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23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宋羡瞧见方才她目光微不可见的闪躲,一股暖意仿佛从心口散开,他也没想到就这仿若不为人知地举动,能让他这般高兴。

  他根本还没瞧见她对他有任何的欢喜。

  一面自嘲稳不住阵脚,一面又暗自高兴,甚至想到日后……

  宋羡竭力忍住才没有上前一步,靠她再近一些,他其实还有许多话想要嘱咐,那些也只能先藏起来,循序渐进。

  “陈老太太和子庚来熟药所几次,看你一直忙碌就没上前,”宋羡道,“狗子一家的事,对陈老太太可能有些触动,我让人收拾了一间屋子,你可以在那里与陈老太太和子庚说说话。”

  宋羡是感觉到了外祖母与往常不同?难不成外祖母是要将藏在心里的那些事告诉她?

  宋羡接着道:“我会让常悦、常安离远些把守,你们说的话,不会有旁人知晓。”

  谢良辰望着宋羡。

  宋羡道:“之前查了越州,如今又抓了李琮,接下来我还会打听你父母下落,一点点的线索汇集,不久的将来我也能知晓一切。但现在要不要与我说,说多少都在于你,我不会让人偷听,也不会逼迫你。

  以后常悦在陈家村也是一样,希望你我之间多些信任少些猜忌。”

  谢良辰抿了抿嘴唇:“那就谢谢大爷了。”

  从“将军”称呼变成了“大爷”,也许她心中也有触动。

  宋羡见好就收:“那我让人将陈老太太和子庚带去后院。”

  宋羡转身离开,谢良辰片刻之后也向后院走去。

  听着背后的脚步声,没有半点的迟疑,宋羡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却还要怨怼一句,她这像石头一样的“硬心肠”,不知何时能被他焐热了。

  谢良辰没等多久,就见到了陈老太太和陈子庚。

  陈子庚快跑过来,扑入了谢良辰怀中。

第一百八十六章 身世

  陈老太太看着拉着良辰不放的陈子庚,都说子庚聪明,可是在良辰面前,他就和寻常的小孩子没什么两样。

  腻腻歪歪地拉着他阿姐的手,恐怕谁将他阿姐抢走似的。

  “好了,”陈老太太道,“让你阿姐歇一歇,你也别太闹腾,免得回去又要尿炕。”

  陈子庚的脸“腾”地红起来。

  谢良辰抿嘴笑,抬起头看向陈老太太:“外祖母是不是又将之前藏的糠皮拿出来了?”

  这下换做陈老太太目光闪烁:“家里的粮食够吃。”

  “祖母、二婶和村子里的人又在囤粮食了,”陈子庚道,“明明饭里加了糠皮,却骗我们说是杂粮,我们怎么能不识得糠皮?”

  谢良辰能想到陈老太太偷偷摸摸煮糠皮的模样,被发现了还要瞪着眼睛说瞎话。

  陈老太太撇了撇嘴,她这个孙儿有能耐,就会在他阿姐面前告状:“村子里没炖鸡给你们吃?这几日没有稻米饭?”

  陈子庚笑着道:“那是宋将军送来的。”

  说到这里,陈子庚看向谢良辰:“阿姐,宋将军还与我们一起烧鸡蛋吃,不过将军太忙也只来了一次。”

  谢良辰没想到宋羡不声不响地去了趟陈家村。

  陈老太太道:“你四舅和初二他们在赵州也挺好的,赵州那边的铁匠炉就没停过。”

  谢良辰颔首,前世因为这场时疫陈家村许多人都没了,幸好今生大家都没事,不光如此还救回了狗子和他姐姐。

  谢良辰道:“狗子的姐姐怎么样?”

  陈子庚道:“二婶照看着呢,说得养一阵子才能下炕,多亏宋将军让人去的及时,那些人已经要向她下手了。”

  谢良辰又问:“狗子的阿爹和姐夫没了吗?”

  陈子庚点头:“当着狗子姐姐的面杀的,狗子说等到时疫散了,就找到他阿爹和姐夫的尸骨,再将他们好生安葬。”

  陈老太太叹气道:“命苦的孩子。”

  “是那些辽人狠毒,”陈子庚道,“这是人祸,早晚有一日我们强盛了,那些人就不敢再作乱。”

  说到狗子一家,陈老太太不由地想起藏在心头的那些秘密,其实这些话她本想等到良辰回到陈家村再说……

  谢良辰低声道:“外祖母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要与我说?您放心外面有宋将军的人守着。”

  陈子庚虽然不知晓外祖母准备说些什么,但在阿姐说完这话之后,外祖母的神情明显凝重了许多。

  陈老太太半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庚哥儿说的对,这是人祸,有那些辽人奸细在,就不得安生。”

  说完这话,陈老太太又陷入沉默中。

  “祖母,”陈子庚低声道,“您有什么事就告诉阿姐,阿姐那么聪明定然会有好法子。”

  陈老太太望着外孙女和孙儿,终于她决定卸下肩膀上压着的重担,让两个小的帮她一起担下。

  陈老太太道:“我其实认出了许先生,知道她是从广阳王属地来的。”

  谢良辰脑海中浮现出陈老太太徘徊在熟药所前的身影,那时候她以为外祖母是担忧她们走不出成药,现在想来,应该也在踌躇,要不要与她提及这桩事。

  陈老太太接着道:“因为我们也是广阳王属地逃来的流民,整个陈家村都是。”

  这没有让谢良辰和陈子庚太过惊讶,因为从前陈老太太就说过,陈家村是因为前朝覆灭战事四起才相携逃难的,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最终来到陈家村。

  所以即便陈家村从广阳王属地来,那也十分寻常。

  陈老太太深深地望着谢良辰,继续往下说:“我们会逃出广阳王属地,那是因为带着你母亲,当年你母亲十四岁,刚刚经历了家破人亡,若是她露面于人前,便会有性命之忧,需要有人将她妥善藏好。”

  谢良辰听着陈老太太的话,耳边夹杂着自己慌乱的心跳声,手脚发麻,做不出任何的反应。

  陈子庚也睁大了眼睛。

  家破人亡,这几个字,足以让他明白一个道理。

  陈子庚道:“祖母……姑姑……不是您的孩子?”

  陈老太太摇头:“她不是,她是……”

  谢良辰喉咙里终于能发出声音:“广阳王的女儿吗?”

  陈老太太几乎以为外孙女已经想起了从前的事,可看到谢良辰求证的目光,她就明白了,一切都是良辰的猜测。

  陈老太太点头:“你母亲就是广阳王和王妃留下的唯一血脉。”

  陈老太太没有提及当年将小郡主带出属地的艰辛,陈家村不少人在半路上丢了性命,整个陈家村上下一心,都听从当时的里正,也就是陈老太爷的吩咐。

  知晓真相的几个人帮忙遮掩。

  陈家村对于陈里正多出来的这个女儿,并没有多加探听。

  知晓真相的几个人,年纪大的与陈老太爷一样,逐渐离开了人世,剩下的人跟着陈咏敬去了军营,除了陈咏胜和陈咏义兄弟活着回来,其余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陈咏敬过世之前将陈家村托付给了陈咏胜,所以陈咏胜也知晓一些内情。

  陈老太太道:“村里的那些妇人,表面上不说,背地里经常念叨,说你母亲是你祖父和外面的人生的,逃难的时候没办法只好与我过了明路,我是陈家的童养媳,不敢抗争,只好哑巴吃黄连。

  虽说这样的话有些对不住你母亲,但也算为你母亲的出现寻了个好缘由。”

  陈老太太说到这里心中一哼,如果真是老太爷在外面养了人,她岂能这般消停?到底是村子那些妇人没见识,谁说童养媳就只有受委屈的份儿?

  谢良辰道:“那我母亲和父亲……”

  陈老太太道:“你父亲是我们逃难时遇到的,他在属地做些小买卖,为广阳王府送过东西,曾见过你母亲一面,不过这一路上他什么都没说,处处帮衬我们,后来被你外祖父发现端倪,差点就给打死了,还是你母亲求了情。

  现在看来,你母亲没看错人。”

  谢良辰试图在脑海中翻出有关父亲、母亲的一切,可得到的却是一片空。

  知晓了这些,谢良辰心里却涌出更多的疑问,既然母亲逃出来了,还与父亲成亲生了她,又是什么事让他们离开了镇州,她真的是被人伢子拐走的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希望就在前方

  谢良辰的疑问,陈老太太很快就给了些解答。

  陈老太太道:“你没有被人伢子带走。”

  “当时你母亲和父亲要对付一个人,恐怕你有危险,于是先将你藏了起来,人不能平白无故就不见了,所以对外只说你被人伢子带走了。”

  陈子庚毕竟年纪小,突然知晓姑姑的父亲是广阳王,阿姐也不是人伢子带走的,整个人都愣在那里。

  谢良辰看到陈子庚的模样,心头满是愧疚和不安。

  前世她什么都不知道,外祖母过世之前是不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子庚?子庚长大之后乘船出海会不会与父母的事有关?

  子庚当年也就这样的年纪,要面对外祖母过世,陈家村死了那么多人,又要守着这样的秘密,眼睁睁地看着阿姐嫁入苏家……

  无论哪个都不是好承受的,前世却一股脑地全都丢给了子庚。

  怪不得子庚要科举,还有经商,一次次跑去苏家说要将她接出来。

  子庚那般聪明,最终却被季远杀了,尸身都受尽凌辱。

  她的阿弟……

  外祖母病重之时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满是牵挂和不舍,死都不能安心。

  还有那些陈家村的人。

  谢良辰渐渐喘不过气来,她又想到了抚养自己长大的“义父母”,还有家中的下人……乃至余姚、越州因时疫过世的无辜百姓。

  她知晓自己不能继续想下去,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里,这对她和往后该去做的事没有任何好处。

  谢良辰道:“养育我长大的人,是不是我父亲、母亲?”

  “不是,”陈老太太斩钉截铁地道,“你父亲、母亲在元平九年不见了,你被托付给了广阳王身边的亲信,我会知晓这些,是因为在元平十年,我收到了有人送来信函,信函中告知了一切,为了你的安全,信函中没提及你在何处。

  我想知晓一些内情,然而送信的人只管递送东西,并不与我说话,也不愿意替我送回信。”

  陈老太太长叹一口气:“你母亲虽非我亲生,但这些年她一心将我视为长辈,我也早就将她当成亲骨肉,可那时候焦急也没办法,只能照信函上说的去做,对外承认你被人伢子带走,你父亲、母亲为了寻你死在了海上。

  我还是四处打听你消息,一来这样做合乎情理,二来也抱着一丝希望,或许能知晓你在哪儿。”

  谢良辰感觉到手被拉住,她转过头看到了陈子庚。

  陈子庚眼睛比往常眨动的更快些,但他还佯装镇定,试图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