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 第24章

作者:寂寞的清泉 标签: 穿越重生

  谢明承又站在窗前拿着远望镜往外看。

  镜头里,不仅远处的景致一览无余,哪怕是没有被月光和灯光照射到的角落也看得清清楚楚。跑在街道上的谢吉,不注意踩在一块石头上身子歪了一下,正过身子继续跑……

第四十八章 再讲条件

  韩莞又提醒道,“这个千里眼我在家里时试验过,转动这里可以调整清晰度,或是拉近距离。它应该不止眼睛看到这么简单,那里面有个天文字,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我觉得肯定有用意。”

  她指的天文字是镜头里的“m”,专门计算距离的。这可是前世最先进的军事望远镜,还有许多奥秘。但她不能说,他若聪明就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吧。

  她也没有提醒谢明承不要把自己捡到上天之物的事说出去。有了这个宝贝,他比任何人还怕别人知道。

  谢明承转了转手中的目镜,果真又清晰了一些,连谢吉腰带的颜色都能看清。他家的外书房,父亲的小厮还笔直地站在门外……

  谢明承又激动又震惊,喃喃说着,“上天佑我,上天佑我。有此神器,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谢明珍急得直跺脚,都快哭了,“二哥,我要看。”

  谢明承拿着望远镜在她眼前让她瞧,哪怕谢明珍伸手想接过去也不放手。小半刻钟后,他又拿回来自己看。

  谢明珍生生把尖叫声压进喉咙里。轻声道,“太神奇了,我居然看到了咱们府,粉墙,房顶,湖,廊桥,我的院子,还有菱角,她在门前走来走去,一定是着急我怎么还不回去……”

  望远镜突然从眼前抽离,谢明珍嘟嘴跺脚也无法。在家里,别的哥哥们都让着她,唯独这位二哥不让,她还要紧贴他。

  一刻多钟后谢吉气喘嘘嘘跑回来,在门外轻声说道,“世子爷,小的回来了。”

  韩莞去桌前把蜡烛点燃,看着谢明承说道,“如何?”

  谢明承来到桌边坐下,大手紧紧握着望远镜,生怕下一刻会被韩莞抢回去。

  他太意外,太欣喜若狂了。传说中的千里眼居然出现了,还到了他手里,能提前预知敌人的情况和部署,大军胜利指日可待。

  他又想到明弘大师对他的劝诫,自己得了天大的好处,应该更有诚意释放更大善意方不辜负这样宝贝。

  谢明承真诚地说道,“谢谢你,这宝贝的确比任何东西都有用。我答应你的条件,我活着,韩宗录就活着。”

  韩莞又道,“这个宝贝至少可敌几个城池,我没夸张吧?”

  谢明承目光微缩一下,说道,“的确价值连城。你是想再加筹码?”

  韩莞的身体靠在椅背上,看着他说道,“在战场,人命如草芥。我用几个城池只换一条人命,是否太不对等了?”

  谢明承嘴角扯出一丝莫明的笑,说道,“不错,韩宗录的命在我眼里就是草芥,但于你来说却是绝无仅有。”如愿在那个眸子里看到一丝紧张,他把望远镜又握紧了几分,说道,“这个千里眼于我来说也是绝无仅有,我这个人不喜欢欠人情,我可以补偿你银子,但我绝对不会救某些人,比如韩泊述的四个儿子。”

  韩家就是他们谢家搞垮的,他怎么可能再救他最憎恨的韩泊述和他的儿子。

  韩莞自嘲地扯了扯嘴角,说道,“我和我娘的悲惨人生是那几人造成的,我没有能力讨回公道已是意难平,怎么可能救他们?不止那几个人不能救,连韩泊寿父子都不能救。我想再请你救下韩宗瑞,至于其他人,看你的心情,看宗录想救谁。”

  韩宗瑞是大老太太唯一的亲孙子,必须保下他,才好求老太太帮忙要韩苒。韩家的其他男丁韩莞不熟,若能多救一个当然更好,看韩宗录了。那孩子知聪明,谁值得相帮心里有数。

  谢明承和谢家最恨的是韩泊述一家,只要不是他们就好办。虽说韩宗瑞也是嫡支,但没有大出息,那件事他也没参与。至于其他族人,在谢明承眼里就是草芥,不值一提。

  谢明承又郑重承诺,“好,这些条件我答应。”

  韩莞也郑重重申,“谢世子,我再说一遍,千里眼是灵物,你得了它,要说到做到,必须护住我弟弟和谢宗瑞。还有,让他们两个给我带封信回来。”

  只有收到他们的亲笔信,才能确定谢明承是不是真的帮了忙。在拿回汽车钥匙之前,她还是不敢去那么远的边陲,怕时间不够回不来。

  谢明承说道,“我这个人公私分明,虽然极其讨厌韩家和你的一些做派,但这份大礼我非常喜欢,承诺过的事,自会做到。到了边关,我会让人送信回来。”

  韩莞忽略掉他的臭嘴,拿起桌上的包裹说道,“这是我给宗录带的,是一些药,还有封信,十两碎银,麻烦谢世子转交给他。”

  包裹拿起来露出下面的清创膏,谢明承又气得沉了脸。这么私秘的药膏随处放,这个妇人豪放的作派一点没改……那两个孩子跟着她,可怜了。

  他冷声说道,“韩莞,我警告你,当着孩子的面,不许做任何有违妇德和上不了台面的事。”

  韩莞刚才擦完清创膏忘了收起来,见把他气成这样,知道他脑补了某个情节。讥讽道,“有些人自己狭隘,不明真相,还要指责别人的不是。清创膏是我师傅自制的药膏,不仅能治痔疮,还能提神、止痛、防蚊驱蚊、治烫伤,有许多用处。我也给宗录带了十盒,作用都写在信上了。”

  谢明承一噎。听说清创膏有那么多用处也高兴,特别是边关一入夏蚊子又多又毒,令人苦不堪言,若清创膏真有这么多好处,下次再让人多买些。通过千里眼,他对韩莞已经有了全新的认知,不敢再小瞧她。

  他提高声音喊道,“谢吉。”

  谢吉进来。

  谢明承道,“这包东西拿着,交给韩宗录。”想了想,又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放在桌上,“那个神器太好,我不愿意占人便宜,这是补偿。还有,孩子们应该坐在讲堂里,而不是去山上卖烤肠。”

  韩莞没看一眼银票,问道,“谢世子,你好像忘了一件事,给我的休书呢?”

第四十九章 大福之人

  谢明承一愣,是啊,那天说了要给她休书的,怎么忘了。

  他不好意思说自己忘了,只得说道,“长辈现在不允,等我得胜归朝再给你。”见韩莞冷了脸子,又生气道,“急什么,我比你还想把这层关系掰扯开。”

  韩莞这次没压制情绪,提高声音道,“想掰扯开就尽早掰扯开啊,哪能既嫌弃孩子有韩家血脉,又要吊着他们以防不测。若你真的回不来而把他们要回去,在那个家里他们能有幸福可言吗?我是女人,还被你说成上不了台面,但我至少光明磊落,真心疼爱孩子。孩子是无辜的,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哪怕再讨厌孩子的父亲,但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便会无私的不带任何目的和芥蒂去爱他们。而不是有替代品了,就弃之不理。没有替代品了,就捏着鼻子认下。谢世子,为了孩子好,你也应该把我们的关系早些掰扯开,阻止谢府把他们要回去。”

  韩莞的话让谢明承无可辩驳,沉脸没说话,拉着谢明珍走出屋。

  月光如银,清辉满天,照耀着他们回家的路。

  谢明珍小跑着跟在谢明承旁边,低声笑道,“二哥,我怎么觉着韩莞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讨厌和糊涂呢?有些说话说很在理,也很有意思。还有哦,你们的确两看两相厌,但不像仇人,像冤家。”

  谢明承停下脚步看了她一眼,冷冷说道,“之前的那个许诺不做数。”

  之前谢明珍求谢明承,下次回来给她带西域大月国女人穿的丝光纱裙和面纱。

  谢明珍赶紧道,“好嘛好嘛,当我什么也没说。”

  谢明承又大踏步往前走,“你不仅什么也没说,也什么没看到。若这样宝贝传出去,我怕打它主意的人太多。除了告诉我父亲和二叔这个好消息,任何人不能说,也包括祖父和大哥……”

  谢家高层是谢老国公、谢国公、谢二老爷、谢三老爷、谢大爷、谢明承,谢家大事都是这五人商议。谢三老爷上年去了外地为官,老齐国公有些口无遮拦,谢大爷是庶子,家里真正最机密的事只有谢国公、谢二老爷、谢明承几人商量,有时候还会叫上太夫人。

  谢明珍忙保证道,“好,我向月亮保证。”又悄声道,“那个千里眼太好了,二哥肯定能立更大的军功。”

  谢明承默认。他也更加感激明弘大师提醒得好,让他去见了韩莞,否则可是耽误大事了。当然,还要感谢韩莞有天大的运气,韩家此时遭逢大难,他正好在京。

  那个女人能得到这种天赐神器,应该是有大福之人。还有她那陌生又厉害的武功,今天的谈吐举止及见识,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六年的苦难,让糊涂轻浮的她变得聪明沉稳了,就像自己在战场上得到历练一样。孩子跟着她,的确比要回谢家又不被谢家人善待好得多。回去跟父亲好好谈一谈……

  还得让留在京城的谢禄时常去看看那两个孩子,若他们遇到事,帮一帮,自己也能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情况。之前,他想让谢禄给韩莞送些银子,绝对不许孩子去卖烤肠或做别的生意,他们应该坐在讲堂里学习。今天正好有借口把钱给了韩莞,也把想说的话说了。

  谢明珍又道,“听我娘说,大伯娘的祥云丝巾过几天要献给太后,祖母气得哭了好几场。勤王也得了几样好东西,只献给太后一小瓶香露,献给淑妃娘娘一个小镜子,其它几样东西还不是都自己留着了。”

  谢国公一说让和昌郡主献祥云丝巾给太后,谢太夫人就难受得厉害,不仅心疼那样好东西,还怕把谢家好不容易得来的运数推出去,再者是怕无法帮助她的外孙和王赵磻。

  老太太不是一定要让赵磻当储君,任何一位皇子当储君都可,就是不能让太子赵光成功上位。赵光继承大统,赵磻就死定了,他们谢家也得不到好。

  谢明承道,“勤王的几样东西只是精巧好看,除了玄镜能遮挡烈日,其它东西没有什么大用。而咱家的祥云丝巾被说成护估天下,臣子家有护佑天下的东西,皇上能安心?你无事多开解开解祖母……”

  他心里暗喜,自己又得了这样上天赐的更实用的宝贝,谢家照样得上苍眷顾。已经把韩家那座小山搬倒,还有两座大山,只有再把他们搬倒,和王爷才能有希望上位……等自己走后,让父亲告诉祖母,祖母睿智,不会说出去,心情也会好许多。

  谢明承非常喜欢勤王的那副玄镜。边关太阳烈,又没有多少遮挡阳光的树木,他特别想借那副玄镜用一用。可赵畅抠门,就是不借。谢明承腹诽不已,当初白替他背了那么多锅挨了那么多打。

  谢家几人走后,韩莞把银票拿起来数了数,五张,共一千两银子。

  她说交换条件不对等,的确是除了救人还想要银子。她跟谢明承有仇,跟银子没仇,凭什么让仇人占尽便宜?望远镜对这个时代的军人意义非凡,绝对是万金难求的无价宝。把在前世都属于高科技的望远镜给他,韩莞的心都在流血。

  但要银子的话她不愿意明说出来,还好谢明承识趣。

  不过,那个人还算关心两个孩子,不知会不会说服他家,若他真的死了,别把孩子要回去受罪。

  虽然没有如愿拿到休书,但那件重要事情总算办成了,还发了笔横财。不管以后韩宗录的路如何,韩莞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韩莞把银票放进空间一个小布艺收纳箱里,这是她专门放钱的地方。

  办了该办的事,还得了笔意外之财,韩莞睡得很踏实。

  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吃完早饭,她和春大叔急急去了黄琛家住的城西。韩家目前的情况,韩莞只能向他打听。

  从城东到城西,牛车几乎横穿半个上京城,韩莞也大概看清楚了这个朝代的天子脚下。

第五十章 舅家

  上京城很繁华,街道整洁,铺子鳞次梓比,大多是二至三层楼,也有许多露天摊贩,热闹程度堪比清明上河图。住宅大多四合院,跟老北京城很像。

  除了个别衣不遮体饿得皮包骨的的穷人和乞丐,绝大多数人吃得饱穿得暖,神情闲适。虽然很多人的衣裳有补丁,但百姓的生活也算安居乐业,至少比韩莞在前世看到的辫子朝老照片好得多。

  半路上,韩莞下车把原主的两支金簪活当,当了七十八两银子。又给黄家买了两斤好茶,花了二十六两银子。她现在不缺银子,但表面的功夫必须做。

  韩莞没去黄琛家,而是在黄家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春叔有些不解,问道,“姑奶奶不住去舅老爷家?舅老爷人很好,老奴去了都非常热情。”

  韩莞叹道,“我有那样一个臭名声,舅舅看在我母亲的面上不得不管我,舅母就不一定了。我不好让舅舅为难。”

  记忆里,黄琛有三个儿女,大闺女黄丽,十七岁,上年已嫁人。二闺女黄英,十三岁。独子黄贺,十一岁,在武勤伯府族学念书。

  黄丽出嫁前,原主让春大叔专门去黄家送添妆,舅母柳氏没收,让原主很是伤心。韩莞觉得也能全不怪柳氏,古人重名节,就冲原主做的那件事和臭名声,没有血缘关系的舅母肯定怕原主的坏名声影响自家闺女。

  韩莞现在最想搞好关系的,就是黄琛舅舅。他良善,重情义,一直惦记这个不省心的外甥女儿。以后自己的生意做好了,一定把他带上。

  而柳氏,在她对自己还存有芥蒂的情况下,不宜靠得太近。看在黄琛的面子上,若柳氏稍微拎得清,韩莞还是想跟她缓和关系。

  酉时,韩莞让春大叔去趟黄家,把茶叶带去,若黄琛在家就把他请来。若他不在,春大叔就等着他回来。

  两刻多钟后,黄琛和春大叔一起来了。

  黄琛大概说了一下韩家人的情况。

  韩家家产全部被抄没,下人发卖,留下的人每人发了三两遣散银子。

  韩家原籍在南越,远隔万里,留在京城的族人都是一些妇孺,不可能长途跋涉,那点遣散银子也不够路上花销,全部选择留在京城。

  官府给他们的房子是原平西侯府后街的下人房,他们昨天上午就搬去了那里。若娘家或女婿家想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可另买宅子安置。若没有帮忙的,只有暂时住在那里……

  末了,黄述说,“韩泊述犯的事与政治无关,亲戚朋友应该会帮忙。只要平时会做人,生活不至于太困苦。”

  韩莞说道,“舅舅,我想把苒儿接去我家生活。”

  黄琛有些迟疑,“苒儿已经九岁,再过几年就该说亲了。你们住在乡下……”

  他没有明说,但韩莞听懂了弦外之音,他是怕自己名声不好,韩苒住去她家会耽误说亲。

  韩莞说道,“相比说亲,更重要的是活下来。江氏顾自己一双儿女还力不从心,哪里顾得上苒儿。三老太太刻薄,我都不知道她跟我爹娘有什么仇,怕苒儿在那种环境下长不大,或是老太太会卖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