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3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陈子庚手中握着一块布巾,红着眼睛道:“姐姐说,还要用温水给黑蛋擦身,黑蛋一定会好起来的。”

  屋子里忙碌着。

  谢良辰蹲在院子里看各家各户送来的药材,这些药材都是村民从山中采来,各类药混杂在一起,寻常百姓都是如此,即便会采药,也是对药理一窍不通。

  大多数人要么生病从未用过药,要么吃铃医卖的那些“包治百病”的药,前世黑蛋的死,不完全是因为病症,也是胡乱吃药的结果。

  天黑下来,陈咏胜终于带着郎中进了村。

  当看到村头有人等着他时,陈咏胜心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回来的太晚了,会不会黑蛋已经……

  “黑蛋怎么样了?”陈咏胜问过去。

  “在等着你们呢。”

  陈咏胜松一口气,那就是还来得及,他二话不说,用手拉住了郎中:“快跟我走。”

  谢良辰劝黑蛋娘用了柴胡,又为黑蛋施了针,黑蛋的热度还未褪去,但是手脚不再冰冷,这就是好转的迹象。

  这时陈咏胜请来了郎中为黑蛋诊脉,谢良辰看着郎中从药箱中拿出了桂枝、白芍。

  桂枝散寒解表,白芍敛阴止汗。

  谢良辰知道这郎中有些本事,心里为高兴,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黑蛋有救了,眼下用不着她了,她也转身走出了屋子。

  “阿姐。”陈子庚也跟了出来,伸手拉住了谢良辰。

  陈子庚眼睛微红,里面满是喜悦:“郎中说好好养着会没事的。”

  谢良辰颔首。

  陈子庚接着道:“郎中还说,多亏没用参片。”

  陈子庚说到这里,手更加用力了些:“我阿姐就是厉害。”

  说话间,陈老太太也从屋子里出来,此时她身上的担忧也去了干净,她拉起了外孙女和孙子:“走,回家,咱们的东西还没归置。”

  陈老太太和陈子庚拉着谢良辰在一处院子前停下。

  映入眼帘的是两间茅草屋,谢良辰跟着祖母和阿弟走进屋,土炕上铺着草苇编的席子,靠炕里放着一张小桌,桌上摆着只笸箩,笸箩里是几块碎布和没有纳好的鞋底。

  炕边还有只旧木柜,门口的墙面上挂着些用具,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物件儿。

  陈老太太恐怕谢良辰失望,忙道:“东屋里还有些东西,平日里我与你阿弟也不用,明日我收拾出来给你,你若是觉得还不够用,我们不是还有银钱。”

  陈老太太体味一下,外孙女买东西时的情形,咬牙道:“你想要什么,再买来。”

  谢良辰在炕上坐下,她看着陈老太太和陈子庚。

  阿弟显得很紧张,一直握着自己的衣角,生怕她被吓跑似的,外祖母则是一副豁出去的神情。

  谢良辰不禁笑出声,她的眼眸中有雾气:“这地方是不好住,不过只要我们努力,将来就会有更好的。”

  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好。

  陈子庚的心一下子被抛起来又落下,他恐怕阿姐不高兴转头就走了,在听到阿姐的话之后,他小小的身子扑进了谢良辰怀里。

  陈老太太忍不住别过头抹眼泪,半晌才道:“饿了吧?我去煮饭。”

  谢良辰忙起身:“我帮您。”

  陈老太太挥手,就像在撵小鸡般拒绝谢良辰上前:“不用你,不够添乱的,煮坏了东西,还要搭钱。”

  陈老太太话音刚落,就瞧见两条人影走了过来,正是陈咏胜和黑蛋娘高氏。

  高氏隐约听到陈老太太说话,上前道:“我去煮饭。”

  不等陈老太太拒绝,高氏一头扎进了灶火房。

  陈咏胜满脸都是感激,他向陈老太太行礼:“多亏大娘照应,黑蛋这才没事。”

  陈老太太露齿一笑:“那就好,辰丫头也没白费心思。”

  陈咏胜知道都是谢大小姐帮忙,这带着高氏赶过来,他向屋子里看去,刚好瞧见谢良辰和陈子庚迎出来。

  “二舅舅。”

  “二叔。”

  谢良辰和陈子庚上前行礼。

  “进门吧,”陈老太太知道陈咏胜有话要说,陈咏胜现在就是陈家村的里正,辰丫头来村子里,刚好知会陈咏胜。

  “良辰以后就住在陈家村了?”陈咏胜问陈老太太,他记得老太太去谢家时,只说要去探探情况,没想到就这样利落地将人接了回来。

  陈老太太点头:“以后还要你多照顾。”

  陈咏胜在战场上丢了右臂,这才回了陈家村做了里正。

  听到陈老太太这样说,陈咏胜忙低头:“大娘说的这是哪里的话,良辰能回陈家村是好事。”

  等到陈咏胜和陈老太太说完了话,谢良辰才开口道:“我在二舅家中看到了采来的草药,村中人都采药来卖吗?要卖去何处?”

  陈咏胜点头:“之前有战事,许多田地都荒了,大家都采些药材贴补家用,这药材我们采好,就会有人来收。

  不过今年太平了,我想打听打听再将药材卖出去,听说‘百济堂’收药价格最高。”

  听到“百济堂”,谢良辰心中明了,那是苏家的药材铺子。

第十八章 在一起

  苏大太太会出现在这里,除了担忧谢良辰和苏怀清的婚事之外,就是要在北方县府将苏家的药铺开起来。

  前世时,苏家的药材买卖开始在镇州、定州等地进行的很顺利,但宋羡眼睛揉不得沙子,动手整饬北方,苏大太太那些奸商的手段自然也被拆穿,苏家在北方几乎走投无路。

  谢良辰才在苏老太爷的信任下,开始慢慢接手了苏家在北方的药铺,她花了不少心思,才获得宋羡的信任,为宋羡送药材。

  她对苏家很是了解,也清楚宋羡虽然凶名在外,但是为人心正,与季远那些人截然相反。

  谢良辰看向陈咏胜:“柴胡、防风这些药材,百济堂买的话会给多少钱?”

  陈咏胜被问的一怔:“药铺收药都是看东西一起估价,从来不会告诉我们什么药材卖多少银钱。”

  他们除了知晓采到人参会卖高价之外,其余的全要凭药铺的人查看之后算账。

  这一点也正是陈咏胜这个里正迟迟不肯卖草药的原因,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一切都要听人摆布。

  陈咏胜道:“不过也难怪这样,药材我们本就认不清,许多药长得都很相似。

  经常采药的人,虽然粗识得几味药材,也有看错的时候,而且药材每年价钱都不同。”

  他也不是一定要卖药,但现在也没有别的赚钱法子。

  朝廷赈济粮不够,全村那么多人要吃饭,他总要带着陈家村的老老小小熬过这个冬天,到了明年他们就能多垦些荒地,不至于再有人被饿死。

  “二舅舅,我认识药材。”

  陈咏胜一直陷入自己的思量中,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半晌才抬起眼睛。

  陈咏胜不确定地道:“良辰,你说什么?”

  陈老太太不等外孙女说话,就笑出了豁牙:“辰丫头认识药材,还要……”

  陈老太太略微一停顿,陈子庚立即接口:“采黄蜀葵和杨桃藤卖去造纸坊,宋家大爷亲口答应的。”

  陈咏胜听着这话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

  陈子庚生怕陈咏胜不够讶异:“宋家大爷,就是镇国大将军的长子,之前带兵路过我们这里的那位。”

  “宋……宋羡?”

  陈咏胜怎么也想不到陈老太太祖孙三人见到了宋羡,而且还与宋羡说上了话。

  陈咏胜看向陈老太太:“大娘,快与我仔细说说。”

  陈老太太自然乐于说这些,她得让人知晓,外孙女的厉害之处。

  陈咏胜听得真切,脑子里却一时回不过神。

  那可是宋羡。

  进过军营的人,谁能不知晓宋羡,陈咏胜光是听这个名字,身子不由地坐直了几分,好像宋羡能够瞧见他似的。

  宋羡规矩大,治军严,手下的将士骁勇善战,几次战事下来,辽军看到宋羡的大旗都会望风而逃。

  战场向来残酷,宋羡所到之处更是血雨腥风。

  陈咏胜除了敬畏宋羡之外,更加钦佩他,如果他们在宋羡手下做斥候,不至于就他们几个残废活着回来。

  见到陈咏胜的脸色,陈子庚不由地担忧:“二叔怕宋大爷吗?”

  陈子庚深深地吸一口气,宋羡答应了是好事,但也不能出差错,良辰不知道宋羡的为人,看起来没有半点担忧。

  陈咏胜沉吟片刻道:“要怎么做,你心中可有了打算?作为陈家村的里正我可以帮忙。”万一出差错,他可以出面担下宋羡的怒气,做成了自然就不必说。

  谢良辰干脆地颔首:“我们一家采不了那么多药,需要村中人帮衬,等到与纸坊定了价格,我再按照采来的斤数结算给大家。”

  谢良辰估算,至少黄蜀葵一斤五文,杨桃藤一斤三文,现在她不能与陈咏胜说,免得中间出差错。

  陈咏胜看着谢良辰,谢良辰年纪尚小,说起这些话却十分熟络,莫名让人信任。

  对他来说卖钱都是后话,眼下重要的是宋羡满意,不要怪罪,免得良辰惹祸上身。

  谢良辰知晓陈咏胜的担忧,她没有再劝说。

  说的再好,也不如动手做更有说服力。

  谢良辰道:“二舅明日帮我寻七八个人,与我们一起上山。”

  陈咏胜脑子里盘算这些事,一时不能完全捋清楚,耳边又传来谢良辰的声音:“村中的草药二舅也不急着卖,不如再看看,我看宋大爷心善,定会为百姓思量,日后应该有药铺标出名价收购药材。”等她有了本钱,她来收药。

  谢良辰言之凿凿,生像是真的有药铺会这样做似的。

  陈咏胜看向陈老太太,陈老太太眼睛中只有外孙女,早就将其他抛至九霄云外。

  陈老太太思量,外孙女吹牛的本事越来越厉害了,明知道八成做不到,却就是让人听着心宽、舒坦。

  高氏做好了饭,陈老太太让她拿回去一碗。

  “不是给你们的,给黑蛋养身子。”

  高氏眼睛发酸,这可是没有加杂粮、野菜的稻米饭,这种珍粮她从来没吃过,在厨房煮米闻到那香气,她差点要将自己的舌头吞了。

  眼下陈老太太却说让她拿回去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