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1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医工禀告时,曲知县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曲承美道:“城中开始发赈济粮了,现在看来一个月内粮食不会有问题,驻兵的军营中尚没有人患症,军营中都熏了艾草,附近的水源也都派人护着,眼下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曲承美不敢去想,如果事先没有准备,眼下的镇州会是什么模样,去年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镇州城就会毁于一旦。

  现在虽然城内、村子里有人生病,好在发现的及时,早早就将病患挪出来,没有让疫症肆无忌惮地传下去。

  宋羡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心中也十分镇定,因为事先有所安排,他也知晓镇州必然不会乱。

  但站在这里,想到谢良辰就在院子里医治病患,他这颗心无法踏实。

  常安也在旁边暗暗地摇头,老太太安然无恙,镇州城没事,军营也没乱,现在就差谢大小姐。

  终于宋羡再次开口:“里面人手够用吗?病患要治,郎中和医工也要好好歇息。”

  曲承美实话实说:“这样的时候……恐怕……不够……但郎中也就这么多,各州都有病患,着实调不来更多人。”

  宋羡只觉得胸口一凉,眼下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不要再送更多病患进去。

  宋羡走向旁边的棚屋:“有什么公务,拿过来,我在这里处置。”

  ……

  谢良辰忙得脚不沾地,差不多忘记了来到这院子有多久了。

  她只记得医工在耳边说:“宋将军回镇州了。”

  谢良辰下意识地舒了一口气,跟着她就又听到贾似被送进院子的消息。

  谢良辰抿嘴一笑。

  许汀真也跟着道:“到底还是宋将军。”

  换了旁人可能都不会这样,至少要给贾似留些颜面。

  贾似不敢再有别的心思,开始帮忙医治病患。

  宋羡回了城,在谢良辰这里就像是打了个小水花,让她分神了片刻,就不再去想了。

  宋将军在外面,她就更加不用去思量其他,只要专心帮衬许先生就好。

  但这个小水花却也有自己的脾气,就是要让她不断地想起它的存在。

  医工上前催促谢良辰用饭:“今天送来的饭食比往常更好了,送进来的时候还嘱咐让我们多吃些。”

  谢良辰净了手和许先生一起坐下来,发现桌子上的饭菜的确与之前不同。

  眼下这样的时候,能给他们准备这样的饭菜,着实不易。

  许汀真也没料到会是这样,愣了片刻道:“吃吧,吃完还要去忙。”

  谢良辰吃了不少,虽说她不是什么挑食的人,但面对可口的饭菜,心情总是会好一些。

  一碗饭下肚之后,谢良辰思量,这或许就是宋羡回到镇州之后的变化。

  曲知县有了主心骨,整个镇州也多了底气,能够顾及到的地方也就更多了。

  事实上,谢良辰思量的没错,宋羡回来的第三天开始,被抬进来的病患明显少了许多。

  “轻症都挪到另一处了,”衙差道,“还有许多看着不像患了时疫的,也都分隔开了。”

  少了病患,院子里的郎中可以多歇息一会儿。

  第四天开始下雪,只不过雪刚落在地上就化开,这样的雪雨下到了第二天又完全变成了雪。

  谢良辰和许汀真站在屋子里向外看,天气变化太快,恐对疫情不利。

  谢良辰正缩着冻的有些僵硬的手指,就看到了衙差抬着炭火进院子。

  很快屋子里就加了炭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病患也都安静下来。

  “衙署在发赈灾粮,也调来了木柴和炭火,”衙差道,“虽然街上的铺子不能开了,但大家也不能饿着,外面有宋将军和曲大人在,你们就放心吧,也快熬到头了。”

  衙差的话不是在安抚他们,外面确实稳住了,没有因为这场大雪就增加更多的病患。

  这一天晚上,谢良辰终于有了时间在灯下看脉案,之前充满了焦躁、恐惧的小院子,现在也多了几分难得的静谧。

  从屋子里出来,谢良辰提着灯去查看病患的情形,刚好走过大门前。

  送炭火的衙差,伸手将门打开。

  好久没有出这院子,谢良辰趁这个功夫向外看去,乍看过去外面漆黑一片,不过再定定神,就能瞧见不远处有一盏风灯始终亮着。

  衙差笑着道:“那是宋将军,自从宋将军回城之后,就将衙署搬到棚子里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苗

  谢良辰听着衙差说话,黑暗中的那盏灯仿若也明亮了许多。

  衙差接着道:“外面送饭来的时候,我还见过宋将军呢,就站在棚子外向我们这边看,谁还敢有半点懈怠之心?”

  谢良辰向衙差点头,她能感觉的到,这变化让整个疫所的人都踏实了许多。

  从前进了疫所的人九成都出不去,现在不同了,衙署和郎中都是在尽量将病患治好,这里很多郎中都是因为宋羡才敢来疫所帮忙。

  换成宋旻……哪怕是宋启正,这其中的许多人宁可逃走。

  站的时间稍有些长,谢良辰再去看不远处的棚子时,却发现又有一盏灯亮起,似是有人提着灯再向这边走来。

  一步步的靠近,最终却又不得不停下。

  虽然看不清那人的模样,但谢良辰却觉得那就是宋羡。

  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她轻轻地摇了摇手中的风灯。

  很快远处的灯也跟着晃起来。

  一下,两下,三下。

  待那灯停下,谢良辰再次提起灯摇晃。

  对面也一样回应,一下,两下……

  仿佛节奏都没有变。

  谢良辰不禁一笑,觉得奇怪又有趣。

  就这样对着站了一会儿,那提着灯的人却还是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谢良辰一步步向后退去,将手里的灯挡在了身后。

  远处的宋羡发现停在疫所门口的灯忽然暗了下去,他急忙向前快走几步。

  “大爷,”常安低声提醒,“不能再往前了,您明日还要去见衙署的人。”

  宋羡这才停下了脚步,那应该是谢良辰吧?她知晓了他在这里,于是用灯来试探?

  这么久没见,心中满是对她的担忧。

  每天忙完之后,他都会走出棚子,向疫所眺望一会儿,难得今天晚上会瞧见那抹灯光。

  宋羡正想着,疫所门口的灯又再亮起,就像是有个调皮的少女,方才有意将灯藏起。

  宋羡几乎没有多想,也将手里的灯藏在了身后,身前陷入一片黑暗中。

  就这样,年轻的宋将军长身玉立地站在那里,静静地他瞧着疫所门口那灯火,一步步后退,直到再也瞧不见。

  也许是她,也许只是他的妄想。

  不过那簇微弱的灯火,却留在了他心里,不知今晚她的心会不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

  陈家村。

  黑蛋放下手里的碗筷:“吃饱了。”

  高氏发现黑蛋吃的比平日里少了:“再多吃点,现在里面掺了杂粮,粮食够吃。”

  黑蛋摇头:“我听巡视的村民说,城中都开始发救济粮了,许多人家吃不上饭哩。”

  高氏不禁叹气:“也不知道你阿姐怎么样。”

  黑蛋道:“衙署的人不是说了,无论如何疫所那边的炭火、吃食都不能缺。”

  昨日陈咏胜去衙署,想要给许先生和谢良辰送些东西,曲知县没有收,只说疫所都有让他们放心。

  高氏道:“在疫所那么辛苦,许先生、辰丫头回来时定然又要瘦一圈。”

  旁边的狗子吃着手里那碗满满的稻米饭,高氏加了些菜到狗子碗里:“多吃菜,天气不好免得生病。”

  狗子点点头。

  吃过饭,狗子跟着黑蛋去熟药所挑拣药材,黑蛋如果官药局的药材不够用了,这边的药材就都要送过去。

  狗子每天跟着陈家村的人一起忙碌着,有时候会忘记烦恼。他喜欢陈里正、高氏、黑蛋一家,心中钦佩陈子庚。

  陈子庚年纪小,但说话、做事从来都是清清楚楚,村子里的孩子每天要做什么都是听陈子庚的安排。

  但狗子会有意躲着陈子庚,就像在谢良辰面前他会紧张一样,生怕自己的心思会被陈子庚看透,他现在越来越煎熬,恐怕有一天都会压制不住。

  镇州城人手不够,陈咏胜带出去巡视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整个人村子空空荡荡,好像只剩下老少。

  黑蛋几个去帮陈老太太做饭食,狗子坐在角落里落了单,他手里拿着药材正下意识地摸索着,忽然听到身后出来声音。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做好了就放了你阿爹、姐姐和姐夫。”

  狗子的手开始颤抖,他牢牢地握紧了手里的东西,浑身开始出冷汗,来了,他害怕的还是来了。

  “你,”狗子压低声音,“你想让我打探什么消息?我……我……知晓的就告诉你。”

  他们说了,只要他来陈家村做眼线,阿爹他们都会安然无恙,他开始不肯,可是阿爹、姐姐的惨叫声太疼了。

  狗子手里多了个瓷瓶,那人接着道:“只要将这些东西丢入他们的饭食或水中,趁着这两日村子没人,早些动手。”

  狗子想要说话,却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

  “狗子,”黑蛋的声音传来,“饭要好了。”

  狗子没有说话,他的腿有些发软,半晌没能站起身。

  黑蛋走到狗子面前:“你怎么了?脸上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