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果冻
倒是罗素很为顾灵高兴:“太好了,你可是女状元啊。你这是什么表情?”她不知道顾灵在愧对自己,对她来说,不管是自己考了女状元,还是顾灵考了女状元都是一样的高兴。
何淋道:“她自己考了女状元,说明她殿试押赌押错了,她估计心里难受。”
第232章 第一更
半个月后
殿试的风潮已经过了, 虽然殿试押堵罗素夺冠没有中,但是朱策的男主光环还在,殿试押堵朱策夺冠还是中了的,所以相对来说, 大家还是挣钱了, 不过挣的少了。
此刻,顾灵就在御书房。
“福灵, 朕打算在吉祥镇试验你说的公有制, 并且将整个及镇交给你安排,你可有信心?”晖武帝和徐伟良等心腹讨论了关于公有制的问题, 如果朝廷突然实行公有制, 恐怕暂时不行,因为这是一项改革, 而改革一旦开始恐怕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且不说别的,就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税是一个大油田,历来的税收从下面交到朝廷, 不知道多少被贪了,所以如果突然实行公有制这个改革, 无异于断了不少人的好处, 故而这反对声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吉祥镇这种偏僻的地方秘密实施则不同, 不会影响到朝廷中有些人的利益。
顾灵道:“回皇上,福灵会尽最大的努力, 争取不让皇上失望。”
晖武帝:“在这件事上, 你需要什么人手尽管说,朕会看看能不能满足你,你看看要不要司农司的人来协助?”
会看看就是说明看情况, 顾灵明白话中的意思。所以顾灵想了想道:“司农司的大人都是德高望重之辈,福灵就不麻烦他们去吉祥镇那等偏僻之地了,而且朝廷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福灵到时候会在每个村子里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他们更能适应。关于其他人选,福灵心中有了打打算,但是还需要在考虑一二。”
晖武帝听她不要司农司的人,也不松了一口气:“那好,朕给你三天的时间挑选人选。”
顾灵:“是。”
从皇宫里出来,顾灵直接回了胡同巷。顾灵不是本地人,就算考了状元,也不用摆酒席庆祝,这省了很多事情。就算京城里有钱家的世交,但顾灵未过门,所以也不用摆酒席招待他们。于是殿试后,顾灵倒是也没怎么烦心过。
侯府倒是派人送来了贺礼,顾灵也收了,并表示等白谨亦回来了再上门感谢。
对此,侯府也没有办法,总不能逼迫人家来侯府吧,人家可没有过门,不是侯府的儿媳妇,侯府没有这个权利逼顾灵上门。
顾灵回到胡同巷就去找罗素和何淋了,殿试过后两人还在休息,女进士和男进士一样,殿试后有两个月的假期,这段时间一则安排职位等事宜,二则女进士和男进士一样要回家祭拜祖先等,这已经成了风俗了。
顾灵把罗素和何淋叫到了一起,直言把公有制的事情说了:“……所以你们可愿意随我在吉祥镇大干一场?”
罗素首先道:“我没问题。左右都是女官,与其在后宫里人生地不熟的,不如跟你回去。”而且,留在京城,她们到时候会被安排什么职位也不知道,这会让人有些焦虑。
何淋也跟着道:“我也愿意。”如果回到老家当女官那自然更好。她们知道京城繁华,可她们都是小地方来的,一个女子要在京城立足,实在是太难也太辛苦了。而且,还要小心翼翼的,以免得罪了谁,自己出了意外。
和罗素何淋商量好之后,顾灵就开始写公有制的计划,三天后,她带着计划书进宫了。等她从皇宫里出来,手里拿着三封圣旨、一块令牌、一封密信。
三封圣旨分别是给她自己以及罗素、何淋的。顾灵的圣旨是封她为正四品司农少卿,而何淋和罗素则是正七品司丞。
不过皇上允许她私下配上一名主簿、一名记录员,分别是九品。而这主簿和记录员到时候可以到了吉祥镇再配。
男进士进翰林院也不过七品,所以罗素和何淋封为七品丞,倒是恰当。
至于顾灵为正四品司农少卿则是皇上做个顺水人情,本来顾灵的爵位也是正四品。而且顾灵这个司农少卿是在吉祥镇当值,对朝廷的司农司并没有影响。
至于密令,则是方便洪旗县县令配合她行事的。
而密信则是给洪旗县县令的,里面是皇上让他配合顾灵等事宜。
此外,她还带来了晖武帝的私房,十万两银票。那可是晖武帝的私房,这件事还没经过朝廷,朝廷不可能从国库里拨款。朝廷不拨款,晖武帝也不可能让顾灵自己添钱做事情,所以他从私库拿出了十万两银票。
桃水村城墙门口自然有人在守卫,听到捕头的话,顿时大声道:“真的吗?我们桃水村出了两个状元?那肯定是朱家小子和顾灵乡君了,我们村参加科举的也就两个。”
“你说什么啊?这是重点吗?重点是顾灵乡君和朱家小子都中了状元,是状元啊。”旁边的人道。
“对对对,状元,这下顾老太太肯定高兴坏了,差爷,您快进去,您知道朱家和顾家的位置吗?要草民给您带路吗?”
捕头:“那就麻烦了。”
围墙这边值班守门的有两个,所以就是少了一个也依旧有人守着。再说了,现在是大白天的,一个人守着也没事。
……
“顾灵乡君和朱家小子中状元了……顾灵乡君和朱家小子中状元了……”汉子在前面一边给捕头带路,一边大声喊道。
“什么?顾灵乡君和朱家小子中了状元了?”
“顾灵乡君中状元了?”
“我就知道顾灵乡君会中状元。”
“我也知道,顾灵乡君这么好,这么聪明,不中状元才怪。”
“朱家小子也中状元了?”
“我们桃水村出了两个状元了……”
“顾老太太呢?快去告诉顾老太太。”
“顾老太太在学堂里晒太阳。”
“顾老太太肯定在学堂,她平日里最喜欢在学堂听孩子们念书了。”
“对对对,顾老太太最喜欢孩子们了。”
学堂
顾奶奶和几个老婆子在学堂里晒着太阳,啃着瓜子,聊着八卦。
“顾老太太,咱们乡君什么时候成亲啊?”
说起顾灵的亲事,大家都好奇不已,虽然顾灵定亲好几年了,但当时订婚的场景大家至今都印象深刻。“可不是,乡君如果成亲了,咱们还想讨杯酒喝。”
说起这个,顾奶奶可有话说了:“我家乖乖今年十月要成亲了,到时候请村里人都来喝喜酒。”
“现在已经五月份,那可快了。”
“可不是嘛,再四五个月了。”
“顾老太太可真有福气,孙女婿还在顾家大宅的隔壁造了新房子,这心可是向着顾家的,以后啊,乡君就是成亲了也不过是搬到隔壁。”
“顾老太太以后还得帮着乡君照顾孩子吧?”
“那肯定不用,我听说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是奶娘带的。”
顾奶奶:“我家乖宝的孩子肯定是要我带的,我家乖宝就是带大的,我带的孩子才有出息,看我家乖宝就知道了。再说了,奶娘到底是别人,没有我自己带踏实。”
“那可不是,乡君现在是举人了,说不得以后还是状元呢。”
顾奶奶:“我可不贪心状元不状元的,我啊,只希望她好好……”
“顾老太太,乡君考中状元了……顾老太太,乡君考中状元了……”
什么?
顾奶奶捂了捂耳朵,问旁边的人:“我是不是听错了?我好像听到谁在说我们家乖宝中了状元了。”
“顾老太太,你家乡君中了状元了,衙门来报喜了。”还不等旁边的老婆子回答,汉子已经跑到了学堂门口,他的身后跟着捕头。汉子因为是边跑边喊的,所以这会儿,恐怕整个桃水村的村民都知道了。
顾奶奶坐在凳子上愣了一会儿,接着又猛的站了起来:“我家乖宝中状元了?”她还有些不敢相信的问。
“可不是。”捕头上前几步,先给顾奶奶行了礼,顾奶奶可是七品的诰命,“见过老太太,恭喜老太太,顾灵乡君中了状元了,老太太可真是大喜了。”
“哎哟……”顾奶奶总算确定自己没听错了,“那可真是菩萨保佑,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姐妹们,今儿去我家请喝鱼汤,大家一起去。”说着又从兜里拿出十两的银票,“来来来,小伙子,辛苦你跑一趟了,这给你吃酒。”
捕头来报喜并不是为了这钱,而是在顾家人面前露个面,不管怎么说,将来也算一个关系。不过顾奶奶给了这么多的喜钱他也拿了,这种喜钱就是涂个开心,顾奶奶真心给的,他自然不会拒绝。
捕头:“多谢老太太,那小的这会儿还要去朱家报喜,就先走了。”桃水村出两个状元,可真是好风水。
顾奶奶忙问:“等等,朱家小子考的怎么样?”
捕头欢喜道:“也是状元,你们村里出了两个状元了,这可是咱们洪旗县的头一回。”
“朱家小子也中状元了?”
“还是顾老太太有福气啊,二房孙女中了状元,大房孙女婿也中了状元。”
“可不是,双喜临门啊。”
“恭喜顾老太太。”
“恭喜顾家。”
“恭喜……”
第233章 第一更
顾奶奶眯眯笑着:“你们也要好好养着孩子, 男娃女娃都一样,也能为家里争光,以后啊,不说能中状元, 考个女秀才也是顶顶好的。”
“可不是嘛, 看看顾灵乡君那就是榜样,咱们要像顾老太太学, 男娃女娃都一样, 都能为家里争光。”
顾奶奶:“姐妹们,咱们去鱼塘抓鱼, 喝鱼汤去。”
“谢谢顾老太太了。”
“咱们今天就是沾乡君的光了。”
顾奶奶带头, 四五个老太太跟着走了。
擅自她们到了鱼塘,还没开始抓鱼, 村长就来了:“顾老太太……顾老太太……”
顾奶奶:“村长,什么事情?”
村长跑的急冲冲的:“顾老太太,我听说朱家小子和顾灵乡君都中了状元了?”
“原来是这事儿啊,是县衙的捕头来报喜的, 那应该是错不了的。哎,我家乖宝啊, 这是运气好。”顾奶奶骄傲的说着谦虚的话。
村长哪里不知道顾奶奶的性格, 不过他早就习惯了, 所以顾奶奶说这样的话,他才不觉得奇怪, 就跟正常话似的。“顾老太太, 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乡君和朱家小子中了状元,咱们桃水村就要为他们立石碑。按理说, 他们中了进士就要立进士碑了,这是我们村子的荣誉。但是现在他们是状元,所以我想着就干脆给他们立状元碑得了,把状元碑立在门口,也好让进出村子的人都知道我们桃水村有两个状元,您看可行吗?”
顾奶奶道:“这事情等乖宝回来了再说。”和孙女有关的事情,她都不会做主,就怕对孙女不好。
村长道:“那成,到时候等乡君和朱家小子回来了,我再跟他们商量。顾老太太,真是恭喜恭喜了,乡君中了状元,从此之后,顾家可真正是书香门第之家了。”
顾奶奶好不谦虚道:“我们家变成书香门第之家之后,咱们桃水村也要变成书香门第之乡了。”
这话听的村长高兴不已,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十天后
顾奶奶在桃水村的门口,看着一队人由远及近的朝着桃水村过来,且领队骑马的还是钱卫,顾奶奶眼睛一亮,她一边招手一边大声道:“乖宝……乖宝……”
顾灵在马车里,听到了她奶奶的大嗓门,她掀开帘子,果真是看见她奶奶。顾灵也跟着挥手:“奶奶……”
顾奶奶听到孙女的声音,激动的很,对身边的人说:“你看,是我家乖宝回来了,是我家乖宝回来了。”
杜嬷嬷:“是姑娘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