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46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康熙一脸痛苦,望着躺在榻上的幼子,只觉得心里一阵抽痛,这可是他钟爱的孩子啊,如今还这般年幼,竟然就要离他而去。

  康熙以前失去了不少孩子,但是这些年随着众多儿子长成,他已经很久没体会过这种感受了,只觉得痛苦难忍。

  因皇上半夜来到了十八阿哥这里,几个年长的皇子阿哥纷纷起夜收拾一番就匆匆赶来,胤礽离得较远,等他进帐内时,恰好看到的就是康熙一脸沉痛的模样,不知怎的,他忽然就勾起嘴角了。

  康熙正伤痛欲绝,结果一抬头就对上太子那似笑非笑的神情,神情一怔,下一瞬抓起手边的东西就砸了过去,“你弟弟都这样了,你居然还笑得出来?简直就是不孝不义!”

  茶盏飞出砸在太子额上,里面的茶水洒在脸上,顺着眼角滑落,在场众人一颤,太子何曾这么狼狈过,他们反应过来后纷纷跪下,“皇上息怒。”

  胤礽也顺着众人跪下,却没有求饶告罪,而是一脸淡漠地跪在那里。

  康熙瞧着他这凉薄的样子,恼怒道,“滚下去,给朕好好反省!”

  胤礽能感受到众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这一刻终于来了,他竟觉得松了一口气,踉跄地站起来,等出了帐篷,忽然觉得额上有股温热,伸手一摸是滑腻一片,原来已经砸出血了啊。

  他母后早就死了,哪来的弟弟,一个汉女所生的阿哥,哪有资格当他弟弟。

  胤礽抬起头看向夜空,本该星子闪烁的时候,此刻竟无一点星光。

  胤禄根本没有留意康熙与太子两人间发生的争执,他脑海里只有太医说的那些话,若是今晚十八的发热没有好,只怕就不行了。

  宫女们赶紧端了温水上来,然后用帕子给十八阿哥擦拭身子,这是最好的将热的方法,只可惜他们擦了半宿,十八阿哥身上依旧发烫,眼看就要天明了,宫女们心里越发下沉,胆子小的已经开始啜泣起来。

  弘晖暗自焦急,照这样下去,就算胤衸能下来,也被烧成傻子了,得赶紧下办法才行。

  他看了一眼旁边已经陷入焦躁状态的胤禄,推了他一把,“你知道上哪儿能寻到烈酒吗?”

  胤禄眼睛一亮,“你是想到办法了吗?”

  “没有十分把握,但是可以试试。”

  胤禄一咬牙,看向弘晖的目光坚定,“我相信你,等着,我很快就回来!”

  弘晖提前准备起来,让宫女们准备一些热水,他亲自上前解开胤衸的衣裳,露出关键部位。

  胤禄动作很快,等他准备得差不多时,就见他已经抱着两坛酒回来了,“这些够不够?若是不够,我再去找……”

  “够了。”弘晖看着他大口喘气,不忍道,“你先去一旁歇一会儿吧。”

  胤禄已经很累了,但还是摇了摇头,“我就在这守着,等十八醒了我才放心。”

  弘晖没有多劝,而是将那烈酒倒入一个铜盆里,然后又往里面添了温水,将帕子放进去,试了试温度差不多刚好后,就用沾了酒的帕子擦拭胤衸的上半身,从颈外侧到上肢外侧,然后再到手背,绕过心前区、腹部和后颈部,径直去擦拭背腰部以及下半身。

  用酒精擦身可以退热,酒精吸热会挥发,效果比温水要明显很多,但是胤衸年龄太小,弘晖也不敢用纯烈酒,就在里面加了温水,而用酒精擦身也是有不少禁忌处,先前他绕过的部位,都是不能用酒精擦拭的,而且整个过程不能太久。

  宫女们不过看了一遍,差不多就已经摸清了,主动接过弘晖手里的活计,她们惯会做这等伺候人的活计,干得仔细,差不多来回擦了三遍的时候,天已经渐亮了。

  胤禄伸手抓了一下十八的手,发现不似之前那般热烫,心里一惊,赶紧摸向胤衸鼻息处,感受到微弱的气息,心下一松。

  这是已经退热了,他们竟真的做到了,赶在天亮之前,十八退热了。

  胤禄只觉得此刻身子无比疲倦,直接瘫坐在地上,弘晖让人收拾起残局,一回头就看到胤禄瘫软坐在地上,半点形象都不在乎的样子。

  胤禄对上弘晖的眼睛,看了好久,才咧嘴一笑,“谢谢。”

  弘晖眼里露出笑意,没有多说,径直转身出了帐篷,累了一晚,他也该歇歇了。

  十八阿哥胤衸退烧的消息,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众人还听闻了弘晖用烈酒给十八阿哥擦身的事情,纷纷派人去打听,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得学下来,说不定下次就派上用场了呢。

  弘晖从康熙那里得了一番夸赞,还派人送来了一些赏赐,旁的却是没有了,弘晖心里也有数,哪怕他这些天一直待在自己的帐篷里不怎么出去,也能感受到外面气氛的紧张程度,自从太子那晚被康熙贬责后,这皇家父子俩人的关系就越发僵硬,旁人都看着胆战心惊,便是一同来此的皇子阿哥们尚且都不敢往前凑。

  康熙这几天心里不顺,夜里歇息得也不安稳,半夜醒来的时候,竟然看到自己居住的帷幄竟然被人扒开了裂缝窥视,当下大惊,“何人在那里!”

  守在外面的御林军在听到康熙的惊呼后,连忙进来查看,“陛下,发生了何事?”

  康熙脸色阴沉,“去周围给朕仔细搜查,究竟是何人有这般胆子!”竟敢窥视他,这是想要谋反不成?

  第二日众人就觉得这围猎处的气氛越发紧张,到处都是进进出出搜查的御林军,就算是旁人没有弘晖那样的“先知”,心里差不多也知道这是要出事了。

  弘晖等闲都不出门,就连去胤禄那里串门的消遣都放弃了,这个时候他都有些后悔了,他明知道这些时间点的,就不该跟着出来凑热闹。不过他当初是康熙亲点的随性人员,估计就算是想放弃也困难,如今就只能努力缩小存在感,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地盘上。

  自从那晚康熙发现有人窥探后,心底就十分不安,那人既然能夜里摸到他帷帐边,那若是想要行刺他,岂不是就让贼人得逞了?越想越是觉得心惊,康熙加强身边的戒备,让御林军轮流守班。

  御林军几日几夜的搜查并没有什么结果,当晚经过那里的人颇多,其中包括太子。

  康熙听到这样的搜查结果十分不满,心里十分忌惮那人。

  康熙四十七年的九月初四,再一次夜里惊醒后,康熙让人将太子拘起来关押,一时间人心惶惶。

  虽然皇上没有下令要废掉太子,但是这几天的形势让众人心里清楚,太子恐怕是不行了,如今都已经被关押起来了,只怕离被废已经不远了。

  太子被关押起来,最兴奋的当属直郡王胤褆,这两日他走路都带风,一直以来,太子胤礽就是胤褆的一根心里刺,压制了他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是拔出来了。

  自古太子都是选择立嫡立长,既然胤礽都被关押起来了,那也该换他来做太子了。

  不仅是胤褆这样想,朝臣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便分别属于直郡王一党与太子一党,两党相争多年,都相互给对方使过绊子,这次太子这么轻易就被关押了,其中可是有不少直郡王的“功劳”。

  弘晖听到的消息便是直郡王直接向康熙举报太子,不仅有暴戾不仁、殴打诸王贝勒罪名,甚至还有截留蒙古上贡给皇上的贡品,纵容自己的奶公凌普敲诈勒索行为,弘晖不知道这些罪名究竟是不是真的,他与太子只有几面之交,但光从外表来看,太子的长相颇为出众,一派光风霁月的模样。

  如今太子被关押之后,朝臣们纷纷以为直郡王应是下任太子的不二人选,众人对胤褆的态度热情起来,甚至远甚于以往的胤礽,而胤褆更是志得意满,为了免除后患,在这个关头,他直接上奏给康熙,请求斩杀胤礽。

  弘晖没有想到,胤褆居然会上奏请求斩杀胤礽,这得是多大的仇恨啊,关键是胤褆是如何敢的,曾经康熙对太子是如何偏袒,众人都是瞧在眼里,如今才短短几年,就有如此大的变化。

  弘晖深知如今风波尚未平息,仍然低调内敛着,心里却有些担心他阿玛,生怕他会被卷进去,毕竟四爷一向是太子阵营的,如今太子被关了起来,他阿玛肯定是会有影响的,而且这还是有一个现成的例子,那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弘晖的这位十三叔同样也是太子党,甚至还与他阿玛关系颇近,如今也与太子一起被关押起来。

  康熙冷眼看着直郡王党羽兴奋难当,一直没有作为,直到胤褆上奏要斩杀胤礽时,康熙才突然发作,“胤褆此人,连嫡亲兄弟都要斩杀,性格残暴,朕从未想过要立其为储。”

  这句话像是一盆冷水泼在胤褆头上,直接将他继位的可能性给掐断,不仅如此,他这些天的兴奋与张狂仿佛都成了笑话。

  胤褆想不通为何皇阿玛会这么狠心,明明他以前是很疼爱自己,那为何给了他希望还要让他绝望呢?

  若是一开始就不属意他,为何还要给他这么多的暗示呢?

  原本意气风发的胤褆一下子颓废下来,而先前热络殷勤的朝臣与权贵们,更是对他避之不及,看着这些人前后两幅面孔,胤褆只觉得心底都发苦,这一刻他竟然想到胤礽,他如今的处境与胤礽所遭遇的何其相似。

  作为兄弟,他们相争多年,没想到最后最能懂自己心境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老对手。

  胤褆与胤礽是康熙最重视的两个儿子,两人不仅在朝臣中拥护者众多,便是在兄弟间也是极有威严,可不过是一瞬之间,这两个人差不多同时倒台了,这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荡,如今谁也摸不透康熙在想什么,谁也不敢去琢磨他在想什么。

  但是对于那些皇子阿哥们来说,他们在感到心惊的同时,还有一种格外兴奋的情绪从心底涌出。

  太子这个位置总是要有人来坐的,如今既然胤褆与胤礽倒台了,那就意味着他们的机会来了。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七,康熙突然下令,让留在京城中的胤禩掌管内务府总管的职位。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六日,康熙带着随行人员回到京中,而在十八日时,召集百官告天地祭太庙社稷,废胤礽太子之位,并将其幽禁在咸安里。

  “一废”太子的风波暂且落下帷幕,而胤禩则成了京中众人所追捧之人。

  内务府总管这个职位一向重要,在这种晦暗不明的情势下,皇上居然将其交给了八阿哥,足以见证皇上对八阿哥的信任与器重。况且胤禩人缘本来就很不错,他一向广结善缘,朋友众多,此次得了皇上看重,朝臣们更是隐隐将其当储君来对待。

  这一年,胤禩的日子实在过得很好,不仅终于有了儿子弘旺,还在胤褆与胤礽倒台后,成为康熙信任器重的阿哥,便是他一向心性沉稳,此时此刻都忍不住激动,仿佛一切都近在眼前了。

  弘晖在太子风波后就一直低调避世,但是有些时候就算他想躲懒,事情也是会找上门来的。

  因弘晖弄出的那出海贸易业务,如今京中宗室权贵以及不少官员都多了一项开支,手头的银子都多了起来。

  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既然银子多了,那就要赶紧买田置产才是正道,因他们纷纷购入,导致近来京城物价上涨颇为严重,其中尤以房价最为明显,原本京城就寸土寸金,如今更是被炒的翻了好几番。

  对于那些京中有房子的土著而言,日子还是勉强能过的,但是对于那些外地来的京官,有不少都是靠着租赁房屋过活,原本他们的日子过得就挺艰苦,如今随着上层人士炒房,造成他们快连租房都租不起了。

  再加上几乎每三年京中都要涌入大量的新科进士,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鲜少有人能提前在京中置下房产,如今他们好不容易苦读十年才金榜题名,成为了光鲜亮丽的新科进士,结果进城后就傻了眼,他们居然连房子都快租不起了。

  新科进士混得如此寒酸落魄,便是康熙见了也有些唏嘘,这些人好歹也是天子门生,他得给自己的门生弄些排面才行,随即就把自己孙子召进宫来。

  弘晖往宫里跑了一趟,就接回了一个任务,解决新上任公务员们的住房难问题。

第53章 二合一

  如今京城住房紧张问题, 弘晖早就有所耳闻,但其实与其说是住房紧张,不如说是外来人口住房紧张, 尤其是那些新登科的进士们, 还有不少外地地方官回京任职, 这些人原先在京中没有房产,如今京中房价上涨,若是没有一些家底,很难置办得起屋子。

  就算能拿得出银子, 心里也很是不乐意, 如今京中的房价与原先相比,翻了好些倍, 根本就不划算。

  对于这个问题,弘晖觉得不难解决。如今京中房价上涨, 很大的原因是那些出海暴富的官员们炒出来的, 但这还只是一种无意识地“炒房”行为,目前价格虽然上涨得厉害, 却不算格外离谱,弘晖更担心的是土地兼并与土地私有。

  如今土地私有本就是合法的, 那些赚了大量银子的人可不仅仅光是大量买房子, 还有不少人在大块大块的圈地,现在就连京郊那一块都已经被圈占去了不少地方, 照这样形势下去, 只怕以后这京城附近的大量土地都要被掌握在权贵手里, 这对国家安全与稳定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但是既然康熙并未找他提起这事,弘晖就只能当做不知, 先做好手头的事情才是要紧的。

  弘晖回到雍王府后,酝酿构思一番,花了一晚上时间写出了一份策划报告,等到第二日就夹在四爷的奏折中被递了上去。

  在弘晖的计划里,自然是要户部赶紧拨款下来造房,以前造房是个很庞大的工程,不仅要提前准备石料、木料,还要四处寻找能工巧匠来进行细细雕琢,如今的房屋多是榫卯结构,会选用木头构架来做房屋的承重结构,所以一般建房子都要不少的时间,可自从有了琉璃坊与水泥坊后,一切就都变了。

  水泥坊那边每天都可以制造出大量的水泥,加工坊那边还能对水泥进行在加工,制造出大批的水泥砖与混凝土,而这些都是造房子的好材料,而且用它们来造房子,可比原先的建房方式要更加快速迅捷些。

  所以弘晖就在写给康熙的策划报告中提出,要求拨款从水泥坊与玻璃坊那边购置原材料,然后在京中划出一块区域来,专门租给那些进京为官却没有落脚地的外地人。

  弘晖在策划报告中,将这批户部出资建造的房子称为“公租房”,这些公租房是特地租给那些在京中没有房产的京官,而且是只能进行租住不能购入,他不仅在报告里详细地介绍了公租房的概念,还提出要将这公租房交给如今的宗室来掌管,所得的房租也可以当做给宗室的补贴,这样的提议可谓是一石二鸟。

  不仅解决了如今有些京官住房困难的问题,还让宗室宗亲们生活也能宽裕些,康熙看到奏折后颇为满意,他对如今宗室宗亲也很是担心,满人讲究多子多福,自然是鼓励要多生些孩子,在这一点上,康熙可谓是以身士卒,如今都生了二十来个儿子,女儿的数量也不少,他不仅自己生得多,平时还会隔三差五地给自己儿子送几个女人,甚至那些得脸的宗室,也是会收到康熙“赏赐”下来的女人。

  在努力造人后,康熙十分欣慰地看着他们爱新觉罗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可也为日后子孙们的吃穿用度有些担忧,京中的宗室是可以参政的,但是这几年能为朝中效力的宗亲却不多,比起辛辛苦苦地读书上进,这些宗室们大多选择了混吃混喝。反正他们每月都能从朝廷那里领到一定的月俸,等到成婚年岁时,上头也会给他们分发一笔安家费,他们的日子过得足够滋润,哪里还愿意像个穷书生那样苦读学本事。

  可是康熙看着越来越庞大的宗室宗亲,也忍不住担心自己的儿孙们将来是否能养得起这般家伙,如今弘晖提出了这公租房的概念,还将其交给宗室来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替他缓解了目前的宗室问题,康熙看了龙心大悦,朱笔一挥这事就敲定下来。

  既然这公租房是弘晖提出的,如今自然就成了他的差事。

  对此弘晖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今时可不同往日,他可没那个能力再让胤禩去做这种苦差,八阿哥如今可是京中炙手可热的红人。

  胤禩本身就人缘极好,不仅在朝中大臣们眼里十分贤良,就是在宗室宗亲那里也十分受欢迎,裕亲王福全作为康熙的异母哥哥,却与皇上感情十分亲厚,非常受康熙的信任与重用,而福全在世时就十分推崇八阿哥,虽然福全在前些年去了,但是他那一脉仍是胤禩的追随者,除此之外还有安亲王岳东,虽然比不上福全在康熙那里得宠,却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而他作为八福晋郭络罗氏的外祖,同样坚定拥护胤禩。

  还有钮枯禄氏的阿灵阿,他不仅是孝昭仁皇后与温僖贵妃的弟弟,同时还是德妃的妹夫,却不亲近胤禛与胤誐,反而一心一意地追随胤禩,还有国舅佟国维,同样是胤禩的拥簇者。

  这些人各个都身份不凡,却纷纷拥护着胤禩,在大阿哥与太子倒台后,胤禩上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弘晖听着外面传进来的消息,不由瘪了瘪嘴,与胤禩相比,他阿玛身边就冷清太多了。

  弘晖想要避着对方的风头,可惜胤禩的想法却是恰恰相反,弘晖在康熙下令后的第二日就迎面遇上了胤禩一行人,所遇的地方不凑巧,正是弘晖的水泥坊。

  弘晖眨了眨眼,确认自己没看错,怎么也没想明白为何胤禩这个时候会出现在此处,但还是主动走上前去打招呼请安。

  胤禩看着乖巧给自己行礼的弘晖,脸上神情一片温和,“听闻皇阿玛又给你一份差事?”

  弘晖点头,将那公租房的事情略提一二,他原先以为胤禩是来寻他麻烦的,若不然也不会特地来这水泥坊与他“巧遇”,没想到胤禩在听他说完后,态度很是友好,不仅含笑将弘晖赞赏了一遍,还鼓励他要好好干这份差事。

  看着转身已经走远的胤禩等人,弘晖一头雾水,还是没弄明白对方的意图,不过总觉得胤禩方才的神态模样有些眼熟。

  弘晖站定好一会,才一脸恍然大悟,他刚刚竟从胤禩的脸上瞧出了几分废太子的模样,只是比起废太子胤礽自幼养出来的骄矜华贵,这胤禩反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既想要表现得宽宏大方,偏又忍不住要露出几分尊荣华贵,倒是将他身上原先的那种温润气质给冲淡了。

  还是有些操之过急啊,弘晖暗自摇头,如今康熙尚未明确表态呢,就已经以一副主人翁的姿态来与他说话,可见胤禩心里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了啊。

  他不过心里感叹两句,就继续去忙着自己的事情了,而雍王府里,四爷却也在与自己的谋士谈论着如今京中如日中天的胤禩。

  太子倒台,直郡王被贬斥,没想到半路杀出来的竟然会是胤禩,瞧着如今朝中的形势,怕是大半的官员都已经站到了胤禩那里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