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95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这个消息对于已经见识了之前他们公社六个生产大队带给打谷厂巨大效益的苏曼而言,无疑是夏天喝热茶,冬天喝冰水,心里面是又热又冷,只觉得闹腾得不得了。

  作为同样受到苏曼之前“杀鸡儆猴”行为震撼的人,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在和苏曼汇报这个情况时候的心情真可以说是两股战战,提心吊胆。

  尤其是在看到苏曼原本就紧绷的脸,一下子就因他们的话而变得阴沉的样子,两个人更是冷汗直冒,脑海中疯狂想着该怎么解决眼前的局面。

  肖鹏小心翼翼地说道:“苏、苏主任,其实要是不着急的话,我和石头两个人,还有另外几个也算是能独当一面的业务员陆续去到其他公社。这算是我们主动加班,都不用厂子算在绩效工资里头。您看这样,成吗?”

  苏曼摇头摇头,说道:“铺货的事情不能再等了,要是按你说的,你们几个人轮流去其他公社发展业务的话,不说你们这身体吃不吃得消,就是时间上面也来不及了。再等下去,黄花菜都凉快了!那其他公社、大队的人肯定早就都完成手工脱粒的工作了,也根本不需要上咱们打谷厂来了。”

  这话一说,肖鹏不敢说话了,只一个劲儿看何石头,示意他赶紧想想办法。

  何石头被兄弟这眼神看得实在没办法,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迎着苏曼审视的目光,他硬着头皮说道:“既然是时间紧任务急,那就还是让所有业务员都上,也给新人一个锻炼的机会……”

  苏曼:“给新人锻炼的机会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谈不成也没关系,但你们要能确保这些新人业务员在谈业务,哪怕是谈失败了,也能够保持冷静,那我的确是愿意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两人:“……”

  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都是苏曼一手培训出来的业务员,对苏曼教给他们的《业务员职业手册》里的内容可以说是倒背如流,自然知道苏曼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

  苏曼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告诉他们:“生意谈不成没关系,但一定要懂得进退,该死皮赖脸的时候不能抹不开面子,该放弃换下一个目标的时候也一定要干脆果断,不能胡搅蛮缠。坚决不能做出影响、损伤厂子形象、声誉的事情!”

  但显然,他们的培训能力并没有苏曼那么优秀,对这些跟苏曼面前乖顺得像是只小绵羊一样,听话、懂事又好学的“二流子”们,两个人多少是会控制不住他们,也无法保证他们到了外面以后会不会做出损害厂子形象的事情,所以……

  两个人沮丧又心虚地低下了头,为自己没能完成苏曼分配来的培训任务,辜负了她的信任而感到惭愧。

  早就知道他们做不到的苏曼故作嫌弃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垂头丧气的样子给谁看?忘了我之前教你们什么了,做业务员,最重要的就是——”

  “永远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百分百的笑容!”

  苏曼:“……”

  错!是要有三寸不烂之舌、加厚的脸皮和能屈能伸的态度!

  当初纯属是用来给他们灌鸡汤,顺便再以此当做更符合时代口号而把这句话说出来的苏曼在看到两个人说这话时虔诚的态度,多少是有一点点心虚。

  “咳。”苏曼忍住自己险些就要破功的表情,就着刚刚的话题说道,“所以你们不要总跟我这垂头丧气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苏曼道:“既然是时间紧任务急,又不能保证这些新人业务员能不能应对突发情况。那就直接分组,分区域,各自带一批新人去到划分好的地区拓展。到时谈成的业绩四六分。这样既能让他们有出去见见世面的锻炼机会,也能以最快时间完成这次的工作任务。”

  “现在就出发——

  “谁不听安排,不听指挥,就当场开除!”

  苏曼:“务必要将工打谷市场一网打尽!”

  肖鹏&何石头:“保证完成任务!!!”

  ……

  苏曼一发威,本就不敢拿她当病猫看的工人们更是全都打起了百分之二百的精神,连在公社上班的干事,和各大队的社员们都听说了苏曼最近的“威名”,哪怕是最懒惰的于家堡大队也都开始勤劳起来,有活干活没活也要找活干了起来。

  无形之中,苏曼就这样风轻云淡地完成了最近由欧县长亲自下达的“关于公社风气”的肃清工作。

  至于欧县长为啥突然会下达这样的工作指示……

  只能说,在欧县长以乔装打扮后的形象,深入公社的行为来看,虽然是有点影响领导形象,但也的确是能够借这样的身份去发现很多很多很多——不为人知又绝对能让人愤怒的事……

  “离咱们距离不算特别远的史家沟公社的书记被撸了,听说是想要利用职权强迫女知青,那位女同志誓死不从,半拉身子都掉出了在二楼的书记办公室,整个人差一点就……欧县长正好看到,抓了个现行,当场就给那书记撸了,人也被民兵连控制起来了,说是要送去市里严格处理。”田庆丰和苏曼说这话时,可是没有半点同情心或是幸灾乐祸的情绪在内,反而是对对方做了这样令人不齿的行为而感到十分的嫌弃与愤怒。

  毕竟,不管是从职业操守,还是道德品行上来看,这样利用职权想要对女同志做出龌龊事情的人都是注定被社会唾弃的人。

  尤其是在田庆丰和苏曼都有被他们所珍视的人,而恰恰她们还都是知青的前提下,苏曼和田庆丰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那同仇敌忾的语气,简直是无与伦比的默契。

  “对了小苏。”田庆丰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跟苏曼说道,“我头两天在家的时候,听英姿说想要推荐秋苹去部队军医院学习一段时间,秋苹跟你说这事儿了吗?”

  苏曼摇头:“没啊,这啥时候的事?秋苹上礼拜倒是趁着赶集的时候来了一趟公社,但那时候我正忙着打谷厂的事情呢,就在打谷厂附近跟她见了一面,也顾不得说别的……这是好事啊,她跟不跟我说也都得把握住英姿姨给的机会才行。”

  “那她估计是看你太忙,没好意思跟你说。”田庆丰道,“主要是兰妮这不是再有几个月就要去部队报道了嘛,秋苹也是舍不得和兰妮分开,已经同意这事了。”

  “是我最近忙昏头了,没咋回家也没咋去于家堡大队看她们……”

  “她们也不是小孩子,都知道你是啥性格,肯定不会怪你的。”

  田庆丰道:“再说了,她们俩就算是去部队,也都得等到九月份才行。现在还不到七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你就算是天天住在于家堡大队都行。”

  提起这个,苏曼突然问道:“书记,各大队的小学建设进度怎么样了?我最近一直忙其他几个厂子的事情也忘了问……咱们几个大队的小学能赶在九月开学以前完工吗?到时候可还得再散散味道,给孩子们准备桌椅板凳和教材书呢。要是九月份不能按时开学的话,大队这边可就跟不上公社小学的学习进度了。”

  田庆丰:“几个大队的施工进度都差不多,我上礼拜刚去看了一圈,估计七月底八月初就差不多能完工了,九月开学也肯定能赶得上!”

  如今是六月份,也就是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学就能完工了。

  苏曼点头:“那成,回头书记您别忘了安排人去各大队进行统计,八月中旬就开始面向社员们进行小学报名的工作吧,到时候统计个具体人数给我,服装厂仓库里还有一批我特意留的瑕疵布,还是染色上面的问题,但料子都是好料子,回头我用这批布料给第一批愿意报名念书的孩子们一人做一身校服出来!”

第93章

  对于建小学这件事情,各大队从知道这个消息以来,可以说是又震惊又兴奋,几乎都没怎么用田庆丰监督,各大队的社员们就自觉自发地开始忙活起了建小学的事情。

  如果说是在从前,这些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土地生活至今的社员们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是觉得没有啥意义的话,那么在苏曼开展扫盲的工作被贯彻落实以后,每个大队社员们在第一次学会写下自己的名字,写出孩子名字的时候,他们本来的观点就已经随着书写的一笔一划,而渐渐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在苏曼带领着公社建起了厂子,让整体经济情况都得到了提高,开始面向他们这群社员们招工的时候,不少社员在用自己歪七扭八的字填写报名表格的时候,对比那些念过书的知青们漂亮的字体,和他们能够将表格填满的学习背景,以及他们绝对比自己更有竞争力的学问……

  社员们在不免心生自卑的同时,也突然意识到,没有接受过正经教育的他们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和写在报名表上面不够漂亮的字体。他们真正失去的,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这辈的人可能也就这样了。

  但谁都有孩子,谁也都不想要孩子也和他们一样。

  别看不少社员们都总爱说说什么“学习无用”,说现在也考不了大学,念完书也只能回家种地的话,但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那只是他们对自己没办法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没钱供孩子上学所说出来的借口。

  这读书要是真没用的话,又为啥人家城里人家都要把孩子送去念书呢,还有城里厂子的招工要求,不也都是优先高中或是初中毕业的人选嘛。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当然也想让自己家的孩子都去念书,可大队里没有小学,要念只能去公社念,可每学期光是课本费就得几块钱,要是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还能咬咬牙去念,但在还没有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的年代里,别说农村家家户户都至少两个娃,就是城里也都是多生多育。

  一个孩子能供得起,可几个孩子,却实在是……

  真要是供了这个去念不供这个,那这当爹妈的,不就是偏心眼子嘛!

  就算是真能狠下心去偏心哪个,等孩子们大了,也都得是落埋怨的。

  随着扫盲工作的越发深入,社员们也越来越清楚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对家里头的孩子们也都有了想要让他们都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但,他们都没有钱能供家里的孩子去念书。

  在不少已经有所觉悟的社员中,想让孩子去念书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没钱送每个孩子去读,又是客观情况。这大概是个令人头痛又无解的问题。

  而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的这个时候,公社却突然传来消息,说要建小学了。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都没砸得这么准!

  于是,在田庆丰都做好了各大队可能会有反对意见的准备,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出面说服这些人的时候,社员们都已经开始脱土坯了,都没用田庆丰操心,倒是让他白忙活一场。

  田庆丰:“???”

  我倒成捡现成的了。

  ……

  在苏曼忙着抽时间给孩子们做校服的时候,各大队的社员们看着马上就要建成的小学,是真恨不得放下手里的活计,都跟着去帮忙建学校,给孩子们搭建教室,好让学校能快点完工,他们的孩子也能早点坐在那明亮的教室里头读书。

  看着那一间间的教室,社员们看似一心一意地忙着地里活,但心却早已经飘了起来,心里想着的,全都是等教室建成以后,他们的娃坐在教室里头识字念书,他们在地里头听孩子们朗朗读书声的场景。

  真好啊——

  每个人心里想。

  他们的大队有小学了!

  他们的孩子能读书了!

  一想到孩子们能有学上,有书念这事儿,大伙儿就都觉得干活都多了几分力气,全都想着赶紧把地里的活忙完,就跟着去帮忙建小学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喊道:“赵疙瘩,我们这几个家里头都有娃能送去念小学的人天天下工去跟着帮忙那是为了家里的孩子能早点去学校念书,可你儿子不还在你媳妇儿肚子里怀着呢嘛,等你儿子长到能上小学的时候,且得好几年呢!你天天跟我们一起帮忙,不觉得吃亏啊?!”

  这话刚说完,就有不少听见这话的人没憋住地乐出了声音。

  整个大队,谁不知道赵疙瘩和他媳妇儿已经生了两个丫头片子,家里头除了他一个带把儿的都没有的事儿。

  而且,他媳妇儿上个月刚又怀上孩子,谁也不知道怀的是闺女还是小子,这人说这话,纯属寒碜人嘛!

  被喊作赵疙瘩的人听见这话,心里头有些不乐意了,浑身因干活练出来的肉疙瘩都紧绷了起来,凶巴巴地回答道:“我儿子虽说是现在没出生,但我不还有俩闺女哩!小三子,你别以为谁都像你似的重男轻女,人苏主任说过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娃女娃都一样!我过去帮忙当然是为了让我俩闺女早点去念书,有啥吃亏的!”

  小三子听着话,同样不服气道:“赵疙瘩你就吹牛吧你,你愿意送你俩闺女读书不也是因为苏主任说咱大队小学读书不收钱,只是意思收点课本费,再帮忙给知青老师挣工分就行嘛!你赵疙瘩不就是仗着自己有一身力气才给你闺女送过去嘛,我看这要是收钱的话,你还送不送俩赔钱……”

  “三子,你瞎说啥呢!”旁边的人见小三子说话越发口无遮拦的样子,连忙厉声打断了对方的话,“人疙瘩愿意送闺女读书是好事,你跟人抬啥杠?你刚自己也说了,这都是苏主任给咱们大队小学提供的优惠政策,那放着这么好的条件,干啥不给家里的女娃也送去读书,没准儿也能培养出一个像苏主任这样的女娃娃出来争光呢!”

  意识到自己刚要说啥的小三子闭紧了嘴巴,没了刚刚的不服气,只小声说道:“我也是说秃噜嘴了,没别的意思。这要是让我家婆娘听见了,我就又得睡柴房,我家妞子也得生气,到时候就又该说我不好,就知道她妈好了。”

  “那你还嘴欠?自己也是有闺女的人,该稳重点才是!”

  “知道了刘哥,我以后不这样了。”小三子说着,难为情地看向赵疙瘩,“赵哥你别介意,我刚就是……咱一块上工这么长时间了,你也知道我这人总说话不过脑子,赵哥你愿意送你家俩闺女去读书是好事,苏主任之所以不收咱的钱,肯定也是想要让更多女娃娃也能被送去读书,毕竟……”

  在场的人几乎都是男社员,家里头也都有亲姐姐妹妹,自然知道小三子话里的意思是啥。

  ——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如果没有矛盾那是最好的,可一旦出现矛盾,或是选择的话,那么最先被放弃的,一定是家里的女孩儿。

  这也是为啥小三子会在最开始打趣家里只有两个闺女是符合小学招生标准的赵疙瘩的原因。

  哪怕各大队重男轻女的风气已经在苏曼的介入下有所改变,在人们潜意识里,也都还是觉得女娃以后都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外人”,是没必要在她们身上花费、投入太多的。

  这样的思想是不能通过一代人的努力而彻底拔除的,但起码他们现在有在苏曼的带领下,在她锲而不舍地强调女性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改变的过程中,是有改变,是有在朝着好方向改变的。

  这时候,赵疙瘩忍不住感慨道:“你们还记得不,苏主任在刚刚组织扫盲班,想要让咱们都去学习,但咱都不愿意去的时候,她就跟咱们说过。她说咱们农民的孩子不是只能成为农民,只是缺少了学习的机会和环境,而不代表咱农民的娃就不如城里的娃聪明。从前我还觉得她这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懂咱农民光养活孩子的难处,也不懂咱们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苦滋味。可如今……”

  赵疙瘩看着不远处的小学,骄傲又惭愧地说:“可如今,公社的厂子是苏主任办起来的,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她提议招的,连咱这大队小学,也都是苏主任发话建的……现在想想,苏主任是真的向她说的那样,她在努力建设这个穷地方,在努力想要改善咱们的生活……”

  “不说别的,她能给咱们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咱们就一定要懂得感恩,也都要向她学习才对。”

  ……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又一年的九月份。

  往年,这个月份对于社员们而言,只是一个用来做好秋收前准备工作的月份,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不值得产生啥期待情绪。

  但在今年,在六个生产大队都积极按照公社的要求完成了小学建筑,并整理好了教室,即将正式上岗的知青老师们也都整理好了教材的情况下,各大队家里都有适合读小学孩子的家庭却都期盼起了九月,也就是开学月的到来。

  当然了,这些社员家长们期待的,是孩子们不用再漫山遍野地疯跑,而是能够规矩老实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像城里孩子那样,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他们知青老师那样,拥有知识就等于拥有工作的人。而不是像他们这样,因为没有机会读书,所以就只能做一个农民。

  只是社员们这一腔拳拳爱子之心,满满期待之情,在这些对学习还没有太多概念的孩子们而言,还不如苏曼许诺给她们这些上学孩子提供的校服有用。

  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有出息,必须读书!

  孩子们:为了能穿上新校服,必须读书!

  是的,校服。

  在小学建设完成,开始面向集体社员开始报名招生的时候,招生办的人是特意宣传了“每个来学校读书的孩子都能得到一身由公社麦田服装厂提供的免费新校服一套”的事情,不说本来就想让自家孩子去念书的家长们,就是本来就没想给孩子送去念书的人家一听这个,也都积极响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