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32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台下的百姓们,不管是二十来岁找对象的年纪,还是四五十岁家里在谈儿媳的年纪,虽说都知道不应该附和特务——

  只要是特务说的话,那必然是错的,是腐败的!

  但他们心里又忍不住觉得:过日子就是这么个理!再漂亮,不能干活又有什么用?

  可这一切,对于与这姑娘相依为命的弟弟来说,从他懂事起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他的姐姐明明那么好,心灵手巧,又那么温柔,其他人却说她比不上村里那些粗糙壮硕的女人。

  弟弟恶狠狠地朝特务说:“关你屁事!”

  面对少年虚张声势的架子,特务慢悠悠地说:“我能让你赚钱,你说关不关我事”

  少年冷冷地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特务还不赶快滚,我要喊人了!”

  特务满不在乎地说:“你要喊早就喊了,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不想想自己姐姐有好日子不过,一辈子在这儿种地呢你是不是傻。”

  少年瞪着他,但是却没再说话了。

  “你也别张口闭口特务不特务的,我这可是有正儿八经的身份呢!用脑子好好想想,我能拿到这证明,说明我也是有办法有人帮忙的,跟着我有肉吃,你姐也不用过穷苦日子。”

  特务一边说着,一边又从兜里拿出一张纸:“我也不用你干嘛,你就帮我发发传单,不用你接触人,你塞到别人家里就成。事后嘛,要是想去香岛,我帮你,去了香岛前途大大的好,赚了钱还能寄回来给你姐!”

  这是一个很让人心动的选择。

  台下少数青壮年男人紧紧地看着台上的少年:他会怎么选呢?

  这是一个关乎人生转折的选择——贫穷与富贵,遵纪和违法,亲情与金钱,没一点都直击人心,难以抉择。

  少年的呼吸渐渐重了起来,夹杂在绵绵细雨中,一重一轻的对比,许多观众都忍不屏气凝息,仿佛怕惊扰了少年的选择。

  这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选出答案的问题,特务蛊惑过很多人,当然十分有经验。

  他又朝少年说:“你要是想通了,就三天内在自己家门口垒两块石头,会有人来联系你。”

  少年仍是一脸戒备地看着特务,特务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摆出一副能预料万事的样子。

  少年哼了一声,抓起网兜,趁着四下没人,飞快地往家的方向跑。

  留在原地的特务嗤笑了一声,声音里透着轻蔑和不屑:“蠢家伙,到最后还不是被咱们利用”

  这声音轻佻又欠揍,台下的观众们听得拳头都硬了。

  方浩明见那少年演员没有抓鱼,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说:“吓死我了。不过团长,这样演真的没问题吗?”

  方浩明是从大院里出来,但这些年在部队里随军出行,也去过不少地方,知道村民们的这些小规矩,但军人跟这些村民们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原因,思想一定要端正。

  他们平时体训再累,都不能放松思想上的警惕,因此文工团里的所有表演,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正面角色连半点思想错误都不会有的。

  虽然台上的少年没有抓鱼,但要是没那特务跑出来,肯定就是要至少捞上一条了。

  少年在台上跑了一会儿,随后放慢了脚步,看着天空发呆,沉重的呼吸传到观众的耳朵里,他喃喃自语:“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转场空挡,舞设组趁着少年的内心独白时,快速地完成布景转换。

  舞设组知道李潇潇在舞设上面也很在行,毕竟最初《蜕变》中的音效,就是属于舞设范围,当初这个人声音效概念震惊了多少舞设工作者,这次她一加入部队,舞设组就找机会跟她去交流,最后得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

  经过李潇潇的点拨之后,这次他们舞设别出心裁,把硬纸拆成一块一块,每块硬纸之间再用活扣相接,展开时是一块完整的布景,正反面都有背景,而且可折叠,一物两景,还方便携带,所以舞设组的道具打包后,比之前都少了很多,这让他们对李潇潇更加佩服了。

  第三幕,仍旧是破旧的小家中。

  李潇潇出场了,重锋拿过方浩明手中的望远镜,放到眼前,对准舞台上的少女。

  “诶诶!”方浩明正看得入迷,他们这个位置离舞台太远了,要是没有望远镜,根本看不到演员的表情,就只能听演员的声音。

  他突然又想起来,这望远镜本来就是重锋的,只是重锋对没有李潇潇的戏份不感兴趣,这才将望远镜借给他,现在李潇潇要出场了,重锋当然就要把望远镜要回来了。

  方浩明撇了撇嘴,小声地说:“团长,你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连望远镜都带了,还带的这个型号。”

  居然带的是他们配置里最好的那款!

  重锋面不改色地说:“跟你说过多少次,要未雨绸缪,这次围捕行动这么重要,当然要带最好的设备,全都是山,带望远镜也方便搜索特务。”

  方浩明:“……”

  团长说得如此有道理,他根本无从反驳。

  方浩明还想说话,重锋已经开口了:“别说话。”

  方浩明:“……”

  重锋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李潇潇。

  在他的印象中,李潇潇总是活泼飞扬的,朝气满满轻易地感染到身边的人。

  她的可塑性也很强,纤细柔韧的身体,丝毫也不柔弱,还有着极高的爆发力。

  所以,当重锋透过望远镜,清晰地看到李潇潇那跟平时完全不同的样子时,他心里有种微妙的感觉。

  小姑娘脸色是病态的白,显得那双瞳仁更黑。她轻轻地咳嗽了几声,那种极力忍耐却止不住的抽气,让台下的观众一颗心都吊了起来,怕她随时背过气去。

  有人一脸担忧地看着台上的少女演员,小声地嘀咕:“这……这太像了吧,李潇潇同志该不会是真的生病了吧?”

  另一个人也点点头,小声附和说:“我看像是,做文艺兵也不容易啊!”

  “对对,李潇潇同志真是太辛苦了。”

  ……

  此时的李潇潇还不知道,她已经“被生病”了,甚至不知不觉成为带病也要奋斗在一线的好同志。

  她仍沉浸在话剧的角色中。

  她把一碟红薯从灶台端到桌子上。也许是为了防止弄脏衣服,她把衣袖卷了到手肘处,露出纤细的手臂,嫩藕一样,配合那小心翼翼的动作,莫名就有了种弱小可怜的感觉。

  重锋心中有个声音,义正言辞地对他说:潇潇一点也不弱小可怜。

  可都说眼见为实,尽管他知道,这是剧里的角色,可当他从望远镜中,实实在在地就是看到了潇潇的这个模样,却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觉得哪里违和。

  舞台上,弟弟仍旧像往常一样,回家前先调整好情绪,然后打开家门。

  姐姐招呼弟弟过来吃饭,又告诉他自己已经吃过了。弟弟一脸欲言又止:“姐……”

  观众们就在台下看着,当然知道姐姐是还没吃的,于是观众们从中得知了一个信息:这姐弟家里没多少吃的了。

  想想也是,就一个少年的工分,要养活两个人,实在是太勉强了,除了出工之外,还要照顾好自留地里种的东西,要是还不够吃,得到山上挖野菜了。

  弟弟刚想说话,突然脸色一变,站起来,三两步绕过桌子,走到姐姐跟前。

  姐姐被他吓了一跳,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闪过一阵惊慌,把原来搁在桌上的双手收了回来。

  弟弟就站在她的身旁,声音微微发抖:“姐,你又咳血了是不是”

  少年的声音带着沙哑和痛苦,就连台下的观众们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家里曾经有人生过重病的,尤其能感同身受。

  姐姐见被掩饰不过了,伸手拉了拉弟弟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摸了摸他的头顶,笑着说:“不是早就习惯了吗?老毛病了,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咳血,却还笑着说没事,这两相对比之下,让人更加感受到少女那股脆弱的坚强,更让人心疼。

  弟弟用手臂挡着脸,带着哭腔的声音从手臂中闷闷地传出:“姐,我会赚够钱给你治病的!”

  尽管这话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姐姐仍是温和地说:“好,我相信阿志。”

  冯志东,冯淑敏,他们的父母除了留下这老旧屋子之外,就只留给了他们姐弟俩姓名。

  他们年纪一样,甚至出生前后不过差了几分钟,因为他们是龙凤胎。

  许多人都听过这么一个传闻:有时候龙凤胎或者双胞胎,其中一方出生后身体特别弱,另一方身体特别好,这是因为在母胎时,两个孩子就已经在争夺营养,争不过的那个,出生后身体自然就弱了。

  冯志东吸了吸鼻子:“都怪我,阿姐身体才会这么差。”

  “不怪你。”冯淑敏一边剥着红薯,一边说,“我很高兴有个弟弟。”

  她把剥好的红薯放到冯志东手里,笑着说:“我们是家人,阿志。你什么也没做错,不管是谁,都没有资格怪你。”

  她顿了顿,又说:“就算做错了什么,姐姐也不会怪你的。一家人嘛,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人没事就好。”

  她又有点发愁地看着自己的弟弟:“所以,阿志,你不要总去跟队长要一些重活,要是你出了事,我怎么办呢?”

  “不会的。”冯志东安慰了自己姐姐几句,手上的红薯也只吃了一半,硬塞回了给冯淑敏,看着她吃完后,休息了一会儿,又出门干活去了。

  冯淑敏将他送出门,他走了几步,等自己姐姐关了门之后,他停了下来,四处张望。

  这时正是午休的时间,路上没什么人,冯志东迅速地往回走,捡了两块扁平的石头,垒在了自家门口。

  这就是要投靠特务的意思了!

  台下几乎每个人都在想:这真的是他们能从部队文工团里看到的表演吗?

  可许多人又觉得,比起之前那些几乎堪称完美的角色,冯志东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在生活的无奈中挣扎,他的犹豫和痛苦,也是他们感受过的。

  演员精湛的演技,甚至让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台上的那个少年。

  方浩明有点坐不住了,终于等到下一幕转场,趁机问团长:“团长,这可就是投靠敌特了呀!”

  刚才想私下捞鱼什么的也就算了,但投靠敌特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一旦投靠了,那肯定就是要替敌特打听军情,即使只是话剧,那这角色身为主角,也太负面了!

  要知道,这可就是通敌叛国了!

  这一幕已经结束了,显然接下来的剧情,就是敌特找到冯志东。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幕,李潇潇暂时不用上场,于是重锋又把望远镜递给了方浩明:“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矫正这些错误思想吗?没有错误思想,我们安排这些做什么?”

  老百姓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又情感,有私欲,就看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压得住它了。

  正面它,才能战胜它,回归本心。

  之前文工团那边拿出这个剧本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质疑的。

  文工团团长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而重锋也表示支持,用的就是上面那个说法,经过众人严谨又细致的再次讨论,这才通过了方案,同意试用。

  是的,目前还只是试用,因为这个剧本跟传统剧本差异太大,有风险,除非效果显著,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叫停。

  有没有效果,在话剧表演结束之后,应该很快就能看到了。

  当然,方浩明的担心是对的,因为这个剧的目的并不是震慑作用,所以表达的方向不是“主角犯了错投敌被捕,受到了严惩,其他百姓引以为戒”,而是通过亲情在主角为敌特办事前,将主角从违法犯罪的边缘拉回来。

  因此,后面的剧情是这样的——

  敌特跟冯志东约定,冯志东把腐败思想小传单放进每家每户中,完成了就给钱,如果表现得好,就会给他一条去香岛的安全渠道,让他早日赚钱,给姐姐治病。

  然而,姐弟俩从小一起长大,冯志东虽然答应了敌特做这件事,但心绪不宁,冯淑敏很快就看出来了,跟踪冯志东的时候,将他抓了个现行。

  冯淑敏趁着他们被人发现之前,带着冯志东赶紧回家。

  她一问之下,冯志东原本还嘴硬不肯说的,但冯淑敏哭得伤心,还一边说了许多触动人心的话,冯志东心里十分内疚,又很心疼,也是因为她已经看见他的传单了,他实在瞒不过了,就将实情告诉了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