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73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但是弘晖却不惧旁人的笑话,哪怕动作很笨拙,还是会一遍遍学着宫人的姿势来抱小格格,小心地照顾着她,明明瓜尔佳氏怀孕是好几个月的事情,他早就已经预料好自己要当父亲了,可当孩子出生后抱在怀里,那种感觉却是无法提前预料到的,他甚至已经想着等孩子再大点,要如何锻炼她的身体,要带她去做哪些事情,仿佛将未来所有事情都已经考虑过了。

  哪怕没打算给小格格大办洗三,但胤禛的那些兄弟们的府上还都是递了帖子,只不过小格格辈分小,等到赴宴的时候,来人几乎都是弘晖同辈的堂兄,比较特殊的是胤祯与胤禄。

  胤祯是胤禛的同母弟弟,而且因为弘晖的原因,他与四爷的关系虽算不得多好,却也不算僵硬,此番过来也不足为奇。

  等到开宴没多久,四爷露了一回面就回书房办公务,而弘晖眼尖发现胤祯也跟着他阿玛出了宴席,心里便明了看来胤祯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还不是赴宴,而是在于他阿玛,他思绪飘散到西伯利亚那片,如今胤祯回京后已经待了有一段时间,但是康熙迟迟没发话,虽然给了胤祯一堆褒奖和赏赐,却没有提及他接下来何去何从。

  胤祯虽然被封为了“将军王”,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虚职,就像是一种荣耀,而胤祯本身的爵位至今还是很低,哪怕立下了许多战功,康熙还是吝啬得连一个贝勒爵位都不舍得给,至今还只是一个贝子。弘晖想着,如今的胤祯只怕是不耐待在这京中了,胤祯本就不是那种爱守规矩的人,在见识过京外的风情,有了更辽阔的天地,又怎么会想要继续憋屈地窝在这京中,看着一堆哥哥们的脸色。

  弘晖所想的没错,胤祯刚回京的时候确实威风,康熙不仅在朝堂上大肆褒奖他一番,还特地为他设了庆功宴,这可谓是胤祯长到这么大以来最得意的时刻,但是在京中待了这么久,皇阿玛也没给他分派差事,他整日就闲着,与那些游手好闲的纨绔有何区别,胤祯心里憋了邪气就去喝闷酒,没想到还被胤祉看见逮着就一同训斥,这更让胤祯心里不爽到极点。

  那老三有什么本事,说是书读得比兄弟们好,谁知道是不是在装样子,若不是会投胎,比他早生了几年,哪里轮到老三来当亲王,一想到这里胤祯心里就更加委屈,他都三十来岁的人了,身上又有不少战功,却还只一个小小的贝子,越待在京里就越觉得憋屈,如今找上胤禛,也是为了出京之事。

  哪怕有弘晖在中间做调和,胤祯对着胤禛还是觉得有几分别扭,跟着胤禛进了书房后,开口求人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胤禛见他吭吭哧哧了好半日,却没说出个正经的来,心里已经有些不耐,眉头紧锁,“我还有不少要事等着处理……”

  胤祯“蹭”的一下子就站起来了,原本快要脱口而出的话更是堵在嗓子眼,好半晌才垂头丧气道,“算了,也没什么大事。”他抬起腿就想出书房,哪怕老四是他亲哥,但是开口求人的滋味实在是太难了。

  但胤禛却在他出门前提前开口了,“庄亲王立嗣之事……你的年龄不合适。”

  胤禛心里也斟酌了好半晌,最后还是决定把话说开,胤祯只是一个贝子爵位,而庄亲王可不仅是亲王,甚至还是一个铁帽子王,这放在皇室里都相当有吸引力,胤禛不知道德妃与胤祯有没有因此是而心生不满。

  胤祯却是脸都发红了,是被气得,他瞪大眼,“就算是亲王爵位又怎样,我还要给母妃当儿子呢!”他才不会为了一个亲王爵位,就连母妃都不要了。

  若是过继出去,那日后见到母妃都只能唤“婶婶”,不,德妃只是一个妃嫔,连“婶婶”都喊不得,只能唤“娘娘”,而且连进宫请安的名目都没有了,胤祯如何能接受。

  他这样激烈一声反驳,让胤禛眉头皱得更厉害,“都多大的人了,稳重点!”但是想着十四好歹也是一片赤忱之心,心里也觉得宽慰,语气放软几分,“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事发愁?”

  胤禛是真的想不明白,不过他清楚,若不是有事,胤祯是绝对不会难得找了过来,还这副开不了口的模样。

  原先胤祯还开不了口,但是与胤禛呛了一嗓子后,反而觉得那话也不是不好开口,便直接道,“我就是想知道,皇阿玛何时才能让我回西伯利亚那边……”说着语气便弱了起来,显然他也没底气康熙会一定让他再回到北方。

  胤禛却是淡定扫了他一眼,“你急什么,皇阿玛总归会开口的……”而且人手也只会是胤祯。

  康熙喜欢用自己的儿子,尤其是他的儿子们各个都是有些本事的,不用也可惜,而如今能派去北方的合适人选却不多,胤褆当年倒是立过不少战功,但是如今已经被废成庶人,而老五胤祺其实也可以带兵,但是因孝庄皇太后的缘故,胤祺与草原上关系太亲密了些,往下数几位都不怎么合适,十三与十四在军事上都比较有天赋,可十三如今不仅遭了厌弃,还落了腿疾,显然十四是最好的人选。

  就算康熙心里生了忌惮,但最后还是会选十四,比起十四如今只是贝子身家,旁的人只会让他忌惮更深,所以胤祯只要能安心等着,总会有旨意下来的,西伯利亚那边也不能长期没人领兵。

  胤祯从他这里得了准话后兴高采烈地走了,等路过外院的宴席时,还高声招呼着让剩下的人吃好喝好,然后大摇大摆出了府。

  看着扬长而去的胤祯,胤禄与弘晖两人面面相觑,然后还是胤禄先开口,他看了一圈周边的人群,然后压低声音,“这次过继之事,还是多谢你了。”

  弘晖看着胤禄凑近到自己身边,声音里很是感激,他定定望着对方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这事与我无关,是我阿玛递的折子……”他这话是真不作假,弘晖虽然一直都知道庄亲王府的事情,但是却一直没有动心思。

  但是胤禄却不这么认为,他自认为与四哥并没有太多的交情,而皇阿玛的儿子有那么多,若不是有弘晖这层关系,四哥又怎么会向皇阿玛提议过继自己呢,就连十二哥这次回京后得知这件事,都多次出言刺了他好几回,而实际上却不止是胤祐这样做。

  而胤禄却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次他的确是拿到了天大好处,除了那个位置外,庄亲王家的爵位对他们这群皇子阿哥而言太有诱惑了,那个位置根本不是他的身份可以肖想,而成为庄亲王的嗣子,对他来说就仿佛是天上掉馅饼了。

  弘晖忍不住开口,“可若是过继出去,日后你就不能随意进宫,见到皇法玛后也不再是以往的父子,甚至你母妃那里……”一旦过继出去,曾经的亲人就仿佛不再是你的家人,哪怕还能见面,但总感觉差了什么,若是让弘晖来选,他宁愿要守在亲人身边,弘晖欲言又止地看着胤禄,真不知道这过继之事对他而言是好还是坏。

  但是胤禄却是一脸坦然,对着弘晖担忧的脸色,甚至还回以宽慰的笑,弘晖提到的这些他心里早就想过了,但对他来说过继出去才是一个机会,成为庄亲王的嗣子,他才能获得更多,到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母妃和十五、十八。

  弘晖见他一脸甘之如饴模样,心里稍安几分,既然这是对方真心选择想要的,那对胤禄来说也算是得愿以偿了,总归是一件好事。

  胤禄怕他多想,便决定还是说些旁的事情,眼睛一闪,想起最近的听闻,忍不住再凑近弘晖几分,“你可曾听闻了讲学团的事情?”

  “讲学团?”弘晖警惕几分,“他们在京里闹事了?”

  这讲学团可是他折腾出来的,若真的闹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他说不定还要跟着背锅,他这一阵子几乎都是待在王府里闭户不出,对讲学团近来的动态还真不清楚。

  胤禄见他这副模样,反而轻笑起来,“确实闹事了,但是不用担心,算不得坏事……”

  那讲学团里的文士和富家少爷们,当初出海时一个个都不情不愿的,等到了海外后也是过了好久都很难适应,但是等在外面呆了几年再回来,反而又觉得这京中诸事着实看着不顺眼,原先他们嫌弃海外那些女子不够贞静端重,如今又觉得国内女子太过古板无趣。

  “那些讲学团竟说要让咱们大清的女子开拓世面、多点学识,笑话,当初他们不是还觉得女子不该多读书吗?”胤禄忍不住将这些讲学团的事情告诉弘晖,就连讲学团的人分为两派暗自竞争的事都提了一些。

  弘晖也清楚讲学团里面并不是一团和谐,毕竟当初组成的人员也不是来自同一个方向,一派是中年文士,另一派则是国子监的纨绔富家子们,如今他们又弄了什么幺蛾子?

  “那些文士们竟然让自家女儿办起学校,还说要专门招收女学生,你说可不可笑,明明他们女儿也没读多少书,还怎么教人家女儿?”

  弘晖心思一动,开办女子学校啊,仔细想想这可是好事,他虽然办了不少学校,但是学生全都是男子,并不是他不想收女学生,而是压根不能,大户人家是根本不会让他们女儿出来抛头露面和男子一起上课,而小户人家的女儿虽然愿意来,但是那些男学生可能就有顾及了。

  他们倒是不怕被人说抛头露面,但是却惧怕旁人说他们与女子厮混一趟不是正经读书,弘晖想着凡事要一步步来,也不想一下子就步子跨得那么大么大,所以如今那些学校里招收的都只是男子,而这些文士们若真的能将女子学校办起来,不管里面教学质量如何,对弘晖而言都是打开了一个豁口,将来他想要再推广女子学校,或者是男女混校的话,就要容易得多了。

  而这些都只是他心中转念即逝的想法,并没有跟胤禄提出来,而只是继续听他絮叨,胤禄吐糟完了那些文士,倒是难得赞了一句国子监出来的富家子们,“虽然他们行事没什么章程,但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不管是如今的弘晖和胤禄,还是那些国子监富家子弟们,多数都是满人出身,而满人家的女儿是不用裹脚的,甚至宫里的宫女宫妃们都同样不准裹脚,所以弘晖还真没怎么见过裹小脚,等听到胤禄讲起那些富家子们居然跑去阻止汉人给女儿裹脚,都忍不住在心里喊了一声“勇”!

  “那些汉人女子裹脚都有好几百年了,单凭他们跑去说了几句就想让人家不裹了?”胤禄摇摇头,感叹这些富家子异想天开,说真的他也不明白汉人为什么要裹脚,虽然三寸金莲看上去小巧可爱,但听说裹上后女孩子走路都不能太快,更别提还骑马了,哪有他们满洲姑娘来得方便啊。

  弘晖冷不丁来了一句,“十六叔你当真觉得三村金莲看上去小瞧可爱?”

  胤禄被他这么一问有些没反应过来,脸色微红,眼神有些闪烁,然后才闪闪躲躲地提到,“先前十五哥带我去外面的酒楼吃喝过,里面有弹唱的姑娘,咳我瞧着她们露出的鞋面绣文精致,看上去小巧可爱……”

  “那十六叔有见过她们脱了鞋子的样子吗?”

  胤禄的脸色更红几分,这还真没有,他不会在外面留宿,更不会去特意看人家姑娘家的脚,怎么知道脱了鞋会是什么样子,如今听弘晖这么一讲还真有些好奇呢,那么小的一双金莲鞋,那些女孩子是怎么将脚塞进去的呢?

  弘晖脸上露出笑,胤禄瞧了忍不住抖了两下,总觉得这个大侄子此刻笑得凉嗖嗖的,还没反应过来呢,便听弘晖开口,“若是十六叔感兴趣,不妨下次亲眼瞧瞧,保证印象深刻。”

  弘晖觉得怕不仅是胤禄没有见过,就连汉人男性也没怎么见过吧,他们要求大家女子裹脚,但若真见到那三寸金莲脱鞋子的模样,只怕以后再也不敢躺在这些人身边了,那种畸形模样当真是美感吗?

  “那些富家子们是怎么弄的?”

  胤禄摇摇头,“肯定没成啊,他们倒是嚷嚷着,说是让汉人们对儿女同等,既然让女儿裹了脚,不如让儿子也裹上,要么就都不裹……”总而言之就像是在胡闹,被人家家丁给直接撵了出来。

  弘晖听了也不奇怪,这些人本身就不是很聪明,但这回也算是误打误撞帮了他大忙,回头他就给这些人去支一招,若是办得好,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比起办女子学校,弘晖当下对裹脚之事更加痛恨,尤其是在有了小格格后,一想到好好的女儿,偏要将人家健康健全的一双脚扳折裹脚,弘晖从没亲眼见过这种小脚,但是在前世却听自己父辈提过,民间有一话道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那些女孩子裹脚后,用白布将脚藏紧,便是睡觉也不会拆开,那裹脚布缠了一圈又一圈,每次洗脚都十分麻烦,有些女孩子就不会洗得很勤。

  弘晖心里动了心思,等洗三宴过去后,弘时也已经低调回了王府,雍王府的人又恢复了以往的日常,而弘晖则开始谋划起这件事。

第100章 日常一章

  讲学团内部两派人丝毫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被人告诉了弘晖, 两帮人还在拉扯呢。

  国子监出身的富家少爷们嘲讽中年文士团办得学校像是在过家家,中年文士们恼羞成怒回怼起来丝毫不落下风,直接嘲笑这些富少们像是丧家犬似的被人赶出来, 总之两帮人谁也不服输。

  他们都觉得自己已经领悟到了弘晖的意图, 当初世子派他们去海外, 可不是说要让他们给海外那些蛮人教化传道吗,如今他们也见识到了,那些海外夷邦虽然不通礼仪,但在某些方面竟也还不错, 孔夫子都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西洋人也不是完全那么无知,还会造出各种精巧的仪器, 那他们稍微向人家学点什么也不为过吧?

  他们之所以费这么大周折想让女子们走出家门,其实也是在模仿弘晖, 等回到京中后, 这些人进一步意识到,若不紧紧抱住弘晖阿哥的大腿, 他们根本没什么前途,本就是一群考不上什么功名的失意文士, 要么就是腹中没多少学识的纨绔, 想要走上仕途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偏生让他们得了一机会,跟着商船去海外见识过一番, 他们不仅在海上漂泊数月经历狂风暴雨, 也见识到了他们大清的商船在海外叱咤风云, 甚至还看到他们的强弩手是如何将那些海盗们打得仓皇出逃,这样惊心动魄又无比刺激的场面,哪怕是回京后还时常会回荡在梦中。

  已经见识过这样不凡的人生, 他们如何还甘愿像以前那样庸庸碌碌过日子,他们也想追随弘晖阿哥,哪怕注定饱受非议,却也值得。

  既然想要追随弘晖阿哥,那肯定得要拿出诚意来才行。如今弘晖阿哥已经是雍亲王的是世子,而哪怕朝中众人不甚喜欢这个雍亲王,但由不得皇上器重啊,谁知道将来登上大位的会是哪位王爷呢,到时候弘晖阿哥就更贵不可言。这番一想,讲学团更觉得追随弘晖阿哥就是一条康庄大道,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情来向弘晖表明心迹。

  他们不知道弘晖阿哥喜欢什么,也没什么一技之长,好在还算机灵,都派人往弘晖庄子打听一番。

  弘晖对自己庄子的重视并不是什么秘密,听闻里面的人手都是经过精心□□过的,他们派去的人手自然没挖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但也不算是一无所获,他们还是得知了一些消息,知道弘晖在庄子上开了学校,里面还招收女学生,不仅如此,听闻弘晖阿哥用人只看能力而不分男女,再加上他们之前还听闻过弘晖阿哥对王府的大格格也十分上心,从来不会拿那些女戒女训来束缚她,这才误打误撞摸到了弘晖的喜好。

  虽然将事情办得乱七八糟,但他们还是自以为自己是立了功的,不仅如此,就连在弘晖的学校里,他们甚至都有意识地给那群学生们灌输这样的思想。

  其实这事让他们做起来还真不费劲,也不算是完全为了讨好弘晖而作,他们以前确实没将女孩子放在心上,可去海外走了一遭后,了解到那英吉利好几任女王波澜壮阔的人生后,见识到那些女子们的铁杆手腕,他们现在还真不敢说女子就比男子差了。

  而且海外女子还可以袭爵呢,他们参加了不少女大公、女伯爵的宴会,一个个都气场压人,丝毫不比男子差,哪怕讲学团的人嘴上没说什么,心境却早就悄无声息发生了转变,故而回到大清后做起拯救女性的事情丝毫不觉得勉强,在学校里做宣讲时,更是将那些海外杰出女□□迹讲得唾沫横飞,仿佛是他们亲眼所见一般,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等得知弘晖阿哥要见他们时,讲学团成员忍不住伸长脖子,眼里闪闪放光望着前来传达的太监。

  世子定是要褒奖他们!

  陈福白面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却半点都没透露给这群人,心里嘀咕着这群人当真是人傻命好,也没多大的学识本事,但运道好被他们世子选中,如今世子既然想要提点他们,可见是想要调、教一番,若是机灵得用,将来说不定也会有一场好造化。

  哪怕弘晖阿哥想要提点一下这讲学团,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陈福去王府的,最后还是像先前回京禀报时那样,只在讲学团两派人马里各选出两个代表,然后陈福才带着四人入府见弘晖。

  弘晖这次对讲学团还挺重视,一开始他还真没指望这些人能发挥多大作用,虽然派了他们去海外,也不过是当头一批试水的人罢了,都没有给他们分发指定性任务,哪能想到这些人还给他折腾出不小的惊喜呢,看来这趟出海是值得的,海外的见识对讲学团思想造成了不小冲击啊。

  等到四人入府后,弘晖正色不少,不仅让宫人端了茶水来,还让他们各自坐下,他这次要好生与他们长谈,将其中细节步骤的精髓要传给这些人。

  而能被王府世子爷这般珍重对待,四人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满腔激动,此刻他们哪里还听得进弘晖讲了什么,只觉得弘晖阿哥果真是伯乐,是赏识他们才能的明主!若不然怎么会待他们这般礼遇,他们觉得自己明珠蒙尘多年,如今总算是有人赏识他们的才能,真是越想越激动,恨不得当下就对着弘晖明表心迹,要为世子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弘晖讲了半日,却只见四人脸蛋微醺、两眼迷蒙,倒像是醉酒了,微叹一口气,幸好他早就清楚这些人的德性,提前做了备案。

  “罢了,你们要做的事情,我已经提前写在了文书上……”弘晖给他们四人分别递了几份策划书,上面是他针对两派人接下来活动的具体提议,哪怕讲学团是个傻的,有这详细的策划书在手,也该能将事情给他办好,“到时候我会再派两人跟着你们,放心,你们行事不用顾忌他,只当他们是传信之人便可……”

  四人稍提的心放下了些,他们还担心世子是不信任他们呢,如今看来这二人只是给他们打下手的,顿时一口应下,声音洪亮道,“世子您放心,我等定将这事办得妥当!”

  弘晖笑而不语,眼神示意一下陈福可以送客了,若不是自己挑了两人去讲学团那里,他还真不放心将事情交给他们,但暂时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若是让弘晖亲自来做这项工作也是可以的,但是他手头上还有不少事要处理,而且总不能所有事都由他来,那么就算他再能干也忙不过来,只有将手底下的人锻炼出来才是王道,但是他手上却没有多少出过海的人,商行的人除外,那些人是要专门负责赚银子的。

  讲学团的人就算再不靠谱,好歹也是书生出生,穿上长衫再拽几句诗文还挺像回事,再加上亲自去海外住过几年,这是旁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弘晖这次用心观察过,这四人此事活动虽然是有取巧讨好之嫌,但同样也有出自本心之意,而只有这种发自本心的才是最能打动人的,用上他们亲眼见识到的一切,就更有说服力了。

  弘晖如今出府的日子不多,除了每日打卡去看小格格外,他几乎就窝在书房里,要么就是翻看书籍,或是拿笔写写画画,伺候的人也不清楚他究竟是在干什么,只觉得世子近来都不怎么爱出府了。

  虽然如此,弘晖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却是了如指掌,他算着日子,清楚那一天越来越逼近,京中不管是朝臣还是诸位皇子都渐渐紧张起来,此时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引起一番风吹草动,引起许多人的猜测多疑,但越是这样这京中竟越是安静。

  哪怕皇上再怎么不愿意,迟迟不肯立下太子,可他年龄太大了,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力不从心,如今上朝都成了吃力之事,所有人都知道,龙椅上那个人撑不了太长时间了。

  但弘晖还是想做些什么,他不想真等到上头那个翘了辫子才让人拿出生前拟好的密旨,这让他阿玛即使坐上那个位置也仍然饱受争议。

  若是让康熙能当着朝臣和诸位皇子的面,将四爷立为太子,那到时候所有猜疑之声都会消失殆尽,而他阿玛行事也不需那般艰难,不必将自己逼得那般紧。

  弘晖惦记上这件事,就安耐不住想要搞事情的心思,王府众人没有察觉,世子近来传召庄子上的管事次数勤快起来,不等半月之久,就要隔三差五地让他们进府议事。而胤禛同样很忙碌,如今皇阿玛将越来越多的朝事派给他处理,不仅仅再像是以前那样仅仅是户部事宜,而是各部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让他过手一遍,胤禛冷眼瞧着,竟觉得皇阿玛像是要锻炼他为储君的能力!

  若非是为储君,实在是没必要让他将各部的差事都了解一遍,甚至还时常将他喊到跟前提点一二。

  这个猜测让胤禛胸口仿佛擂鼓敲响,但是他却找不到任何人来商议,越是到这个紧要关头,他越是要稳住,不能行差一步。

  直到这日,胤禛将差事处理完毕一身疲惫回了王府,没想到弘晖那里居然一直派人盯着,见他回府后连忙回去禀报主子。

  胤禛凝眉,弘晖既然在等着他回府,那就肯定是有事要与他商议,胤禛思忖片刻,不等弘晖过来就直接站起身,大步走出了书房,决定自己亲自过去看看。

第101章 日常一章

  胤禛走到弘晖院子门前时, 还未踏入便已经感受到里面声音嘈杂,像是聚集了不少人,不由眉头轻蹙。

  他当然知道弘晖是个有分寸的, 不会无缘无故弄出这么大动静, 不过身形微顿, 便提腿跨进院子,里头的人见他走来,都不自觉让出一条道儿来,原先说话的声音也小了起来。

  而被围在人群中间的弘晖还没察觉出异样, 他忙得头也不抬, 似乎在指挥着什么,胤禛伸手制止了那些要请安的人, 无声站在那里打量片刻,一时有些看不懂。

  弘晖的院子里摆了好些东西, 都是怪模怪样的大物件, 有的瞧着像是铁疙瘩,但那金属光泽也不尽像是铁, 胤禛思忖片刻,心里才猜不透, 这才将目光从那些物件上移到自己儿子身上, 看到弘晖此时好像就是在指挥这些人组装这些东西。

  仔细打量后,这院子里不少人也不是他们雍王府的, 胤禛清楚弘晖在自己庄子上安排人倒腾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心里逐渐有了谱, 这些人应该也是庄子上来的,这些物件就是他们带来给弘晖的。

  哪怕四爷阻止了众人的请安,弘晖没有听到什么声响, 但还是察觉到了异样,匆匆抬起头,就看到了他阿玛静静站在人群中,脸上依旧是冷峻神情,但眼里却有些迷茫好奇地盯着他这儿,不由一笑,“阿玛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快些坐下,我让人备些茶水,这些东西马上就要好了……”

  四爷轻咳一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却不露声色背过手去,等小太监搬来一张靠椅,掀起衣袍坐下后才看向忙碌着的弘晖,“你弄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