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4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宋羡将药喝下,陈子庚担忧地道:“阿哥觉得哪里不舒坦吗?”

  宋羡放下碗道:“大小姐这样一说,我觉得有些头疼。”

  谢良辰想到昨天撞上了宋羡的脆弱之处,嘴上自然而然地问道:“除了头疼之外,可还有其他病症?”

  宋羡那双清澈的眼眸看着谢良辰摇头:“没了。”

  没事就好。谢良辰保持镇定:“那就没有大碍,一会儿我将药方给常安,让他再熬两次,即可痊愈。”

  说话间,陈子庚将衣服穿好,三个人走出屋子。

  高氏也寻了过来:“饭菜都准备好了,昨晚辛苦将军了。”

  说着高氏埋怨地看陈子庚:“下次再不能那般,宋将军政务繁忙,却还要照看你。”

  陈子庚向宋羡道:“多谢阿哥。”

  阿哥?高氏神情一怔,子庚怎么这般称呼宋将军?看宋将军的模样并不生气,还伸手拍了拍陈子庚的肩膀。

  “你要好好的,”高氏向陈子庚道,“别给将军和你阿姐添麻烦。”

  说完高氏向谢良辰道:“我去看过纺车了,锭子上绕着那么多捻子,你昨晚摇了多久?”

  这么快就被拆穿了。

  摇纺车的人不是她而是宋羡,那些捻子都是宋羡绕出来的。

  “没多久,”谢良辰不去看宋羡,径直回高氏,“本来羊毛也不多。”

  高氏还要说话,却被谢良辰拉着向外走去,撒了一个谎,就要想方设法去圆,再这么说下去,宋羡免不了又要起疑。

  谢良辰思量着看了一眼宋羡,不知是不是巧合,宋羡正在慢慢伸展着右臂。

  谢良辰飞快将目光挪开。

  宋羡常年练拳脚,不过摇了一会儿纺车,自然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他只是觉得谢良辰吞吞吐吐神情有异,果然稍稍动了动手臂,她的视线就飞快挪开。

  原来他模模糊糊记得的那些事都是真的。

  “阿姐,不要生气,以后我再也不煮红豆汤了。”

  宋羡听到陈子庚的声音。

  阿姐。

  这称呼如今听起来与从前十分不同。

  宋羡仔细回想,一道属于他自己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阿姐,你怎么不睡?”

  他似是喊了她“阿姐”。

  宋羡看向谢良辰,这就是为何她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陈咏义没想到一大早就能招待宋将军用饭食,用早饭仿佛比用晚饭更让人觉得亲切似的,他瞧见宋将军脸上带着笑意,还与子庚两个人互相夹了小菜。

  吃过了饭,谢良辰道:“纺车做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去陈家村,想来镇州也将羊毛收好了。”

  宋羡点头:“路上多加小心,我让将作监另做出几架纺车,一路送去镇州。”

  谢良辰应声。

  半日没有去衙署的宋羡,也要回去处置政务,一直消失不见的常安,牵着马站在门口等候。

  离开之前,宋羡看向谢良辰姐弟:“赵州还有事,我先不与你一起回去,不过也耽搁不了多久,最多三五日我就会到镇州。”

  谢良辰没说话,旁边的陈子庚接口道:“阿哥记得吃药,我们回村子里等你。”

  两个人这样你来我往,没有人会觉得有何不妥。

  陈子庚说完笑着看身边的阿姐,他知道阿哥那番话不是与他说的,而是说给阿姐听的。

  没关系,他会在中间帮忙传递。

  “走吧,”谢良辰伸手拍了拍阿弟肩膀,“收拾一下,准备回村。”

  回到村子还有许多事要做,能否做成,就看这一遭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长长见识

  谢良辰带着陈家村的人离开赵州。

  宋羡站在城门口看着几辆马车渐渐远去,才从白马岭军营回来的程彦昭,见到这一幕有心嘴贱说两句,不过想想自己这几天因为骑马磨破的裤裆,再多说几句话,恐怕程家的血脉传承就要断了。

  欢喜一个人这么麻烦的吗?程彦昭暗自啧啧,不能表现的太热络,不能直接请保山登门求亲,要一点点地接近,直到换来她的心甘情愿?

  这样的话,他宁愿不成亲,自由自在无人管束。

  程彦昭清了清嗓子,不敢提谢大小姐,他总要问问宋羡的打算。

  程彦昭道:“你真的准备拿下西北的几个州?”

  宋羡没有思量就应声:“朝廷也一直有这样的思量,否则不会让嘉慧郡主来北方赈灾。”

  话是这样说,程彦昭道:“那几个州是不错,但想要拿下也不容易,弄不好就要将自己折进去。”

  宋羡道:“蔡戎已经等不及了,不会给我们时间慢慢积攒实力,眼下皇上对我多有夸赞,他们定然担忧皇上将征伐前朝余孽的差事交给我。”

  程彦昭迟疑着道:“宋旻的案子,皇上对蔡戎有了猜忌,眼下了解西北的人除了蔡戎也就是你们宋家了。”

  宋羡道:“还有西北绥州的杜琢。”

  前朝余孽所在是绥州以西,镇州以东,在绥州的节度使杜琢自然对前朝余孽也十分了解。

  而且前朝余孽占了八州之地,光靠他也无法一并铲除,前世他也只是占了一半。

  宋羡道:“林珝的女儿费尽心机做出的那匹毛织物压过了陈家村,她用的羊毛就是从绥州来的,史家商队背后的人是杜琢的亲弟弟杜绎。”

  程彦昭不禁道:“嘉慧郡主是要你与杜家交恶?那你是什么思量?继续让陈家村卖毛织物?”

  宋羡道:“为何不卖?不论做生意还是打仗都是各凭本事,若我因此就伏小退缩,也不必向朝廷要这差事,干脆就缩在镇州做个指挥使,而且如果我料想的没错,嘉慧郡主也并非想要帮杜琢,她只是要搅浑这一潭水,让她的人趁机拿下那几州之地。”

  前世隰州的王家父子拿下另外四州替代了杜琢。

  那王将军还有一个好外甥叫季远,此时正在泉州。

  前世他起兵拿那四州之地时才知道,王家父子早就暗中投奔了鲁王,那嘉慧郡主是鲁王的人,还是与日后拿下京城的祁王也有瓜葛,眼下无从得知,但他不会让前世的事再发生,否则他就白走这一遭。

  ……

  谢良辰与陈子庚骑马走在前面。

  回家这一路比来时走得要快,一来是思念家中的外祖母,二来顺利做出了新纺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心里轻松,谢良辰赶路时还有闲情逸致顺道赏景。

  陈子庚发现阿姐脸上时不时露出笑容,也忍不住偷笑,也不知道阿姐有没有想起将军阿哥。

  阿姐到底喜不喜欢阿哥?这一点他看不出来,心中只能暗暗着急,希望将军阿哥拿出打仗的本事,早日搬来陈家村。

  姐弟两个各怀心事,谁也没察觉对方在思量些什么,快要到家时,谢良辰看着阿弟脸上的笑容,想及这几天种种,尿炕精变成了小醉鬼,一个没忍住提醒阿弟:“今天就能见到东篱先生,先生交待你看的书,你可看完了?都记住了?”

  陈子庚的笑容立即从脸上消失,光顾着玩,没有好好做功课,回去之后免不了要被先生责罚。

  半个时辰之后,谢良辰和陈子庚到了村口。

  走了几日陈家村也有了些变化,从前那矮旧的土墙没了,换成了刚砌好的新墙,村口的路上铺了石板,这样一来下雨的时候,就不会满是泥水。

  陈咏胜正带着人清理村旁的河沟,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不会冲入村中。

  陈子庚从马背上跃下,好奇地看着石板路。

  陈咏胜也迎了过来:“先将村口这里修好,村子里还得慢慢来。”

  说完陈咏胜看着谢良辰:“可顺利?”

  谢良辰道:“带回来了。”

  陈咏胜眼睛一亮:“都做好了?”

  谢良辰带着陈咏胜去马车上查看:“与我之前预计的有些不同,纺车轮子太大,没能做成脚踏的,为了方便做捻子下面用了纱网。”

  陈咏胜哪里懂,只能听个七七八八。

  谢良辰接着道:“四舅他们留在赵州了,这几日要与军匠再做几架纺车出来。”

  陈咏胜道:“村口的路修好了,将马车赶进村子里再卸,免得被人看到。”

  陈老太太等人听说谢良辰回来了,急忙出来相迎。

  郑氏等人盼着大纺车望眼欲穿,见到谢良辰要伸手,郑氏将她拉到一旁:“劳累了一路,快歇着吧,我们来搬,不会出什么差错。”

  谢良辰走进织房,屋子里空出了地方准备摆放新做的纺车。

  苗婆子看到偌大的纺车轮子,不禁啧啧称奇:“我从十二岁开始纺线织布,第一次瞧见这样的纺车。”

  陈老太太笑不露齿:“辰丫头做风匣的时候,我也天天去看,现在见得多了,倒也不那么稀奇了。”

  郑氏从心里说一句,您老就吹牛吧,谁也没有您盼着辰丫头回来,怕辰丫头捣鼓不出来,心里难过,还明里暗里吩咐大家,就算做不好也不要丧气。

  纺车装好了,黑蛋几个站在旁边看着大人们开始动手摇。

  偌大的纺车动起来,捻子一点点爬上了锭子,十几双眼睛盯着那纺线。

  苗婆子半晌才深吸一口气:“这么多锭子一起绕捻子。”

  郑氏低声道:“先生看行不行?”

  苗婆子眼睛眯成一条缝:“当然能行,有了这纺车,很快就能将羊毛都纺成捻子。

  这捻子可重要了,穿到身上暖和,卖了能换吃食。”

  苗婆子边说边笑:“现在让他们看看陈家村做出来的捻子?”

  谢良辰跟着道:“让他们看看我们捻子做的有多快?”

  郑氏跟着笑:“让她们长长见识。”

  把上次丢的都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