毛线进行混合编织,在整体上还是不太符合如今人们的审美。

  他那羊毛加工产业用了好多道程序,其中花费的人力、财力都不是小数目,而他与胤禟、胤誐都是将产品的消费对象定位为富人,不管是有权有势,还是只有富却不贵,只有这两类人才能拿出大把银子来买下这些羊毛衣、毛线衫,但是这些人都比较讲究,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实用性,更重要的是面子,是要上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