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49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二小姐,”管事站在门口禀告,“陈家村的商队来了。”

  林二小姐惊讶地挑起眉毛:“什么?”

  管事走进屋子,面容焦急:“是田家商队,将货物送到了邢州,现在又让几个小商队四处运送,其中一个眼见就要到大名府了。”

  林二小姐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是毛织物吗?”

  管事点头又摇头:“不……不知晓……听说是……但是谁也没见到。”

  林二小姐板着脸斥责:“那你慌什么?绝对不是毛织物,陈家村就算养了几十个织娘,也不可能这么快做好。”

  林二小姐话音刚落,就听到院子里一阵嘈杂声。

  紧接着传来杜三爷的声音:“你家二小姐呢?我要见她,让她马上出来。”

  杜三爷声音听起来十分焦急,林二小姐听着不禁一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傻眼

  林二小姐整个人不由地一凛,杜三爷在她面前说话从来都十分温和,从来没有这样急切的时候。

  林二小姐快步走出屋子,果然看到杜三爷紧皱的眉头。

  “三爷,”林二小姐道,“您这是怎么了?”

  杜三爷目光阴沉,紧紧盯着林二小姐:“陈家村送货入大名府了,你可知晓?”

  林二小姐忙道:“我也是才听管事提及,三爷放心那些定不是毛织物,我让人一直盯着镇州,他们不久才买到羊毛,那些农户想要将毛织物做出来,至少还得二十几日,到那时候我们早就……”

  不等林二小姐说完话,杜三爷道:“若是他们不卖毛织物呢?”

  林二小姐愣在那里,弄不清楚杜三爷是什么意思,陈家村买了羊毛,不卖毛织物卖什么?

  看到林二小姐这般模样,杜三爷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去得干干净净,林二小姐比他知道的还晚,不可能会有应对的法子。

  “三爷,”林二小姐道,“您去堂屋坐,有什么话我们慢慢说。”

  杜三爷皱起眉头转身向堂屋走去,林二小姐忙吩咐人倒茶,忙追上杜三爷的脚步。

  两个人坐在椅子上,杜三爷看向身边的随从,随从忙从怀里拿出了纺线放在桌子上。

  杜三爷看向林二小姐:“这就是陈家村卖的纺线。”

  林二小姐心一沉,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纺线,伸手仔细摸了摸,确实是从羊毛纺成的。

  林二小姐攥着手里的东西半晌才回过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段时间在镇州打探出的消息。

  “不可能。”

  “绝不可能。”

  林二小姐喃喃地道:“他们怎么会卖线?她们明明买了纺车和织机,还请了织娘回去,附近村中的妇人都去陈家村学手艺,他们还从绣庄买了不少样式,那些都是用来做毛织物的。

  他们如果要卖纺线,准备这些做什么?”

  杜三爷看着慌乱的林二小姐,他以为林二小姐不但生了一副好样貌,而且聪明伶俐,没想到紧要关头这般无用。

  林二小姐接着道:“我找了最好的织娘,买了织机……就等着做毛织物,可等我们将毛织物做出来,陈家村……陈家村……”

  陈家村的纺线早就遍地都是了。

  除非没有人买陈家村的线。

  林二小姐看向旁边的管事,管事听说这样的消息,也正怔愣着,不知如何是好。

  林二小姐道:“快去几个铺子看看,告诉掌柜的,我们的毛织物很快就会做好,让他们不要收陈家村的纺线。”

  管事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林二小姐站起身又脱力地坐在椅子上,她怎么没有想到卖纺线?不管是大名府还是京城,许多民众家中都有织机,过了春耕之后,妇人们在家中无事,刚好可以织布,那纺线若是价钱合适,买回去自己做毛织物岂非更好?

  更何况还有绣庄,成衣铺子……

  林二小姐耳边一阵嗡鸣声,陈家村那些人故意在骗她,让她以为陈家村要在毛织物上与她一较高下,谁知道陈家村早就另有算计。

  她该怎么办?

  林二小姐想到从西北送来的羊毛,想到付给织娘的银钱,还有在嘉慧郡主、杜三爷面前说的那样一番话。

  林二小姐焦急之下红了眼睛,她看着杜三爷,一副寻求庇护的模样:“三爷,现在可怎么办才好?我可以不赚银钱,却不能亏了三爷啊。”

  杜绎眯起眼睛,他自然不能亏,千里迢迢从西北将羊毛运过来,绝不可能不赚银钱就拿回去,他杜绎就没有吃过这样的亏。

  杜绎道:“让人去问清楚,看看镇州的商队都去了哪里?”

  杜绎说完站起身就要回到杜家的院子里,刚走出几步,林二小姐就上前来赔礼:“三爷,对不住,都是我没能发现陈家村的意图,都是我的错。”

  林二小姐边走边说,焦急中没有注意脚下,不禁一个踉跄,惊呼一声整个人扑入杜绎怀里。

  杜绎下意识伸手来扶,顿时温香暖玉抱了个满怀。

  林二小姐身上的熏香入鼻,杜绎怒气消散一些,对怀中人儿多了几分怜爱。

  林二小姐又羞又惊几滴泪水从眼睛中滑落,呜呜咽咽地哭出声。

  “你哭什么?”杜绎伸手拍抚林二小姐的后背,“我也没怨你,事情还没有查清楚,总会有法子的。”林二小姐到底还是官宦之家的女眷,虽然父亲是犯官,但将她纳了做外室,也无不可。

  林二小姐半晌才止住哭声:“是我的错,我早该提醒三爷的,陈家村不简单,凭那些农户不会有这样的手段。”

  杜绎皱眉:“你是说宋羡?”

  林二小姐点头:“他们卖毛织物该是早有算计,知晓西北的羊毛最好,故意如此……我不是说杜家怕宋羡,三爷兄长是节度使,哪里是宋羡能够觊觎的,但三爷也不能大意。”

  林二小姐说着抬起头,看到杜三爷的面色比之方才多了几分冷峻,她软声道:“我赔了银钱没什么,只要三爷日后别再被人算计……”

  “他敢,”杜绎冷冷地道,“宋羡敢打杜家的主意,我就让他尝尝三爷的手段。”

  ……

  大名府白家铺子里。

  白掌柜看着陈咏义拿出的一团团线穗。

  “这穗线就软一些,用的绒多。”

  “这一团是普通的,手一摸就能分出来。”

  “还有这团稍差些,不过用来织褥垫没问题,我们村子里以后就留这个,每家都要织这么一条羊毛褥子。”

  白掌柜听着陈咏义的话:“你们自己卖线穗,怎么?还没留下村子里用的?”

  陈咏义笑道:“村子里做的还不够卖的,哪里顾得上自己?”

  白掌柜打听道:“除了我这里,你们还送了何处?”

  “那就多着了,”陈咏义道,“好几个州、县都有了,我们在邢州有货栈,上中下三等的货物,卖多卖少了都能调换,只要您往货栈去了消息,很快就能送过来,有卖不出去的线穗,只要完好无损,我们还能再收回。”

  白掌柜惊讶:“真的?”

  “真的,”陈咏义道,“但是不能污、损。”

  白掌柜自然知晓这个道理,这样的货物哪能不留?

  白掌柜压低声音:“大名府的铺子有人来知会过,不让收你们陈家村的线穗。”

  陈咏义心里一阵紧张,但出来的时候辰丫头与他提及过这些,让他不要担忧,就算大名府卖不出去,陈家村分三路送去那么多州、县,背地里使坏的人,不可能手眼通天。

  真正的好东西是压不住的,早晚有他们出头之日。

  陈咏义道:“那您这是不收了?”

  白掌柜沉吟片刻道:“收,为何不收?都是做生意的人,我不卖别人也会卖,刚好我要去一趟绣庄,你带着货物与我一同前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结仇

  有了白掌柜的帮忙,陈咏义这边进行的十分顺利,拿到大名府的线穗很快就都放了出去,换成了银钱。

  陈咏义将银钱一分为二,一半带在身上,一半让仲冬送去邢州,邢州货栈的人手多,等到银钱聚集在一起,就会送去陈家村。

  陈咏义嘱咐仲冬几个:“路上小心些,这里不比我们镇州、赵州,回来的时候将这边要的线穗带来。”

  从前提到北方大家想到的都是战乱,没想到才半年多的功夫,陈咏义就觉得镇州、赵州比什么地方都要安全。

  陈仲冬应声:“四伯放心,我们沿途吃自己带的干粮,不会耽搁功夫。”

  陈咏义点头,时疫时陈仲冬几个就轮流巡村,后来他带着陈初二、陈仲冬去赵州做风匣,这次陈仲冬又跟着一路来到邢州和大名府,几次三番的长见识,陈仲冬已经不是村里那半大的毛头小子,也该能做些事了。

  “记住,”陈咏义道,“真的遇到了悍匪,钱财和货物都可以舍,人命最重要。”

  陈仲冬应声:“出来的时候阿姐说过了,现在不是从前,性命要放在最前面。”陈初二在赵州能看着木工的摊子,现在轮到了他,他定会仔仔细细地将眼下的事做好。

  安排好一切,陈咏义买了笔墨,在灯下写了一封错字连篇的简单信函,让人捎回去给谢良辰。

  这次出来卖线穗比他想的还要顺利,但是他能感觉到有人在暗中盯着,但那些人不会立即动手,所以第一趟跑货栈他让陈仲冬去,后面愈发不安全,他就会亲自在货栈和州、县之间来往。

  苗子贵那边短短三日跑了一个来回,将邢州的线穗送去洺州,手下的车马不够用了,他就让人力来背。

  人力背的线穗都是中等和次等的,送到县城和村子里,这些线穗虽然粗一些,但胜在便宜。

  这样来来往往的跑着,邢州陈家村的货栈一片热闹,路过的商队也要驻足问一问,这样一问不要紧,有两车线穗还没来得及出货栈门,就被商队买走了。

  苗子贵觉得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有时候不论卖什么东西,而是要瞧对了人,他听田老爷提及陈家村种种时,就对陈家村是十分好奇,总觉得那先卖货再给银钱的决定,让人敬佩。

  对一个都吃不饱肚子的村子来说,让人先将货物拉走,那是什么样的胆魄?光凭这个陈家村就能行。

  “知晓我们将货物卖的这么快,村民们不知多高兴,”苗子贵道,“现在要一鼓作气,将货都运出去,市面上除了陈家村还没有这样的线穗。”

  现在是卖的最快的时候,做商队的都知道,一定要把握好最好的时机。

  苗家商队胡乱填饱了肚子,就赶车前行,这一趟走完,就要等着陈家村第二批货物到邢州了。

  陈家村客栈门前人手、车马来来往往,没有人去注意杜家派来的人。

  盯了足足一整日,杜家人才去向杜绎禀告:“陈家村运来的货物,没有在货栈耽搁多久就都散开了,好几个州都有了陈家村的线穗。

  这只是邢州一处货栈,听说齐州也有陈家村的货栈。”

  杜绎皱眉,如果陈家村只送大名府还好说,设了货栈之后一下子散开,想要暗中动手阻拦都拦不住。

  他们杜家的帖子并不是在所有州、县都有用,如果用大哥的人脉大动干戈又太显眼了些。