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76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弘晖不知道康熙难得对他散发出一些慈爱心思,此时看着这些年轻宫女只觉得心头压力太大,就快要将这些赏赐下来的女人当成浑水猛兽了,但看着康熙一脸不容拒绝的模样,他就只能将这些人给领回去。

  等回到毓庆宫时,宫人们就见弘晖一脸心情沉重,还当是皇上责罚了世子,可等看到弘晖身后站着的几个宫女时,很快就清楚了这几个宫女的来路,心下松一口气。

  众人得知这是皇上赏赐下来的宫女,毓庆宫里对她们几人都态度恭敬起来,心里已经将这几个宫女当作是日后的主子了,就连这几个宫女自己心里也同样是这般想的,只可惜她们等了好些日子,却也不见弘晖过去瞧瞧她们,顿时坐不住了。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一个身子微丰、身形高挑的宫女,她也是这几人当中长相最出挑的,被弘晖冷落这么长时间后她都一直忍着,直到这两日宫里传了消息来,皇上竟下旨让雍王府的世子妃瓜尔佳氏也进宫来,说是让其陪同弘晖世子。

  这下几个宫女哪里还坐得住,当时她们被梁公公选中时不知心里有多欢喜,如今这宫里谁不知道弘晖阿哥日后的前程,她们若是能跟了弘晖阿哥,那就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将来说不准还能当上宫妃呢。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们都没能将弘晖世子拿下,等世子妃进宫了,那还有她们站脚的地吗?

  弘晖在毓庆宫住了一段时间后,在经过一开始的无所事事、不得出宫、行事不自由后,竟也逐渐习惯起来,他不仅在自己住的地方收拾出一个书房来天天练书法,甚至还跑去跟康熙讨了批准往文渊阁那边取了古籍来看,不想才清净几日,康熙赏赐下来的几个宫女又开始折腾了。

  弘晖坐在临时书房里面无表情听着外头求见声,僵持了好一会儿发现对方并没有放弃的打算,烦躁揉了一下头发,看向旁边憋笑的小内侍,“去外面看看,她这次又找了什么由头?”

  小太监低头应了声就跑出去,弘晖继续翻看着手头的书,努力将外面的声音屏蔽掉,很快小太监就拎了一个食盒回来,然后献宝般拎到弘晖面前。

  弘晖连打开看一下的兴趣都没有,直接让小太监拎下去与其他几个宫女太监分了,心里却盼着瓜尔佳氏能早点进宫来,到时候这几个宫女也能消停些。

  然后在弘晖等到瓜尔佳氏进宫前,居然率先收到了胤祯寄给他的一封信。

  先前胤祯从西伯利亚凯旋而归后,在京中风光了一阵子就耐不住,后来经过胤禛的点拨后很快就心想事成地拎着包袱出京去了,继续去北边守着西伯利亚那一带,但是寄往京城的书信却从未断过。

  因为京城的列车直通北边,胤祯的书信差不多是隔三差五的就送来,一开始德妃还口里念着舍不得,等书信多了起来,如今倒已经习惯了。原先胤祯在京中时也已经开府,不见得就能每日进宫给她请安,如今虽然也不能日日见到,但是却有书信寄来,倒是比先前还要亲热不少。

  而弘晖这里也能时常收到胤祯寄来的书信,但是这一回却不一样,弘晖没想到胤祯居然还给自己折腾出了一个爵位,而且还不是康熙封赏的。

  胤祯先前在京师待得憋屈难受,但是等到了北边的西伯利亚却是天高任鸟飞,在那一块就找不到比他身份更贵重的,自然不会有人给他脸色看,而胤祯却不是能坐得住的,如今西伯利亚也没什么战可打,胤祯整日闲得无聊就要往沙俄那边跑几趟。

  沙俄那边看着这个动不动就跑来串门的家伙,心里是憋了一肚子气,可面上却还要恭恭敬敬受着,甚至还要拿出外交礼仪来接待,次数多了,彼得皇帝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干脆直接找到胤祯那里去。

  既然他是闲得无聊,那不如一起搞点事情来干。

第105章 日常一章

  胤祯在西伯利亚待了数年时间, 对沙俄的这个彼得皇帝也有几分了解了,他听人讲了不少关于这个皇帝的人生经历,虽然看不上沙俄皇室的各种不讲究, 但是对这位经历传奇丰富的皇帝还是挺有兴趣的, 故而在彼得抛出橄榄枝时, 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彼得不仅是人生经历坎坷丰富,他的心思同样也不简单,之前当皇子的时候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反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不仅去了欧洲那边游学, 甚至为了西方强国先进的造船技术还亲自跑去当了船工,可见这人还是个有毅力、肯吃苦的。

  后来又在国内多次改革, 彼得见识过欧洲发达之处后,对沙俄如今的面貌就不大看得上, 他弄出的动静可一点都不小, 若不然也不会让康熙在看了探子的消息后而心惊沉默。关键是彼得可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守着沙俄过日子,他还野心勃勃贪婪打量着周围的土地。

  像是先前沙俄士兵在大清北境一带滋扰生事都不过是常规操作, 不仅黑龙江一带的百姓时常会遭到骚扰,沙俄甚至还派人勾结撺掇大清外藩属民, 所以准噶尔那几个部落才时常不安分想要挑起搞事。

  但是如今大清难得态度强硬起来, 不仅派兵北上平了准噶尔之乱,还对沙俄乘胜追击, 最后还将原先让出去的西伯利亚那一大块土地都给要了回去, 这几年折腾下来, 虽然没让沙俄彻底老实起来,但是如今彼得是真的不敢再对大清起小心思。

  偏生胤祯就像是个混世魔王一样不讲道理,自己在京城里待得不顺心, 就跑到了西伯利亚守着,寒冷的西伯利亚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于是闲来无事就跑去沙俄境内找人谈谈心,折腾几次后,彼得感到十分心累,就起了祸水东引的想法。

  其实这想法也也不算是一时兴起,毕竟他先前可不仅是对大清北部之地惦记在心,对土耳其、黑海那一带同样有想法,前些年在强兵之后还带兵在亚速交战,抢占了不少土地。不过是后来与土耳其交锋中处于下风,这才将亚速归还了去。

  但是如今既然胤祯赖在北部不走,又让彼得心里起了想法,其实比起大清来,他更想要的是欧洲那边的土地,可惜欧洲那些国家可不好惹,不仅各个像土匪那样强悍,还十分抱团排外,对距离远些的沙俄一向看不上,这让彼得心里又委屈又气恼,先前他还拿西欧那边的国家没法子,可若是与胤祯联合起来那就形势不一样了。

  *

  弘晖捧着胤祯的书信看得津津有味,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十四叔文采还不错,通过几张信纸就像很多场面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他了,胤祯根本没有与彼得一起派兵去西欧那边,没有康熙的旨意他怎么可能会听从一个外国皇帝的指挥。

  但是胤祯不介意派几个亲信跟着彼得往欧洲那边走一遭,大清的商船每次都是从海上去的西洋,他还挺好奇沙俄这边的路径,便让自己的人跟着去瞧瞧热闹,但是西欧那边的王室可就不这么认为。

  如今东方面孔在西洋那边虽然少见,但有不少人却是可以时常见识到的,尤其是那些王室公爵们,先前大清的商船出海西洋,他们还购置了不少漂亮贵重的东方舶来品,甚至还举办沙龙聚会邀请了大清国的贵客,正是那些出使西洋的讲学团。

  西欧的那些王室贵族可不知道那讲学团里的成员不过是凑人数的,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可了不起,不仅精通乐器书画,读过不少的书,最重要是这些人能与他们讲神秘的东方故事。自从几百年的马可波罗从东方回来后,将他的传奇经历传颂开来后,西欧人对东方的中国心里都充满好奇,所以都很乐意与讲学团亲近。

  而根据他们在讲学团那里掌控到的消息,胤祯可是大清非常有前途的王子,不仅母亲身份高贵,就连那大清皇帝都很看重这个儿子。故而胤祯派了亲信跟着彼得去了西欧,在西欧王室眼里,差不多就等同于大清帝国是对他们不太满意,想要站在沙俄那边了。

  着急上火的西欧王室顿时一筹莫展,这人就有人提议要拉拢大清的十四王子,在他们看来,肯定是沙俄许给了这十四王子重利,若不然人家先前还与沙俄兵戎相接,怎么转眼就合谋到一起了呢?

  胤祯是压根没想到最后自己居然还能得到一个爵位,虽然只是一个伯爵,但是却是有封地的那种,西欧几个王室商讨一番,最后划出了一块公众区域当作封地准备给胤祯。

  他派出去跟着彼得皇帝的亲信还没回来,西洋那边王室派来的人就已经带着文书过来了,对方还贴心地带了一个精通满汉语言的翻译,可见是诚意十足。

  而胤祯其实对对方口中的伯爵、封地什么的都不太感兴趣,毕竟这又不是他皇阿玛给的封赏,而且封地还远在西洋,他自己都不一定有机会去,但是对方这么主动地上门送东西行为还是讨好到了胤祯,让他不介意对上门的西洋使者和颜悦色起来。

  而等将那几个使者送走后,他就憋不住拿起笔写了好几封信送到京城,虽然他并没有多在乎西洋人给他的那块封赏,但是对着自己兄弟侄子吹嘘起来,还是让他很有成就感。

  胤祯不仅是给弘晖寄了信,还给胤禟也寄了一份信,而后者才是他真正地吹嘘对象。

  毕竟康熙的儿子当中,只有他与胤禟境遇是最相似的,明明生母是四妃之一,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同母兄长,所以就只能看着兄长封了亲王,自己却只能憋屈地当个贝子、贝勒,如今胤祯写信回京城,未尝没有借机向康熙抱怨的意思。

  胤祯是一时兴起起了写信发牢骚的心思,心里根本没将这当回事,但弘晖与胤禟却不一样,他们二人算是如今大清对西洋了解最多的人了,自然清楚这次西洋拿来给胤祯的东西分量可不轻。

  别看只是一个伯爵,但是却是带有封地的,那就不是虚封了,将来胤祯的孩子都能继承他在海外的那块土地和土地上的子民。

  而且西欧那边的君臣观念远不如大清这般森严,伯爵在自己的领地内是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领地上的一切几乎都是由自己说的算,弘晖仔细想想,都觉得这西洋的伯爵可要比大清的王爷还要舒畅,只要经营得好,那小日子过得就可滋润了,不由对他这个十四叔都羡慕起来。

  而胤禟心里就更羡慕了,他如今管着大清远洋贸易事宜,早就将西洋话学得差不多,都能和那些洋人传教士用西洋话利索聊天了,心里更是起了想要出海去一趟西洋的想法,不过这想法他如今还不敢跟康熙说,只能打算等到他皇阿玛,咳,百年之后再做打算。

  胤禟心里感叹着胤祯的好运道,那西洋诸国的军事并非是真的不堪一击,不过是之前弘晖折腾出的□□杀伤力太大,上次他们商船上安置了一支□□队,直接将海上几个猖獗闻名的海盗打得七零八落,一时扬了他们大清的威名,这才让西洋诸国起了避让的心思,若不然西洋那帮人怎么可能舍得将土地封赏给异邦人。

  弘晖如今住在毓庆宫,等闲出不了宫,寻常人也不会去宫里来寻他,但胤禟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一有事情就直奔毓庆宫而来,如今收到了胤祯的书信后,更是没忍住找上弘晖叨叨起来。

  胤禟一脸愤愤不平,真是越想越气啊,“你说说怎么就同人不同命呢……”他和西洋打了多少次交道啊,怎么就没看到有人这么上道呢,偏偏老十四不过是头一回派亲信去西洋就有这样的好事,关键是那家伙居然还不在意,一点都不上心,这更是让胤禟又酸又妒的,只能跑到弘晖这里抱怨。

  弘晖却只是轻笑,提醒道,“十四叔虽然平白得了这么大一块封地,恐怕却没有人手可以调到西洋去……”胤祯又不像弘晖和胤禟,还特意培养过翻译人才,手底下的亲信估计都不会说西洋话,又怎么派去打理西洋那块封地呢。

  胤禟眼睛一亮,经过弘晖这么一点拨,他顿时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就算十四现在就安排亲信去学西洋话,那也要好几年才能上手,眼下肯定是找不到人的,那还不如让他先接手一段时间,胤禟手上有不少适合派往海外的人手,随时都能抽调出一批人来,胤禟来了兴致,立刻摩拳擦掌起来,打算就在弘晖这儿现场给胤祯写一封信来。

  而弘晖很配合,立马就让人将笔墨拿来,不仅为胤禟收拾出一片场地来,甚至还在他提笔的时候提上一两句建议,弘晖同样很看好那块封地,胤禟是个会经营的,胤祯那块领地交到胤禟手里,到时候要不了几年就能让那里大变样,完全可以将那领地发展成他们海外的大本营,将来大清出海贸易公司的人员都可以将领地当作停靠站,进去补给。

  胤禟听了弘晖的建议,眼神越发灼亮,只觉弘晖的话简直就是说到他心坎上,原本他就对这块地有很多想法,在听了弘晖的规划后,更是心痒难赖,恨不得此刻就奔到胤祯面前,让他立刻点头同意自己的提议,为此胤禟不惜在书信中许下不少利润来,答应到时候按年给对方分成。

  能让胤禟主动开口给利的人和事可不懂,弘晖看着胤禟挥笔,心里再次赞了一句自己这个十四叔果真是个有财运的,面上却没露出分毫,而是想着待会儿可以去永和宫将这个消息分享给她,德妃那里估计也收到了胤祯的书信,但是胤禟许利之事却还不知道。

  弘晖在宫里的日子也过得充实,隔三差五地就去永和宫点卯请安,时不时还被康熙喊过去伴驾,等到瓜尔佳氏进宫后,弘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每日读书练习书法外,他还能去看看自己的女儿。

  瓜尔佳氏进宫时,可不像弘晖当时那样只带了一个小太监,她差不多是将弘晖院子里的人手和物品都一起带来的,而这也是康熙许可的,不仅小格格被带进了毓庆宫,就连小格格的奶嬷嬷和一众伺候人员也都一个没落下。

  雍王府的世子妃带着所有家当住进毓庆宫,这动静可不小,京中众人看在眼里越发沉默,哪怕他们不想承认,但是如今的情势只怕皇上当真是选中了雍亲王了,若不然也不至于让雍亲王府的世子一家三口都住进毓庆宫,而且这明显就是长住架势,这不摆明了默认储君就是雍亲王了啊。

  虽然弘晖清楚四爷不喜宗室那些人,但是还是通过德妃,将康熙之前的隐晦意思透露给了四爷,至于他阿玛会做出何种反应来,弘晖就没再过多关注,他相信四爷肯定能将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

  不过弘晖在宫里的日子也并不是完全毫无烦恼的,他去前殿那边还是会时常遇到一些前朝大臣,有时甚至是遇上他那些不太省心的叔叔,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弘晖来说都挺难缠的。

  如今弘晖的身份正敏感着,虽然前朝后宫差不多心里都清楚了康熙心底的打算,差不多是要将弘晖当作皇太孙对待,偏生还差了些名分。前朝那些大臣们可是有不少都是与弘晖发生过冲突的,如今都想要找弥补缓和的机会,而弘晖对此则是头疼不已,说实话,这个时候找到他这儿来献殷勤的,弘晖更怀疑这是对家派来搞事情的,这些人是生怕康熙心里太舒坦吗?

  若是康熙这老爷子当真是诚心诚意想要立皇储,早就下了一道明旨,何必想要如今这样半遮半掩地让他这个当孙子的拖家带口住进来,四爷一大家子却还在王府里待着,所以这个节骨眼上,弘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戳人心肺,低调等着他阿玛上位就好。

  故而弘晖每次见到那些迎面走来的大臣,只能突然转道,但是这一招放到他那些叔伯身上可就不行了。

  原先四爷最大的对头就是一墙之隔的胤禩,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自从前些年胤禩遭了康熙的厌弃,虽然后来重新被委以重任,但是因海东青“毙鹰之事”,康熙说出那番话后基本就绝了胤禩上位的可能,弘晖之前还将人折腾到了西伯利亚那边搞基建去了,眼下根本就不得空掺和到与他阿玛的争夺中。对于四爷上位之事,最挠心抓肺的估计是他的三皇伯诚亲王胤祉。

  同样也是四妃所出,而且还是居长,按理来说,在胤褆与胤礽相继出事后,胤祉本该是最有希望的那个,而且他自身也算是有些才学,身边拥护着不少读书人,若说他心里对那个位置没点想法那是压根不可能,先前朝中对胤祉的呼声也是相当高的,但如今在康熙做出选择后,那些声音基本上都沉寂下来了。

  这让弘晖每次见到这三皇伯的时候,对方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而弘晖顾及着如今的康熙,觉得没必要在这最后关头还与对方争那么一口气,就任凭着胤祉阴阳怪气,看着丝毫不为所动的弘晖,胤祉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头更加不得劲。

第106章 两章合一

  等进入康熙六十一年时, 宫里的气氛越发凝重,尤其是近来天气转凉,康熙染了风寒连着数日都没能去前朝, 所有人都真正意识到, 如今的皇上已经老了, 但谁也不敢在皇上面前流露出一丝轻怠。

  弘晖觉得自己在毓庆宫里过得就是富贵闲人的日子,每日除了读书写字,就是遛娃赏花,倒也乐在其中。

  这两年他都是待在宫里, 寻常时候也见不到自己庄子上的管事, 比不得以前住在王府里来得潇洒自在,但是弘晖觉得这样竟也不错, 虽然他原先计划中的好多事情都耽搁了下来,但是却陪着小格格度过了成长阶段。

  小格格在被抱进宫后, 康熙就给她赐了名, 莫雅里,是个满语名字, 弘晖特地去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莫雅里在满语中代表着“龙目”, 他不清楚康熙给小格格取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但是弘晖自己却很喜欢这个名字。

  “……小心些,不用怕, 阿玛在这儿呢……”弘晖半蹲在那里, 一脸鼓励地看着莫雅里, 等着她自己走过来,而莫雅里攥紧了小肉手,却迟迟不敢迈腿, 她身后围着一圈小心翼翼的宫人,此刻满脸着急想要上前去扶住小格格,却被对面的弘晖用眼神给制止住。

  这小格格马上就要到两周岁了,还没学会自己走路,而是整日被奶嬷嬷抱在怀里,弘晖以前没养过孩子没觉得哪里不对劲,直到有一天在宫里听到小宫女念叨自己在外面的弟妹,才找到民间的孩子一般十几个月的时候就学会走路了,所以弘晖才这般抓紧训练莫雅里的腿脚力量,让她赶紧学会自己走路。

  弘晖知道如今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是娇养着,他之前就听闻有些人家的少爷十几岁了都还未断奶,只当是个笑话,可如今看着宫人们对小格格的溺爱程度,若是他不插手干预的话,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莫雅里长相可爱,肉嘟嘟的脸蛋白皙水润,性子也聪明机灵,是个讨喜的孩子,而此时她已经被弘晖拎出来有半个多小时了,就那么站在那里,莫雅里不迈开腿,弘晖就不主动去抱她,甚至还不让宫人们去哄她,非常淡定地和小孩子干耗着,而伺候莫雅里的宫人却早就憋不出了,已经悄悄让人去找世子妃。

  莫雅里抬眼盯着阿玛看了又看,弘晖跟她离得不远,只有半丈的距离,她不明白为何平时疼爱自己的阿玛此刻不抱自己,而让自己孤零零站着,和弘晖对视了好些次,见弘晖半点都不为所动,而是鼓励地看着她。

  弘晖觉得以莫雅里的机灵劲,是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他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开口,鼓励着小格格自己迈开腿走过来。

  “世子,小格格年龄还小呢,让人慢慢教便是……”瓜尔佳氏匆匆赶来,就看到弘晖与小格格两人对峙,她脸上出了薄汗,可见是一路急忙赶来的,想要阻止弘晖训练小格格。

  弘晖转头看了她一脸,脸上神情淡淡,但还是解释了一句,“民间的孩子这么大岁数已经能走得很利索了……”

  瓜尔佳氏不以为意,“那些孩子怎么能莫雅里比呢,小格格毕竟是天家血脉,养得尊贵些也没妨碍……”她的话音在瞧见弘晖不太对劲的脸色时渐渐没了,发现弘晖此刻不太妙的心情,瓜尔佳氏心里有些懊恼,她看了看小格格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弘晖看了一眼瓜尔佳氏身边跑去通风报信的宫人,没有发话,他也没怪这些人,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疼爱小格格想要为她好,可惜这种自以为是的好只会害了莫雅里。不管是身份尊贵还是贫贱,身体构造都是一样的,小格格被养得太娇气对她自己并不是好事,反而会让腿脚肌肉得不到锻炼生长,身子如何能强健起来。

  瓜尔佳氏不吭声了,弘晖继续耐心地盯着小格格,再次开口鼓励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瓜尔佳氏的到来刺激到了莫雅里,这次在弘晖开口时,她终于颤颤巍巍抬起了脚,然后摇摇晃晃向弘晖冲来。

  弘晖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小格格迈开腿脚时就将双臂展开,等莫雅里冲进自己怀抱时,他一把抱住了女儿,安抚地摸了摸她脑袋上的软毛。

  莫雅里的胆子其实并不小,她方才冲过来时速度很快,一路踉踉跄跄,这是在赌弘晖会接住她,而事实弘晖的确不会让自己女儿摔倒,他半蹲在那里将小小的人儿搂在怀里,眼里都是笑意,转头看向瓜尔佳氏时,“你看,莫雅里可以做到的。”而他的脖颈还被莫雅里用肉肉的手臂圈紧抱住。

  瓜尔佳氏呐呐不言,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又做错了,明明不清楚自己哪一步做得不对,但好像就是不对,或许刚刚她就不该听了宫人的话就赶过来。

  弘晖单手将莫雅里抱起,另一只手则是小心护在她身后,觉得今天对女儿训练的时间差不多够了,小孩子精力有限,也该带她下去歇一会儿,便看向一旁的瓜尔佳氏,“回去用膳吧?”

  瓜尔佳氏看了一眼天色,发现此刻时辰不早了,马上就要到用膳的点,心里有些颤动,其实这两年弘晖去的院子里次数不多,而瓜尔佳氏一直想要再生个小阿哥却不得机会,如今弘晖要和她一起用膳,那等到夜里很有可能就要歇在她屋里了。

  瓜尔佳氏心里有了想法,递了一个眼色给身边近身伺候的宫人,脸上温婉地跟着弘晖一起往自个儿院子里走去。

  瓜尔佳氏想要一个小阿哥的心思急切,本来她的家世不过中上,后来被指婚给亲王世子后,她以前的手帕交都忍不住羡慕起她的运道,后来弘晖阿哥住进了毓庆宫,就连她阿玛额娘都在家中感叹着没想到自家竟然有这样的造化,可殊不知瓜尔佳氏心里的压力着实很大。

  世子的确没有什么侍妾,她不用担心被旁的女人给压了下去,但是正因如此,她要面临来自上面的压力就更大了,如今弘晖才莫雅里这么一个女儿,不管是四爷和福晋,还是宫里的皇上,都等着弘晖院里能再添新丁,但是弘晖本人对男女之事不热衷,他们就将目光投向了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不想也不愿做出主动给弘晖纳妾的事情,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再生出一个小阿哥来。

  弘晖浑然不知在短短的片刻之间,身旁的瓜尔佳氏心底已经出现了诸多想法,这几年他与瓜尔佳氏虽算不上如胶似漆,但也还算相敬如宾,他以前没对爱情有过太多猜想,如今这样子就已经觉得不错,见瓜尔佳氏一路沉默没开口,便主动提道,“这几日辛苦你了……”

  如今不仅是康熙那里染了风寒,永和宫的德妃这两日同样身体不适,而弘晖做孙子的不便前去伺候,多是瓜尔佳氏过去以尽孝道,虽然伺候人的事情多是瓜尔佳氏看着宫人在做,但弘晖清楚,这与人交往应酬才是最劳神费心。

  瓜尔佳氏一脸柔顺,“能伺候娘娘,本就是妾身福分,哪算是辛苦。”

  看着这般“贤淑恭敬”的媳妇,弘晖眼神复杂,嘴唇微动,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心底叹了一口气,才道,“这几日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若是有变故……”

  瓜尔佳氏心中一惊,没忍住抬起头来与弘晖对视,却见弘晖一脸凝重,见着她望过来,沉缓点头,“据太医那边的消息,皇玛法的病情不容乐观,若是……”

  瓜尔佳氏只觉得胸口砰砰直跳,若是,若是什么?她心里当然明白,若是皇上好不了了,那四爷当了这紫禁城的主人,她才能真正成为毓庆宫的女主人,而不像如今名不正言不顺地住着。

  如今不仅是弘晖做了这样的打算,京里各家都听到了些消息,他们虽然不能直接从太医那里得到消息,但是皇上连着数日辍朝就足以见到事情不一般,京中不少人家已经急着操办起儿女婚事,毕竟真等宫里丧钟敲响那就一年不能办喜事了。

  弘晖白日念叨着,等到了夜里就觉得睡得不安稳,意识混沌当中似乎还听到了脚步嘈杂声,瞬间清醒起来,一把掀开帘子,透过门窗确实看到外面的灯火闪烁,而身旁的瓜尔佳氏也被他惊醒,警惕地盯着窗杦。

  不是弘晖的错觉,外面确实人影晃动,他起身披了一件长衫,很快宫人就进来通报,乾清宫那边果然出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