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11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屋子里没有旁人,许汀真看向谢良辰:“没跟你说过,我也有个阿弟。”

  谢良辰仔细地听着许汀真往下说。

  许汀真道:“那是我小的时候,到处战乱,爹死了,娘带着我们姐弟逃荒,一觉醒来,发现弟弟不见了,我与娘四处寻找弟弟,后来在山中发现了弟弟的一只鞋子,鞋子上都是鲜血。

  我娘沿着血迹往山里摸,后来发现了被撕烂的布片,还有只坏了的手摇鼓,那是爹离家之前给阿弟买的,阿弟一只贴身放着。”

  许汀真停顿了半晌才接着道:“我阿弟被狼吃了,娘见到阿弟的惨状,就此一病不起。”

  谢良辰听明白了,那孩子勾起了许先生从前的回忆。

  谢良辰道:“后来呢?”

  许汀真道:“我娘走不动,我就陪着她,想着什么时候熬不住了就一起去见阿弟,后来被路过那里的将军救下。”

  许汀真从前只说她的家乡就在广阳王属地,却并不提及许多细节,难得今日会吐露这些。

  谢良辰继续听着。

  许汀真接着道:“救下我们的是忠武将军杨守宗,也就是广阳王的父亲,杨将军将我们交给了身边的徐先生,让我随着徐先生学医术。”

  谢良辰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您说的是那位神医徐义,徐仲阳先生?”

  许汀真点点头:“我入师门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后来杨将军父子四处征战,我娘和我帮着先生治疗伤兵,有时候也随先生一起四处行医。

  再后来杨将军阵亡,杨小将军做了广阳王有了属地,我才算安定下来,先生在隆州开了个药铺,我也留在药铺与先生一同为人诊脉、治症。”

  谢良辰看着许汀真:“这么说先生定然识得广阳王和王妃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广阳王

  许汀真没想再向谢良辰隐瞒。

  她这个小徒弟,让她的心活泛起来,还想起了从前许多事,除了早就认识的东篱之外,她最信任的就是谢良辰。

  许汀真道:“识得,虽说杨家救过我和我娘的性命,但我与广阳王的那些家将和亲信不同,忠武将军和广阳王与旁人不一样,你知道生逢乱世,那些人都想要壮大自己的兵马,恨不得将所有有用处的人揽在身边。

  但杨家从来不会勉强身边的人,即便对我们有救命之恩,依旧任由我们随意来往,徐先生过世之后,我还离开广阳王属地去行医,回来的时候不会被人盘问,王妃还将我叫去,问我医术上的事。

  我提及现在不光是无医无药,而且许多先人传下来的医书也被毁了,王妃就想起要收集、抄写医书,我帮着王妃四处寻方剂和药理的书籍。”

  许汀真也后悔,除了医术上的事,她从未向广阳王和王妃问起其他,以至于后来属地被攻陷,她什么都不知晓。

  “广阳王属地被攻破的时候,我刚好在外面走动,”许汀真道,“等我听说消息的时候,前朝余孽攻入了广阳王府,将府中所有人都杀了。

  广阳王和亲信战死,王妃和郡主以及府中的女眷放了一把火,她们一个都没有走出来,活生生地将自己烧死了。

  那一年广阳王才三十四岁,王妃三十岁,郡主十四岁,那时候发生的事到现在快十九年了。

  皇上两年后登基承继了皇位,改年号元平。”

  从广阳王战死提到皇上登基,谢良辰看着许汀真,难不成许先生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看出谢良辰所想,许汀真道:“广阳王比当今圣上年长几岁,一直跟随皇上四处征战,是皇上的左膀右臂,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皇上登基为帝,必定不会亏待广阳王,可惜就差这一步。”

  “大齐功臣和灭顶之灾本相差甚远,却发生在广阳王身上。”

  “前朝余孽本还有些名望,也因为那一役杀了太多人,彻底失去了民心,从前那些看好广阳王的人,也全都投奔了皇上,帮着大齐攻打前朝余孽,最终将他们限制在广阳王属地。”

  许汀真接着道:“广阳王过世之后,我就一直没有再开药铺,而是像铃医一样,背着药箱四处行走治病救人,但是救再多的人,也远远不及一场战事的杀戮,渐渐被磨灭了心性。

  本来这些事我与你说了一半,另一半不知何时再提,看到这孩子,我就将这一切都想了起来。”

  谢良辰应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先生也该放下了。”她知道许汀真是后悔当年没能帮上忙,许先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一直觉得当年广阳王父亲的救命之恩,她没能回报。

  许汀真道:“在我危急的时候杨将军帮了我,广阳王出事,我却什么都不知晓,也再没有机会回报。”

  说完这话,许汀真抬起眼睛看了一眼门外,她压低声音:“将来无论如何,不要去向当今皇帝效命。”

  谢良辰望着许汀真。

  许汀真轻蔑的一笑:“广阳王为皇帝鞠躬尽瘁,但属地被围攻的时候,皇帝却不肯出兵相救,你可知为了什么?”

  谢良辰摇头。

  许汀真道:“先皇旧伤发作,病在榻上,皇帝怕因此折损了人马,被人夺走了皇位。”

  谢良辰猜测,这可能就是东篱先生离开皇帝的原因,皇帝能夺得皇位,却留不住真正心怀忠义之人。

  许汀真接着道:“我现在看着宋羡还算不错,至少能为百姓做些事,也设法去避免战乱,希望他与旁人不同,如果不一样,你也能安心留在北方。”

  许汀真不知道的是,宋羡将来不止会在北方,当然这些谢良辰不会告诉许汀真。

  谢良辰道:“不管将来怎么样,至少现在许先生教我们熟药的法子,让陈家村吃饱了饭,以后我们做好了成药,还能帮更多的人。”

  许汀真伸手理了理谢良辰的发鬓:“你啊,这般聪明伶俐,总让我想起广阳王妃,如果王妃活着,定然很喜欢你。”

  两个人话说到这里,内室传来几声痛哼。

  许汀真道:“应该是那孩子醒过来了。”

  谢良辰搀扶起许汀真,两个人走回内室,只见炕上的孩子,手指轻轻抽搐着,似是想要去摸索胸腹间的伤口,却又提不起力气。

  谢良辰上前低声道:“别怕,你被救下了,你身上被狼抓、咬过,伤口敷了药。”

  那孩子鼻翼急促地翕动,显然很是慌张,谢良辰又将话重复了两遍,那孩子才渐渐安静下来。

  谢良辰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人在哪里?”

  孩子张开嘴,试图发声,但嘴唇一开一合,嗓子里却只有细微的响动。

  谢良辰道:“我先不问你了,你好好歇着,等能说话再告诉我。”

  谢良辰取粟米汤喂了那孩子吃了半碗。

  饿急了的人不能一下子吃许多,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孩子喝了点米汤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直到陈子庚将熬好的药端过来,谢良辰才又唤醒了那孩子,将药喂给他服下。

  陈老太太和高氏等人也来看孩子的情形。

  陈老太太道:“看着跟子庚差不多大,不知这一路受了多少苦。”

  “比子庚大,”谢良辰道,“他只是瘦,看牙齿应该至少有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与村里的半大小子差不多,缩在那里却是小小的一团。

  陈老太太看着许汀真:“先生,这孩子眼睛还能不能治?”

  许汀真摇头:“太晚了,治不好。”当年她阿弟也是这样,生了病,眼睛也就跟着瞎了。

  高氏道:“真是可怜,如果找不到家里人,府衙要怎么分户籍给他?要不然……”

  高氏没有继续说下去,许汀真依旧盯着那孩子瞧。

  谢良辰看先黑蛋:“你先去一趟衙署安置流民的院子,将这孩子的事告诉文吏,看看流民之中有没有谁家的孩子丢失了。”

  黑蛋应声,转身就去报信。

  谢良辰道:“大家都别急,先将人救活,问清楚之后再说。”

  高氏后悔道:“看我,又乱说话,给良辰添麻烦。”

  谢良辰摇头:“舅母也是好意。”

  这孩子的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好的,谢良辰将人安排好了,就去了熟药所忙碌,要在田家商队离开镇州时准备好成药。

  第二天,田承佑和田卉珍来了陈家村。

  田卉珍过年时送给谢良辰一条鞭子,田大小姐还将田家传下来的鞭法教了谢良辰,听黑蛋说陈家村有了马,田大小姐趁着田承佑和谢良辰商议成药的事,跟着陈子庚去看马。

  田承佑将人马和货物都准备好了,但是启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来陈家村与谢良辰商议一番。

  田承佑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成药,十分感慨,他知道凑齐了药材做出这些药丸不容易,这里面都是谢大小姐的心血。

  不知是不是对谢大小姐太有信心,田承佑总觉得这药丸会有大用处。

第一百六十八章 装模作样

  谢良辰和田承佑一起看舆图。

  谢大小姐前世手下就有何三带着的商队,对这其中的事十分清楚,但这些事不能让田承佑知晓,所以在田承佑旁边听得多,说得少。

  但田承佑仍旧兴致勃勃,他就觉得谢大小姐有见识,就算没走过商也能听懂他的话。

  谢良辰道:“今年北方天气多变,田老爷至少要等到二月开头再动身。”

  田承佑颔首:“虽说筹备的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小事也要办好,那时候也就到了二月。”

  二月还是很冷的,田承佑也不准备走得太快,他要先去一趟赵州和邢州。

  谢大小姐之前说起,准备去邢州的铁矿看一看,赵州也开铁匠铺,来回运送铁矿石也是一个行当,谢大小姐的意思要趁着春耕没开始,可以让村民们搭一把赚些银钱。

  田承佑道:“大小姐让村子里的人跟着我们一起去邢州,我再留下几个人帮忙。”

  谢良辰没有拒绝,田家商队与陈家村的关系,这些事再客气就是生分。

  谢良辰道:“这次出去,您还得帮我在意这些地方。”说着伸手指了指舆图,官路旁开的客栈,走商的人半途会去留宿,也有铺子简单卖些杂货。

  田承佑明白过来:“大小姐是想在沿途开成药铺子?”

  谢良辰颔首:“现在只是看看,问问租铺子的价钱,大致心里有个眉目,成药才开始做还要将药方送去官药局,以防日后会有冒充,败坏了成药的名声是小事,就怕有人服了假药丢了性命。”

  田承佑点头:“谢大小姐想的周到。”

  谢良辰道:“送给田老爷的这些成药也是一样,我先要拿去官药局,将来也好有个凭据,不是我信不过田老爷,这一路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事,若是田老爷遇到商队有人生病,也敢将药拿出来。”

  田承佑不知道第几次心中佩服谢大小姐,这些琐碎事谢大小姐都想到了。

  谢良辰道:“这药如何用,您都记下了?等您拿走药的时候,我还会再问两遍。”

  田承佑爽朗地笑出声:“大小姐嘱咐了这桩事非同小可,我不敢大意。”

  田卉珍走进屋子时,刚好听到父亲的笑声,知晓父亲和良辰一定商谈的很顺利,自从这次父亲回到镇州之后,人就不一样了,从前常来常往的商贾都说父亲手中有了足够的银钱,脾气见长,从前做的生意,现在却推三阻四。

  田卉珍知晓,那是父亲有了见识,知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父亲的话说,要往长远了打算。

  比如药材、毛织物,这都是北方有的东西,运送货物就以这些为主,定时定期的送去各个州,到时候铺子就会向我们定货,等我们的货物。

  田承佑道:“差不多了,我心里也有眉目了,谢大小姐歇一歇,我去寻陈里正说几句话,这次走商之前,我还想让商队里的伙计来陈家村,大家一起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