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要出家 第14章

作者:天下无病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重生 穿越重生

  *

  离崔老夫人的寿诞只剩五日,海花苑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二小姐?”揽霞打开门,一时愣住了。

  崔夕宁穿着藕荷色薄棉夹袄与香蔓满枝纹襦裙,盈盈站在门口。

  “你家小姐可在?”她问。

  “在在在,当然在。”揽霞点头如捣蒜,注意到她身后的两名丫鬟手里捧着两匹布,带点迟疑地问:“二小姐是来找我家小姐的?”

  崔夕宁颔首,“嗯。”

  多的却是不说了。

  揽霞心中讶然:崔家几位嫡出的小姐在崔夕珺的影响下,从未踏入过海花苑。住进崔府三年,这可是头一回啊!

  她连忙将人往里引,“二小姐请进,小姐正在书房里抄经书,您稍等片刻。”

  院里正在干活的桂圆与荔枝恭敬地福身道:“二小姐好。”

  拂绿也从屋里出来,对崔夕宁问安后道:“二小姐稍等,奴婢这就去通禀。”

  她规规矩矩地敲了书房门,“小姐,二小姐来了,就在院子里。”

  屋里人道:“请她来书房吧。”

  崔夕宁进得书房,一阵墨香扑鼻而来。

  谢渺站在书案后,将狼毫搁在笔架上,又用湿布擦了擦指尖,抬头看向她,“二表姐来了?”脸上充满不解,毫不避讳地表达:你怎么来了?

  崔夕宁哂然,笑道:“给你送点东西。”

  两名丫鬟从背后走出,谢渺看清她们抱着两匹颜色靓昳的布匹。

  崔夕宁道:“这是我舅舅从锦州带来的浮光锦,我瞧着颜色极衬你,不知你可喜欢?”

  谢渺静了静,道:“喜欢。”她大概明白崔夕宁来此的原因。

  崔夕宁笑道:“喜欢就好。”

  她想,谢渺果然懂。懂她心里那点突如其来而无法言说,几不可闻又压人心头的愧意。

  有些事情没撞见,便可以当做不存在。可那日她撞见了,崔家训诫便像几座大山,沉甸甸地压上心头。

  君子怀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诚然,真正刁难谢渺的只有夕珺,但一直以来袖手旁观的她们何尝不是帮凶?默认夕珺对谢渺的恶意,也纵容下人们对谢渺的不敬与诋毁。

  仔细想想,谢渺又何曾做过恶事。她不过是想争取一个与她身份不相配的男子而已……

  崔夕宁脑中闪过一个模糊的人影,心口不由一跳,顿生几分感同身受的凄凉。

  “二表姐?”

  崔夕宁回过神,歉然一笑,往里走了几步,好奇地看着满案经文,“你在抄经书?”

  谢渺的袖口沾了些许墨迹,她试着擦了擦,无功后便放弃,“祖母生日,我想替她抄百遍《无量寿经》。”

  百遍《无量寿经》,那可不是一日两日能抄完的!

  崔夕宁真心实意地道:“你倒是有心,与你一比,我送的东西便显得俗物了些。”

  “你打算送什么?”

  “一串翠十八子手串。”

  “……呃。”确实普通,不过谢渺仍道:“无论你送什么,祖母都会喜欢。”

  她没有像往日一昧的追捧认同自己,崔夕宁心底反倒受用,忍俊不禁地道:“你既这样说,就表示我送得确实敷衍了些。听说宝樗阁里新进了一批宝贝,明日你可有空,陪我一道去挑挑给祖母的寿礼?”

  谢渺不愿意,谢渺不想去。

  崔家几位小姐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对她的排挤仅限于口头,或许曾经带来些许困扰,但谢渺毕竟活了两世,这点小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她无意去追讨谁的过错,也无意与谁深交,她如今一个人抄抄经书念念佛,不知有多惬意。

  她刚想拒绝,一不小心对上拂绿的脸。

  “小姐。”拂绿扯着嘴角,露出假笑,“您已经五天没出去活动过了。”

  小姐若是拒绝和二小姐出门,奴婢便马上去告诉二夫人——她眼里如是写道。

  谢渺讪讪地移开视线,委婉地道:“夕珺表妹……”

  言之未尽,你懂得。

  崔夕宁道:“夕珺妹妹明日与盼雁有约,只我与你两人出去。”顿了一息又道:“她往日性子耍得太过,今后我会好好管束。”

  *

  第二日上午,两人带了丫鬟坐马车前往宝樗阁。

  崔府嫡出小姐出行所用的马车十分舒适,宽敞的内里可容纳六七人,中间立一张小案,摆着点心茶水。

  谢渺喝了会茶,掀起车帘一角,打量着街上光景。

  冬日初至,地白风寒,路上摊贩裹着薄袄,早早出来摆摊谋生。食香水汽,熙攘人声,此起彼伏地闯进来。一派市井烟火,勃动生机之色。

  与高门大户不同,这些人兴许从未念过书,没有多少银钱,微小而嘈杂,顽强又平凡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宝樗阁很快便到了。

  门口立着两名面容清秀的少年,待崔夕宁与谢渺下车,两人殷勤地上前,“两位小姐里面请。”

  宝樗阁是家百年老店,做珍品玩意儿出身。进门是一张长长的红木案,上面铺着红丝绒布,摆着大小不一的红木雕花盒,载着金银珠翠,琳琅满目。两旁立着一丈高的多宝格,瓷器玉瓶,应有尽有。

  谢渺前世嫁于崔慕礼后便是宝樗阁的常客,深知宝樗阁不成文的规矩。

  一楼迎客,二楼待客,三楼便是留客。

  一楼迎客,谁都能进,东西值得一看却又不过如此。

  二楼待客,品香茗茶,图得是精挑细选,独占一份。

  三楼留客,那便要掌柜的亲自上阵,鞍前马后,用十寸不烂之舌,献珍宝哄得贵客高兴。

  至于怎么分辨客人去几楼?那便要靠伙计的火眼金睛。比如崔夕宁今日穿得是莒裳阁二十两银子一米的素软缎,手腕上露出的是水头极好、通无杂质的玉镯,发间戴得是宝樗阁自家出的伽南香嵌珠宝簪,就连身后的两名丫鬟都衣着精致,落落大方。

  两位少年的视线转向谢渺。

  这位小姐穿着素雅,不显华贵,但气质独具一格。她唇边噙着一抹浅笑,随意扫视,未在任何一样东西上多做停留。珠光宝气没有晃花她的眼,她仿佛对旁人渴求的荣华富贵习以为常,又或者早已见过奇珍异宝,对普品漫不经心。

  一种阅尽千帆,难动凡心的贵人气质。

  几乎在瞬间,两位少年便默契地对视,躬下身子,右手往蜿蜒楼梯一展,恭敬道:“两位小姐,请上二楼。”

第14章

  二楼设雅座,少年沏好茶退下,一名年约三十,长脸高个的男子笑吟吟地迎上来,“二位小姐好,我是这里的管事姜肖,不知道您二位今日想看些什么?”

  崔夕宁道:“过几日是我祖母六十大寿,可有适合送作礼的玩意?”

  “巧了,还真有。”姜管事笑道:“昨日中洲运来一尊福禄寿三神像,送于长者寿诞再吉利不过。”

  崔夕宁道:“拿来瞧瞧。”

  待姜管事走开,崔夕宁悄声道:“这里的东西比别家要精致些,就是价格颇高,给祖母送礼倒是不错。”

  崔夕宁的父亲崔大老爷崔士达不是官身,才能一般,平日管管崔府的产业,为人相当古板固执。他自小对几个子女异常严厉,在钱财上颇为吝啬。

  相比之下,崔二老爷崔士硕通礼开明,崔三老爷崔士仁平易近人,都比崔大老爷要好相处的多。

  不消多时,两名少年捧着四五个红木盒进来,姜管事打开其中最大的那个。

  “二位小姐仔细看看。”

  那是一尊天然白冰玉福禄寿像,黄花梨木作底,刻字:心向福禄,喜祝寿辰。万事如意,颜欢永驻。

  崔夕宁端详一番,问道:“是哪位师傅的作品?”

  姜管事道:“出自中洲雕刻大师罗民生之手。”

  罗民生是近几年很有声望的一位雕刻大师,京城人士尤为追捧他的作品。

  崔夕宁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替我包起来。”

  姜管事的笑容愈加可亲,“两位小姐,这里还有些小玩意,不妨一起看看。”

  两位少年在桌上摆好盒子,姜管事尽数取出,分别是一支蝶贝嵌金簪、一对淡烟紫髓点翠珍珠耳坠、一块岫玉淡水珍珠腰牌及一枚小巧玲珑,莹红剔透的玛瑙幼鹿玩件。

  崔夕宁拿起那対紫玉髓点翠珍珠耳环,问谢渺:“可好看?”

  她穿着藤草深紫夹袄,与淡烟紫玉髓点翠珍珠耳环配到一处,深浅交叠,相映生辉。

  谢渺点头道:“好看。”

  崔夕宁便欢喜道:“这个也要了。”

  她又在岫玉淡水珍珠腰牌上流连几番,犹豫片刻,终是道:“我选好了,谢渺,你呢?”

  谢渺对那件玛瑙幼鹿十分感兴趣,约莫两指大小的东西,送作未出生的弟弟做玩件再好不过。

  “这件玛瑙小鹿多少银子?”

  “这是西洲红玛瑙,产量少,品质高,您看它通体盈透无杂质,若是去黑市,叫到五百银子也是要的。”姜管事一副真诚的模样,“给您,我只要三百两。”

  就这么个小小的玩意,要三百两白银……

  换做前世的右丞相夫人,自然大手一挥叫人包好。但这会谢渺只是一个弱小、无助、可怜又贫穷的表小姐。

  表小姐没银子,表小姐买不起。

  心中哭穷,面上仍嘴硬,轻描淡写地吹毛求疵,“嗯,品质是不错,雕工马虎了些。”

  *

  离开宝樗阁已接近午时。

  谢渺刚走几步,便被崔夕宁拉住袖子,附耳轻声道:“你若是喜欢那件玛瑙小鹿,不如先从我这里拿些银子去买,日后还我就是。”

  她看出谢渺喜欢那件东西,碍于价格过高才没有下手。

  谢渺愣了愣,摇头道:“不用了,但还是谢谢你。”

  崔夕宁没有多劝,上了马车后道:“我们在外面用午膳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